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被遗忘的角落:来自贫困乡镇卫生院的见解

走近被遗忘的角落:来自贫困乡镇卫生院的见解

一、走近遗忘的角落:贫困乡镇卫生院见闻(论文文献综述)

泽让闼[1](2020)在《阿克拉杰》文中研究指明1丹曾郎杰采药归来,在小镇西面的山坡上休息了一会儿。白日高悬,清风拂动。几步外,一丛粉色的狼毒花开得正艳。他吐掉衔在嘴里的半截草茎,打开背包,从满是草药的包底掏出装有白酒的饮料瓶,拧开盖子深抿一口,惬意地叹息了一声。当地酿制的青稞白酒又纯又烈,单单闻着就让人陶醉。

张雷[2](2020)在《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一个人的挺立,依靠的是脊梁;一个民族的崛起,支撑的是精神。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但需要遍地林立的物质大厦,更需要建造巍峨耸立的精神大厦。人是精神的载体,人物报道是传播和塑造社会主流价值观、引导主流舆论的利器,也是建造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重要载体。作为中国共产党中央机关报,作为中国人民的“第一大报”,70多年来,一代代人民日报的新闻工作者,秉承党中央机关报的历史使命,书写着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战斗、生活、建设、发展的当代史,描绘着新中国精神大厦的图谱,形成了独特的人物报道传统。2014年8月18日,《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经由中央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这个指导意见的通过,标志着“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被上升为国家战略,并有了系统的顶层设计。在党中央领导下,打响了一场以传统主流媒体为主体、夺取移动互联网时代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作为党中央机关报、主流媒体排头兵和主力军,人民日报抓住媒体融合的时代机遇,坚持“一手抓技术,一手抓内容”,在依托“中央厨房”构建全媒体传播格局的同时,不断提高优质内容生产能力,把人物报道这一传统优势和长处发挥到了极致,人物报道的栏目创新也进入了新的活跃期。根据本研究所做的全样本统计,2014年8月至2019年4月,人民日报共刊发人物报道9000多篇,月均150余篇,其中三分之二以上为栏目稿,涉及栏目387个,新开设栏目197个,人物报道由以往的“多栏目”格局演化为“多栏目集群”的新格局。以人物的精神为“特殊材料”,以栏目建设为主体,人民日报在其版面、网页、移动新媒体上构建起一种类似当今“摩天大楼”所普遍采用的“巨型框架+核心筒+加强桁架”结构,映射出“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生动镜像。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格局发生变化:首先是典型报道栏目多样化、立体化、系统化:重大典型报道以“时代楷模”宣传为核心,“时代先锋”、“先锋足印”、“最美基层干部”、“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四大栏目“鼎足之势”,各类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不断推陈出新。这四大栏目与“时代楷模”以及众多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结合在一起,就构筑起了一座精神大厦的“核心筒”。2013年之前,人民日报已经出现多个大型常设普通人故事栏目,并形成了“人生境界”、“劳动者之歌”、“身边的感动”、“暖流”等多个栏目“接力”的局面。2014年之后,人民日报以“普通人”为报道对象的栏目由过去的“接力”,发展到“栏目集群”,“新春走基层”、“点赞中国”、“故事·百姓影像”、“守望”、“行进中国·精彩故事”、“发现身边”等新栏目与“劳动者之歌”齐头并进,交相辉映,形成了一种类似超高层建筑上围绕在“核心筒”周围的“巨型框架”结构。在人民日报四大类栏目集群当中,还有一类数量较大的“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基本上都是为了适应阶段性主题宣传而设置。这些人物报道栏目均为战役性主题报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仅仅围绕特定主题,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讲故事,通过人的故事来鼓舞人心、凝聚人心、激励人心,形成了人民日报建设民族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人民日报上的人物报道,走过了70多年的光辉历程,书写了一代代中华儿女的生动故事,树立了一个个光辉的典型、榜样、楷模。在媒体融合的时代背景之下,借助最新的“中央厨房”全媒体运行平台,人民日报的人物报道也探索出一条“用全媒体手段讲述人物故事”的新路径,开创出一个个全新的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构筑起中华民族精神大厦最具创新色彩、时代特色的“塔尖”。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的实践,为构建当代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提供了宝贵的参照,也启发了更多的思考:任何一座高楼大厦,要想巍然耸立,矗立不倒,必须打好坚实深厚的基础。当代中华民族的精神大厦,深深植根于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巍然耸立在党心民心的基础之上。党心和民心,是这座大厦的基础和生命力所在。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需要从三个方面着手:一是不忘初心锤炼党魂,使精神大厦的“核心筒”根深蒂固;二是扎根人民凝聚民心,使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牢不可破;三是守正创新做强媒体,使精神大厦的“建筑师”坚强有力。

