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庚先生医疗保健成就

陈嘉庚先生医疗保健成就

一、陈嘉庚先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建树(论文文献综述)

王一涵[1](2021)在《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斗争过程中,逐渐形成和积聚了一系列的文化意识形态,这些意识形态的总和可称之为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军队夺取政权、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文化产物,使得“革命文化”的称谓从此流传下来。延安时期,一般是指1935年10月19日中共中央随红军长征落户陕北,到1948年3月23日在解放战争转入战略反攻时东渡黄河到达西柏坡,进驻延安的十三年。延安时期,是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取得胜利的重要历史时期。本文选择延安时期革命文化进行研究,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弘扬文化自信,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支撑。本文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形成背景、内容、特点和价值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和研究。首先对论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说明,把近年来国内外有关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研究情况进行了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说明本文的观点以及与已有研究的不同之处;其次对相关概念作了一个简要的界定,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社会条件进行了剖析;接下来对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论述,详细分析了延安时期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以及主要特点;最后介绍了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延安时期革命文化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合提供成功典范、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提供精神动力、为打破国民党文化专制提供有力支撑;从当代的角度看,延安时期革命文化也为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提供政治方向,为新时代丰富先进文化、培育时代青年提供行动指南,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王瑶华[2](2020)在《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文中指出西方史学界一直以来对于中国近现代科技史极为关注,尤其是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身体史成为一个重要的学术研究领域。近些年来,中国学者亦对相关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主要包括卫生与身体、医学与身体、身体政治、身体规训、女性身体研究等。但目前学界对于近代中国身体检查的研究分析还比较少,而体检问题的确是身体研究中十分重要的一个领域。近代“身体检查”制度是西医生理解剖学身体观与检查机制的结合,旨在促进民众健康,同时协助安排重要的社会事件——入学、入伍、选择职业等。本论文即围绕近代中国的体检问题展开分析,结合医学化理论,对不同人群的体检过程做出详细梳理,并讨论它与社会、文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以期丰富中国近现代科技史、医学史的研究内涵。本文通过文献调研、案例分析和多学科研究视角的综合运用,以晚清民国时期的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作为考察对象,从医学化理论的两大层面——制度与知识层面展开讨论,聚焦于学生、职业人员、孕产妇三类人群,阐述西方体检模式和制度在中国发展的过程。论文由此探讨近代中国身体医学化和身体标准化的问题,分析体检被纳入民众日常生活与国家现代化叙事的方式与过程。论文主体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提出本文的理论基础,即近代中国体检是如何在医学化的理论视角下被阐述的。接下来三大部分分别论述体检制度与实践中的三类人群,其中学生和职业人员是从医学化的第一个层面,政策制度与组织管理展开讨论,孕产妇则是从医学化的第二个层面,医学知识与疾病认识论展开分析。第五部分为讨论,尝试分析了体检中的身体认知观念,西医体检知识和制度在进入中国后如何与各种要素发生关联与互动,以及体检在国家和民族层面对国民健康身份的构建三大问题。对近代中国体检制度与实践的研究,归根结底,是对一种身体知识与技术在近代中国出现、应用与发生转变的过程的研究。由此,本研究主要得出以下五个结论:第一,体检与医学化问题密切相关,即身体在经历西方生物学和解剖学概念解释,并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技术手段,逐步被纳入到医疗权力体系中,受到各种检查机制的管理。第二,医学化将体检由医院场域扩展到学校、军队、各种职业团体、孕产妇等特殊人群,甚至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体检成为一种标准化的活动和世俗化的制度安排,成为对某些“异常”身体进行构建和监管的技术手段。第三,体检制度在近代中国社会推广并逐渐成为由政府主导的行为,根本原因是身体认知观念的变化与检查身体方式的变化,即由中国传统取象类比,推求而得的观察方式,逐渐被遵循着科学语言的标准化检查方式所取代。第四,医学化两个层面在具体的体检实践中相互交叉,由此产生了背后复杂的互动网络。知识、技术、医护人员、潜在患者群体、各类相关机构等行动者的行为被叠加在一起,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得以显现。第五,体检在近代中国同整个国家和民族健康紧密联结在一起,它是一种国民健康身份认同技术。形形色色不同的身份正是在体检技术和与之相关的各种关系要素,以及国家民族现代性诉求的主流话语绘制下共同构建而成的。最后,在学术与现实意义上,期望本论文对于增进中国近代史、医学史、身体史等学术领域的研究能够有所贡献,并希望帮助我们分析当今社会体检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历史成因,反思当下身体是否过度医学化的现象。同时,也为当今学术界关于身体、医疗、卫生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一个可能的分析视角。

李晨阳[3](2020)在《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日根据地的英模是顺应抗日战争的历史大势、得益于中共的塑造培养而大规模涌现的时代典型,他们具有着无私忘我、不辞艰险的精神品质,坚持为人民利益而斗争的价值导向,是令人敬佩的最可爱的人。抗日英模的出现,对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的成立以及当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对他们进行宣传教育,一方面可以展现人民英雄的丰功伟绩、积淀典型人物宣教的重要经验、坚定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另一方面更加有利于英模文化史以及抗日战争史的丰富研究,丰富抗日胜利的影响动因,提供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史研究的新视角,以及拓宽中华人民共合国史的研究新思路。抗日战争的爆发是抗日英模诞生的直接动因,面对这场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战争,中国人民在领土不断沦丧、悲观情绪蔓延的情形下通过不断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成功的开辟了敌后战场,英模人物的出现可以起到稳定人心、增加斗志的重要作用。伴随着抗日战争的进一步发展,更深层次的社会变革带来了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客观上促进了民族国家意识的觉醒,成为抗日英模诞生的根本动因。为了更好的宣传教育抗日英模,中共在学习借鉴苏联革命英雄主义、功勋奖章制度及自身土地革命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自身的宣教模式,并进一步体现出伴随抗日战争而不断发展的初始阶段、发展阶段、丰富阶段为主要特征的阶段特征。在对于抗日英模进行宣教的过程中,中共通过不断积累经验,塑造出完备的英模宣教的制度体系。首先,中共适应抗日战争的需要塑造出符合时代条件的战斗英模、劳动英模、国际友人、爱国华侨的人物谱系,并具有特殊的类别和等级划分,进而体现出贫苦的家庭出身、鲜明的党员角色、多重的身份特征、平民英模比例的鲜明特征。其次,为了服务于抗日战争的主要目标,中共划分出针对根据地、国统区、敌占区三个地区的不同宣教对象,构成了以缅怀与悼念、表彰英勇斗志、宣传劳动事迹和工作成绩的宣教内容。此外,在具体形式上,中共结合中国古代经验、苏联经验、土地革命时期的经验创造出以表彰优抚、新闻报刊、文学艺术、题词标语、会议运动为主要特征的宣教形式,并进而构造出以党政宣传教育机构、文艺机构、报刊机构、党校及培训机构为主的组织基础,以评选制度和奖励制度为基础为主的制度基础。抗日战争是一场事关中华儿女的全民战争,抗日英模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建设性作用,对于抗日英模的大规模宣传教育,其重要性体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改革与建设过程的方方面面。此外,其现实作用体现在英模人物的榜样示范作用、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历史传承、党的领导的鲜明导向、人民群众的伟大力量。因此,对于抗日根据英模宣教的研究既有着历史意义也有着现实意义,既存在学理价值也存在政治价值,既是一项广大青年的思想洗礼又是一项爱国主义的政治教化,回顾和重温那艰苦的抗日岁月,缅怀用鲜血和生命铸就胜利的英雄是包括我们在内的每一代人始终努力的方向。

