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一、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评审结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令珑,何悦琦,吴航,康自新,邱晓岚,薛翰,赵小瑞,李路斌,崔泽实,李志勇[1](2021)在《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能力体系中磁共振成像(MRI)设备的质量控制(QC)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方法,采取多重检索策略从中国知网、万方以及维普数据平台提取大型医用设备QC相关期刊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进行发文量年代分布分析后,选择MRI设备文献进行文献评阅,提取主题词等参量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检出有效MRI设备QC文献177篇,基本呈振荡态逐年递增趋势;第一作者单位区域分布源于24个省(市)自治区,发文量≥10篇的有福建、北京、山东等5个地区,在个别单位形成研究专题聚集;医疗机构发文121篇,占总样本文献量的68.36%。结论:为保障MRI技术的临床应用质量,我国学者在引进MRI设备后就开展了QC及质量保证(QA)研究,研究热点由初期的标准解读、国外经验讨论,逐步过渡到临床影像质量测评、应用模体等检测工具开展多参数与关键参数QC研究,并深入到在线自动QC、远程QC、功能MRI的QC等专题,有效支持了医疗服务质量。但文献计量结果也揭示出使用QC标准不一、检测参数不等、检测用模体不同等亟待增进的问题,相应提出需要编制适于医疗机构使用的大型医用设备《质量控制指南》与配套培训教材、开展QC认证、设立医学物理师职业,落实QC检测仪器等建议。

李志勇,康自新,李路斌,赵小瑞,崔泽实[2](2021)在《基于我国中文期刊文献计量的MRI设备质量控制现状与趋势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目的: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大型医用设备使用能力中MRI设备的质量控制现状和研究热点。方法:运用文献检索方法,采取多重检索策略从中国知网(CNKI)数据平台提取目标期刊文献(起始时间不限,截止时间为2020年12月31日),选择对MRI设备质量控制文献提取主题词等参量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结果:检出有效文献177篇,基本呈振荡态逐年递增趋势;第一作者单位区域分布源于24个省(市)自治区,发文量≧10篇的地区为福建(33篇)、北京(31篇)、山东(14篇)、广东(14篇)、江苏(10篇),在个别单位形成研究专题聚集;医疗机构发文121篇,占总样本文献量的68.36%。结论:为保障MRI技术的临床应用质量,我国学者在MRI引进后就迅速开展了QC/QA研究,期刊文献呈递增趋势;研究热点由初期的标准解读、国外经验讨论,逐步过渡到临床影像质量测评、应用体模等检测工具开展关键参数和多参数质控研究,并深入到波谱质控、在线自动质控乃至远程质控等专题,有效支持了医疗服务质量。文献计量结果也揭示出一些亟待研究增进的问题,相应提出编制适于医疗机构使用的《质量控制指南》与辅助培训教材、开展认证、设立医学物理师职业、落实QC检测仪器等建议。

杨馥瑜[3](2020)在《双改革背景下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研究 ——以军队某综合性医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2009年国家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推行至今,围绕“一个目标、四个体系、八项支撑”的改革框架,逐步完成了改革基层卫生服务体系、医保付费方式、推行“医药分开”等政策,我国基本医疗保障体系日渐完善。与“新医改”并驾齐驱的还有新一轮国防和军队改革。在全军部队全面停止对外有偿服务的背景下,军队卫生医疗机构担当的责任和使命得到进一步明确,即军队卫生医疗机构在完成为军服务保障任务的同时,积极探索融入国家医疗保障体系的新发展模式,继续为地方民众提供医疗服务。在两股改革大潮中,军队医院面临着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保持特色优势和有效履行使命的机遇和挑战。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形势,军队医院无论出于被动还是主动都必须尽快转到优质、高效、低耗的内涵发展方向,改革医院的管理模式,尤其是经济管理模式,才能更好得履行时代赋予的使命职责。长期以来,军队综合性医院在我国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建设发展受医疗市场和国家医疗政策影响。军队医院从功能定位来看类似公立医院,同样要执行国家医疗改革政策。但目前的相关政策中却缺少针对军队医院的政策条款。加之国防和军队改革对军队医院建设和经费管理的重大影响,军队医院面临医疗收入下滑、收支结余下降、资金运行压力增大、财务自主权削弱等多重困境的夹击,其传统的经费管理模式必将受到严肃挑战。本文结合规模经济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等相关理论,采取文献调查法、数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用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深入分析双改革背景下,政策对于军队综合性医院的影响,在对国内外卫生医疗机构卫生经济相关文献梳理、总结的基础上,分析军队综合性医院现行经费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并以军队某综合性医院为例,对其2015年至2017年卫生经费收入支出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提出进一步改善的建议。