彭润田[3](2020)在《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牧民定居作为一项重要的扶贫举措在全国各地相继开展,位于甘肃省甘南州碌曲县的尕秀村牧民也在政府的引导下逐步实现牧民定居。集中定居生活,显着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使牧民更好地融入现代生活,相应地思想观念也在发生急剧的变化,幸福指数随之提升,民族文化在新时代得到传承与弘扬。如今尕秀牧民定居点已打造成了“宜游宜业宜居”的生态旅游藏寨,成为了甘南州的“样板村”。尕秀村牧民对现阶段最满意的是居住环境和宗教生活。这得益于尕秀村整体规划、卫生整洁以及国家的宗教信仰政策。尕秀村近年来的发展历程表明,要提升牧民幸福感指数,首要的是要发展当地的经济,提高牧民的生活质量,增强生活满意度;同时要传承、保护好民族文化,提升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张世定[4](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文化具有从细微处形塑人行为的规范力,其中所蕴含的思想观念、道德品质、价值取向深刻影响着人的日常生活。乡村文化源于乡村社会,历经持久的历史积淀,体现了乡村民众的精神面貌、价值理想与生活方式,尤其是在精神塑造、力量凝聚以及秩序安排方面具有基础性作用。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担负着先进文化引领与乡村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1978年12月,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我国步入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为指导,中国共产党进行了富有成就的实践探索,为当下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历史资源。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为了乡村全面发展与繁荣而做出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由于文化所具有的铸魂特质与功用,决定了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实现的关键与基础。在这一背景下,本文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为研究主题,必会在乡村文化建设价值认知的增强、乡村文化建设路径选择的丰富、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学术视界的拓展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研究历史深度的挖掘等方面产生积极的意义,从而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发展、学术研究与现实需要。本文的研究内容,包括绪论与结束语在内,共七个部分。绪论部分,涵括了研究意义、学术回顾、研究重难点与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第一章系统阐释了乡村文化的内涵、特征、价值以及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是全文的立论基础;第二章重点分析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从历史传统、理论依据与现实背景廓清了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出场逻辑;第三章细致考察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从宏观与微观两个维度展示了这一时期我国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实践,尤其是以L村为调研对象,具象呈现了微观镜像之中的乡村文化建设;第四章全面审视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在总结成就的基础上分析了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深层原因,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提供思考的维度;第五章构建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在基本内涵、方法创新、具体路径、经验借鉴以及保障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结束语部分,笔者立足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认为乡村文化之魂、乡村文化之体与乡村文化之基是新时代乡村振兴过程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核心之义。立足改革开放以来的宏大逻辑,构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整体化图式是本文研究的落脚点。笔者通过系统研究发现,由于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间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耦合关系,新时代进行乡村文化建设就显得十分必要。具体来看,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振兴中的文化建设,在主要内容上,要聚焦于乡村思想道德建设的深化、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乡村公共文化生活的丰富;在方法论上,从学科交叉的多维视界出发,需要汲取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文化经济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也要吸收公共管理学与法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还要借鉴政治心理学、教育学以及文化人类学理论资源进行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在建设路径上,乡村主流价值建构、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公共文化建设、乡村非物质文化传承、乡村教育结构优化与乡村现代文化重塑等构成了基本谱系;在经验借鉴上,传统中国、近代中国以及国外乡村文化建设能够给我们提供经验借鉴;在保障体系上,明确乡村经济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乡村政治是乡村文化建设的制度保障、乡村民众是乡村文化建设的社会条件,旨在通过调动乡村社会各要素来确保实践的顺利推进。此外,乡村文化建设推进的最关键之处在于“魂、体、基”的整体性构建,也就是乡村主流价值是文化之魂、乡村民众是文化之体、乡村优秀传统是文化之基。方法是认知事物的桥梁,也是抓住事物本质的基本途径。为了增强研究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本文在研究方法选择上,基于基础理论、历史逻辑与现实问题相融通,把历史思考与现实需求相结合,借用了相关学科的研究方法,希冀从整体上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进行系统研究。本文主要采取的研究方法有: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学科交叉法,通过综合运用不同研究方法,廓清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内在逻辑,为研究过程的严谨性、研究结论的科学性、研究指向的针对性提供了有效保障。关于本文的创新,笔者谋求在四个方面有所突破,即在研究视角上,借助长时段历史视野,对原有研究场域的拓展与研究视界的转换,打破了城市视角支配下所持有的乡村文化建设必须按照城市文化范本改造乡村文化的误区,从乡村社会内在逻辑来重建乡村文化秩序与乡村生活方式;在研究内容上,将宏大叙事与微观探查相结合,从理论创新、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等方面全方位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逻辑,并以L村为对象进行了具象考查;在研究方法上,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为基础,吸收了历史文献法、比较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学科交叉法等方法;在研究结论上,从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主要内容、保障体系、经验借鉴等多方面着手,旨在构建起一个整体化图式,进而谋求乡村文化的“魂、体、基”建设。总之,学术研究的目的在于回应社会现实问题。当下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回顾历史、汲取经验、反思不足、服务当下,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宏大历史为基础,为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实施与乡村问题的高效解决提供文化之维,这是本文研究的初心。

谢家经纬[5](2019)在《纪录片《门槛上的晚年》创作报告》文中研究表明目前中国老龄化现象日趋严重,老人的养老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尤其是农村空巢老人,受经济条件差、生活环境苦、精神慰藉缺、代际关系难等影响,许多生活在农村的老人渐渐独守空房,陷入无人照料的困境。农村养老,问题频现。湖北省郧西县上津镇云岭村是远近闻名的贫困村,其地理位置遐方绝域,土地状况苍凉贫瘠,部分村民牛衣岁月半百有余。城镇一体化加速了农村的马太效应,现代性话语裂隙犹如一道鸿沟割开了底层人物的生活,闭塞、无奈、卑微、希望,日复一日的复原着从憧憬到幻灭的过程。低保补助、精准脱贫、危房改造、医疗保障,国家对于养老的帮扶如春风般吹向了广袤土地的每个角落,风平浪静的生活被赋予了希望,但同时这其中任意环节的缺位都可能成为压倒他们的最后一根稻草。其背后的一系列原因盘根错节、纷繁复杂。有关乎人情世故世态炎凉,有关乎基层政治虚伪遮掩,有关乎物质精神乏善可陈。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底层人物的情感表达也在肆意告慰着底层的艰辛。当下关于物质养老与精神养老的理论研究层出不穷,但实地来看,研究与现实之间确实千差万别。物质建设的尚不充分,精神哺育的路还遥远,云岭村老人的生活状况只是中国的一处缩影,但其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值得所有人深思。生活不是生存,但生存是为了生活。此纪录片采用真理电影纪录片制作模式,运用回溯、重叠、隐喻等方法帮助建构主体价值,经过调查、勘景、观察、采访、摄录、筛选、剪接等影视创作过程,用平行叙事的方式表达了“生存之艰辛,生活之无奈;回忆之挣扎,我心仍可期”的明线,也揭示了“水向东流、人向外走;少为父愁,母为子悠”的隐线。以此探讨农村老人因何而乐、因何而伤、因何而活的真实老年生活。本片借探讨老人养老生活之本质,构建了关于底层叙事情感表达的创作方法,对底层形象的认识、底层意识的表达、底层感知的联想都有一定的探究,从而极大的帮助了作者以影像建构的方式呈现了贫穷地区老人养老生活的五味杂陈,本片具有很强的独立纪录片风格烙印,但在传统的现实主义中注入了情感的张力,使影片以一种刚柔并济的情绪直接、立体,有个性的刻画出每一位主人公的底层现实情怀,以此让“云岭村老人养老”的问题成为社会性探讨的议题并引发观影者更加深刻的思考。

王新同[6](2018)在《复兴千年绒花,90后“非遗”传承女孩年入百万元》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清宫剧《延禧攻略》的热播,剧中美女配饰的一朵朵娇艳绒花也随之大火。绒花技艺源于唐朝,因制作精美,又象征荣华,遂成为皇室贡品,明末清初才飞入寻常百姓家。随着时代的发展,绒花制作技艺渐趋没落,濒临消亡。为了复兴这项千年技艺,90后绒花"非遗"传承人征珊珊通过