牛桂晓[4](2019)在《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文中指出中国的公共卫生运动最早是由基督教会倡导和组织的。1901-1937年间,中国基督教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持续多年的公共卫生运动。基督教会之所以在中国发起这项运动,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公共卫生运动在西方兴起以后,伴随着全球化进程逐渐在世界范围内扩展开来,成为基督教会在中国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时代背景。其次,中国卫生行政的不完善、卫生状况的落后,以及民众卫生观念的缺乏,引起了来华教会的注意,这是教会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重要前提。同时,公共卫生也引起了国人的关注,国内舆论对公共卫生的探讨日益增多,这些都为公共卫生运动的开展创造了条件。最后,公共卫生运动适应了基督教在华发展的需要。在社会福音运动的影响下,教会越来越关注中国社会的现实问题,以适应中国社会的发展要求。公共卫生运动成为适应基督教在华发展和教会传教需要的方式之一。因此,1901-1937年间,基督教会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公共卫生运动。1901-1937年间,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全面发展阶段以及调整和转变阶段。在此期间,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展演进体现出三个发展趋向。在办理模式上,公共卫生运动从教会自办发展到与政府合办,得到了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支持和认可,并被逐渐纳入到政府的公共卫生运动中去。在活动内容上,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从卫生宣传扩展到其他领域,如环境卫生、疾病防治、学校卫生、妇婴卫生、劳工卫生等,同时也开始在培养公共卫生人才和创办卫生实验区上进行尝试。在空间范围上,教会公共卫生运动逐渐从口岸城市扩展到内陆腹地和乡村地区,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政府公共卫生运动的不足,使得公共卫生运动的空间大为扩展。教会在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过程中采取了多种形式来宣传和践行近代卫生理念,如发行卫生读物、开展卫生教育运动、改良城乡环境卫生、进行疾病防治等等。其中,卫生读物或倾向于剖析卫生医理,或注重传播卫生知识,或采用口语,或用文言,适应了不同阶层民众的需求。卫生教育运动以宣传卫生知识为中心,通过卫生游行、展览和演讲等方式引起社会各界对卫生的注意,被称为“走进中国城市的卫生表演”。在环境卫生方面,教会不断改善教会医院的卫生状况,并以此作为示范,将环境卫生推广开来,在社会上开展了清洁运动、灭蝇运动和改良厕所等活动。在疾病防治方面,教会开展了种痘运动、防疫运动、预防肺痨和性病等活动,使民众认识到公共卫生和预防医学的重要性。教会在面向大众开展公共卫生运动的时候,一些特殊的群体也引起了教会的关注。首先,教会人员的健康问题得到了教会的重视。教会最初选派医学传教士就是为了保证传教士等人员的健康。随着预防医学的发展,教会已经不满于消极的医治传教士的疾病,而是采取积极的措施,如对教会人员进行定期检查、预防接种疫苗以及在教会活动场所开展卫生运动等,来保障教会人员的身体健康。与此同时,教会学校学生的健康问题也引起了教会的注意,教会逐步采取措施健全了校医制度,并开展了学校卫生运动。教会还将注意力投向妇婴卫生和劳工卫生等领域,开展了儿童卫生运动、妇女卫生教育、生育卫生、劳工卫生运动等,以培养国民卫生的基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涵盖卫生教育、防疫和保健等多个领域,是一场现代卫生知识和理念的宣传运动。它开创了中国近代公共卫生运动的先河,对当时民众卫生意识的觉醒、地方卫生事业的发展和政府卫生运动的开展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随着国人现代民族国家意识的出现,知识精英认识到卫生与民族、国家间的关联。这使得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引起了历届中国政府的注意,并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展开了合作。更为重要的是,这场运动密切了教会与中国社会的联系,为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当时,教会开展了各式的卫生布道活动,如卫生大会布道、卫生文字布道、特殊医疗机构布道、乡村卫生布道等,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总之,在公共卫生诉求和传教布道的双重影响下,教会开展的公共卫生运动拓展了传教的途径,促进了基督教在中国的传播,具有一定的宗教色彩;同时运动又将卫生与民族、国家联系在一起,将卫生作为强国强种的根本,从而又使其具有一定的民族主义色彩。在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环境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受到内外环境的诸多限制,如政治环境、社会发展水平、传教政策以及组织的不完善等,使得教会的卫生运动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但是,它在客观上传播了卫生知识,唤起了民众对卫生的注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发展。

