濒危木版年画开始获救

濒危木版年画开始获救

一、濒危木版年画开始抢救(论文文献综述)

冯骥才工作室[1](2021)在《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事记(1964—2020)》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60年代(1964—1966)自发考察砖刻、木雕、剪纸、年画、泥塑等天津民间艺术,计划编写天津民间美术丛书,并完成《天津砖刻艺术》一书书稿。20世纪70年代常因公赴芦台(东丰台),顺带考察木版年画。20世纪八九十年代,每年农历腊月必访"画乡"杨柳青。

陈倩[2](2020)在《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历史源远流长,漫长的岁月赋予了国家丰富的传统工艺资源。2017年,由文化部牵头出台《中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明确肯定了现阶段对传统工艺的振兴和保护是传统工艺工作开展的关键。在此背景之下,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探索传统工艺的振兴保护措施,更好的推动传统工艺融入现代化的生活。苏州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地理范围内传统工艺项目颇多,同时工艺种类也较为齐全。本文对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的研究,将从“文化区”角度入手,对区域范围内的传统工艺占比情况进行分析,尝试用“传统工艺文化区”这一概念开展研究。列举影响传统工艺生存发展的要素,结合大量田野调查,探讨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的特点。推动传统工艺文化区特点与当地实施的振兴措施结合,选取2009年—2019年,苏州在传统工艺振兴和保护上已经实施的相关措施进行研究,总结有效措施经验。此外,苏州社会各界对传统工艺振兴发展进行了诸多探索,以其中院校与工艺传承的模式为例,选取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个案分析,试论述院校如何整合自身资源,推动传统工艺振兴发展。为了更深层次了解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的开展状况及传承人态度,选取苏州重点振兴传统工艺项目之一的制扇技艺进行综合分析。本研究结合了理论研究与田野调查的案例分析,提出“传统工艺文化区”概念,特指区域范围内关于传统工艺的沿革及划分。希望通过对传统工艺文化区内,相关振兴措施的梳理和总结,为之后其他地区在传统工艺振兴工作中提出建议和新的思路。

冯晓昕[3](2020)在《“文化双创”背景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文化双创”思想,为我国文化转型、传统文化复兴提供了思路和方向。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在2006年时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千年的传承中吸纳了中原地区的特色民俗和历史文化,不仅极具艺术价值,还是民间文化与民族信仰的载体。一张张木版年画即传播中原特色民俗的媒介,每张年画都有它的“能指”与“所指”,是我国古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社会习俗等方面的缩影。在木版年画逐渐退出现代生活的境况下,如何做好民俗文化传播,让人们了解到这些优秀文化内涵,使年画适应现代社会发展,促进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振兴,是文章写作的目的。文章主要采用文本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访谈法,走访了开封市和朱仙镇主要的木版年画店,并对其传承人进行了深度访谈。运用传播学、民俗学、符号学的相关理论开展研究。文章首先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第二章中,从符号学的角度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的传播内容进行解读,阐释木版年画民俗文化符号的意义,思考传统与现代的对接;第三章和第四章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其传播现状进行研究,并指出目前传播中面临的困境和存在的问题。第五章分析了“文化双创”思想对木版年画传播的启示,从传播主体、传播渠道、传播内容、传播对象四个方面提出了策略指导。年画艺人和媒体要做好传播“把关人”;树立“口碑传播”、“仪式传播”、“故事传播”、“品牌传播”和“文旅融合传播”理念;要多手段并用,丰富内容形式,做好大众传播“议程设置”;要建立网络数据库,发挥新媒体传播力量;培养受众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在社会形成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价值认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的传播发展,就要在文化双创思想的指导下,做好“转化”、“活化”和“创化”,弄清发展脉络、挖掘文化内涵、了解传播现状、凸显时代价值、创新传播方式、打造文化品牌、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传统文化的复兴发展。