拉珍[7](2017)在《主流媒体上西藏媒介镜像的建构表征与话语优化 ——以近年来《人民日报》涉藏报道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框架理论认为,大众媒介作为受众了解世界的一个重要窗口,从某种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看世界的方式。《人民日报》以中央级机关报的身份,传递党和政府的声音,宣传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以其官方媒体的姿态构建了西藏形象。西藏作为一个少数民族地区,它的区域形象影响着中国社会乃至国际社会,对藏民族、西藏地区及整个少数民族的整体判断和认知。对于西藏来说,随着社会发展和国际化脚步的加剧,其区域形象也成为该地区发展的宝贵资源。笔者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大众对西藏的认知情况并不理想。而后笔者通过走访调查,选择长期生活在西藏的不同人群进行深度访谈,得出大众媒体在呈现西藏形象时存在报道内容单一、本地媒体发展受限等问题。在对2014—2016年期间《人民日报》中的涉藏报道进行量化分析,得出其涉藏报道具有报道内容单一、报道碎片化和面孔同质化的特点。通过对样本的分析研究,发现《人民日报》所呈现的西藏形象是一个和谐稳定、民族团结、国家大力扶持、经济正在发展及自然风光优美、物种丰富的少数民族地区。媒体在传播和建构区域形象时,不可避免的要受到来自主客观的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人民日报》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所建构的西藏形象也具有一定的偏差。最后结合新闻生产理论分析这些偏差的成因,并为媒体更加客观、全面建构西藏形象提出一些意见。

王保忠[8](2014)在《远逝的乡土(六)》文中研究说明十八岩洞人家时间:2014年4月27日地点:昔阳县北岩村一路曲折盘绕。傍午,终于到达太行山深处的北岩村。这几天,我一直在晋冀交界处、太行山西麓的折皱里行走,所到村庄因交通不便,大多闭塞落后,几乎被外面的世界遗忘了。记得在里山窑村,一只鸡抻着脖子叫了一声,立刻感染了附近的同类,后来是整个村庄此起彼伏一片鸡鸣声。绝美的风景与寂寞颓败的村庄形成鲜明的对照,这是我此行最强烈的感受,而北岩村给

姜丽[9](2013)在《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是世界上残疾人口最多的国家。据2006年全国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统计,全国共有8296万残疾人,其中农村6225万人,占残疾人总数的75.0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提出要健全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切实保障残疾人权益,使我国残疾人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保障。尽管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障问题,但是残疾人的问题并没有完全解决,尤其是农村残疾人问题解决的不好,其生存状态还没有随着我国城市化的快速发展而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到目前为止,在我国8500万残疾人口中,仍有70%以上生活在农村,农村残疾人的总体规模仍在扩大。与城市相比较,农村残疾人生活困苦,社会保障制度缺失,社会服务水平低下。农村残疾人在综合城乡差异、身体状况差异的各种因素,成为弱势群体中的更弱势群体。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是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供给和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因此社会保障供需矛盾成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从农村残疾人的实际需求出发,深入分析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的供需矛盾,对于有的放矢地解决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严重缺失问题,具有特别重要的积极意义。居住在不同地区的农村残疾人,由于地域与文化的差异,又展现出不同的特质。本文以东北农村残疾人为研究对象,将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作为拟解决的主要问题。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相结合、抽样调查与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实地调查了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特点、运行方式、需求现状与发展趋势,在东北三省、一局(黑龙江农垦总局)范围内进行抽样。按照经济发展水平,原则上每个省(包括黑龙江农垦总局)选取3个县、每个县选取2个乡镇、每个乡镇选取2个村,对每个被选中的村中所有残疾人进行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要。实际共调查了东北三省一局中的8个县、24个乡镇、48个村的约5000名农村残疾人。发放调查问卷5000份,回收有效问卷436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87.2%。样本占东北残疾人总数的1.33%。本文在对东北农村残疾人的个人特征、残疾特征、住房及生活设施状态、残疾人个人的收入情况、家庭支出情况等生活状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比较详尽地分析了东北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项目和需求水平,总结了需求排序结果,指出东北农村残疾人的需求强度依次为:医疗与经济保障、康复服务保障、养老保障和就业保障。研究的结论是:尽管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水平比较低,但满足的难度很大,政府对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需求的有效供给严重不足,农村残疾人的生活只能维持在温饱的水平,家庭支持仍然是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资源供给的主要来源。本文将政府为残疾人提供社会保障的供给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的实际需求进行对比,分析了供需之间存在的矛盾及其深层原因。首先,本文通过对调查资料的分析,指出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包括:第一,非正式的家庭支持的间断性与残疾人需求的制度保障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第二,“普惠性”医疗保障供给不足与残疾人“特惠性”医疗保障需求旺盛之间的矛盾;第三,单一的康复服务供给与残疾人多维的康复服务需求之间的矛盾;第四,不确定性的养老保障供给与残疾人的日渐急迫的养老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第五,局限于形式的脆弱的就业保障供给与残疾人自食其力的强烈的就业保障需求之间的矛盾。其次,本文将残疾人的个人特征、残疾特征和收入特征作为自变量,将残疾人的医疗需求、康复需求、养老需求、就业需求作为因变量,通过SPSS统计软件对各个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回归与相关分析,分别对残疾人的医疗供需矛盾、康复供需矛盾、养老供需矛盾、就业供需矛盾进行剖析,力图探求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的供需矛盾形成的原因,并找到弥合这种差距的解决策略。本文提出建立“协作保障”型的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的政策建议,内容包括由政府、残联、社会、家庭、社区、机构共同对残疾人社会保障、生活服务提供不同层面的社会保障供给,以满足残疾人的不同需求。“协作保障”的主体是政府、残联、社会、家庭、社区、机构六个不同的部门和组织,“协作保障”的对象是农村残疾人。建议由政府为残疾人社会保障提供资金支持、制度支持和法律支持,为残疾人提供“普惠”加“特惠”的保障;由代表残疾人利益和愿望的残联为残疾人提供管理和服务;由社会为残疾人提供尊重和理解的社会舆论环境;由家庭提供供养场所和精神慰藉支持;由社区为残疾人提供生活服务和照顾、基本的医疗康复设施、日间照顾支持;由专门服务机构向重度残疾人提供饮食、起居等直接服务。各个部门与组织互相协作、联合保障、各司其职、各尽所能。