韦丹凤[5](2019)在《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文中指出滇缅公路是我国战时公路的典型代表,它在中国公路工程史和中国抗战史上具有重要意义,它的开工建设标志着中国战时公路工程开始在我国兴建。本文以滇缅公路为个案,通过对史料的挖掘和整理,从工程建设和道路营运两个方面,系统的研究西方公路修筑技术在中国战时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研究认为虽然滇缅公路道路状况不理想,更因缺乏筑路资金、工具、医疗等造成了极大的人员伤亡,但通过公路建设工程和公路改善工程两个阶段的工程建设,使中国在战时公路工程建设方面积累了一整套从道路勘测、征工、公路建设到公路维护的经验。另一方面,滇缅公路通过营运实践,使公路在配套设施层面上建立起一整套包括路标、仓库、车站、运输管理部门、警察局、医院等较完备的配套服务组织和机构;在管理层面上把原本分散的权力集中起来,明确了各部门的权责。这是中国近代公路管理能力的一次重要提升。本文进一步将滇缅公路放在战时公路运输网的构建中,讨论滇缅公路对西南战时公路网构建的影响。研究表明,滇缅公路的修筑是战时公路修建的模板,以此为始,随后的战时公路建设,通过工程师、工人、工务员、监工等的跨工程项目的流动,公路修筑技术和道路建设经验得以扩散。在抗战期间,西南公路实现了跨地区、跨省、跨国的网络化道路格局的提升,滇缅公路工程的建设经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中国军用仓库的规范化和军用司机、技工的培养,与战时公路运输的开展密切相关,滇缅公路为公路配套设施规范化建设和新培养的道路服务人员提供了一个实践舞台。因此不能以公路修筑技术的粗糙和道路运输不畅问题的频发而忽略其在中国战时公路发展中的意义和作用。中国西南战时公路的修建是在极其复杂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研究表明,中国传统社会与新修公路之间的冲突对早期的公路建设带来影响,滇缅公路通过各种方式来缓解公路修建过程中的矛盾。战争、经费等因素,以及来自日本、英国、美国间的利益争夺,是公路工程建设中无法消除的社会影响,因此成为战时公路发展过程中的主要障碍。另一方面,战时公路兴建与中国社会变迁交织在一起,伴随着西南公路的兴建过程,是西南社会经济的开发、商业中心的转移和社会阶层的演变和社会结构的变化。

李天宇,江振鹏[6](2017)在《从卫生强身到卫生建国:陈嘉庚卫生事业的思想与实践》文中指出陈嘉庚是我国着名爱国侨领,对中国的建设贡献颇多。他的卫生思想起源于对新加坡卫生制度的观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形成了从卫生强身到卫生建国思想的转换。这一转换过程与他本人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和身份直接相关。在卫生强身和卫生建国思想影响下,陈嘉庚知行合一,在不同时期对中国卫生事业的思考与实践贡献良多,这是"嘉庚精神"在卫生领域的直接体现,对当前中国大力发展卫生事业、实现"健康中国"目标不无启示意义。

刘文祥[7](2017)在《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文中研究说明国立武汉大学珞咖山校园,是国民政府时期为数不多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案例中的重要代表。作为由美国建筑师主导设计的中国国立大学校园,珞咖山校园的建筑风格和文化意涵,是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史上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而其建设过程和当时的师生校园生活,亦值得深入探究。本文充分利用了中国大陆、台湾地区及美国等地的馆藏未刊原始档案,在教育史、建筑史、社会经济史等领域间进行跨学科研究,对这一在中国近代建筑史和教育史上具有双重重要意义的案例进行了深入探讨。近代以来,武汉地区的高等教育校园校舍建设曾长期发展滞后,在全国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这一状况直到国立武汉大学成立并开始珞珈山新校舍建设方才发生根本改变。1928年国民政府改组重建国立武汉大学,其筹备过程中适逢“宁汉对立”和大学区制改革试行,新大学曾经历了省立与国立间的短暂摇摆,最终由蔡元培确定为国立大学,并组织建筑设备委员会,为建设新校园做准备。武大新校舍建设计划最早由筹备委员李四光提出,选址过程经历了多次变更,在李四光、叶雅各、开尔斯及建委会其他委员共同决策下最终确定。在珞珈山新校址范围内,武汉大学依照《土地征收法》开展了持续8年的土地征收,其间发生了多次迁坟、拆迁和土地纠纷,武大校方、地方土着、中央及地方政府等方面在其间发生了复杂的利益纠葛和博弈,体现出当时中国教育与政治权力的复杂关系,以及精英知识分子与底层民众间的鸿沟。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十分复杂,在中央和湖北省各担半数的150万元初期财政拨款以外,另有中央和湖北省政府的追加拨款、湖南省政府及汉口市政府的补助款、美国及英国退还庚子赔款、黎氏兄弟私人捐款、平汉铁路局技术合作协定补助款等来源。这些拨款的进程各有不同,其间亦经历了众多曲折与反复。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主要由美国建筑师开尔斯进行,李锦沛、石格司等建筑师也参与其中并发挥重要作用。开尔斯建筑师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丰富的旅行经历,这些成为他设计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的重要背景。新校舍前后两期工程,分别主要由汉口汉协盛营造厂和上海六合建筑公司承建。两大营造厂在施工过程中都出现了一些问题,但均总体上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由开尔斯主持设计的珞珈山校园建筑,在风格上契合当时的“固有形式”潮流,在近代中国民族形式建筑发展史上占有重要一席之地,但其中也融合了大量其他元素。开尔斯、李锦沛等人在珞珈山演绎“中国固有形式”的过程中,受到中山陵建筑设计的深刻影响,而在具体设计实践中,也展现出对中国南北不同地域建筑元素的融合,及对“中西合璧”和“古今融合”的尝试。面对形式与功能的矛盾,也在探索中不断尝试进行调和折衷。珞珈校园与武昌东湖密不可分。民初任桐的大东湖风景区构想和30年代周苍柏“海光农圃”的建设,是近代东湖风景区开发先驱。与此同时,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设也是东湖风景区建设最早的拓荒实践,武汉大学的道路建设极大改善了东湖交通状况,而珞珈校园本身也成为了民国时期武昌东湖作为风景旅游地的核心景观和主要游憩地之一。作为大学校园的珞珈湖山,在30年代的武汉三镇发展成为一个“世外仙源”,也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和大学生活模式。

宋强[8](2016)在《集美学村体育研究》文中认为集美学村是以陈嘉庚为代表的华人华侨为改变落后中国面貌,促进中国近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作出的积极的教育实践探索。集美学村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发展的典范,同时也是我国近现代体育人才的成长摇篮,为近现代福建体育发展以及中国体育事业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当前我国人民正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而奋斗,本研究运用文献资料分析法、历史分析法、实地调查法、比较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以集美学村体育为研究对象展开研究。其对于当前的学校体育改革、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对历史地段下的集美学村进行研究,分析了集美学村形成、发展的社会背景与历史价值,梳理了集美学村的发展历程和发展特色。集美学村是学村文化的空间载体,百年发展形成了特色的文化生态和蕴藏着宝贵的精神遗产,是当前我国文化强国建设的宝贵精神财富。其次,结合百年集美学村发展历程与学村的体育实践发展情况,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分为嘉庚时期体育(简称嘉庚体育)与后嘉庚时期体育两个历史时期,考察了嘉庚体育的实践情况,阐述了嘉庚体育的实践特色、历史成就、发展经验、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在我国近代现体育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比如促进了福建学校体育的近现代化发展;推动了闽南女子体育运动的蓬勃发展;在促进闽南体育权收回运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成为新中国体育人才培养的摇篮,弘扬传统体育,促进了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等等。梳理了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与实践特色,研究认为嘉庚体育呈现出鲜明的爱国主义特征;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展现了其在学校体育、竞技体育、学村社区体育等方面的特色,突出了其在闽台体育交流、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中的社会功能,塑造了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时代特色与地域特色。最后,契合当前体育文化强国建设,挖掘集美学村体育历史文化资源,阐述“学村体育文化”的特色与内涵,探讨了新时期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与实践策略。研究认为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对当前的体育文化强国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探索传承与弘扬学村体育文化的路径和发展策略,应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建设为路径,积极创新,大胆实践,弘扬学村体育文化,坚持以弘扬嘉庚精神、继承“诚毅”精神为核心,以学习和内化嘉庚体育思想为主要内容;创新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村人才培养的质量,建设特色校园体育文化;弘扬集美龙舟运动文化,打造学村体育文化品牌;提升集美学村体育竞技水平,建设国家级体育竞赛训练基地;创新学村体育发展特色,营造特色的“学校--社区”街区式体育发展融合共享模式,服务学村全民健身;加强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海外华人互动,传播嘉庚精神等;构建特色学村体育文化,以促进体育文化强国建设。