程丽霞[4](2020)在《新时代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军队医院是保障部队官兵战斗力的核心卫勤力量,也是社会医疗卫生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军队医院,医疗质量既是医院发展的生命线,又是战斗力的试金石。我国自从2009年启动新医改,相关工作进展如火如荼,大型综合医院要主动适应改革,实现转型发展。与此同时,军改的步伐也在加快。从2016年3月发布军改的通知起,截至2019年6月,有关军队医院的改革政策和文件相继出台。军队的发展离不开后勤医疗卫生的配合,而平时军队医院的发展还需要统筹全民医疗。因此,在新时代(新医改和军改)背景下,军队医院医疗质量管理面临着新的挑战。研究目的:一是系统梳理并呈现医院医疗质量方面最前沿的文献信息,体现其研究现状特点;二是筛选并构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核心医疗质量评估指标。通过上述研究,以期进一步丰富医院医疗质量研究的方法内涵,并为新时代背景下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的管理者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实践提供关注焦点。方法:首先以医疗质量研究领域的2938篇中文文献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 Space软件对医疗质量研究领域研究热点和重点进行了可视化分析,在文献资料的定性与定量分析基础上,课题组通过小组讨论法确定了初步的核心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采用Delphi法咨询35位医院管理专家,进行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评估指标筛选。结果:通过文献计量法,机构分析的知识图谱展示了研究主体为卫生行政管理研究部门、高校卫生管理学院,作者的知识图谱说明了领域内主要作者之间有较好的合作关系,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展示了研究关键词汇,进而得到了医疗质量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为医疗安全、医院管理、临床路径、综合评价。通过Delphi法,建立起含7个一级条目(学科平台的条件、医务人员配置质量、卫生战备质量、临床技术创新、医疗技术质量、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医疗服务质量)和22个二级条目(临床重点专科个数,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医/护患比,中高级职称比率,战备装备种类数量与质量,战备岗位责任制完善程度,战备应急预案完善度,立项项目数,创新成果,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病例组合指数(case mix index,CMI),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非计划重返手术室,合理用药率,医疗事故认定率,医院感染发生率,管理组织体系健全情况,管理制度完善情况,平均住院日,床位使用率,军人零待床执行率,患者满意度)的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核心医疗质量指标。结论:1.近十年来,医疗质量方面研究热点在于医疗安全、医院管理、临床路径、综合评价等四大方面。在医疗质量的综合评价方面,现有很多关于医疗质量的评估模型、系统、指标可以给予参考和借鉴,但是还缺乏专门针对新时代背景下军队医院核心医疗质量的评估指标体系;2.通过Delphi法,我们提供了一个包含7个一级条目和22个二级条目的军队大型医院核心医疗质量评估指标体系,可以应用于军队医院内部的医疗质量管理之中;3.在医院的核心医疗质量管理中,一级指标学科平台的条件、医务人员配置质量、卫生战备质量、临床技术创新、医疗技术质量、医疗质量管理体系质量、医疗服务质量的重要程度比较接近,二级指标中临床重点专科个数、医疗设备配置合理性、医/护患比、中高级职称比率、战备应急预案完善度、立项项目数、创新成果、军人零待床执行率、患者满意度的重要性最高,倘若在管理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应对这些核心指标予以更多重视。

