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影响

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影响

一、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一凡,刘烁华,姚顺波,林颖[1](2021)在《森林碳汇对森林经营强度响应的元分析》文中提出森林经营是影响森林碳汇的重要因素,定量研究两者之间相关性对于调控森林经营、发挥森林碳汇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抚育强度量化森林经营,基于元分析方法筛选了具有代表性的21篇文献的347块随机对照间伐实验样地数据,提取实验前后两期的林分生长指标,研究了不同树种、地区森林碳汇量对森林经营的响应。研究结果表明:(1)森林经营能够显着提升森林质量、改善林分结构。实验组的林木平均胸径生长量大于对照组,促进了大径材的培育,森林经营显着提升了林木的经济效益。(2)在运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森林经营对碳汇量的影响后发现,短期内森林抚育经营会降低森林的碳储量;但长期看,森林经营对林分结构的改善和林木胸径的提高会提升森林碳汇潜力。(3)异质性分析表明,抚育经营强度越高的实验样地林分结构改善越显着,短期内碳汇损失也越显着。(4)森林抚育经营的单位面积固碳增汇效果与初始营林密度成正比,高密度林是森林经营增汇的主要对象。文章融合多源森林抚育自然实验,为转变林业发展方式、提高森林质量效益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撑。

马浩然,赵天忠[2](2021)在《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于提高森林生态建设者与维护者的积极性,维护林地所有者合法的经济利益具有促进作用,能够协调"绿水青山"保护者与"金山银山"受益者之间公平性。综合梳理了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机制,包括补偿范围、补偿主体、补偿客体、补偿标准的研究进展,总结了森林生态系统效益的测算方法,包括物质量评价法、价值量评价法、能值分析法和生态模型法的特点和应用研究进展,论述了补偿标准测算依据的研究现状和存在问题,以及近年国外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起源、研究重点、进展及多个国家森林生态服务付费的机制。最后针对我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建议:一方面需要通过市场化的多种途径来拓宽资金来源,科学评估森林生态效益;另一方面要科学合理制定补偿标准,实现有差异的补偿等级或补偿区间。

王德华[3](2021)在《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文中认为本文基于玉溪市易门县2021年的森林抚育工作,针对新形势下开展森林抚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建议、工作效益、主要方式、存在问题以及解决措施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借此推动当地森林抚育工作的科学开展,并为其他地方的森林抚育工作提供参考。

王佳[4](2020)在《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全球化进程中“绿色发展”已经成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共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而林业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力量。林业制度体系是推动我国林业持续发展的基础,林权制度则是其中的核心。经过多次改革,逐渐清晰、合理的林权制度在明确各林权主体权利边界,释放林业经营潜能,增加林业经营者收入,保持森林资源可持续利用,发挥林业经济、生态、社会综合功能等方面的推动作用已经凸显。但改革没有完全释放我国林权制度功能,全面实现改革目标,林权制度仍待完善。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是对改革后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基础性作用效果的全面展现,所以林权制度完善需要以绩效评价为依据。因此,本研究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评价,更加有针对性的完善现有林权制度,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本研究以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重点研究,以促进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一步提升。在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进行的研究中,明确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的动因、特征、趋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林权制度现状进行分析,明确我国现有林权制度目标、主体构成、权责划分及改革前后制度实施效果对比情况。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部分,首先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其次运用基于熵权的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我国现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情况进行评价,明确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整体情况和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各自情况。以上述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论为基础,探究形成如上结论的影响因素,并运用层次分析、效用值法、相关性分析、DEA、Malmquist等方法对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我国林权制度改革尚待改进之处,从而有针对性的提出优化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首先对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和现状进行研究。我国林权制度发展经历了萌芽时期、探索时期、完善时期三个阶段。运用以政府主导林业经营者参与的调整方式,通过森林资源稀缺性及林权制度对外部环境的不断适应、对各林权主体利益不断满足的推动,使林权逐渐清晰,林权主体利益关系日趋协调,林权制度改革绩效逐渐多元化。现阶段我国林权制度目标为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综合绩效提升及国家、集体、林业经营者多方共赢。并通过对林权合理的分配激发各林权主体积极性,通过林权主体对权利的行使与保护促进林权制度实施,从而推动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显现。其次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从经济、生态、社会三方面构建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进行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现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得到提升,且集体林权制度优于国有林权制度。但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不高仍存在提升空间,且两者在经济、生态、社会三方绩效上呈现差异。林权制度改革带动了林业第一、三产业的发展并对各产业内部结构进行整合使林业产业结构整体得到优化。林业经营者在产业经营中获得收益,收入得到明显提升。上述表现使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经济绩效均明显增长,集体林权制度稍占优,两者差距不大。林权制度改革对森林生态功能发挥的重视使林业经营者造林、护林的意识和行为效果均得以优化,国有林权制度实施更注重森林管护,而集体林权制度则更侧重提高森林数量,所以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生态绩效均呈现波动上涨,且集体林权制度占优。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社会绩效在显着提升后呈现下降趋势,集体林权制度呈整体波动上升趋势,但国有林权制度整体绩效水平稍高于集体林权制度。说明随着林权制度改革的深入集体林权制度社会绩效的显现逐步明显,而国有林权制度受改革程度的限制社会良性影响逐渐减弱。基于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结果,对影响绩效的因素进行探究。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是影响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及形成国有、集体两种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差异的因素。林权清晰程度越高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其对增加各林权主体权利实施主动性和优化权利实施效果的影响显着。而国有林权制度改革后的林权界定相比较于集体林权制度模糊、局限之处较多,所以其绩效提升幅度较低。林业生产要素投入越充足、合理越有利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提升。林权制度实施过程中资金要素投入对绩效提升的带动明显优于劳动力和技术要素。国有林权制度的技术进步不足和集体林权制度技术进步与技术效率不同步使两者改革绩效呈现出不同。区域发展环境越完善对林权制度实施的支撑越充分则绩效提升越明显。国有林权制度代表省份的区域经济、政务、法治环境评分均明显低于集体林权制度代表省份,限制了改革后国有林权制度的实施,使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水平低于集体林权制度。根据林权清晰度、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及区域发展环境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对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形成影响的分析结果,从提高林权清晰度、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优化区域发展环境三个角度进行对策设计支持并进行综合运用,从而实现绩效的进一步提升及多方主体共赢。