田华杰[9](2016)在《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海区域”这一概念是把南海海域及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一个内在关联的整体,包括了中国与东南亚11国。其无论是在地理环境、历史文化背景上,还是经济水平和社会演变历程等方面,南海区域都具有高度统一性和密切的整体性。南海区域也是世界华侨华人及侨眷最为集中、活跃的地区,是华侨华人发展史上脉络最为典型的地区。梳理华侨华人在南海区域历史发展中的贡献,既以南海区域新颖的视角研究华侨华人,有别于以往的东南亚、南洋、东洋等陈旧视角,也看出作为南海区域的共同因子——华侨,在南海区域历史演变过程中由孤立走向整体,由分散走向联合中的作用。对挖掘南海区域各国友好交流中的共同因素,促进南海区域的和平、友好往来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主要论述了从秦汉至第二次世界大战这段时期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国家友好往来过程中,华侨华人从诞生到壮大,为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的友好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起到了连接彼此的桥梁作用。及至明清,由于封建政府对外政策的改变,华侨华人处境艰难,加之继1511年葡萄牙率先介入南海区域之后,西方殖民者纷沓而来,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历史演变过程被打乱,南海区域各国之间呈现出诸多不和谐因素,华侨华人作为南海区域的共同因子,在促进南海区域各国的友好往来,对侨居国和祖国抵御外来侵略战争中的作用,更显弥足珍贵。在西方殖民势力仍存,日本法西斯突然介入的状况下,华侨华人的处境更加艰难,但其在反抗日本法西斯直至胜利的过程中仍发挥了重要作用,增进了与南海区域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关系。南海区域各国再次经受住了历史的考验,同呼吸共患难,携手共进,相互支援,赢得了民族独立,经济发展。

肖全民[10](2015)在《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文中研究指明雷沛鸿是中国近现代着名教育家之一。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教育理论与实践及其在我国教育史上的独到贡献有全面、深入的研究。在今天大力倡导“教育家办学”这一重大命题的时代背景下,反观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典范,根据人才学理论和教育治理现代化理论,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在对教育家办学理论厘清的基础上,深入研究雷沛鸿办学实践的成就、典范性特征、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及其启示,探寻教育家办学规律,促进教育发展,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教育家作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育人才,有其特定的标准。教育认知、教育情感、教育意志、教育实践、教育成就及影响等因素是判定教育家的基本标准。教育家和教育家办学是一个共生、同构的关系。“教育家办学”命题是针对现实中不按教育规律办学而导致教育被扭曲、被异化的“非教育家办学”倾向而提出的时代要求,教育发展的内在逻辑决定了教育家办学的必然性。倡导教育家办学,对受教育者个体发展、教育者同行发展、教育学科发展,乃至整个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都是十分有价值的,可以促进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引领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推动教育理论创新发展,促进整个教育事业发展。20世纪三四十年代,雷沛鸿在广西这么一个偏远落后的省份,开展教育改革实践,并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根据雷沛鸿成长为教育家的递进性发展历程及其办学实践的阶段性特征,可以将雷沛鸿办学实践的主要活动及成就划分为三个阶段:1912-1933年是雷沛鸿在教育领域的初探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构设广西地方教育行政组织、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初整广西教育。1933-1940年是雷沛鸿办学实践中的开拓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创建国民中学制度、实施特种部族教育、推行成人教育、创办广西医学院。1940-1952年是雷沛鸿完善其办学实践体系的跃升性实践阶段,主要实践有:执掌国立广西大学、创建南宁农专、创办西江学院、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雷沛鸿的办学实践蕴藏着丰富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家办学特质,是我国近现代教育家办学的典范之一,具有鲜明的典范性特征:他有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有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有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有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有高尚的教育品格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雷沛鸿是一位名副其实的教育实践家。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从客观因素看,当时的地域情势特别是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我国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时代背景营造了“教育家办学”的共生环境,特别是同时代教育家蔡元培的办学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社”、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俞庆棠等开展的民众教育实验对雷沛鸿产生深刻的影响。从主观因素看,雷沛鸿有教育家办学的思想根基和个人修养,他的办学实践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文化学、心理学和教育学作理论基础,并形成了他的教育为公、教育为民、政教合一、以法治教、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教育学术服务教育行政等办学思想。雷沛鸿的办学思想与其办学实践相互促进。他丰富的人生历练与“国”、“民”至上的时代使命感和事业责任心,“知”、“行”合一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情”、“义”至深的处世态度和人际关系,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也是他能够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内因。从雷沛鸿作为一名教育家的成长过程及其在办学实践中形成和展现的典范性特征和养成要素看,教育家办学需要有内外兼备的条件。社会发展变革促动教育变革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动力,政治力量的支持、办学自主权的归位是教育家办学的外部保障。优良的知识智力、特定的教育职力、高尚的人格魅力、公认的教育贡献力是教育家办学的内部因素。教育管理专业化是实现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以正确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人的现代化,培养地方建设人才。

二、陈嘉庚先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建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陈嘉庚先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建树(论文提纲范文)