张力方[4](2020)在《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在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滑县木版年画是中州大地上一颗失落的明珠,一段被遗忘的辉煌历史。经过一代又一代的发展,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给我们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它的题材、艺术风格、制作技法和相关民俗上都有自己独立的特征。本文主要探索如何把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创作构思和艺术特征运用到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本文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对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概述,包括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起源与发展、艺术特征和它的独特性,其中在介绍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的时候,分别把河南滑县木版年画、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河北武强木版年画的题材、构图、造型、色彩进行比较分析,通过比较,清晰的说明了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独特性;第三章阐述了中国当代木刻版画的发展现状,包括中国当代木刻版画的艺术特色,分别介绍了当代黑白木刻、套色木刻、水印木刻、木口木刻的艺术特色和代表人物,然后分析了当代木刻版画以后的发展空间,通过举例说明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可以为当代木刻版画创作提供新鲜的血液;第四章以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创作观念在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应用作为本文主要探讨对象,深入分析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创作灵感和其深厚的民族性,对河南滑县木版年画中的艺术语言逐一进行介绍、分析,在当代版画创作中融入河南滑县木版年画浪漫的创作灵感、丰富的艺术语言和其灵活的创作技法;第五章主要探讨毕业创作《芳华》对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借鉴;分别从创作题材、创作内容、创作技法进行探讨,最后总结为: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和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发展与创新,把当代木刻版画的发展建立在对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关注的基础上;第六章为总结与展望,总结滑县木版年画在当代木刻版画中的积极作用,展望中国传统艺术创作观念在当代木刻创作中的可发展性。

张靖[5](2019)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木版年画作为我国传统民间艺术形式的典型代表,不仅是喜庆时节的装饰品,更是反映我国民间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晋南木版年画是结合了绘画、雕刻与印刷的民间美术门类,也是“年文化”的产物,其中的戏曲年画数量丰富、题材宽泛、画工精细,为我们提供了众多关于戏曲演剧的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了解当时的戏曲面貌以及戏曲的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资料。晋南木版年画产生于宋金时期的平阳、绛州地区,并形成了雕刻、印刷、流通为一体的经营模式。晋南木版年画的产生、发展和当地的地理环境、人文传统密不可分,讲求观赏与实用的一致性。晋南木版年画在体裁形式上包含门画、中堂画、拂尘纸、窗画、纸灯画等诸多形式,在年画题材方面包括天仙神只、人情风俗以及戏曲故事等内容。其中,戏曲故事类题材的年画烙印着鲜明的地域特征。年画艺人将戏曲与年画相结合,抓取舞台演出的精彩瞬间,创作出可供人们长久观赏的戏曲年画。戏曲年画的故事内容大多出自当地盛行的梆子腔剧目,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地方戏曲的剧本、脚色、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和脸谱勾勒等都对戏曲年画产生影响,特别是梆子腔粗犷豪放的表演风格,促成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笔法干练稚拙、造型简朴生动、色彩装饰意味浓重和构图巧妙独特等艺术特色。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中反映梆子腔剧目的故事内容众多,常见的有神话传说、历史典故、民间故事等诸多内容。社会生活的变迁和梆子腔的蓬勃发展是促成清代后期晋南戏曲年画创新和繁荣的客观条件,晋南地区梆子腔的兴盛很大程度上促成了当地戏曲年画在题材内容、表现技法、造型风格等方面的进步,使得戏曲图像的叙事性逐步增强。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的故事内容是对戏曲角色的动作、神态以及演出场景的描摹,是戏曲年画较之于门神画、吉祥画等象征性木版年画的最大区别。清代晋南戏曲年画是图像叙事的典型代表,能够广泛地传播图像叙事中包含的思想内容,在欣赏戏曲年画时为广大民众提供了回忆舞台演出、重温戏曲故事的契机。戏曲年画是拥有广泛欣赏群体的图像叙事类型,其中蕴含着我国传统图像叙事的精华。同时,戏曲年画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将人们的情感情趣转换为可视的图像符号,其图像嬗变过程是将美术学与符号学、传播学等众多学科观点结合,由图像、语言、修辞及文化寓意所组成,采用定格瞬间性时空的表现手法,将戏曲年画置于社会生活与梆子腔的蓬勃发展之下,用生动的图像反映当地民众的民俗人情和生活百态,在传播戏曲艺术的过程中发挥着为人们传递情感和寄托愿景的重要作用。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地域化造型特征主要体现在构图、线条以及装饰上,而在色彩特征的研究以色彩相互间的对比为主,将其置于艺术学的视角下进行研究,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表现出融合化、通俗化、娱乐化和地域化的叙事特征,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自然也有着自身独到的艺术语言,作为广大民众在实际生活中培养艺术思维的重要载体,需要挖掘隐含在戏曲年画与戏曲在传情达意、虚拟性、程式化背后的一致性内涵。