朱洪革,付玉竹,张少鹏[5](2020)在《天保工程转移支付的森林生态效益及其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表明天保工程政策对天然林资源保护恢复工作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如何发挥天保工程转移支付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机制目前还没有确切答案。本研究基于2011—2017年《中国林业统计年鉴》的面板数据,以森林管护面积和森林抚育面积作为衡量森林生态效益的指标,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分析重点国有林区天保工程转移支付资金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二期天保工程中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状况逐年变好,并且各森林工业分局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存在显着的空间溢出效应;天保工程转移支付资金对重点国有林区的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其中人力资本水平的提升和一线管护站的建设存在部分中介效应。因此,建议中央加大对天保工程转移支付资金的投入,并且林业管理部门应在提升人力资本水平与建设一线管护站两方面提高资金使用比例。

沙晓娟[6](2020)在《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整体评价 ——以乌尔旗汉林业局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森林经营方案是科学合理的规划、利用森林资源,高效、科学的经营管理森林法定性文件,也是林业主管部门管理、检查和监督森林经营活动的重要依据,开展森林经营方案的评价对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目前缺乏对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的评价研究。乌尔旗汉林业局是国家森林可持续经营试点单位和天然林保护工程示范点。因此,本文以乌尔旗汉林业局为研究案例,对比两期森林经营方案来评价森林经营方案(2006年)编制情况,建立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2006年)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和结论如下:(1)对乌尔旗汉林业局两期森林经营方案对比,发现2017年森林经营方案在内容上编制的更为丰富和完善,几乎涵盖了《纲要》中要求编制的内容,涵盖了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游憩规划、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与维护、经营能力建设和森林经营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方面内容,这些内容在2006年森林经营方案中没有体现。(2)建立了一套较完整的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包括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措施和经营效果的评价,共有9项标准31项指标。其中森林经营方案的经营措施评价有森林采伐、更新造林、森林抚育3项标准,经营效果评价由森林资源动态变化、森林结构、自然灾害、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6项标准。(3)通过对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中各评价指标分析计算,表明在上一经理期内,经营措施中除生长抚育指标完成情况较好外,其余指标完成情况不理想;森林资源的数量和质量都有明显提高,表现在: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年均净增率分别为0.33%和3.56%,森林覆盖率和林木绿化率年净增率分别为0.46%和0.37%,有林地单位面积蓄积量增长率为33.19%等;森林结构中,中龄林面积和蓄积明显高于其它龄组;森林火灾较其他自然灾害更为严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有提升。(4)采用多准则决策分析法对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总体得分为4.2,表明此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接近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本研究针对乌尔旗汉林业局森林经营方案的评价结果,提出了一些森林经营方案调整建议,可为修订森林经营方案提供指导意见;多准则决策分析方法可应用于在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评价过程简单易懂,便于操作。

刘菲[7](2020)在《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材需求的不断扩张,森林生态建设的持续推进,加上国际木材市场保护性贸易的日益加强,使得我国的木材供求矛盾凸显。在林业“供给侧”改革和国土空间格局优化的战略背景下,调整森林资源配置,提升其供给服务能力,将是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有效途径之一,也符合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新要求和新任务。那么,森林资源配置是如何影响木材供给(能力),以及如何调整我国森林资源配置提升木材供给,缩小木材供需缺口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因此,本文依据木材供给理论、均衡理论和资源经济学的相关理论,运用计量模型、最优化模型等方法,在分析我国木材供给和森林资源现状的基础上,从规模扩张和质量提升、营林和采伐视角量化分析了“森林转型”、林种替代和树种选择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木材市场模型模拟预判森林资源配置调整对木材市场的影响,据此提出优化配置森林资源和促进木材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主要结论如下:第一,我国国内木材供求缺口扩大,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风险增高。2019-2025年中国木材供给量年均增长1%,中国木材需求量年均增长1.3%,木材供给的增长速度低于需求的增长速度,供需缺口逐年增加。我国木材供给的进口依存度将逐年提高,2025年将达到55%,中国木材供给受国际市场影响的风险在不断提高。第二,不同目标导向下,地区间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差异明显,具有较大的优化潜力。从经济效益导向看,高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地区集中在东北和西南部分省份;从生态效益导向看,虽然大部分地区森林资源配置水平明显上升,但是仅有1/5的地区处于高水平;从经济生态效益导向的森林资源配置水平看,超过3/4地区的森林资源配置具有较大优化潜力。第三,从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我国的森林转型基本完成,但不同地区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程度不同。我国森林数量和质量的恢复和提升是通过经济发展和林业保护政策作用的结果。森林转型促进木材长期供给,其中森林资源质量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最大,完成森林转型效果较好地区对木材供给的影响明显。第四,从林种配置对木材供给影响看,林种之间在土地利用上的竞争效应会趋于显化。公益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商品林覆盖率将下降0.028个单位;经济林面积占比提高1个单位,用材林覆盖率将下降0.023个单位。经济林经营仅能保障经营者生计,不具备投资效应,因此抑制木材产量的增加。在公益林替代商品林的情景下,林种配置变动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4.31%,-0.26%),阔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1.06%,-0.64%),对净进口量的影响范围分别为(-0.62%,2.54%)和(3.44%,5.38%),原木市场的响应滞后期有5年左右;在经济林替代用材林的情景中,林种配置变动对中国木材市场影响与公益林替代商品林情景中的影响相似,但是影响幅度相对较小。第五,从树种结构对木材供给影响看,在权衡森林经济和固碳收益的树种采伐结构优化方案中,针叶木材供给量比重增加,市场影响幅度明显。优化方案中,采伐的主要树种是桉树、杨树、杉木、马尾松和其他主要针叶树种,其中阔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比为76%,针叶木材供给量平均占24%。在木材市场中,树种采伐结构调整对针叶原木供给的影响幅度是(0.97%,1.34%),对阔叶原木的影响幅度是(-0.34%,-0.04%)。针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1.37%,-0.50%),而阔叶原木净进口量变化(0.59%,3.37%)。树种结构调整对针叶锯材市场的影响最大,但对阔叶锯材市场仅有小幅度波动,在0.6%左右;对胶合板的影响微乎其微。第六,基于以上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在森林资源配置合理化对策方面,应通过强化林业部门调节等方式精准提高地区森林数量和质量,权衡低配置地区森林调节和供给服务,凸显高配置地区森林供给服务优势。在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方面,应提高木材有效和循环利用,加强国际贸易合作和交流,规避木材进口风险,进一步缓解木材市场供需矛盾。