(1)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点
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文化
        2.1.2 革命文化
        2.1.3 延安时期
        2.1.4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
    2.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时代背景
        2.2.1 国际背景
        2.2.2 国内背景
    2.3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形成的社会条件
        2.3.1 马克思主义在延安的广泛传播
        2.3.2 延安知识分子群体的团结奋斗
        2.3.3 延安时期文化社团的蓬勃发展
    2.4 本章小结
3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和特点
    3.1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内容
        3.1.1 物质文化
        3.1.2 制度文化
        3.1.3 精神文化
    3.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特点
        3.2.1 体现爱国奋斗的鲜明主题
        3.2.2 蕴含心系大众的为民情怀
        3.2.3 彰显团结一致的民族气概
    3.3 本章小结
4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价值
    4.1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历史价值
        4.1.1 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提供成功典范
        4.1.2 为中华民族救亡图存提供精神动力
        4.1.3 为打破国民党文化专制提供有力支撑
    4.2 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的当代价值
        4.2.1 为新时代弘扬延安精神,传承革命文化提供思想引领
        4.2.2 为新时代丰富先进文化,培育时代青年提供行动指南
        4.2.3 为新时代坚定文化自信,建设文化强国提供理论支撑
    4.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东北林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背景、内容与方法
    2.1 身体医学化的相关研究综述
        2.1.1 国外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2 国内学者对身体医学化问题的研究概况
        2.1.3 小结
    2.2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与身体观念研究综述
        2.2.1 近代中国医疗卫生史相关研究
        2.2.2 近代中国身体史的相关研究
        2.2.3 近代中国健康观念的相关研究
        2.2.4 近代中国体检兴起的相关研究
        2.2.5 小结
    2.3 研究内容与方法
        2.3.1 概念限定与说明
        2.3.2 研究内容
        2.3.3 研究方法
        2.3.4 选题意义
        2.3.5 创新性
3 身体医学化与近代中国的身体检查
    3.1 晚清民国时期体检在中国的发展概述
    3.2 近代中国体检中的身体观基础和技术基础
        3.2.1 机械论、解剖学身体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2 科学度量观与近代中国体检
        3.2.3 身体影像技术与近代中国体检
    3.3 小结与研究思路
4 晚清民国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4.1 清末学生体检制度观念的萌发与初步实践(1902-1911)
    4.2 北洋政府时期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1912-1927)
        4.2.1 各自为政时局下的学生体检制度与实践
        4.2.2 存在的问题与统一标准的呼声
    4.3 南京国民政府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与全面实施(1928-1937)
        4.3.1 南京国民政府初期学生体检制度的正式建立
        4.3.2 健康检查逐渐纳入学校行政体系
    4.4 地区性和全国性的学生健康检查统计
    4.5 全面抗战时期学生健康检查(1937-1945)
        4.5.1 战时学校健康(卫生)教育与健康检查
        4.5.2 战时学生营养问题与健康检查
    4.6 民国时期学生体检——以清华大学为例
        4.6.1 清华学堂和清华学校时期的学生体检(1911.4-1928.7)
        4.6.2 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28.8-1937.7)
        4.6.3 抗战时期中的清华学生体检(1937.8-1946.7)
        4.6.4 复员后的国立清华大学时期的学生体检(1946.8-1948.12)
    4.7 小结
5 民国时期职业人员体检制度与实践的发展
    5.1 民国初年至1933年职业人员体检
        5.1.1 1931年之前职业人员体检的初步发展
        5.1.2 应考公务人员体格检验制度的正式建立(1931-1933)
    5.2 1933年以后职业人员体检概况
        5.2.1 行政公务人员
        5.2.2 铁路服务人员
        5.2.3 其他从业人员
    5.3 特殊职业体检——以军人为例
        5.3.1 陆军体检
        5.3.2 空军飞行员体检
    5.4 小结
6 民国时期孕产医学化与产检
    6.1 孕产医学化:“异常”身体的建构
    6.2 民国时期妇婴卫生行政与产检事业概况
    6.3 产检:对“异常”身体的检测
        6.3.1 时间上的监测
        6.3.2 检查人员与场所的转变
        6.3.3 检查项目与内容
    6.4 基于产检的医学统计与研究
    6.5 小结
7 讨论
    7.1 体检与近代中国身体认知观念的转变
        7.1.1 中西医“身体检查”观之比较
        7.1.2 “健康检查”与“健康”认知观念
    7.2 体检之“网”: 认知观念与制度安排的互动
        7.2.1 实践中的技术: 北平公共卫生示范区中的体检
        7.2.2 北平示范卫生区中体检知识和技术网络的生成
        7.2.3 体检网络相关行动者行为链条分析
    7.3 近代中国的体检与健康身份认同
        7.3.1 从健康的身体到健康的国家
        7.3.2 健康检查与身体隐喻
        7.3.3 健康检查与身体、健康和身份的构建
    7.4 小结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二、选题论证
        (一)现实意义
        (二)理论价值
    三、学术史综述
        (一)对抗日根据地宣传教育的研究现状
        (二)对于抗日根据地英模的研究现状
    四、相关界定
        (一)时间界定
        (二)空间界定
        (三)概念界定
    五、学术要点
        (一)选题切入点
        (二)学术探讨难点
        (三)学术创新点
第一章 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抗日英模的诞生
    一、中共对英模宣传教育的渊源探析
        (一)中国古代的旌表制度
        (二)苏联英模宣传教育的借鉴作用
        (三)土地革命时期对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经验
    二、抗日战争对根据地英模人物的呼唤
    三、社会变革与抗日英模的涌现
    四、抗日根据地英模宣教的阶段划分
        (一)初始阶段(1931—1937)
        (二)发展阶段(1937—1942)
        (三)丰富阶段(1942—1945)
第二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人物特征
    一、类别概览
        (一)战斗英模
        (二)劳动英模
        (三)国际友人
        (四)爱国华侨
    二、称号概览
        (一)类别划分
        (二)等级划分
    三、特征概览
        (一)贫苦的家庭出身
        (二)鲜明的党员角色
        (三)多重的身份特征
        (四)平民英模比例
第三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及对象
    一、英模宣传教育的内容
        (一)缅怀与悼念
        (二)表彰英模的英勇斗志
        (三)宣传英模的劳动生产事迹
        (四)宣传英模的工作成绩
    二、英模宣传教育的对象
        (一)面向根据地的党政军民
        (二)面向国统区的党政军民及海外华侨、爱好和平者
        (三)面向敌占区的敌伪军和广大群众
第四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形式
    一、抗日根据地对英模的表彰优抚
        (一)对英模的表彰奖励
        (二)对于英模的优待抚恤
    二、抗日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抗日根据地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二)国统区报刊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三、抗日根据地文学艺术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小说诗歌及报告文学
        (二)戏剧美术
        (三)影视作品
    四、抗日根据地题词标语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纪念题词
        (二)标语口号
    五、抗日根据地会议运动对英模的宣传教育
        (一)会议宣传
        (二)运动宣传
第五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机制
    一、机构沿革
        (一)党政宣传教育机构
        (二)文艺机构
        (三)报刊机构
        (四)党校及培训机构
    二、制度类别
        (一)英模评选制度
        (二)英模奖励制度
第六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典型案例分析
    一、陕甘宁劳动英模吴满有
    二、晋察冀爆炸英雄李勇
    三、模范党员张初元
    四、归国华侨民族英雄李林
    五、国际友人白求恩
    六、英雄主义的刘老庄连
第七章 抗日根据地英模宣传教育的历史与现实
    一、历史作用
        (一)促进抗日战争的早日胜利
        (二)积淀解放战争的雄伟力量
        (三)积累新中国英模宣教的丰富经验
    二、经验启示
        (一)充分发挥英模人物的榜样作用
        (二)推进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的现实融入
        (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四)发挥人民群众蕴含伟大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范围与方法
    四、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缘起
    一、时代趋势:全球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与发展
        (一)西方公共卫生运动的兴起
        (二)公共卫生运动在全球的扩展
    二、现实需要: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现状与需求
        (一)近代中国公共卫生的落后
        (二)中国各界对公共卫生的提倡
    三、自我需求:基督教会在华发展的需要
        (一)应对中国社会现实的需要
        (二)基督教会自身发展的需要
第二章 基督教会在华公共卫生运动的演进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发端与初步发展(1901-1919)
        (一)中华博医会的早期提倡与实践
        (二)青年会的加入与推动
        (三)公共卫生运动的初步发展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全面发展(1920-1927)
        (一)教会团体的广泛参与
        (二)公共卫生运动的空间扩展
        (三)公共卫生运动内容的调整
        (四)时局变动中的受挫与恢复
    三、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调整和转变(1928-1937)
        (一)公共卫生组织的重组
        (二)与政府在公共卫生领域开展合作
        (三)公共卫生运动在空间上继续推进
第三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主要形式
    一、知识传播:公共卫生读物的印发
        (一)印发卫生读物的缘起
        (二)卫生读物的出版情况
        (三)卫生读物的发行方式
    二、宣传教育:卫生教育运动的开展
        (一)举行卫生游行
        (二)开展卫生演讲
        (三)举办卫生展览
        (四)公共卫生人才的培养
    三、保持清洁:近代城乡卫生改良运动
        (一)教会医院卫生的改善
        (二)提倡厕所改良
        (三)清洁运动
        (四)灭蝇运动
    四、预防疾病:开展疾病防治运动
        (一)种痘运动
        (二)防疫运动
        (三)防痨宣传
        (四)花柳病防治
第四章 基督教会在特定群体中的公共卫生运动
    一、教会人员的健康保健
        (一)教会人员的健康受到关注
        (二)教会人员的体检和预防接种
        (三)教会活动场所的公共卫生活动
    二、教会学校中的卫生运动
        (一)学校卫生受到重视
        (二)完善校医制度
        (三)开展学校卫生运动
    三、妇婴卫生运动的开展
        (一)举行儿童卫生运动
        (二)开展妇女卫生教育
        (三)生育卫生
    四、劳工中的卫生运动
        (一)劳工卫生问题的提出
        (二)调查劳工卫生状况
        (三)劳工卫生运动
第五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近代中国社会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中国社会各界的关系
        (一)历届政府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二)社会精英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三)普通民众与教会公共卫生运动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与传教事业
        (一)毕德辉与卫生传教策略的提出
        (二)形式多样的卫生传教
        (三)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对传教事业的影响
    三、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与近代中国观念习俗的变迁
        (一)西方医疗卫生知识的传播
        (二)民众医疗卫生观念和习俗的改变
    四、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对近代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影响
        (一)对中国公共卫生运动的示范作用
        (二)推动了政府卫生工作的开展
第六章 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在华境遇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成就与局限
        (一)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成就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的局限
    二、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现实境遇的原因分析
        (一)中国社会环境的制约
        (二)卫生传教政策的限制
        (三)缺乏强有力的卫生组织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5)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计量单位对照表
引言
1 导论
    1.1 文献综述
        1.1.1 中国近现代工程史研究
        1.1.2 滇缅公路工程个案研究
        1.1.3 小结
    1.2 选题综述
        1.2.1 选题目的和意义
        1.2.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2.3 研究方法与史料来源
        1.2.4 选题的创新性
2 滇缅公路工程的修筑背景
    2.1 公路修筑技术的产生
        2.1.1 西方公路修筑技术的出现
        2.1.2 20世纪初西方的公路建设
    2.2 公路修筑技术的传入
        2.2.1 公路出现前的中国道路技术与社会
        2.2.2 中国对西方公路修筑技术的介绍
        2.2.3 公路修筑技术实验尝试
    2.3 抗日战争前中国的公路修筑
        2.3.1 公路修筑方式与公路管理
        2.3.2 公路网建设
        2.3.3 公路里程
    2.4 小结
3 滇缅公路工程的筹备
    3.1 滇缅公路的修建基础
        3.1.1 滇缅公路之前的云南道路
        3.1.2 抗战前的云南经济
    3.2 滇缅公路工程建设决策
        3.2.1 公路的决策过程
        3.2.2 公路决策的外部环境基础
    3.3 滇缅公路路线方案确定
        3.3.1 国内段路线方案讨论
        3.3.2 缅段路线方案的商定
    3.4 小结
4 滇缅公路工程建设
    4.1 人员招募
        4.1.1 技术人员招募
        4.1.2 民工征调
    4.2 路线勘测
        4.2.1 路线环境
        4.2.2 道路勘测
    4.3 道路建设
        4.3.1 公路建设工程
        4.3.2 公路改善工程
    4.4 道路设置
        4.4.1 车站站点设置
        4.4.2 仓库及其他设置
    4.5 小结
5 滇缅公路的营运
    5.1 公路管理部门的建立
        5.1.1 滇缅公路运输管理局
        5.1.2 国境警察局
        5.1.3 滇缅路卫生委员会
        5.1.4 滇缅公路运输工程监理委员会
        5.1.5 中缅运输总局
    5.2 滇缅公路的运输
        5.2.1 国际运输交涉
        5.2.2 组建运输力量
        5.2.3 运输燃料供应
        5.2.4 国际运输路线
        5.2.5 经滇缅公路运输物资的品类
        5.2.6 滇缅公路运输价格
        5.2.7 滇缅公路运输的几个时期
    5.3 小结
6 滇缅公路工程运作特点与战时公路网的构建
    6.1 滇缅公路工程运作的特点
        6.1.1 决策层面
        6.1.2 人员层面
        6.1.3 配套设施层面
        6.1.4 管理层面
    6.2 滇缅公路与战时公路网的构建
        6.2.1 滇缅公路之后我国战时的公路工程
        6.2.2 滇缅公路对战时公路工程建设的影响
        6.2.3 滇缅公路与战时公路配套设施建设和司机及技工的培养
    6.3 小结
7 战时公路建设进程中的技术与社会
    7.1 驿道与公路:不同的技术,不同的社会系统
    7.2 战时公路的技术与社会
    7.3 小结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军事委员会战时运输管理局云南分局功果桥工队技工移交清单
附录B 滇缅公路工务局下关天王缅小修部分技工移交清册
附录C 开路运动纲要
附录D 英方对英商欧德莱公司货车被撞事件的声述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从卫生强身到卫生建国:陈嘉庚卫生事业的思想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陈嘉庚卫生意识的起源
二、陈嘉庚卫生强身思想的形成及实践
三、陈嘉庚卫生建国思想的形成与实践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史料来源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近世中西建筑文化交流与晚清民初大学校园发展历程
    一、近世以来西人眼中的中国建筑
    二、风格交错的晚清民初中国建筑及大学校园
    三、“中国固有之形式”与国立大学校园建设
    四、清末民初武汉高等教育的发展与校园建设
第二章 国立武汉大学的组建与珞珈山新校址的选定
    一、从国立武昌中山大学到国立武汉大学
    二、武汉大学新校舍的酝酿和建筑设备委员会的成立
    三、珞珈山新校舍的选址过程
    四、珞珈山新校址内的土地征收与纠纷
第三章 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及工程营造
    一、建筑师开尔斯与珞珈山新校舍的建筑设计
    二、汉协盛营造厂与新校舍一期工程
    三、六合建筑公司与新校舍二期工程
第四章 珞珈山新校舍建设的经费来源与支出
    一、珞珈山新校舍一期工程的经费来源
    二、珞珈山新校舍二期工程的经费筹措
    三、对民国时期珞珈山校园建设经费收支的分析
第五章 珞珈山校园的建筑语汇和文化意涵
    一、珞珈山校园的总体规划及空间布局
    二、“南北”与“东西”:珞珈山校园的建筑风格
    三、现代大学校园与复古建筑形式的折衷碰撞
第六章 藏修息游焉:湖山风景与校园生活
    一、武昌东湖:由荒郊野泽走向近代风景游憩地
    二、武汉大学与东湖风景区
    三、民国时期珞珈山的校园生活
结语
附录一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地契信息统计表
附录二 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建筑一览表
附录三 民国时期珞咖山校园规划设计主要建筑工程师一览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
后记