王书平[5](2019)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卫生资源规划是政府调节资源配置、实现卫生公平高效发展的一种重要手段。卫生资源规划的核心是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已经开展了大量的卫生资源规划工作,这些工作对于优化卫生资源配置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现有卫生资源规划缺少合理的理论框架和模型,从而带来卫生资源配置跟着卫生管理者的感觉走,脱离居民的实际需求。这也导致卫生服务体系中存在着卫生资源配置不均衡和卫生服务提供不能满足健康需求等问题。如何利用卫生资源规划更好的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健康中国”建设,仍然需要在规划制定的科学性、规划实施的有效性等方面做出更大努力。健康需求是卫生资源优化配置的基础,对健康需求总量和结构进行更为科学的分析和预测的工作意义重大。现有相关研究表明需求预测方法主要是三类,分别有趋势外推法、回归模型方法和微观模拟模型。趋势外推法很少涉及未来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并且也因需要长时间的数据而影响预测效果。回归模型方法不能考虑参数之间互相影响关系。微观模拟模型能在个体层面上整合需求影响因素的有效信息,能够有效克服趋势外推法和回归模型方法的缺点,能够较为准确的预测未来需求的总量及结构。现有卫生资源配置研究主要是基于供方资源现状及趋势分析,这些研究对居民健康需求的研究不足,因而影响了卫生资源配置与居民健康需求的衔接,不利于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继续深化,也不利于医疗卫生服务供给侧的改革和“健康中国”的建设。因此如何在需方的基础进行卫生资源配置是未来需要进一步深化的研究领域。未来大量与卫生相关的宏观环境将会发生很大改变,如城镇化、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改变、与之相适应的经济政策、生育政策、医保政策及分级诊疗政策等也会调整完善。个体的微观因素也在发生改变,如年龄、教育、婚姻等。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个体层面的因素的改变都会影响着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本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如何量化这些宏观政策层面的因素和微观个体层面的因素给居民需求总量和结构带来的影响;为了满足居民健康需求总量与结构的变化,确保居民需求与卫生资源有效衔接,应该如何配置不同类型的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的策略有哪些。回答好上述三个问题,旨在为我国优化卫生资源配置提供相关核心信息和参考。研究目的本研究的总目标是预测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为合理制定卫生资源规划提供核心信息,从而满足居民健康需求和促进居民健康水平提高。具体研究目的:(1)分析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卫生服务体系的现状;(2)构建健康需求的微观模拟模型;(3)利用微观模拟模型预测辽宁省2020-2030年健康需求总量及结构;(4)基于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需求总量及结构的基础上,预估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及结构;(5)基于当前卫生资源现状,量化不同类型卫生资源调整策略措施及建议。研究方法本研究资料来源主要分为三部分现场调查数据:主要包括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医生工作效率调查和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数据。居民家庭卫生服务调查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辽宁省内9区和6县,每个区(县)选取4-6个街道/乡镇,每个街道/乡镇选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选择60-70户居民,共计选择78个街道/乡镇、158个居委会/村、9434户和27477个居民。医生工作效率调查采用典型抽样方法,选取5个地市,每个城市选择1家省办/市办医院和1家县办医院,共选取3家省办医院、3家市办医院和5家县办医院。省办医院/市办医院按照工号随机选取调查当天在岗职工20%医生,县办医院抽取调查当天在岗全部医生,共调查2984名医生。患者合理流向调查是从参与医生效率调研医院按照省办医院、市办医院和县办医院每类随机抽取2家,共计6家医院。病例抽取是按照分阶段随机抽取,首先随机化抽取4个季度中一个季度,其次,利用随机函数抽取5%的病案号,共选择4619个病例。本研究分析方法主要采用的是微观模拟模型,即模型构建分为四步,第一,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第二,利用相关数据来获取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第三,在现有2014年卫生服务调查数据基础上,确定主要参数与结果之间关联函数,然后利用主要参数的变化概率函数与关联函数预测2015-2030年的结果指标数值,并用通过R语言编程实现。第四,利用2015-2017年现有统计年鉴数据及辽宁省慢性病调查数据进行模型校验。其次,该研究利用时间序列模型、混合logit回归模型和列联表函数来明确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的未来变化概率函数。并且还利用Logistic回归、Possion回归、负二项回归来确定微观模拟模型中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最后,该研究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模型预测出需求的总量与结构转化为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研究结果1.构建微观模拟模型。根据微观模拟模型目的和研究概念框架明确出模型中主要参数和主要结果指标。基于其它调查数据库、各类统计年鉴中数据和宏观政策的目标数据,利用多种方法计算出主要参数2014-2029年概率变化函数或者概率变化具体数值。在2014年辽宁省卫生服务调查个体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抽样权重,扩大样本数量。对比抽样样本与扩大样本之间居民两周患病率和年住院率之间无统计学差异。基于2014年数据利用多种方法建立主要参数与主要结果指标之间关联函数。在构建关联函数时,利用90%的样本数据,剩余10%的样本用于关联函数校验,并且明确出关联函数的预测临界值和准确性。然后利用主要参数概率变化函数更新主要参数,把更新后的2015-2030参数数值带入到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之间关联性函数,根据关联函数的临界值,确定个体结果事件是否发生,最后计算出2015-2030年结果指标。利用2015-2017年的慢性病调查数据结果和统计年鉴数据对模型进行校验。校验的结果显示模拟数据与校验数据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综上所述,构建的微观模拟模型在预测需求时是有效的。2.利用构建出的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出2020-2030年需求的总量。根据模型中死亡率两种不同的参数获取方式和主要参数与结果指标的两种不同的关联函数,构建出四种不同模拟情景。按照四种不同情景下,模型分别预测出2020-2030年居民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总量和分城乡、分年龄组的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两周就诊率分别为15.2%-17.6%、15.6%-19.0%和17.1-21.1%。2020年、2025年和2030年城乡居民年住院率分别为 1 2.9%-15.1%、14.6%-18.8%和 18.7%-20.6%。3.需求结构按照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患者向基层机构分流和患者向大医院聚集等情景计算。患者就诊现状保持不变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1和情景2,其分别来源于2014年需方调查和2017年供方提供患者就诊现状。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3和情景4,情景3是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 0%;情景4是指2009年供方患者就诊现状,并在其基础上患者由大医院向基层下转10%。需求结构进一步恶化的患者流向情景分别为情景5和情景6,情景5是指在情景2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上大医院上转5%,情景6是指在情景2的基础上患者由基层向大医院上转10%。4.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在2020-2030年间呈现出增长趋势,与现状相比,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数呈现处相反趋势。以需求向基层机构分流患者流向情景为例。对于需求结构合理的患者流向情景下,2020年每千人口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分别为4.04-5.49张和2.34-4.05人、2025年分别为 4.38-6.48 张和 2.27-4.42 人、2030 年分别为 5.11-6.92 张和 2.684.95 人。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的结构以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每千人口基层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98-1.16张和1.58-1.82人;每千人口县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24-1.37张和0.45-0.52人;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1.30-1.54张和0.61-0.68人;每千人口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分别为0.56-0.66张和0.33-0.38人。5.与现状相比,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为0.39-1.75张,减少量占比约为5%-20%;而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为0.22-1.17人,增加量占比约为10%-40%。在同一门诊/住院情景下,患者合理流向情景下需要减少床位数的数量最小,而在此情景下需要增加执业(助理)医师数的数量是最大的。6.就不同类型机构的床位数与执业(助理)医师来说,患者流向的情景对其影响比较大,在不同患者流向情景下呈现出的趋势各不相同。以2030年患者流向情景3为例展示。2030年,需要增加基层机构床位数和和增加基层机构、县办医院和市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市办医院和省办医院床位数和减少省办医院的执业(助理)医师数。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基层机构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分别为0.11-0.36张和0.87-1.09人。2030年需要增加每千人口县办医院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5-0.13人。对于市办医院来说,2030年需要减少每千人口床位数,减少量为0.33-0.57张,需要增加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增加量为0.03-0.13人。需要减少省办医院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减少量分别为0.10-0.20张和0.01-0.05人。结论与政策建议本研究的主要结论:(1)辽宁省居民2020-2030年两周就诊率和年住院率呈现出上升趋势;(2)辽宁省2020-2030床位数的主要任务是控制总量和调整结构,而执业(助理)医师的主要任务是增加总量和调整结构;(3)患者向基层分流带来的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有效实施,也是未来卫生政策发展的方向。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1)通过量化不同级别医院功能的考核指标来确保医院功能定位落实;(2)发挥财政投入在引导医院落实功能定位中作用;(3)发挥医保在促进患者合理流向中的作用;(4)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能力,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落实;(5)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转型为家庭病床和医养结合病床;(6)加强不同层级医院间及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间的合作。研究的创新(1)目前大部分国内卫生资源配置研究都是基于供方数据为基础。本论文是国内较少的基于需方的健康需求来配置卫生资源,首先构建微观模拟模型预测居民未来的健康需求,然后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健康需求转为卫生资源。(2)本研究是国内首次较系统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微观模拟模型。国外微观模拟模型应用表明该模型能够解决卫生资源配置过程中核心技术,即能够利用基于需方个体数据预测居民未来的需求总量和结构。该模型在预测需求过程中能够对需求的因素进行多层次、多因素、非线性的动态整合,并且能够在个体基础上有效整合个体层面需求影响因素和宏观政策层面需求相关的影响因素。(3)本研究测算出患者合理流向的情景下卫生资源配置总量及不同类型卫生资源配置数量,促进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同时也为卫生资源规划的实施提供可以操作性的指标和规划的考核提供了细化指标。研究不足和展望(1)受到资料限制,微观模拟模型的个别参数获取概率函数利用的数据来源于全国或全省相关资料。这些参数变化概率函数不能更好反映出每个地市、城乡、不同年龄人群之间差异。未来在辽宁省开展这些参数的相关调查,从而获取该参数相应的概率函数变化函数。(2)本研究在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需求基础上,利用卫生服务需求法把需求转化为资源时,需要利用各类卫生资源的效率指标,但是效率指标获取方式主要为结合卫生资源效率的变化趋势、现状和专家咨询等,因此卫生资源效率指标相对比较主观。