潘鹤思[8](2020)在《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文中认为黑龙江省森林资源丰富,天然林分布集中,是东北地区乃至全国的生态屏障,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黑龙江省可采资源枯竭,生物多样性明显下降,陷入森林资源“优势陷阱”和“资源诅咒”困境。虽然国家提供了大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但囿于补偿主体单一、补偿标准偏低、补偿资金不足等原因,一直停留在“覆盖到”和“能补偿”的层面上,导致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边际效率递减。党的“十九大”提出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被多数学者认为是解决政府补偿困境、引导利益相关者参与、撬动社会资本投入的必然选择和有效途径。因此,本文立足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缺口和黑龙江省林区补偿的现实需求,基于“受益者付费”原则识别多元化补偿主体,构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框架,以此为逻辑起点,探索政府补偿监管效率、揭示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和居民补偿支付意愿是实现多元化补偿亟需解决的关键问题。本研究从政府规制和激励驱动视角研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问题具有一定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首先,从理论和实证层面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相关研究成果的归纳和梳理,探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领域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科学界定森林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及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内涵,并从生态价值理论、外部性及公共物品理论等方面构建基础理论体系分析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科学性。在此基础上,基于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现状、社会经济发展现状和补偿现状,评估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并归纳目前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探究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的合理性。其次,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从庇古税、科斯定理和集体行动理论方面确定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利用米切尔评分法,从“影响性-积极性-紧密性”三维视角识别出森林生态效益的利益相关者,然后结合“受益者付费”原则和“权责利”差异取向原则确定补偿主体,包括政府、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归纳多元主体协同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基础上,分别研究引入政府“规制-激励”前、后多元补偿主体间的行为特征及影响因素。综上分析得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有两种补偿途径,一种是政府补偿途径,另一种是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途径,其中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补偿需要政府的规制和激励才能实现。再次,基于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层面的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这一部分本文每章节遵循“规范分析-理论框架-实证检验-推出结论”的研究范式。在政府补偿研究中,论文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为研究视角,分析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施过程中政府监管效率问题。利用演化博弈模型结合Matlab仿真技术分析政府和林场在补偿实施过程中“监管-管护”的博弈关系。研究得出政府监管积极性不足,补偿效率低下,为此提出将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融合的激励机制设计;在受益企业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规制和激励的视域出发,构建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研究框架,运用Double Hurdle两阶段模型实证检验推动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重要影响因素;在城镇居民补偿研究中,论文从政府激励视域出发,采用条件价值评估法和二元Logistic模型探索社会信任对居民生态补偿支付意愿的激励作用。研究得出政府规制和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协同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后,基于对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补偿机理、政府补偿、受益企业补偿和城镇居民补偿等关键问题的深入探索,同时充分参考实证分析结果,并从三个方面提出多元化补偿实施的对策保障体系:第一,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第二,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第三,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本文旨在从多元化补偿主体的视角拓宽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筹资渠道,以期多维度、深层次地解构多元化补偿主体的内在层次逻辑及各自有效的补偿途径,同时为加快政府购买服务机制设计、引导社会资本融入、实现共享共建的环境治理格局提供切实有价值参考。