(8)集美学村体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依据与选题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对象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体育历史地段研究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第一章 集美学村与学村文化
    第一节 历史地段下集美学村的文化地理
        一、集美学村的区域自然地理
        二、集美学村的区域历史文化地理
    第二节 集美学村的形成与发展历程
        一、集美学村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分析
        二、集美学村的百年发展历程划分
        三、集美学村百年变迁的发展特色
    第三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集聚与学村文化
        一、对文化与中国文化的阐释
        二、集美学村的文化形态集聚与文化生态
        三、对学村文化的特征分析
    第四节 集美学村的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一、集美学村的物质文化遗产
        二、集美学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精神弘扬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第一节 华人华侨与民国初期厦门体育的发展
        一、厦门近代体育的萌芽与发展机制
        二、华人华侨与厦门近现代体育发展
    第二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历程
        一、嘉庚体育的兴起阶段(1913-1926年)
        二、嘉庚体育的快速发展阶段(1926-1936年)
        三、嘉庚体育的峥嵘阶段(1937-1949年)
        四、嘉庚体育的新生阶段(1950-1965年)
    第三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特征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实践考察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实践特征
    第四节 嘉庚时期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价值
        一、促进体育权收回,推动了厦门城市体育的繁荣发展
        二、促进闽南女子体育运动蓬勃发展
        三、促进闽南学校体育的现代化快速发展
        四、弘扬传统体育,促进我国现代龙舟运动的发展
    第五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历史经验与启示
        一、教育化体育
        二、科学化体育
        三、生活化体育
        四、职教化体育
        五、普遍化体育
    第六节 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遗产与现代意义
        一、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的思想遗产
        二、嘉庚时期集美学村的体育人才遗产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发展研究
    第一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的发展历程
        一、磨难阶段(1966-1976年)
        二、振兴阶段(1977-1994年)
        三、跨越与新局阶段(1995--)
    第二节 后嘉庚时期集美学村体育实践发展与特色
        一、学校体育
        二、竞技体育
        三、学村社区体育
    第三节 学村体育与闽台体育发展
        一、闽台体育交流与发展概况
        二、闽台体育交流的作用与价值
        三、集美学村与闽台体育交流发展
    第四节 集美学村与海外华人华侨体育互动
        一、华人华侨与我国体育发展
        二、集美学村与华人华侨体育互动发展
    第五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第一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概念建构、特征与内涵
        一、体育文化与学村体育文化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发展特征
        三、学村体育文化的内涵
    第二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发展机制与当代价值
        一、学村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机制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当代价值
    第三节 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发展
        一、学村体育文化与体育文化强国
        二、学村体育文化的传承路径与实践创新发展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选题背景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三 学术史回顾
        (一)华侨华人研究动态与现状
        (二)“南海区域”的研究现状与动态
    四 研究内容的创新之处
    五 相关概念界定
        (一)华侨、华人及华裔
        (二)南海区域
第一章 古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国家的往来
    一 秦汉时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其他各国的往来
    二 唐宋时代中国与南海区域各国关系的的发展与华侨的活动
    三 元明时代华侨在南海区域的活动
        (一)宋元之际南海区域的华侨华人
        (二)元明时代华侨华人在南海区域的频繁互动
    四 西人东来与中国对外关系的变化
        (一)早期殖民时代下的南海区域
        (二)西方殖民者在南海区域的殖民扩张
        (三)明清之际的“海禁”与华侨华人政策
第二章 殖民时代华侨华人对侨居国的贡献
    一 艰苦创业,促进侨居国经济社会繁荣
    二 反抗侵略,支持侨居地民族解放运动
    三 传播文明,丰富侨居国多元文化
        (一)撰写有关国家的社会、宗教和历史着作
        (二)与异族通婚,养育人才
        (三)传播中华文化
第三章 殖民时代华侨华人对祖国的贡献
    一 投资工商企业,繁荣、发展侨乡经济
        (一)对工商业的投资建设
        (二)对农业的投资
    二 造福桑梓,兴办文教公益事业
        (一)华侨捐资兴学
        (二)投资建设交通基础设施等公益事业
    三 参加革命,献身报国
        (一)支持改良救国运动
        (二)参加辛亥革命
        (三)积极参加讨袁护法斗争
        (四)参与国民革命
第四章 南海区域华侨华人对反日本法西斯的贡献
    一 日本的“南进”
    二 日本对南海区域各国的统治及华侨华人的处境
        (一)日本的占领
        (二)华侨华人的处境
    三 华侨华人与南海区域各国人民共同抗日直至胜利
        (一)南海区域华侨华人对祖国抗战的贡献
        (二)南海区域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并肩抗战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附件