徐旭[6](2019)在《基于QT的医用磁共振设备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指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技术具有优良的软组织分辨力和任意层面成像等特点,广泛应用于疾病辅助诊断、监护和手术导航等领域。磁共振成像性能参数的质量检测是保证其影像质量和诊断结果可靠性的重要手段,因此我国相关标准规定各地区质控机构必须定期对MRI设备进行质量检测。使用受检MRI设备对体模检测工具进行扫描,并对获得的磁共振影像进行参数计算的过程是质量检测的关键内容。现有的质量检测流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测算体模图像的过程主要以手工计算和目视观测为主,测算结果主观性强且效率低下;原始体模影像和附有测算痕迹的体模影像,以及性能参数计算结果,主要通过胶片和纸质报告进行保存,存储成本较高且不便于追溯;基于MATLAB平台进行MRI设备质量检测的方案,不便于推广实施。针对现存问题及质控机构的需求,本文以MRI质检标准和SMR170体模为基础,结合课题组MATLAB平台下质检参数算法资源,采用C++语言实现算法,自动计算性能参数,以替代手工计算过程,克服主观性,提高检测效率和质检结果可靠性;基于QT平台使用SQLITE数据库开发MRI设备质量检测系统,对质检图像、系统报告以及相关检测信息进行数字化存储,并对MRI等大型医疗设备基本信息进行维护,以替代传统质检信息管理方式,降低成本,便于扩散应用;基于实际质检工作流程,系统对涉及到的不同角色进行业务功能实现,用户依据自身角色不同而具有对应的功能,并由系统对角色功能进行统筹规划,便于质控中心依据行业动向和需求变化进行角色业务调整。为验证系统的各项功能,采用31套体模磁共振质检图像,在装有不同Windows版本的计算机上对系统软件进行测试实验。将系统自动测算的参数结果与专业质量检测工程师的计算结果对比,并进行组内相关系数(intra-class correlation efficient,ICC)分析,结果显示二者计算低对比度分辨力参数的结果完全相同,计算均匀性参数的结果相近,但因均匀性参数结果值变化范围小使得ICC值略偏低,其余信噪比和空间线性等五个质检性能参数的ICC值均大于0.75,表明二者的一致性较好。此外系统软件的全部功能均运行正常,表现出良好的系统兼容性和快速的处理能力,具有检测结果客观可靠、系统高效便捷、操作简单、界面友好的优点,能满足磁共振设备质量控制检测工作的实际需求。