陆燕[10](2013)在《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彝族社会至今依然活跃着三种傩艺术样式:贵州威宁彝族的变人戏“撮泰吉”((?))、楚雄双柏彝族的虎傩“罗嘛啧”((?)])和“余莫拉格舍”((?))以及普洱江城彝族的涂面化装“捏改”(θ(?))。“撮泰吉”((?))面具傩舞流行于贵州省威宁县板底乡,每年正月初三至正月十五举行傩仪式。戏中人物有六个,有四个人物带面具。面具材料是木制,与服装配套穿戴,服装的色彩、形制与脸谱相配,非常古朴,几乎不饰雕凿,属于以人类为题材的拟人型面具。虎傩流行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该地彝族在每年正月初八至正月十五举行仪式,行傩驱鬼。化装成老虎的称为“罗嘛啧”((?)),流行于双柏县法裱镇小麦地冲村;化妆成豹子的称为“余莫拉格舍”((?)[(?)]),流行于大麦地冲乡峨足村。都是仿真性全身化妆,造型生动形象,色彩斑斓立体。涂面化装广泛流行于彝族地区,江城彝族的“捏改”((?))流行于国庆乡博别寨,每年正月初三到正月十五之间举行,意为“抹花脸”。其化妆性已经高度简化,只在脸上随意涂抹一些黑白颜色,没有固定的图案,象征性更强,模拟成分大大降低。然而,不管形式是繁复或简约,其深层的意趣旨归是一致的,那就是彝族人对疾病的恐惧和生命健康的向往。“傩”,读作[no21],彝文写作(?),就是疾病的意思。我们考证,在藏缅语族诸语言中,“病”的读音一致,原始藏缅语共同形式为*na。汉字的病字旁“广”,汉语读作[n(?)51],其本意是病人或孕妇卧床休养。《说文解字》解释说:“广,倚也。人有疾病,象倚箸之形。凡广之属皆从广。”傩和疾病有关。在汉语语境中,驱疫之傩的本字写作“难”,“难”是周代的驱疫之礼,“傩”是“难”的假借字。傩,《广韵》音“诺何切”;难,《广韵》音“那干切”、“奴案切”。《礼记·月令》陆德明《释文》:“难,乃多反。”《集韵》音“囊何切”。难,《诗经》里面仍可以跟阴声歌部押韵,比如:《诗经·桑扈》:“不戢不难,受福不那。”《诗经·隰桑》:“隰桑有阿,其叶有难。既见君子,其乐如何。”可见,依照《诗经》押韵以及谐声关系,可以知道“难”有歌部和元部两读。歌部起码汉代已经读单元音a。后汉、三国梵汉对译里面,梵语的a用歌部来对译。俞敏认为后汉歌部是a而鱼部为o。我们认为更早的时期歌部和鱼部应该是元音a和α。藏语na-ba为“患病、病痛”而nad为“病、疾病”。藏语里面,-d和-n都是名词后缀。藏语nad形式对应的实际就是汉语的*nan“难”(汉语的-n也是名词后缀)。汉语“吾”和“我”的关系,如藏语ηa和景颇语ηai33“我”之间的关系;而-n后缀不仅出现在藏语里面,也出现在景颇语里面,如(?)an31“肉”。汉语的鱼部固然跟藏缅语的*a对应,但是如果以歌部看汉语和藏缅语,同样两者之间也有对应关系,如藏缅语*(?)a“我”和汉语*(?)ar“我”。可见,藏缅语的*na“疾病”跟汉语的*nar“难(傩)”-*nan“难”共源。历史语言学的研究材料极大地支持了我们的论点:傩,就是疾病的意思。同时也帮助我们理解中国古代四大经典中医名着之一的《难经》(也称《皇帝八十一难经》)为什么叫《难经》,“难”在古代应该读作[no21],《难经》就是治病之经的意思。因为傩和疾病的之间存在着这样的深层关系,所以我们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傩面具或傩形象如此怪诞夸张,这是疾病产生的幻觉造成的。由傩产生彝族的灵魂观念、祖先崇拜观念,甚至整个彝族宗教信仰体系都和疾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至于在彝族为丧者引导阴路的《指路经》中都大量出现有关疾病和医药的话题,并且还有专门为丧者传医授药的经籍——《作祭献药供牲经》。在整个傩仪式中,不论是楚雄的虎傩、威宁的“撮泰吉”还是江城的“捏改”,其间贯穿的核心信息就是驱逐疫疾,祈求体泰身康。由于傩艺术是一个涉及广泛的话题,它所关涉的层面很多,也比较复杂,鉴于此,我们的研究首先在理论上整合宗教人类学、艺术人类学、医学人类学、语言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经验,聚焦彝族的三类傩仪式——威宁彝族的“撮泰吉”((?)[tsho21nthe55dzi21])、楚雄彝族的“罗嘛啧”((?)lo21ma21ts(?)21])和“余莫拉格舍”((?)zy21mo21la33g(?)21s(?)33])、江城彝族的“捏改”((?)),梳理出它们和疾病的深层关系,并且探讨了彝族的疾病观以及预防治疗的实践,进行跨学科、立体式研究。其次在材料性论据的使用上,笔者整合了田野调查中收集的以及彝文古籍等第一手资料、现代以来民族研究中的调查资料、汉语古籍史料等第二手资料,加强对论题的说明和论证。论文在厘清了傩的核心含义后,进一步梳理了彝族固有的疾病理论和传统治疗体系,了解彝族医疗体系中自然药用药理和超自然病理医治两大并行系统互相补充的多元医疗体系,着力论述了仪式治疗的意义和作用。一般来说,药物治疗体系中动、植物的药用及疗效是代代观察和积累下来的,并且通过彝文医药经典比如《聂苏诺期》等代代相传;民间更主要的渠道是通过邻里、亲戚之间的走动互相交流和传播。对于超自然因素导致的疾病则多采用超自然的手段对付,比如献祭和咒语巫术。彝族人的家里几乎家家都供奉有祖灵,家里人一旦有了伤病,就要给祖灵献祭,求其保佑并帮助后代度过难关。因此家庭献祭非常殷勤。但是,如果家庭献祭等小法术不起作用,就要延请经验丰富、法力高强的人,比如毕摩((?))或苏尼((?))来举行较大、较正式,也比较专业和繁琐的仪式。而且,每年全族或村寨性的大型傩祭仪式的定期举行,更是这一观念的强化和表现,正因为如此,傩艺术会伴随着彝族的疾病和疾病意识一直存在下去。