(10)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由与意义
        1.1.1 研究缘由
        1.1.2 本研究的意义
    1.2 学术综述与评析
        1.2.1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研究述评
        1.2.2 关于雷沛鸿教育的研究述评
    1.3 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
        1.3.1 本文研究视角
        1.3.2 主要理论基础
        1.3.3 主要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4.1 核心概念的界定
        1.4.2 研究内容
        1.4.3 论文结构
2 关于教育家办学的理论思考
    2.1 教育家办学命题的提出
        2.1.1 “非教育家办学”的倾向
        2.1.2 “教育家办学”成为时代命题
    2.2 教育家的标准和类型
        2.2.1 教育家的标准
        2.2.2 教育家的类型
    2.3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和价值
        2.3.1 教育家办学的逻辑
        2.3.2 教育家办学的价值
3 雷沛鸿办学实践概述
    3.1 初探性实践阶段(1912-1933年)
        3.1.1 雷沛鸿办学生涯的开端
        3.1.2 构设地方教育行政组织
        3.1.3 探寻教育大众化方针
        3.1.4 初整广西教育
        3.1.5 苏沪“充电”,韬光养晦
    3.2 开拓性实践阶段(1933-1940年)
        3.2.1 设计并推行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运动
        3.2.2 创建广西普及国民基础教育研究院
        3.2.3 创建国民中学制度
        3.2.4 实施特种部族教育
        3.2.5 推行成人教育
        3.2.6 创办广西医学院
    3.3 跃升性实践阶段(1940-1952年)
        3.3.1 执掌国立广西大学
        3.3.2 创建南宁农专
        3.3.3 创办西江学院
        3.3.4 创建广西教育研究所
    3.4 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3.4.1 雷沛鸿对广西教育发展的贡献
        3.4.2 时人对雷沛鸿办学实践的评价
        3.4.3 历史对雷沛鸿的“误会”
        3.4.4 “教育家”地位的复归
4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典范性特征
    4.1 深刻的社会认知和崇高的教育理想
        4.1.1 雷沛鸿所处时代的社会背景
        4.1.2 雷沛鸿对教育的社会基础的认识
        4.1.3 雷沛鸿的教育理想
    4.2 科学的教育认知和坚定的教育信念
        4.2.1 雷沛鸿对旧教育时弊的批判
        4.2.2 雷沛鸿对教育的基本认识
        4.2.3 雷沛鸿的教育信念
    4.3 清晰的办学思路和鲜明的实践特色
        4.3.1 雷沛鸿的办学实践体系
        4.3.2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特色
    4.4 深厚的教育情怀和执着的事业追求
        4.4.1 雷沛鸿的爱国之情
        4.4.2 雷沛鸿的爱民之情
        4.4.3 雷沛鸿的爱教之情
    4.5 高尚的人格品质和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4.5.1 雷沛鸿高尚的人格品质
        4.5.2 雷沛鸿开创性的教育建树
5 雷沛鸿成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原因
    5.1 雷沛鸿办学的地域情势
        5.1.1 民族危机迫使雷沛鸿走上教育兴邦之路
        5.1.2 当时广西特定的政治环境促成雷沛鸿的教育梦
    5.2 雷沛鸿办学的共生环境
        5.2.1 近现代中国教育革新的影响
        5.2.2 同时代教育家对雷沛鸿的影响
    5.3 雷沛鸿办学的思想根基
        5.3.1 雷沛鸿办学实践的理论基础
        5.3.2 雷沛鸿的办学思想
        5.3.3 雷沛鸿办学思想与办学实践的互动
    5.4 雷沛鸿办学的个人修养
        5.4.1 丰富的人生历练与高尚的人格风范
        5.4.2 中西融合的知识结构与“学”“术”兼修的管理艺术
6 雷沛鸿作为教育家办学典范的启示
    6.1 教育家办学需要内外兼备的条件
        6.1.1 教育家办学的外部条件
        6.1.2 教育家办学的内部条件
    6.2 教育管理专业化是教育家办学的重要取径
        6.2.1 教育管理专业化与教育家办学的关系
        6.2.2 以校长专业化为突破口推进教育家办学
        6.2.3 我国大学校长职业化趋势显现
    6.3 教育家办学要以区域教育发展为支点
        6.3.1 整体与局部相结合,促进教育均衡发展
        6.3.2 教育发展与社会发展相结合,促进社会全面发展
        6.3.3 教育与生产相结合,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6.3.4 以科学的教育政绩观引导教育家办学
7 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研究的结论
    7.2 对今后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和学术活动
致谢