罗跃全[7](2018)在《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文中指出新军事变革冲击了传统的军事理念和军事安全观念,未来战争将发生巨大变化。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纳米新材料等会聚发展并应用于军事领域,使得新边疆、高边疆、生物微边疆成为新的主权概念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屏障。面对新军事变革和新技术革命这一发展浪潮,我国安全风险呈累积态势。党中央作出了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重大战略决策,组建陆军领导机构,加快陆军转型发展。战争形态的改变和陆军职能任务的深化拓展,对战斗力生成转化模式提出了全新命题,使得担负战斗力维护任务的军队卫勤从幕后走向台前,对卫勤建设在为战斗力提供科学性、系统性和效能性保障方面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大挑战。卫勤建设理念也在发生转型,由伤亡可承受性向“低伤亡”甚至“零伤亡”方向发展,战救技术由保“命”向保功能、保生活质量等“全健康”方面发展。随着未来高技术战争可以实现对致伤手段、打击范围、毁伤程度等多因素的可控,卫勤任务也将从救治能力向战斗力的提升及预先保护等方面转变,向有利于提高、更新战斗力保障机制发展。如何在新一轮变革中实现卫勤保全效能最大化是本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通过对全新作战理论和医学科技发展背景下“卫勤保全”思想的深化拓展,并以此为理论依据指导卫勤实战化建设,提高战救技术的发展突破和有效运用。陆军师级医院是我军卫勤体系中的核心力量,是执行我军战救、教学、训练、医疗和遂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多样化任务的主要平台,在分级诊疗体系中处于卫勤要素涵盖最全的关键节点,是全面实践和发展卫勤保全理论的理想切入点。课题着眼陆军新世纪、新阶段的历史使命与任务,探索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为实现实战化条件下的卫勤组织指挥提供科学决策支持。本文系统运用管理学、军事学、运筹学、统计学等相关理论、技术与方法,深入分析了“卫勤保全”理论相关概念、核心内涵及应用前景,结合专家论证和建模分析,分析了卫勤保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构建了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借鉴引用军事建模中“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和虚拟仿真等技术手段,设计建设实战化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开展能力体系建设实践并通过开展联合作战军事演训和非战争军事行动等卫勤实践进行建设效果的实证研究,最后对加强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进行了思考和展望。现状及理论研究部分,通过广泛调研国内外文献资料,分析外军和我军卫勤建设的基本概况、相关理论和发展优势;以既往实战卫勤保障任务为对象进行个案调查与类比分析,归纳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经验和问题不足。探索新形势下,特别是现代战争条件下陆军师级医院进行卫勤保障时的时间点、伤情特点、救治要点等新情况新问题;对卫勤保全、军队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概念进行阐明,对卫勤保全与外军卫勤理论进行比较分析,对卫勤保全理论应用的新特点、新形势进行研究。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研究部分,通过情报分析、专家访谈、座谈讨论、“头脑风暴”等形式,深入了解新时期陆军转型发展战略、职能任务拓展以及新质作战力量建设布局。以此为基础和框架,根据广泛的文献研究情况和专家访谈意见,设计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调查问卷,采用Delphi法对全军相关单位管理、医学、生物、军事、工程等领域的60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完成对卫勤保全理论构成要素、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等核心内容的问卷调研,采用层次分析法、探索性因子分析、熵值法分析等数学建模方法,研究确定了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指标及权重体系。结果显示: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关系紧密、缺一不可,是推动卫勤保全改革的核心要素。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部分,以能力体系为依据,聚焦基于卫勤保全理论的“效能型卫勤能力、主动型卫勤能力、科技型卫勤能力”三大领域,以多样化军事行动卫勤任务为牵引,运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进行资源到任务的科学配置,创新引入“卫勤蓝军”概念,指导建设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形成循序渐进、优化整合的现场急救、转运后送、综合战救、野战手术、重症监护、控制评估等虚拟仿真合成训练资源集合。综合应用医学模拟、计算机仿真等技术,开展伤情不可预知的、对抗性的卫勤战救模拟训练,探索实战条件下的生理和心理适应、团队综合协作意识、复杂伤情处置技能、战救基本技能、战救思维等战救能力生成;通过“网络学习、模型操作、虚拟仿真场景演练”等手段,对机动卫勤分队进行“多任务场景仿真”的全维全程“对抗性训练”,创新“单元式、组合式、模块化”的组训模式,探索和实践满足新质作战力量战斗力生成模式需要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实证研究部分,采用“多优先级列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与辅助决策方法”,依托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功能模块齐全、高度贴近实战的训练资源集合,对本单位受领的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等实战卫勤任务进行系统设计、科学组训和资源调度,形成优化的卫勤保障方案并加以模拟演练和实际运用,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科学验证能力体系建设效果并不断完善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生成模式。最后,本研究站在陆军使命任务历史性拓展、科学把握战略主动以遂行未来多样化军事行动的角度,特别是从满足陆军战斗力新生成模式的卫勤保全能力体系建设需求出发,提出三个方面的思考与建议:一是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二是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三是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为新时期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快速向卫勤保全转型创造条件。

丁朝飞,姚国庆,米永巍,李涛,郑小溪,丁琴[8](2018)在《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及管理现状的循证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循证分析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进展与管理现状,为促进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其监督管理体制、机制提供可靠参考。方法利用VIP、CNKI、WANFANG中文数据库、网络资源及相关官方网站检索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相关文献,并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循证科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检索文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74篇,主要涉及磁共振质量控制相关概念理论的阐述、策略与方法、参数与指标等内容;磁共振质量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且呈阶段性波动增长趋势,集中发表在4种期刊上;文献主要来源于各级医疗机构和高校院所,已初步形成主要研究群体;研究与管理工作基础比较薄弱,发展缓慢。结论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与管理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缺乏系统化研究,以国家、政府、医疗机构为主的三级监督管理体系刚刚起步,法律法规、标准指南、监管机制等亟待完善。