二、走近遗忘的角落:贫困乡镇卫生院见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走近遗忘的角落:贫困乡镇卫生院见闻(论文提纲范文)

(1)阿克拉杰(论文提纲范文)

1
2
3
4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选题背景与文献综述
    1.1 媒体融合是一场巩固主流舆论阵地的攻坚战
        1.1.1 媒体融合的背景:主流媒体面临空前挑战
        1.1.2 媒体融合的手段: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1.1.3 媒体融合的目的:传播和塑造主流价值观
    1.2 人民日报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1.2.1 独特地位:党中央机关报的使命与担当
        1.2.2 重要作用:从主流媒体到新型主流媒体
        1.2.3 具体实践:用主流新闻塑造传播主流价值观
    1.3 人物报道对传播塑造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
        1.3.1 人物报道溯源:东方纪传体史书与西方人物传记
        1.3.2 中国特色人物报道: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体现
        1.3.3 西方特色人物报道:现代传播学的借鉴
    1.4 栏目创新是一项意义深远的系统工程
        1.4.1 栏目:也是一种系统化的框架结构
        1.4.2 人民日报的栏目创新:正处在新的活跃期
        1.4.3 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尚待深耕的“沃土”
    1.5 本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和结构
        1.5.1 本研究选题的目的
        1.5.2 本研究选题的意义
        1.5.3 本研究的基本方法
        1.5.4 本研究的逻辑结构
第二章 媒体融合阶段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多维分析
    2.1 文本分析:对9462篇人物报道的量化分析
        2.1.1 人物报道日均发稿量在5篇以上
        2.1.2 人物报道发稿的主阵地在要闻版
        2.1.3 人物报道的主旋律是核心价值观
        2.1.4 人物报道是人民日报的核心优势
    2.2 栏目分析: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空前活跃
        2.2.1 栏目众多:涉及人物报道的栏目多达387个
        2.2.2 创新活跃:新开设人物报道栏目多达197个
        2.2.3 结构有序:人物报道栏目呈现四大集群现象
    2.3 模式分析:媒体融合催生人物报道新模式
        2.3.1 “扫一扫”背后:媒体融合带来新闻模式之变
        2.3.2 人物报道新体验:“扫描二维码体验更丰富”
        2.3.3 人物报道新映像:“看人民映像品百味人生”
        2.3.4 人物报道新呈现:“扫一扫与人物面对面”
    2.4 理论分析:社会文化空间的重构与精神交往升级
        2.4.1 文化空间重构呼唤精神交往升级
        2.4.2 人类精神交往具有“多层次性”特征
        2.4.3 高层次精神交往追求人与人的默契、心与心的和谐
        2.4.4 高层次精神交往的价值在于构建心灵相通的意义世界
        2.4.5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的精神交往意义
第三章 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历程:久久为功的铸魂工程
    3.1 纸媒体阶段:树立重大典型,报道新人新事
        3.1.1 典型人物报道的三次高潮(1949—1989)
        3.1.2 典型人物报道的栏目化趋势(1990-1996)
        3.1.3 “新人新事”类栏目的演化(1951—1996)
    3.2 报网互动阶段:弘扬时代先锋,讲述百姓故事(1997—2013)
        3.2.1 报网互动开启典型报道“新模式”
        3.2.2 “时代先锋”栏目成为典型报道“顶梁柱”
        3.2.3 普通人物报道栏目成为“新常态”
    3.3 媒体融合阶段:讴歌时代楷模,构建精神大厦(2014——2019)
        3.3.1 典型报道栏目集群:矗立起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3.3.2 普通人报道栏目集群:编织起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3.3.3 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构造出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3.3.4 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突出为精神大厦的“塔尖”
第四章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4.1 时代楷模报道:铸就“核心筒”的“中心柱”
        4.1.1 “时代楷模”的来龙去脉
        4.1.2 “时代楷模”的“全媒体交响”
        4.1.3 人民日报上的“时代楷模”
    4.2 四大典型报道栏目:“核心筒”的“四大支柱”
        4.2.1 “时代先锋”栏目:先锋模范的典型事迹
        4.2.2 “先锋足印”:践行核心价值观
        4.2.3 “最美基层干部”:扎根基层的颂歌
        4.2.4 “为了民族复兴·英雄烈士谱”:永恒的英烈精神
    4.3 中小型典型报道栏目群:“核心筒”的有机结构
        4.3.1 多姿多彩的“典型风采”
        4.3.2 别出心裁的“典型呈现”
        4.3.3 各式各样的“典型故事”
    4.4 人民日报典型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为国家立心,为时代铸魂
        4.4.1 典型人物:体现“榜样的力量”
        4.4.2 典型人物报道:体现党报的担当
        4.4.3 栏目创新:为典型人物报道开辟新空间
第五章 人民日报普通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5.1 大型栏目:“巨型框架”的“巨型柱”
        5.1.1 “走转改”系列:歌颂基层一线的普通劳动者
        5.1.2 “微故事”系列:微小故事里的伟大进程
        5.1.3 “影像”系列:镜头里的百姓故事
        5.1.4 “青春派”:青春飞扬的新一代
    5.2 中小型栏目群:“巨型框架”的“二级柱”
        5.2.1 “发现”系列:挖掘生活深处的精神之美
        5.2.2 “生活”系列:老百姓的美好新生活
        5.2.3 “法治”系列:见证法治进程
        5.2.4 “青春”系列:新生代的故事
    5.3 人民日报普通人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以人民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实践
        5.3.1 用“新人新事”反映“新时代新风尚”
        5.3.2 讲述普通人身边的感人故事
        5.3.3 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第六章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加强桁架”
    6.1 新时代主题人物报道栏目群:四大“腰桁架”
        6.1.1 中国梦系列栏目:用“中国梦”凝聚人心
        6.1.2 新时代系列栏目:演奏新时代交响
        6.1.3 脱贫攻坚系列栏目:脱贫攻坚的故事
        6.1.4 中国故事系列栏目:讲好新时代中国故事
    6.2 纪念性栏目群:四大“伸臂桁架”
        6.2.1 抗战主题系列人物栏目:传承抗战精神
        6.2.2 长征主题系列栏目:重温长征精神
        6.2.3 改革开放系列栏目:坚定改革开放的脚步
        6.2.4 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栏目:掀起爱国主义的高潮
    6.3 人民日报主题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理论分析:智媒时代尤需“以情动人”
        6.3.1 重大主题报道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
        6.3.2 不断提高重大主题报道的“人气指数”
        6.3.3 “以情动人”是重大主题报道的最高境界
第七章 人民日报全媒体人物报道栏目集群:精神大厦的“塔尖”
    7.1 在媒体融合大潮中开创人物报道新栏目
        7.1.1 “点赞中国”:第一个大型全媒体互动人物报道栏目
        7.1.2 “工匠绝活”栏目:用绝活表现“绝活”
        7.1.3 “暖闻热评”栏目:用评论传播“人物”
        7.1.4 “中国有我”栏目:用故事为奋斗者喝彩
    7.2 在“中央厨房”支撑下讲述全国两会“融故事”
        7.2.1 “融·两会”栏目:中央厨房的新呈现新体验
        7.2.2 “融两会”栏目: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讲述
        7.2.3 “我当融记者”栏目:人民日报记者的“融故事”
    7.3 在媒体融合时代讲好“总书记”的“微故事”
        7.3.1 “我和总书记面对面”栏目:“大主题”的“全媒体呈现”
        7.3.2 “总书记的深情牵挂”栏目:脱贫攻坚最前沿的故事
        7.3.3 总书记的“微镜头”:“大人物”的“微视角”
第八章 结论与启示:筑牢当代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基础
    8.1 铸党魂:强化精神大厦的“核心筒”
        8.1.1 活力的源泉:党的主题教育活动接力
        8.1.2 永远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8.1.3 榜样的力量:用英烈先锋教育全党
    8.2 聚民心:优化精神大厦的“巨型框架”
        8.2.1 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民心是最大的政治
        8.2.2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聚民心”
        8.2.3 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8.3 砺铁军:锤炼精神大厦的“铸魂人”
        8.3.1 新闻工作者也是“铸魂人”
        8.3.2 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武装新闻工作者
        8.3.3 担当起“建设中华民族精神大厦”的历史重任