黄龙生[9](2019)在《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生态系统服务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研究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生态系统服务需求日益扩大和自然生态系统提供生态系统服务的能力不断衰退的矛盾激化过程中逐渐产生的,它力求运用科学手段为环境保护和决策制定提供可靠依据,进而完善生态系统管理、加强生态系统保护、提升人类福祉。本文基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以呼伦贝尔市为研究区,首先提出了区域尺度上构建“生态系统格局和植被覆盖度变化-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和碳储量变化-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权衡协同关系-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典型生态恢复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的研究内容关系框架,然后提出“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这一命题,最后基于多期遥感监测数据、气象观测数据、文献统计资料、森林资源调查数据、长期定位观测的森林生态监测数据以及权威部门公布的社会公共数据,运用GIS的相关工具、结合相关模型,开展了生态和社会经济综合效益的耦合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在1990~2015年,生态系统类型综合动态度呈下降趋势(由0.97%下降至0.18%),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类型格局变动趋于稳定。生态恢复措施是影响研究区生态系统变化的首要驱动力(贡献率达53.07%),其次为农牧业开发(贡献率达28.29%)。景观破碎化指数总体呈上升趋势(由0.164上升至0.171);人为干扰指数呈先降低(0.506至0.501)后增加(0.501至0.515)再降低(0.515至0.510)的波动趋势,表明研究区景观变化受人为活动影响明显。在2000~2015年,植被覆盖度总体较好(平均植被覆盖度为78.97%~85.64%),以增加为主(占全区面积的66.74%),西部林草交错带和西部草原区植被覆盖度有所减少(占全区面积的7.97%)。植被覆盖度的增减对建设征占、退田还湖、撂荒、围湖造田、土地开发和土地复垦等有着不同程度的响应。植被覆盖度增加主要由于大量的土地转化为未利用地和森林所致。(2)在1985~2015年,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结果显示,研究区不同植被类型年内日均NPP呈平稳(1~3月)-急剧增加(4~7月)-急剧下降(8~10月)-平稳的趋势(11~12月);不同植被类型NPP年际变化趋势基本类似,NPP年均值蒙古栎林最大(624.38g Cm-2a-1),草地最小(132.27 g Cm-2a-1)。植被NPP变化趋势空间差异性较大,增加区域占总面积的53.44%,主要分布在扎兰屯市、阿荣旗、陈巴尔虎旗、鄂温克族自治旗以及额尔古纳市和根河市的北部一带,而牙克石市南部及鄂伦春自治旗西北部等地NPP下降趋势明显,速率超过1g Cm-2a-1,其他旗市区也有不同程度的降低,速率在1g Cm-2a-1左右。森林植被NPP变化主要受气温控制,而灌丛、草地、沼泽化草甸和农田NPP变化主要受降水量控制。不同植被类型多年平均碳储量排序依次为:蒙古栎林>樟子松林>白桦林>兴安落叶松林>农田>沼泽化草甸>灌丛>草地,其年际变化和多年均值分布变化幅度均较小,植被多年平均碳储量呈东部>中部>西部的趋势。(3)在1998、2006和2014年,鄂伦春自治旗、额尔古纳市、牙克石市和根河市四个旗市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占全市的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67.93%~82.02%(1998年)、68.50%~82.13%(2006年)和67.15%~81.99%(2014年)。不同林分中兴安落叶松林、桦木林和蒙古栎林所贡献的生态系统服务占主要部分,占比分别在91.76%~95.72%(1998年)、91.58%~94.52%(2006年)和87.78%~92.32%(2014年)。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在1998~2014年的增加量明显大于1998~2006年。1998~2014年,蒙古栎林生态系统服务各项功能呈减少趋势,而云杉林、兴安落叶松林、樟子松林、桦木林、榆树林、杨树林、柳树林、经济林和灌木林的各项服务功能呈增加趋势。森林生态系统各功能项之间以协同互利关系为主,且这种协同互利关系比较突出的存在于涵养水源与保育土壤、涵养水源与固碳释氧、涵养水源与林木积累营养物质、涵养水源与净化大气环境、涵养水源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4)在1998、2006和2014年,研究区大部分旗市区社会经济效益分布比重与森林生态效益存在明显的不对称性,森林资源覆被好的区域往往社会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数值均≤0.500,表明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度处于颉颃阶段与低水平耦合。整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与森林生态效益耦合度由1998年的0.322增加到2014年的0.328,表明整体上两个系统在发展过程中相互作用影响变化不大。两个系统的耦合协调度从0.218上升至0.229,但耦合协调水平依然停留在低度耦合协调状态,虽然研究区拥有丰富的森林资源,但各旗市区社会经济发展同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不协调。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城镇化率、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非农产业占GDP比重和人均GDP每增加1%,则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增加0.300%、0.211%、0.169%、0.132%和0.124%。人口数量或道路网密度每增加1%,则会引起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减少0.026%或0.022%。(5)基于DPSIR-m DSS模型对研究区2000~2015年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生态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的最敏感因素为天保工程投资额度、自然保护区面积比例、木材产量、职工年平均工资、人口密度、道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指标。驱动力分项呈平稳增加趋势(增加值为0.177),压力、状态和影响分项呈波动性增加趋势(增加值分别为0.137、0.093和0.197),综合值在研究期间增加了62%,前期(2000~2008年)波动性增加,后期(2008~2015年)平稳增加,表明研究区天保工程生态效益呈波动上升趋势。就综合评价结果而言,DPSIR-m DSS模型在评价过程中能较好地反应这些波动。

秦会艳[10](2019)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紧迫问题之一,森林资源正以惊人的速度退化,据估计全球20%的森林资源已经退化。由于很多地区的居民和企业都是长期依赖森林资源或以森林资源为生产基础,因此,不断退化的森林不仅是个生态环境问题,其本质上也是一个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贫困是我们面临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很多学者提出要想解决生态问题首先应解决贫困问题。世界粮农组织指出贫困将不断并继续面临新的挑战:不断增加的环境威胁、退化的自然资源甚至气候变化。学者们普遍认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倾向于构成复杂的联系,但全面探讨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系却鲜有报道,那么森林生态与贫困究竟存在怎样的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关乎我国东北部生态安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动态演化受哪些因素驱动?当森林生态与贫困存在冲突时,如何协调两者的冲突以实现双方的共赢?这些都是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可持续发展亟需解决的问题。鉴于此本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结果”出发,运用生物共生理论将森林生态与贫困视为一个系统中不同但相关的“有机体”,根据其相互作用结果,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划分为互利共生、偏利共生、偏害共生、寄生和竞争关系,并结合案例分析不同共生类型的特点,为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提供一个框架;其次,运用适应性循环理论,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历史发展阶段,剖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自然保护区等单一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化的过程及国有林区的空间扰沌,针对重组更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不确定性,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40个林业局为研究对象,分别构建了反映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指标体系,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各林业局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状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构建共生度模型判别现阶段各林业局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再次,分别从恢复力和利益主体行为选择两方面探讨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影响因素,恢复力作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关键属性,主要选取制度、灾害和气候变化三个影响因素分析其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演变的扰动路径,并着重分析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此外,试图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委托代理分析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并探讨不同利益主体在缓解贫困与生态保护中的行为选择机理;最后,针对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大部分情况下都处于不协调的实际问题,结合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动态演化的外部扰动、天保工程以来黑龙江省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恢复力的变化及影响机制、主要利益相关者的行为选择动机分析,从恢复力和利益协调视角提出切合实际的解决办法和政策建议。研究结果表明:生物学共生理论可以全面理解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潜在的可能关系;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与该区历史发展阶段紧密相关,重构更新阶段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总体来看,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多样化,互利共生、寄生和竞争都有经历,但非互利共生发展模式为主导(占95%),且各林管局辖区内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差异较大;制度、气候及火灾对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扰动路径不同;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恢复力不断提高,系统总恢复力指数由0.23上升至0.73,影响因子对恢复力的影响以非线性影响为主;协调森林生态与贫困冲突的本质是调节各利益主体的利益平衡。