陈彦[9](2016)在《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医疗行业的竞争日益加剧,医院若想要在激烈的医疗市场中站稳脚步,获得患者的认同,为患者提供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是重要的途径。作为评判医疗服务质量重要指标的患者满意度,从患者的立场和视角检验医院的服务质量,可以较为客观地评价当代医院管理水平,衡量患者对医院的信赖度,并据此结果来改进医疗服务并制定出更好的适合自已的医院发展策略。M军队医院是一所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在当地医疗服务市场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国家原有的医疗体制与军队医院编制体制随之改变,M军队医院原有的医疗优势随之减弱,但患者的医疗需求却随之增长且日趋多样化。在全新的医疗市场下,为更好地满足军地患者需求,M军队医院迫切需要一系列科学的、能从患者角度出发的满意度测评分析,以期改善医院当前的经营管理和医疗服务。本文从M军队医院的实际出发,以满足患者日益变化的医疗需求为向导,以提高患者满意度为目的,通过检索文献和对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现状的调查分析,归纳出影响患者满意度的相关因素,然后借鉴国内外经典模型,设计出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问卷并进行了实地调查,接着通过统计分析调查数据,得出M军队在医院医疗服务上的优缺点,针对性提出提升医院患者满意度的建议和策略,指出其努力方向,为同类型的军队医院和M军队驻地医院在改进医疗服务质量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遵循。最后,对论文进行归纳总结,概括存在的问题,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和思路。

胡勇飞[10](2017)在《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管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发展和科学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卫生行业也面临着各项变革,国内外各大医院都在实施数字化建设,数字化建设是提升医院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国防科大医院的HIS系统已经初步建立,但数字化医院建设情况远远落后于国内同行业领域,为提高医院医疗技术以及医疗服务水平,推进医院的数字化建设已经迫在眉睫。本文通过深入了解国内外医院数字化建设情况,提出了基于PDCA的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研究。通过运用PDCA的项目管理方法,逐步推进医院的数字化建设项目的稳步提升。经过合理的项目计划和组织安排,数字化提升工程项目顺利推进。系统部署成功后通过医院各部门的试运行评估,不断改进提高,稳定成熟并形成标准化。数字化提升工程取得了实质性的成果。

二、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评审结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评审结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研究材料与方法
    1.1检索技术路线
    1.2文献分类
2结果
    2.1三类大型医用设备QC研究期刊文献的年代分布
    2.2 MRI设备QC研究期刊文献计量分析
        2.2.1文献类别分布
        2.2.2标注课题分布
        2.2.3第一作者单位区域分布
        2.2.4第一作者单位分布
        2.2.5第一作者行业及专业分布
    2.3研究热点
        2.3.1高频词与词篇共现分析
        2.3.2 QC模式
        2.3.3检测标准
        2.3.4模体应用
        2.3.5 QC检测评价指标
        2.3.6样本机型
3讨论与分析
    3.1研究趋势
    3.2研究特点
    3.3问题分析
        3.3.1检测标准不一
        3.3.2检测模体不同
        3.3.3检验参数不等
4结论

(3)双改革背景下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研究 ——以军队某综合性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文献综述
        1.3.2 国内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医院经费管理相关理论
    2.1 核心概念的界定
        2.1.1 双改革
        2.1.2 军队综合性医院
        2.1.3 医院经费管理
    2.2 医院经费管理的理论研究基础
        2.2.1 规模经济理论
        2.2.2 人力资本理论
        2.2.3 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三章 双改革背景下的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分析
    3.1 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基本概况
        3.1.1 卫生经费供给方式
        3.1.2 卫生经费投入使用情况
        3.1.3 财经管理情况
    3.2 双改革背景下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的特点
        3.2.1 经费供给由“自谋自筹”向“军费保障”转变
        3.2.2 资产管理由“重钱轻物”向“钱物并重”转变
        3.2.3 预算管理由“粗放管理”向“绩效管理”转变
        3.2.4 成本管理由“传统管理”向“战略管理”转变
        3.2.5 经费结算由“分条块审批”向“一体化统管”转变
    3.3 双改革对军队综合性医院的影响分析
        3.3.1 经费管理面临的问题
        3.3.2 军队医院面临的机遇
        3.3.3 军队医院面临的挑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军队某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案例分析
    4.1 调研背景
    4.2 调研访谈
        4.2.1 访谈提纲设计
        4.2.2 访谈内容总结
    4.3 医疗数据分析
        4.3.1 医疗人次数据
        4.3.2 经费收入数据
        4.3.3 经费支出数据
        4.3.4 医保数据
        4.3.5 军免医疗经费数据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的优化策略
    5.1 抓管理理念把握经费投向与投量
        5.1.1 转变经费管理理念
        5.1.2 把握经费投向与投量
    5.2 抓适度规模打造强势学科
        5.2.1 开展规模经济研究适度发展
        5.2.2 主动适应医改政策发挥特色优势
    5.3 抓科学管理改革经费管理模式
        5.3.1 建立高效的卫生经济管理机构
        5.3.2 建立完善的经费管理机制
    5.4 抓监督制约确保高效运营
        5.4.1 建立科学合理的绩效考评机制
        5.4.2 建立持续动态的资产监查机制
主要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非结构式访谈提纲
致谢
附件