四、陈嘉庚先生在医疗卫生事业上的建树(论文参考文献)

  • [1]延安时期革命文化研究[D]. 王一涵.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2]晚清民国时期身体检查制度与实践研究(1902-1949)[D]. 王瑶华. 北京科技大学, 2020(01)
  • [3]中共抗日根据地英模的宣传教育研究[D]. 李晨阳.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近代中国基督教会公共卫生运动研究(1901-1937)[D]. 牛桂晓.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5]滇缅公路研究(1937-1942) ——基于战时公路工程史的视角[D]. 韦丹凤. 北京科技大学, 2019(02)
  • [6]从卫生强身到卫生建国:陈嘉庚卫生事业的思想与实践[J]. 李天宇,江振鹏. 苏州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7]国民政府时期的国立大学新校园建设 ——以国立武汉大学珞珈山校园为中心[D]. 刘文祥. 武汉大学, 2017(06)
  • [8]集美学村体育研究[D]. 宋强.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8)
  • [9]华侨华人对南海区域的历史贡献[D]. 田华杰. 海南师范大学, 2016(03)
  • [10]雷沛鸿办学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家办学的视角[D]. 肖全民. 武汉大学, 2015(07)

标签:;  ;  ;  ;  ;  

陈嘉庚先生医疗保健成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