二、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森林碳汇对森林经营强度响应的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轮伐期对森林碳汇的影响研究
    2.2 森林抚育强度对森林碳汇量的影响研究
3 理论分析框架与研究方法
    3.1 理论分析框架
    3.2 研究方法
        3.2.1 元分析
        3.2.2 碳汇量计量方法
4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4.1 文献检索
    4.2 变量选择
5 经验性结果
    5.1 Meta分析结果
        5.1.1 林分胸径对森林抚育的响应分析
        5.1.2 林分树高对森林抚育的响应分析
        5.1.3 林分单株材积对森林抚育的响应分析
    5.2 发表偏倚检验
    5.3 Meta回归结果
        5.3.1 森林经营对森林碳汇量影响
        5.3.2 森林经营强度对森林经营碳汇量的影响
        5.3.3 初始营林密度对森林经营碳汇量的影响
6 研究结论、讨论与政策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讨论
    6.3 政策启示

(3)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形势与森林抚育含义
二、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分析
    有利于提升森林资源质量
三、新形势下强化森林抚育的建议
    严格遵守国家标准开展森林抚育工作
    规范森林抚育作业流程
    合理设计组织林种与分类经营
    完善森林抚育监督验收机制
四、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工作的效益分析
    生态效益
    经济效益
    社会效益
五、新形势下森林抚育主要方式
    (一)透光抚育
    (二)生长抚育
    (三)综合抚育
六、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
    对森林抚育措施认知不足
    森林抚育理论知识匮乏
    资金投入不足
七、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
    加强政策宣传力度、争取干部群众积极参与支持或增加投入、保障质量
    做好森林抚育理论指导工作
    改善森林抚育技术
    加强景观与生态研究力度
八、结束语

(4)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和研究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产权制度
        2.1.2 林权制度
        2.1.3 制度绩效
        2.1.4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
    2.2 理论基础
        2.2.1 制度变迁理论
        2.2.2 产权理论
        2.2.3 规模经济理论
        2.2.4 内生增长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我国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及现状分析
    3.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
        3.1.1 萌芽时期的林权制度(1949年-1978年)
        3.1.2 探索时期的林权制度(1979年-2000年)
        3.1.3 完善时期的林权制度(2001年-至今)
    3.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及动因分析
        3.2.1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特征
        3.2.2 林权制度发展历程动因
    3.3 林权制度现状
        3.3.1 林权制度目标
        3.3.2 林权制度设计
        3.3.3 林权制度实施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
    4.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依据
        4.1.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2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数据来源
    4.3 林权制度改革绩效评价过程
        4.3.1 熵权法评价过程
        4.3.2 灰色关联分析法评价过程
    4.4 评价结果分析
        4.4.1 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4.4.2 各维度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因素的选取
    5.2 影响因素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1 林权清晰度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2.3 区域发展环境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关系解析
    5.3 本章小结
6 我国林权清晰度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1 指标选取
    6.2 分析方法的选取及数据来源
    6.3 评价过程
    6.4 结果分析
        6.4.1 林权清晰度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4.2 林权清晰度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4.3 林权清晰度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7 我国林业生产要素投入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7.1 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7.2 分析方法选取
        7.2.1 相关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7.2.2 有效性分析方法的选取
    7.3 结果分析
        7.3.1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相关性结果分析
        7.3.2 林业生产要素投入与林权制度改革绩效有效性结果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我国区域发展环境对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1 林权制度省份区域发展环境评价
        8.1.1 评价指标选取及数据来源
        8.1.2 分析方法选取
        8.1.3 分析过程
    8.2 结果分析
        8.2.1 区域发展环境对总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2.2 区域发展环境对国有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2.3 区域发展环境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影响
    8.3 本章小结
9 提升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的对策建议
    9.1 提高林权清晰度
        9.1.1 消除承包权经营权界定障碍
        9.1.2 优化林权确权赋权环节
        9.1.3 深化采伐许可制度调整
        9.1.4 厘清林权主体关系
    9.2 完善林业生产要素投入
        9.2.1 维持林权制度实施资金供给
        9.2.2 纠正劳动力投入偏差
        9.2.3 持续强化技术投入
    9.3 优化区域发展环境
        9.3.1 保持市场经济运行顺畅
        9.3.2 推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9.3.3 健全法治环境
    9.4 本章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结论
    10.2 研究的创新之处
    10.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天保工程转移支付的森林生态效益及其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地区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1.2 数据来源
    1.3 变量选取
        1.3.1 被解释变量
        1.3.2 核心解释变量
        1.3.3 中介变量
        1.3.4 控制变量
    1.4 模型设定
        1.4.1 空间聚类检验
        1.4.2 空间计量模型
2 结果与分析
    2.1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在二期天保工程的描述性统计
    2.2 重点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莫兰指数
    2.3 天保工程转移支付对林区森林资源生态效益的空间计量
        2.3.1 森林管护面积的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2.3.2 森林抚育面积的空间计量回归结果
3 讨 论