韩君[6](2019)在《文化生态视角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文中研究表明二十世纪以来,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了全新的变革,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正在进入全球化同质化时期。维护民族文化、树立民族自信在这一时期显得尤为重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民族和国家传统文化的精髓体现,是人类文明的活化石、重要的活态遗存,其中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妙手生花的技艺、机智熟虑的民族思维与独特深厚的文化印记,正是培育文化自信的有力土壤。随着全球化与城镇化的到来,许多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环境正在慢慢改变,并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到破坏与威胁,因此传承与保护迫在眉睫。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基于当地文化生态条件下所诞生的产物,必须在其相应的自然环境、文化环境、社会环境中进行传承与保护。潍坊人杰地灵、物宝天华、底蕴深厚、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其中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占非遗总数的一半以上,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具有很强的民俗性与历史价值。因此本文将从文化生态的视角出发,分为五个章节来探析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策略。第1章主要概述文化生态下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背景、意义、目的以及研究现状;第2章展开文化生态的理论研究并界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传统手工艺的概念,找出文化生态与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结合点,为本篇论文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第3章全面分析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的文化生态环境,解析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存在的现状及问题;第4章通过调研分析提出相对应的解决策略;第5章以杨家埠木版年画为个案,着重分析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保护现状,根据论文中提出的保护策略予以运用并通过所学专业进行设计实践。

彭盼[7](2019)在《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民俗”一词很早就已出现。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众多的民族使我国的民俗文化事象纷繁复杂、瑰丽多姿,民俗的脉络深深地扎根于社会的各个领域,成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因为有丰富多彩的民俗,我们才能感受到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人文景观和精神风貌。但随着环境的变化以及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很多民俗文化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并慢慢走向消亡,这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和国家文化事业的建设。本论文运用文献法、比较法、例证法和量化统计法对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的出版情况进行系统而较深入的研究。在进入21世纪后,国家针对民俗文化面临的窘境,积极采取行动保护、传承和弘扬优秀民俗文化。2003年,先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启动了长达十余年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随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0月17日通过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这让各国掀起了“非遗热”,我国的优秀民俗文化相继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当中予以重点保护。于是,沉寂多年的民俗学得以日渐回温,民俗文化出版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2003年以来,我国的部分濒危民俗文化先后获得抢救性出版,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后填补了出版空白,“非遗”类着作成为出版的热门选题,民俗文化图书不断被列入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但是,在这些成就的背后也隐藏着诸多问题,如作者资源稀缺、图书制作成本过高、消费者市场不旺等问题阻碍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持续发展与繁荣。在找出这些问题后,试图从国家和出版社的角度提出适当的对策,具体措施主要有: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文化资源、培养民俗文化专业作者和编辑队伍、争取政府财政资助、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提升民俗文化图书附加值、优化民俗文化图书营销。

曾富城[8](2019)在《冯骥才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冯骥才口述历史实践最早开始于口述实录文学《一百个人的十年》的创作,其口述历史方法与经验,成为了国内早期口述实录文学创作的典范,同时也是传承人口述史研究的重要思想来源和学术起源。所以,冯骥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离不开对口述实录文学方法论的继承与发展。冯骥才从文学跳到文化遗产保护的人生转型,又为传承人口述史理论与方法的提出和完善提供了实践场所。传承人口述史在民间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大量应用与推广,推动了传承人口述史方法论建设提升到重要的学术地位和学科地位来加以研究,使传承人口述史的学术水平得到提升,从而为民间文化遗产的挖掘和保护发挥更大的学术作用。因此,它们基本奠定了冯骥才口述历史实践的两大主题:文学和文化遗产保护。挑山工口述史、“自我口述史”和“韩美林口述史”就是在这两大主题下的冯骥才口述历史实践方法的应用与延伸。总的来说,冯骥才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既丰富了口述历史跨学科与多领域的应用,又为我国文学史研究开拓新视角,还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学术支持。