        8.3.4 书写好当代中国人民的奋斗史、生活史、心灵史
参考文献
致谢:一个新闻记者的心路
个人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3)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理论基础
        (一)民族学理论基础
        (二)心理学理论基础
        (三)人格理论
    四、研究方法
        (一)参与观察法
        (二)访谈法
        (三)问卷法
        (四)文献研究法
        (五)跨学科综合研究法
第一章 “脱胎换骨”的标杆村
    一、尕秀村概况
        (一)地理区位
        (二)人口构成
    二、尕秀村牧民的经济和生活
        (一)经济状况
        (二)生活现状
    三、尕秀村发展历程
        (一)起初阶段
        (二)成长阶段
        (三)突破阶段
第二章 尕秀村牧民幸福感的总体状况
    一、尕秀牧民幸福感调查分析
    二、尕秀牧民生活满意度分析
        (一)整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二)具体生活满意度分析
    三、尕秀村的现代化变迁
        (一)传统生活方式的变迁
        (二)传统生计方式的变迁
        (三)时代变迁与文化适应
第三章 牧民幸福感的影响因素
    一、客观福祉
    二、心理感知
    三、精神信仰
        (一)宗教习得与公民教育
        (二)信仰建构和幸福解读
第四章 提升牧民幸福感的途径
    一、民族幸福感的现代生成
        (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二)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生活满意度
    二、感受在精神和物质之间
        (一)社会信心:政府政策的外部保障
        (二)目标价值:群体凝聚的深层原因
    三、提升牧民幸福感的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在校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关于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学术回顾
        (一)国内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二)国外关于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文化建设的研究状况
    三、研究重点、难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重点
        (二)研究难点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存在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存在不足
第一章 乡村文化与乡村文化建设
    第一节 乡村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一、乡村文化的内涵
        二、乡村文化的特征
    第二节 乡村文化的价值与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一、乡村文化的价值
        二、乡村文化建设的意义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必然性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逻辑起点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历史传统
        一、瑞金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开启
        二、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新中国初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定位
        四、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深化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理论依据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思想基础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逻辑体系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文化建设理论的科学品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现实背景
        一、乡村经济基础的优化
        二、乡村基层政治的发展
        三、乡村思想文化的多元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探索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实践进程
        一、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二、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发展阶段
        三、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微观镜像——历时性视角下的L村
        一、改革开放后到党的十六大的文化建设(1978-2002)
        二、新世纪初期的文化建设(2002-2012)
        三、新时代的文化建设(2012 年至今)
第四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效果审视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就
        一、农民思想道德水平不断提高
        二、农民科学文化素质逐步增强
        三、公共文化治理体系初步构建
        四、乡村文化制度建设日渐完善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的挑战
        一、乡村文化城市化倾向明显
        二、乡村公共文化发展不充分
        三、多元价值取向普遍存在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面临挑战的原因分析
        一、乡村经济社会变迁的影响
        二、基层政府选择性治理的影响
        三、文化全球化的影响
第五章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推进图式
    第一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内涵
        一、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基本特点
        二、乡村文化建设与乡村振兴的逻辑耦合
        三、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方法论
        一、乡村物质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二、乡村制度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三、乡村精神文化建设的方法创新
    第三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具体路径
        一、建构乡村主流价值,培育乡村核心价值观
        二、建立乡村文化自信,增强乡村文化认同
        三、发展乡村公共文化,丰富民众文化选择
        四、传承乡村非物质文化,留存优秀文化基因
        五、优化乡村教育结构,营造乡村文化发展氛围
        六、重塑乡村现代文化,彰显乡村文化时代魅力
    第四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借鉴
        一、传统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二、近代中国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三、国外乡村文化建设的经验启示
    第五节 新时代乡村振兴中乡村文化建设的保障体系
        一、发展乡村经济,夯实乡村文化建设的物质基础
        二、增强政治引领,明晰乡村文化建设的前进方向
        三、重视乡村民众,激活乡村文化建设的主体力量
结束语: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的一个整体性框架
参考文献
附录 :L村文化建设情况调查问卷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5)纪录片《门槛上的晚年》创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一) 从乡村主体出发
        (二) 从身份建构出发
        (三) 从农村发展出发
        (四) 从社会意义出发
        (五) 从影像传播出发
    二、研究现状
        (一) 国内研究现状
        (二) 国外研究现状
        (三) 行业应用情况
    三、研究方法、研究手段、可行性分析、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手段
        (三) 可行性分析
        (四) 创新之处
第一章 《门槛上的晚年》创作缘起
    第一节 选题来源
    第二节 创作主体的选择
        一、低保补助的“幸福”
        二、精准脱贫的“向往”
        三、农村养老的“困境”
    第三节 创作表达的探寻
        一、纪录片类型的选择
        二、直接电影与真理电影的模式融合
        三、纪录伦理的思考
第二章 《门槛上的晚年》创作过程
    第一节 主题概述
    第二节 创作视点的切入
        一、底层叙事的形象建构
        二、地域隔离的心理建构
        三、个体意识的性格建构
    第三节 纪录片作品情感表达的创作方法
        一、自下而上的“回溯”访谈
        二、人与环境的“重叠”交错
        三、多种意境的“隐喻”映射
第三章 《门槛上的晚年》叙事策略
    第一节 叙事线索发现生活,客观的内容呈现
        一、影片叙事明线——生存之艰辛,生活之无奈;回忆之挣扎,我心仍可期
        二、影片叙事隐线——水向东流、人向外走;少为父愁、母为子悠
    第二节 叙事语言描述生活,纪实性的视听语言
        一、长镜头刻画真实感
        二、纵深镜头营造交错感
        三、跟拍镜突出现场感
    第三节 叙事视觉发现生活,选择性的客观角度
        一、主观阵痛的内视角
        二、客观超然的外视角
        三、内外结合视角
第四章 结语
    一、理论建树不足
    二、采访沟通不足
    三、专业能力不足
后记
附录
参考文献
致谢