(6)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整体评价 ——以乌尔旗汉林业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森林经营方案发展、概念研究进展
        1.3.2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研究进展
        1.3.3 森林经营方案检查与评定研究进展
        1.3.4 森林经营方案调整与修订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地区概况
        2.1.1 自然条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条件
    2.2 研究方法
        2.2.1 比较研究法
        2.2.2 文献阅读法
        2.2.3 数理统计分析法
        2.2.4 多准则决策分析法(MCDA)
        2.2.5 层次分析法(AHP)
3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情况评价
    3.1 森林资源及经营评价
        3.1.1 森林资源分析
        3.1.2 两期方案相关内容对比
    3.2 森林经营方针与目标
    3.3 森林区划与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3.3.1 森林区划
        3.3.2 组织森林经营类型
    3.4 森林经营规划设计
    3.5 非木质资源经营与游憩规划
    3.6 森林健康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3.7 森林经营基础设施与维护
    3.8 经营能力建设
    3.9 投资概算与效益评价
    3.10 森林经营生态与社会影响评估
4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4.1 评价指标选择方法
    4.2 评价指标选择原则
    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3.1 标准与指标确定
        4.3.2 经营措施评价
        4.3.3 经营效果评价
5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
    5.1 标准与指标权重确定
    5.2 各评价指标计算分析
        5.2.1 经营措施各指标分析
        5.2.2 经营效果各指标分析
    5.3 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5.4 方案调整及实施建议
        5.4.1 完善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内容,提升森林综合效益
        5.4.2 统筹编案内容的完整性和差异化,促进方案优化升级
        5.4.3 重视森林经营方案执行情况监督与检查
        5.4.4 强化更新造林,提高林地利用率
        5.4.5 加强森林抚育,提高林分质量
        5.4.6 着重调整森林资源的龄组结构
        5.4.7 适当增加阔叶树种比例,维持树种结构平衡
        5.4.8 增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和林业有害生物防治
6 讨论与结论
    6.1 讨论
        6.1.1 森林经营方案编制内容
        6.1.2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6.1.3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方法
        6.1.4 森林经营方案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6.2 主要结论
    6.3 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A 相关指标计算公式
附录 B 调查问卷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7)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分析框架与研究内容
        1.3.1 分析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点
2 相关研究基础
    2.1 相关理论
        2.1.1 木材供给理论
        2.1.2 均衡理论
        2.1.3 资源经济学理论
    2.2 国内外研究综述
        2.2.1 森林资源配置的内涵
        2.2.2 森林资源配置与经济、生态和社会相互作用关系研究
        2.2.3 森林资源配置优化研究
        2.2.4 木材供给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2.2.5 木材供需预测相关研究
        2.2.6 木材国际贸易相关研究
        2.2.7 文献评述
    2.3 小结
3 中国木材供需现状分析
    3.1 中国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1 木材供给现状及趋势
        3.1.2 木材进出口贸易结构
        3.1.3 木材进口市场分布
    3.2 木材进口依存度分析
        3.2.1 依存度测算方法
        3.2.2 测算结果及分析
    3.3 木材供需平衡分析
        3.3.1 木材需求量和供给量测算
        3.3.2 供需预测方法
        3.3.3 供需预测结果及分析
        3.3.4 木材价格预测结果
    3.4 小结
4 森林资源现状及其配置水平
    4.1 中国森林资源现状分析
        4.1.1 中国森林资源分布现状
        4.1.2 中国森林资源演变过程
        4.1.3 中国森林资源管理有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4.2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
        4.2.1 指标选取和数据
        4.2.2 研究方法
        4.2.3 结果与分析
    4.3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初步分析
        4.3.1 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相关分析
        4.3.2 基于森林资源配置水平和木材供给的区划
    4.4 小结
5 “森林转型”与木材供给:规模扩张与质量提升视角
    5.1 理论分析
    5.2 基于环境库滋涅茨曲线的“森林转型”实证分析
        5.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2.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3 “森林转型”对木材供给的影响
        5.3.1 计量模型与方法
        5.3.2 数据及变量说明
        5.3.3 估计结果与分析
    5.4 小结
6 林种替代与木材供给:营林视角
    6.1 理论分析
    6.2 研究设计
        6.2.1 计量模型与方法
        6.2.2 数据及变量说明
    6.3 结果与分析
        6.3.1 公益林营林对商品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2 经济林营林对用材林木材供给能力的影响
        6.3.3 经济林-用材林替代与木材供给的作用机理检验
    6.4 小结
7 树种结构与木材供给:采伐视角
    7.1 理论分析
        7.1.1 研究理论
        7.1.2 分析框架
    7.2 模型构建和参数估计
        7.2.1 基础数据收集
        7.2.2 模型假设和模型构建
        7.2.3 模型参数估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木材供给量和树种采伐求解结果
        7.3.2 灵敏度分析
    7.4 小结
8 森林资源配置变动对木材市场影响的模拟分析
    8.1 模型的基本框架
        8.1.1 模型中的木材产品
        8.1.2 模型的核心理论
        8.1.3 模型研究区域的划分
    8.2 模型相关参数和模拟情景的设定
        8.2.1 模型相关参数设定
        8.2.2 模拟情景方案设计
    8.3 木材市场情景模拟结果
        8.3.1 基准情景预测结果
        8.3.2 情景1模拟结果
        8.3.3 情景2模拟结果
        8.3.4 情景3模拟结果
    8.4 小结
9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和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的对策建议
    9.1 合理森林资源配置的对策建议
        9.1.1 关于森林资源数量和质量配置的对策建议
        9.1.2 关于森林资源结构配置的对策建议
    9.2 促进木材可持续供给对策建议
        9.2.1 关于提高国内木材有效利用的对策建议
        9.2.2 关于规避木材进口风险的对策建议
    9.3 小结
10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森林资源管制相关政策、规划和法规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8)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研究范畴界定
    2.2 相关概念界定
        2.2.1 生态补偿内涵与类型
        2.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概念
        2.2.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概念
    2.3 理论基础
        2.3.1 生态价值理论
        2.3.2 外部性与公共物品理论
        2.3.3 演化博弈理论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5 计划行为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及生态补偿现状分析
    3.1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及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3.1.1 黑龙江省自然条件概况
        3.1.2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概况
        3.1.3 黑龙江省社会经济条件概况
    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评估
        3.2.1 评估方法
        3.2.2 数据来源
        3.2.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价值核算
    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
        3.3.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发展历程
        3.3.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概况
        3.3.3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概况
    3.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规不健全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单一及多元投资机制尚未形成
        3.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监督管理体系不完善
        3.4.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总量不足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机理分析
    4.1 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依据
        4.1.1 庇古税视角的政府主体
        4.1.2 科斯定理视角的市场主体
        4.1.3 集体行动理论视角的社会主体
    4.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
        4.2.1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分析
        4.2.2 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的属性分类
        4.2.3 多元化补偿主体识别及利益取向分析
    4.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及逻辑框架
        4.3.1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分阶段实施特征分析
        4.3.2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耦合模式
        4.3.3 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逻辑框架
    4.4 受益企业和城镇居民自愿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博弈分析
        4.4.1 应用演化博弈论进行分析的可行性
        4.4.2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4.3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演化稳定策略及均衡点分析
    4.5 引入“规制-激励”机制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博弈分析
        4.5.1 演化博弈情景设定
        4.5.2 演化稳定策略分析
        4.5.3 关联主体演化策略讨论及结论
    4.6 本章小结
5 政府补偿途径下的监管博弈分析与激励机制设计
    5.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条件性的理论分析
    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监管博弈模型构建
        5.2.1 问题描述与情景假设
        5.2.2 演化博弈模型建立
    5.3 基于非对称视角的监管博弈分析
        5.3.1 林场管护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3.2 政府监管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3.3 政府-林场系统策略的演化稳定性分析
    5.4 政府-林场稳定策略讨论及数值仿真
        5.4.1 不同演化情形分析结果
        5.4.2 监管博弈仿真分析结果讨论及结论
    5.5 改善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激励机制设计
        5.5.1 提高政府主体监管效率的视角—政府购买服务
        5.5.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与政府购买服务有效融合的机制设计
    5.6 本章小结
6 “规制-激励”视角的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分析
    6.1 理论分析与假设
        6.1.1 理论分析与框架
        6.1.2 研究假设
    6.2 研究设计与数据
        6.2.1 问卷设计
        6.2.2 调查实施
        6.2.3 样本特征
    6.3 受益企业补偿参与意愿实证分析
        6.3.1 模型选择
        6.3.2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6.3.3 实证结果与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激励”视角的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分析
    7.1 研究视角与理论分析
        7.1.1 研究视角与理论假设
        7.1.2 条件价值评估法与原理
    7.2 研究设计与数据
        7.2.1 问卷设计
        7.2.2 数据来源与调研方法
        7.2.3 样本特征
        7.2.4 变量选择与描述性统计
    7.3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交叉分析
        7.3.1 公共信任与支付意愿
        7.3.2 人际信任与支付意愿
        7.3.3 控制变量与支付意愿
    7.4 城镇居民补偿支付意愿的实证分析
        7.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支付水平
        7.4.2 模型选择
        7.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保障实施的对策建议
    8.1 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思想认知
        8.1.1 助推受益企业形成森林生态效益价值观
        8.1.2 强化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认知
    8.2 加强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的配套支持
        8.2.1 构建可操作性的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政策框架
        8.2.2 搭建政府主导型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信息资源共享平台
    8.3 创新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实施途径
        8.3.1 提高政府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效率
        8.3.2 创新受益企业参与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融资渠道
        8.3.3 培育城镇居民社会信任体系
    8.4 本章小结
结论
本研究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黑龙江省重点国有林区相关数据
附录2 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调查问卷
附录3 黑龙江省受益企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参与意愿调查问卷
附录4 黑龙江省城镇居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支付意愿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课题参与情况
致谢