(4)新时代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概况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二章 2009-2018中国医疗质量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2.1 资料来源
    2.2 研究方法
    2.3 研究结果
    2.4 讨论
第三章 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3.1 咨询指标研究方法与步骤
    3.2 Delphi专家咨询实施步骤
    3.3 统计方法和工具
    3.4 咨询应答率及专家资料
    3.5 结果
    3.6 讨论
第四章 全文总结
    4.1 核心医疗质量是医疗质量的核心与热点
    4.2 通过Delphi法构建军队大型综合性医院核心医疗质量指标评估体系
    4.3 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发展的思考
    4.4 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医院医疗质量评估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和内容
    1.5 结构安排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卫生资源配置相关理论及应用
    2.2 国内外卫生资源规划相关研究
    2.3 居民健康需求的影响因素及预测相关研究
    2.4 卫生资源配置方法及应用
    2.5 微观模拟模型在卫生资源配置领域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基础和研究方法
    3.1 理论基础
    3.2 概念框架
    3.3 技术路线
    3.4 资料来源与抽样方法
    3.5 分析方法
    3.6 质量控制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现状
    4.1 辽宁省居民健康需求的现状
    4.2 辽宁省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
    4.3 辽宁省医疗卫生资源的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微观模拟模型的构建及2020-2030年需求预测
    5.1 微观模拟模型构建
    5.2 辽宁省2020-2030年居民需求总量预测
    5.3 辽宁省2020-2030患者就诊机构分布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总量与结构的预测
    6.1 辽宁省2020-2030年不同类型机构资源效率
    6.2 基于微观模拟的辽宁省2020-2030年卫生资源预测
    6.3 辽宁省2020-2030年资源目标实现差距
    本章小结
第七章 讨论与政策建议
    7.1 方法学讨论
    7.2 居民需求变化为资源调整提供依据
    7.3 2020-2030年床位数和执业(助理)医师数总量调整策略
    7.4 实现患者合理流向下资源的调整有利于分级诊疗政策的有效实施
    7.5 患者就诊继续向大医院聚集导致资源的调整
    7.6 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本章小结
研究中的创新点和不足
    1. 研究的创新
    2. 研究不足和展望
附录
    1. 微观模拟模型参数更新概率
    2. R语言实现的程序展示
    3. 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基于QT的医用磁共振设备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医用磁共振技术及设备应用现状
    1.2 MRI设备质量检测现状
        1.2.1 MRI设备质量检测重要性
        1.2.2 MRI设备质量检测方法和国内外标准
        1.2.3 MRI设备质量检测国内外研究现状
        1.2.4 MRI设备质量检测现存问题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本文主要内容及章节安排
2 MRI质检体模与参数
    2.1 体模结构
    2.2 检测参数简介
3 MRI设备质量检测系统需求分析与总体设计
    3.1 MRI质检系统业务流程需求分析
    3.2 MRI质检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4 MRI设备质量检测系统设计与实现
    4.1 MRI质检系统实施方案的制定
    4.2 MRI质检系统模块设计与实现
        4.2.1 登录模块
        4.2.2 质控计划模块
        4.2.3 自动分析模块
        4.2.4 检测记录模块
        4.2.5 设备管理模块
        4.2.6 报告管理模块
        4.2.7 系统设置模块
        4.2.8 其他用户体验功能实现
5 MRI设备质检系统实验测试与分析
    5.1 测试环境说明
    5.2 MRI设备质检系统功能测试
        5.2.1 角色与用户管理业务流程测试
        5.2.2 自动分析模块业务流程测试
        5.2.3 数据库基础功能业务流程测试
        5.2.4 连接本地资源业务流程测试
    5.3 MRI设备质检系统图像测算实验测试与分析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得奖情况
    C.学位论文数据集
致谢

(7)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名词一览表
英文摘要
中文摘要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2.1 外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2 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现状
    2.3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提出新要求
    小结
第三章 卫勤保全理论及其应用前景研究
    3.1 相关概念及卫勤保全核心内涵研究
    3.2 卫勤保全与国外卫勤保障理论的比较分析
    3.3 新形势下卫勤保全理论应用前景分析
    小结
第四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4.1 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模型的假设
    4.2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体系构建研究
    小结
第五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实践研究
    5.1 用卫勤保全理论引领核心卫勤能力建设方向
    5.2 用作战资源调度方案建模统领卫勤保全战救研训资源构建
    5.3 卫勤战救模拟研训中心的特点与应用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效果实证研究.
    6.1 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医学救援行动
    6.2 中外联合卫勤实兵演习
    6.3 高原联合作战实兵演练
    小结
第七章 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建设思考
    7.1 强化顶层设计和系统集成,实现卫勤效能的可持续性
    7.2 建立作战牵引的卫勤支持机制,发挥主动卫勤的专业决策作用
    7.3 重构科技创新平台和体系,助推先进科技在军事卫勤中的应用
    小结
全文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新军事变革对我军卫勤保障的影响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附录 3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承担课题及获得奖项
致谢

(8)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及管理现状的循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和资料来源
    1.2 纳入和排除标准
    1.3 研究质量评价
    1.4 分级分类标准
    1.5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文献的分级与分类
    2.2 文献的时间与期刊分布
    2.3 文献的作者与机构
    2.4 我国MRI质量控制研究与管理的工作基础
3 讨论
4 结论