(7)主流媒体上西藏媒介镜像的建构表征与话语优化 ——以近年来《人民日报》涉藏报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西方社会对西藏形象的建构
        1.2.2 影视作品中的西藏形象
        1.2.3 我国媒体对西藏形象的建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3.4 创新点
    1.4 媒介形象相关理论
        1.4.1 新闻生产理论
        1.4.2 “拟态环境”理论
        1.4.3 新闻框架理论
第二章 民众对西藏形象的认知调查
    2.1 问卷调查
    2.2 访谈
        2.2.1 研究方法
        2.2.2 访谈内容
    2.3 小结
第三章 《人民日报》涉藏报道的内容分析
    3.1 研究方法
        3.1.1 研究对象
        3.1.2 研究时间段和内容
        3.1.3 统计分析
    3.2 《人民日报》中涉藏报道的特点
        3.2.1 面孔同质化,朴素的少数民族形象
        3.2.2 报道内容单一,集中于民族团结
        3.2.3 报道碎片化,地方形象不全面
第四章 多重力量建构下的西藏媒介形象
    4.1 《人民日报》所呈现的西藏形象
        4.1.1 民族团结融洽,社会和谐稳定的西藏
        4.1.2 国家大力扶持下,经济快速发展的西藏
        4.1.3 历史文化丰厚,独具魅力的西藏
        4.1.4 生态坏境优越,物种丰富的西藏
        4.1.5 《人民日报》(2014-2016)涉藏报道中西藏形象整体分析
    4.2 新闻报道对媒介形象的影响
    4.3 西藏形象的形成受到多重力量的影响
        4.3.1 西藏自身的发展
        4.3.2 媒介体制
        4.3.3 媒体的生产机制
第五章 全面提升西藏媒介形象的新闻生产策略
    5.1 优化议程设置,打造全面发展的西藏形象
    5.2 加强形象宣传,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西藏形象
    5.3 合理利用舆论监督功能,打造幸福和谐的西藏形象
    5.4 加强媒体沟通,打造全面稳固的西藏形象
    5.5 提升媒介从业人员素养,打造丰富多彩的西藏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4 年《人民日报》涉藏报道
    2015 年《人民日报》涉藏报道
    2016 年《人民日报》涉藏报道
致谢
攻读术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8)远逝的乡土(六)(论文提纲范文)