(9)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生态系统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系统服务内涵及分类
        1.2.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方法
        1.2.3 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研究
        1.2.4 生态系统服务实践应用
        1.2.5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面临的挑战与趋势
        1.2.6 呼伦贝尔地区生态系统服务研究
    1.3 研究目标和主要研究内容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目标与方法
        1.3.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环境概况
    2.2 森林资源时空动态
        2.2.1 森林资源时间尺度变化
        2.2.2 森林资源空间尺度变化
第三章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格局及植被覆盖度时空变化分析
    3.1 数据来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类型变化及驱动力
        3.2.2 呼伦贝尔市生态系统景观格局变化
        3.2.3 呼伦贝尔市植被覆盖度空间分布及变化特征
    3.3 结论与讨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呼伦贝尔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碳储量变化特征分析
    4.1 Biome-BGC模型
        4.1.1 Biome-BGC模型简介
        4.1.2 Biome-BGC模型模拟原理
        4.1.3 Biome-BGC模型输入文件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模拟结果精度验证
        4.2.2 NPP日变化趋势
        4.2.3 NPP年际变化特征
        4.2.4 NPP与气候因子的关系
        4.2.5 碳储量年际变化趋势
    4.3 结论与讨论
        4.3.1 基于Biome-BGC模型模拟的NPP值与其他模型模拟值的比较
        4.3.2 NPP空间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
        4.3.3 气候因子对植被NPP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及其权衡协同关系分析
    5.1 研究方法
        5.1.1 森林资源及生态监测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测算
        5.1.3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和变化
        5.1.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化特征
        5.2.2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变异特征分析
        5.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之间关系分析
    5.3 结论与讨论
        5.3.1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空间分布格局驱动因素分析
        5.3.2 基于ESCI指数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状态评价
        5.3.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权衡协同关系原因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分析
    6.1 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机制
    6.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与社会经济耦合关系
        6.2.1 社会经济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数据来源
        6.2.2 评价方法及模型选取
        6.2.3 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与社会经济耦合协调分析
    6.3 基于STIRPAT模型的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变化驱动力分析
        6.3.1 模型演变和指标选取
        6.3.2 结果与分析
    6.4 社会经济对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的影响
    6.5 结论与讨论
    6.6 小结
第七章 呼伦贝尔市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驱动力分析
    7.1 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7.1.1 DPSIR-mDSS模型
        7.1.2 灰色关联度法
        7.1.3 综合评价法
    7.2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综合评价
        7.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2 各指标数据的获取及计算
        7.2.3 评价指标体系的属性划分
        7.2.4 指标隶属度及权重
        7.2.5 敏感性分析
        7.2.6 基于DPSIR-mDSS模型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和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基于灰色关联度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3.2 基于综合评价法的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
    7.4 DPSIR-mDSS模型与传统评价方法天保工程生态效益评价结果比较
        7.4.1 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7.4.2 评价结果比较
    7.5 结论与讨论
    7.6 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讨论
    8.3 创新点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致谢