(9)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顾客满意度相关研究
        2.1.1 顾客满意度的概念
        2.1.2 国外顾客满意度研究
        2.1.3 国内顾客满意度研究
        2.1.4 国内外典型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
        2.1.5 医院顾客满意度
    2.2 患者满意度相关研究
        2.2.1 患者满意度的概念
        2.2.2 国外患者满意度理论研究现状
        2.2.3 国内患者满意度理论研究现状
        2.2.4 患者的消费行为分析
        2.2.5 患者满意度测量工具研究
        2.2.6 患者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2.2.7 患者满意度调查方式、方法研究
    2.3 医疗服务质量相关研究
        2.3.1 医疗服务的概念
        2.3.2 医疗服务的特性
        2.3.3 医疗服务质量的概念
        2.3.4 医疗服务质量的评价
    2.4 患者满意度与医疗服务质量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M军队医院基本情况与问卷构建
    3.1 M军队医院基本情况
        3.1.1 发展现状
        3.1.2 组织结构
        3.1.3 就诊流程
        3.1.4 医院定位与服务人群
        3.1.5 医院投诉处理
        3.1.6 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现状
    3.2 M军队医院调查问卷的构建
        3.2.1 调查问卷的构建原则
        3.2.2 调查问卷的构建假设
        3.2.3 调查问卷的设计
        3.2.4 调查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3.2.5 调查问卷的统计与分析方法
        3.2.6 本章小结
第4章 调查结果统计与分析
    4.1 患者基本情况统计分析
        4.1.1 性别
        4.1.2 年龄
        4.1.3 入院次数
        4.1.4 文化程度
        4.1.5 家庭月平均收入
        4.1.6 付费方式统计
    4.2 患者自身因素与满意度关系分析
        4.2.1 文化程度与满意度
        4.2.2 来院治疗次数与营院管理满意度
        4.2.3 患者年龄与内部服务设施便捷度
    4.3 患者满意度统计分析
        4.3.1 影响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因素的相关分析
        4.3.2 患者满意度均值分析
        4.3.3 满意度单样本T检验分析
        4.3.4 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综合分析
    4.4 问卷建议部分统计分析
        4.4.1 选择我院原因
        4.4.2 患者忠诚度
        4.4.3 医院改善重点
        4.4.4 医护人员存在问题统计
        4.4.5 医院病房管理存在具体问题
        4.4.6 收费问题统计
        4.4.7 医德医风问题统计
        4.4.8 在处理医患纠纷上的建议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提升患者满意度建议和策略
    5.1 找准定位点
    5.2 提升医疗服务质量
    5.3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
    5.4 优化患者就医流程
    5.5 提高医院后勤保障水平
    5.6 加大医疗设备投入
    5.7 规范医疗费用
    5.8 加强医疗纠纷管理
    5.9 建好用好网络平台
    5.10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10)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的写作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信息技术发展与数字化医院建设
        1.2.2 我国医院数字化历程与现状
        1.2.3 我国数字化医院应用现状
    1.3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的意义
    1.4 论文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数字化医院的概念和作用
    2.1 数字化医院的主要内容
    2.2 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特征及体系结构
        2.2.1 数字化医院的基本特征
        2.2.2 数字化医院的体系结构
    2.3 数字化建设对医院发展的全面提升作用
    2.4 本章总结
第三章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军队医院数字化建设特点及参考标准
        3.1.1 医院数字化建设特点
        3.1.2 医院数字化参考标准
    3.2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建设现状
    3.3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提升工程的PDCA管理研究
    4.1 研究目标
    4.2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适用PDCA循环思想分析
        4.2.1 PDCA循环管理思路
        4.2.2 基于PDCA管理方法的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
    4.3 基于PDCA的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规范化管理流程
        4.3.1 数字化提升工程规划 (计划阶段(PLAN))
        4.3.2 医院软件实施、软件开发、硬件部署(实施阶段(DO))
        4.3.3 系统的试运行及评估(检查阶段(CHECK))
        4.3.4 进一步改进(处理阶段(ACTION))
    4.4 本章总结
第五章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项目计划与控制
    5.1 项目发起
    5.2 建立项目组织
    5.3 任务分解
    5.4 责任分配矩阵
    5.5 里程碑计划
    5.6 费用分解
    5.7 计划与控制
        5.7.1 进度控制与沟通计划
        5.7.2 费用控制
        5.7.3 质量控制
        5.7.4 项目质量控制保证措施
    5.8 本章总结
第六章 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项目运行评估
    6.1 项目情况
    6.2 系统运行情况调查研究
    6.3 经验总结
    6.4 本章总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工作总结
    7.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习期间的学术成果
附录A 军队数字化医院建设标准与评价细则
附录B 使用情况调研

四、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应用质量检测评审结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文献计量的我国MRI设备质量控制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J]. 王令珑,何悦琦,吴航,康自新,邱晓岚,薛翰,赵小瑞,李路斌,崔泽实,李志勇. 中国医学装备, 2021(08)
  • [2]基于我国中文期刊文献计量的MRI设备质量控制现状与趋势分析[A]. 李志勇,康自新,李路斌,赵小瑞,崔泽实. 中国医学装备大会暨2021医学装备展览会论文汇编, 2021
  • [3]双改革背景下军队综合性医院经费管理研究 ——以军队某综合性医院为例[D]. 杨馥瑜.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新时代军队大型综合医院核心医疗质量综合评价的指标构建研究[D]. 程丽霞.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20(02)
  • [5]基于微观模拟模型的卫生资源配置研究 ——以辽宁省为例[D]. 王书平. 山东大学, 2019(03)
  • [6]基于QT的医用磁共振设备质量检测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徐旭. 重庆大学, 2019(01)
  • [7]基于卫勤保全的陆军师级医院核心卫勤保障能力研究[D]. 罗跃全.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医大学, 2018(03)
  • [8]我国磁共振质量控制研究及管理现状的循证分析[J]. 丁朝飞,姚国庆,米永巍,李涛,郑小溪,丁琴. 中国医疗设备, 2018(03)
  • [9]M军队医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及提升策略[D]. 陈彦. 南华大学, 2016(07)
  • [10]国防科大医院数字化提升工程管理研究[D]. 胡勇飞. 国防科技大学, 2017(02)

标签:;  ;  ;  

2000年军队医院大型医疗设备使用质量评价结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