十八岩洞人家
十九出路
二十农民诗人
二十一光棍儿
二十二高燕之死

(9)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理论基础
        1.3.1 残疾的相关理论
        1.3.2 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
        1.3.3 理论借鉴
    1.4 文献考察
        1.4.1 残疾人总体发展态势研究
        1.4.2 我国农村残疾人异质性研究
        1.4.3 残疾人社会保障研究
        1.4.4 文献评述
    1.5 研究方法
        1.5.1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1.5.2 统计调查与实地研究相结合
        1.5.3 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
    1.6 论文创新
        1.6.1 研究问题创新
        1.6.2 研究方法可靠
        1.6.3 研究结论可行
    1.7 论文结构
        1.7.1 研究框架
        1.7.2 论文内容
第2章 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状态
    2.1 东北农村残疾人生活状态
        2.1.1 个人特征
        2.1.2 残疾特征
        2.1.3 住房及生活设施状态
        2.1.4 收入状态
        2.1.5 支出状态
    2.2 东北农村残疾人具有的特质
        2.2.1 东北农村的地域特质
        2.2.2 东北农村残疾人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2.3 社会保障供需矛盾基本问题
        2.3.1 医疗保障供给十分有限
        2.3.2 康复服务保障严重不到位
        2.3.3 养老保障资源极度缺失
        2.3.4 就业保障基本局限于形式
第3章 东北农村残疾人医疗保障供需矛盾
    3.1 医疗保障情况
        3.1.1 参保总体情况
        3.1.2 参加新农合情况
        3.1.3 接受医疗救助和参加大病医疗保险情况
        3.1.4 过去一年的住院情况
    3.2 医疗保障的供给与需求
        3.2.1 “普惠性”医疗保障供给不足
        3.2.2 “特惠性”医疗保障需求旺盛
    3.3 医疗保障供需矛盾分析
        3.3.1 医疗保障供需矛盾模型
        3.3.2 医疗供需矛盾定量分析
        3.3.3 医疗供需矛盾定性分析
第4章 东北农村残疾人康复服务供需矛盾
    4.1 康复服务情况
        4.1.1 接受康复服务调查
        4.1.2 不同类型康复服务调查
        4.1.3 康复服务地点情况
        4.1.4 康复检查情况
        4.1.5 康复报销情况
        4.1.6 对康复机构满意程度情况
    4.2 康复服务的供给和需求
        4.2.1 单一的康复供给
        4.2.2 多维的康复需求
    4.3 康复服务供需矛盾分析
        4.3.1 康复供需矛盾定量分析
        4.3.2 康复供需矛盾定性分析
第5章 东北农村残疾人养老保障供需矛盾
    5.1 养老保障的情况
        5.1.1 老年残疾人年龄分布
        5.1.2 老年残疾人残疾类型分布
        5.1.3 低保情况
        5.1.4 救济金情况
    5.2 养老保障的供给和需求
        5.2.1 不确定性的养老保障供给
        5.2.2 日渐急迫的养老保障需求
    5.3 养老保障供需矛盾分析
        5.3.1 养老供需矛盾定量分析
        5.3.2 养老供需矛盾定性分析
第6章 东北农村残疾人就业保障供需矛盾
    6.1 残疾人就业必要性
    6.2 就业保障情况
        6.2.1 职业分布
        6.2.2 就业渠道
        6.2.3 未就业原因调查
        6.2.4 在就业中遭受歧视情况
        6.2.5 签定劳动合同情况
        6.2.6 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情况
        6.2.7 对就业条例了解情况
        6.2.8 接受就业服务情况
        6.2.9 对就业保障金了解情况
    6.3 就业保障的供给和需求
        6.3.1 形式主义的就业保障供给
        6.3.2 自食其力的就业保障需求
    6.4 就业保障供需矛盾分析
        6.4.1 就业供需矛盾定量分析
        6.4.2 就业供需矛盾定性分析
第7章 解决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的基本思路
    7.1 基本理念
    7.2 政策建议
        7.2.1 医疗保障政策建议
        7.2.2 康复服务政策建议
        7.2.3 养老保障政策建议
        7.2.4 就业保障政策建议
第8章 结论
    8.1 基本结论
        8.1.1 东北农村残疾人具有特质
        8.1.2 家庭支持仍然是残疾人保障供给的主要来源
        8.1.3 东北农村残疾人的社会保障需求强度不同
        8.1.4 性别、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对社会保障需求具有影响
        8.1.5 有必要建立“协作保障”
        8.1.6 政府政策向“普惠+特惠”型政策的转变
        8.1.7 残联应建立网络数据库
    8.2 研究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
        8.2.1 国外残疾人社会保障经验的本土化问题
        8.2.2 东北农村残疾人与全国其他地区残疾人对比研究问题
        8.2.3 残疾人社会保障中政府责任问题
        8.2.4 特惠性保障的理论依据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和思路
    二、论题的价值和意义
    三、相关研究评述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研究的基本方法
第一章 彝族傩与疾病
    第一节 “傩”字源流考
        一、傩考
        二、关于“傩”起源的几种假说
        三、从傩仪观傩义之内核
    第二节 汉语的“难(傩)”和藏缅语的“病”
        一、彝语的“傩”即疾病
        二、藏缅语的“病”和汉语的“难(傩)”
    第三节 彝族三类傩艺术与疾病的关系
        一、“罗嘛啧”要素分析
        二、“撮泰吉”要素分析
        三、“捏改”(花脸)要素分析
    第四节 “傩”与病的医学证据
        一、疾病产生幻觉
        二、《难经》之难
第二章 傩艺术研究综述
    一、国外学者对傩艺术的研究
    二、中国学者对傩艺术的相关研究
    三、对彝族傩艺术的相关研究
    四、假面、面具研究
    五、总结
第三章 楚雄双柏彝族傩艺术调查
    第一节 调查其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情况
        三、经济情况
        四、社会情况
    第二节 楚雄双柏傩艺术调查
        一、起源
        二、仪式
        三、传承
    第三节 特征分析
        一、表现形态
        二、特征要素
        三、主要功能
第四章 贵州威宁彝族傩艺术调查
    第一节 调查其概况
        一、历史源流
        二、自然情况
        三、经济情况
        四、社会情况
    第二节 贵州威宁彝族傩艺术调查
        一、起源
        二、仪式
        三、传承
    第三节 特征分析
        一、表现形态
        二、结构要素
        三、特征要素
        四、主要功能
第五章 江城彝族傩艺术调查
    第一节 调查其概况
        一、历史沿革
        二、自然情况
        三、经济情况
        四、社会情况
        五、博别寨基本情况
    第二节 江城彝族傩艺术调查
        一、起源
        二、仪式
        三、传承
    第三节 特征分析
        一、傩表现形态
        二、特征要素
        三、主要功能
第六章 彝族三类傩艺术的比较研究
    第一节 三类傩艺术生存环境比较
        一、自然情况比较
        二、社会环境比较
    第二节 三类傩艺术结构要素比较分析
        一、三类傩艺术相同要素比较
        二、三类傩艺术的结构比较
    第三节 三类傩艺术内涵和作用比较分析
        一、三类傩艺术相同内涵比较分析
        二、三类傩艺术的目的和作用
第七章 彝族疾病观、治疗观与傩艺术
    第一节 彝族的疾病观
        一、彝族各类经文和仪式中的疾病话题
        二、彝族的疾病理论
    第二节 彝族的疾病治疗理念
        一、彝族多元互动的医学文化系统
        二、疾病与通灵
        三、仪式治疗及其地位
    第三节 彝族疾病诊疗实践与傩艺术
        一、医学范畴下的诊疗实践
        二、仪式诊疗实践
        三、疾病与彝族的傩艺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后记

四、走近遗忘的角落:贫困乡镇卫生院见闻(论文参考文献)

  • [1]阿克拉杰[J]. 泽让闼. 草地, 2020(05)
  • [2]媒体融合背景下人民日报人物报道栏目创新研究[D]. 张雷. 河北大学, 2020(02)
  • [3]藏族牧民幸福感的调查研究 ——以甘南州碌曲县尕秀村为例[D]. 彭润田. 西北民族大学, 2020(08)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乡村文化建设研究[D]. 张世定. 兰州大学, 2019(02)
  • [5]纪录片《门槛上的晚年》创作报告[D]. 谢家经纬.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6]复兴千年绒花,90后“非遗”传承女孩年入百万元[J]. 王新同. 黄河.黄土.黄种人, 2018(23)
  • [7]主流媒体上西藏媒介镜像的建构表征与话语优化 ——以近年来《人民日报》涉藏报道为例[D]. 拉珍. 陕西师范大学, 2017(07)
  • [8]远逝的乡土(六)[J]. 王保忠. 黄河, 2014(06)
  • [9]东北农村残疾人社会保障供需矛盾研究[D]. 姜丽. 吉林大学, 2013(04)
  • [10]疾病和彝族的傩艺术[D]. 陆燕. 云南大学, 2013(06)

标签:;  ;  ;  ;  ;  

走近被遗忘的角落:来自贫困乡镇卫生院的见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