(10)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评述
        1.3.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1.3.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案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1.6 研究的创新之处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国有林区
        2.1.2 森林生态
        2.1.3 林区贫困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共生理论
        2.2.2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2.2.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共生理论视角的森林生态与贫困相互关系类型
    3.1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关联分析
        3.1.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哲学思考
        3.1.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内涵
        3.1.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特征
    3.2 生物共生理论应用于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适用性研究
        3.2.1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契合性
        3.2.2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必要性
        3.2.3 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适用于共生理论的充分性
    3.3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概念性共生模式及分析
        3.3.1 互利共生模式分析
        3.3.2 寄生共生模式分析
        3.3.3 竞争共生模式分析
    3.4 森林生态与贫困的种间竞争的Lotka-Volterra模型与发展模式
        3.4.1 互利共生发展模式
        3.4.2 冲突有限发展模式
        3.4.3 螺旋恶性竞争发展模式
    3.5 本章小结
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现状与问题
    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区位概览
    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状况
        4.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总量状况
        4.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结构状况
        4.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功能状况
    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贫困状况
        4.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林业职工工资状况
        4.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产业发展状况
        4.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相关配套水平状况
    4.4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存在的的问题
        4.4.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经济发展高度依赖森林资源
        4.4.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管理战略(制度)影响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4.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利益主体的行为映射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
    4.5 本章小节
5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动态演化
    5.1 森林生态与贫困适应性循环的属性分析
        5.1.1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潜力
        5.1.2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连通度
        5.1.3 森林生态与贫困系统的恢复力
    5.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共生关系的演化过程
        5.2.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国有林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自然保护区单尺度上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演化
        5.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空间多尺度的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的扰沌
    5.3 现阶段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关系的判别
        5.3.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指标体系构建及权重
        5.3.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综合指数测度
        5.3.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类型的判别
    5.4 本章小结
6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外部扰动及恢复力
    6.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演化的扰动因素
        6.1.1 制度扰动—演化的主要因素
        6.1.2 灾害扰动—演化的关键因素
        6.1.3 气候变化扰动—演化的潜在因素
    6.2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测度
        6.2.1 恢复力测度方法选取
        6.2.2 构建评价共生系统恢复力的指标体系
        6.2.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的恢复力测度结果
    6.3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贫困共生系统恢复力影响机理分析
        6.3.1 贫困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2 森林生态子系统脆弱性影响因子对系统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3.3 各子系统应对能力影响因子对系统总恢复力的作用机理
    6.4 本章小结
7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行为选择
    7.1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的利益相关者及诉求
        7.1.1 利益相关者的界定与识别
        7.1.2 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7.1.3 主要利益相关者相互作用过程及行为结果
    7.2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2.1 森工企业的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缓解贫困)多任务分析
        7.2.2 上级林业主管部门(政府)与国有森工企业间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7.2.3 森工企业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的行为选择利益分析
    7.3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和缓解贫困行为选择分析
        7.3.1 林业职工缓解贫困行为发生道德风险的表现方式
        7.3.2 林业职工生态保护行为选择的逻辑起点
        7.3.3 林业职工不同行为选择的驱动因素
    7.4 本章小结
8 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实现互利共生的对策
    8.1 从恢复力视角实现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1.1 转变黑龙江省国有林区的管理理念
        8.1.2 积极开展外部干扰的适应性管理策略
        8.1.3 提高行为主体应对能力的自我管理策略
    8.2 从利益协调视角实现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互利共生
        8.2.1 纠正森工企业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错位
        8.2.2 协调林业职工在生态保护与缓解贫困中的利益
        8.2.3 深化森林生态提供者与使用者间的利益转移
    8.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四、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作用(论文参考文献)

  • [1]森林碳汇对森林经营强度响应的元分析[J]. 周一凡,刘烁华,姚顺波,林颖. 林业经济, 2021(11)
  • [2]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研究进展与展望[J]. 马浩然,赵天忠.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04)
  • [3]新形势下森林抚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王德华. 中国林业产业, 2021(11)
  • [4]我国林权制度改革绩效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佳. 东北农业大学, 2020(07)
  • [5]天保工程转移支付的森林生态效益及其影响机制[J]. 朱洪革,付玉竹,张少鹏. 应用生态学报, 2020(08)
  • [6]林业局级森林经营方案整体评价 ——以乌尔旗汉林业局为例[D]. 沙晓娟.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3)
  • [7]森林资源配置对木材供给的影响研究[D]. 刘菲.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6)
  • [8]黑龙江省森林生态效益多元化补偿研究 ——基于政府“规制-激励”视角[D]. 潘鹤思.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1)
  • [9]呼伦贝尔市森林生态系统多功能变化与综合效益耦合研究[D]. 黄龙生.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9
  • [10]黑龙江省国有林区森林生态与贫困关系研究[D]. 秦会艳.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标签:;  ;  ;  ;  ;  

简述森林抚育对森林生态效益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