孙玉芳[9](2019)在《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文中指出

张雷[10](2018)在《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长达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很多举世闻名的印染技艺,不同地域的地理环境、区域文化和纺织技术水平是形成传统纺织印染风格的重要原因;不同地方的风土人情、信仰风俗、文化趣味是解读传统纺织印染艺术符号意蕴的深层背景;印染背后蕴藏着的技术文化,更体现出技术水平和艺术境界之间的联系,印染文化成为地域文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天门蓝印花布印染技艺于2011年列入湖北省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传承古代“染缬”技艺,在纹样、构图及寓意上有着鲜明的特征,这种技术工艺特征成为荆楚地区、江汉平原劳动者精神的重要载体,由此形成的艺术性和文化内涵成为天门蓝印花布区别于其他地方蓝印花布的显着特点。在古代纺织工程和中国工艺美术史上,对于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文献较多,对于某些地方蓝印花布(如南通蓝印花布、湖南蓝印花布、山东蓝印花布等)的研究非常多,但是学术界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关注度明显不够。本文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视角,对天门蓝印花布传统染织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和研究,以期更加客观地展示荆楚地区的传统染织技艺和染织文化。论文内容分为六章:第一章为绪论。首先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变化进行了简单阐述,对研究目的和意义进行了细致地论述。指出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在于,采用田野调查与历史文献分析等多种研究方法,发掘、整理天门蓝印花布从原料到工艺、从成品到社会应用的全过程,在史实、口述、试验等基础上,力争完整地探究其概念、特征、分类、特点、价值,深入研究其工艺、技术与文化特征,挖掘荆楚地区传统印染技艺的发展历程,进一步获得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社会和文化方面的信息。接下来对天门蓝印花布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归纳。第二章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从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等三个方面详细印证了天门蓝印花布历史的渊源,从兴盛与衰落两个方面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变迁。第三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进行了介绍。重点介绍了天门蓝印花布制造的工具、工艺过程以及现代创新技术工艺。第四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和文化特征进行了概述。分别从天门蓝印花布色彩艺术、图案艺术、与其他地域蓝印花布民间工艺的比较、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以及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等五个方面进行了分析。第五章论述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重点是分析了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及实验方法,并对蓝印花布织物传统与现代的保护方法分别进行了介绍。第六章对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进行了展望。结合天门蓝印花布工艺特点及发展趋势,对现代创新应用提出了针对性建议;结合保护传承、文化回归、工艺创新这三个方面提出了对保护纺织类“非遗”的看法。通过研究,本文有以下新的认识:1、考证中国古代蓝染植物的相关文献。蓝印花布艺术源于植蓝制蓝,文献记载中的植蓝制蓝从夏商开始,明清以后用来染色的蓝靛才被大量制作和使用。蓝染植物并非一种,古书记载和民间称谓长期处于混杂状态。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古代文献田野调查以及植物学知识进行初步辨识,认为文献多记载的蓝草有5种,但沿用至今的只有蓼蓝、木蓝、菘蓝、板蓝4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关于蓝染植物的记载与现代蓝草称谓有一定差异,即前者所谓的菘蓝、板蓝、大叶冬蓝为现在的菘蓝,后者所谓的菘蓝是现在的板蓝,两者均将现代的菘蓝记作马蓝。2、理清蓝印花布的发展脉络。在系统梳理中国蓝印花布防染印花技法历史沿革基础上,重新理顺了传统纺织品印花的分类,总结绘制出了蓝印花布的防染印花技法发展脉络图。通过对中国最早防染印花织物以及蓝白色印花织物的考辨,认为中国传统防染印花技法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东汉是从直接印花向防染印花过渡的重要转折时期;明确了蓝印花布防染技法是夹缬和灰缬衍生出的一种印花方式,与其他印花方法和印花技术有着紧密的联系;蓝印花布是中国传统纺织印花中历史最长,工艺方法最为多样的印花产品,包括蜡缬、绞缬、夹缬、灰缬等不同加工方法,现代意义上的蓝印花布是传统刮浆防染技艺的具体展现。3、探讨型版印花的起源问题。笔者与学界大多数学者持相同观点,认为江西贵溪鱼塘崖墓中发现的双面印花苎麻织物是中国已知的最早的印花织物,同时否定了《中华印刷通史》在印花型式定位上认为是漏版印制的结论,对有关学者提出的否定观点给予反驳。笔者认为,应将文献和文物相结合,并以此作为双重依据才能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从文献资料、出土的文物以及笔者挖掘的新史料证明,春秋战国时期染色和印花工艺已经发展到较高水平,该时期出现印花织物极有可能,在未发现新史料的情况下应保持纺织考古的客观性。4、提炼天门蓝印花布花版制作中的“断刀”技术。雕花漏版是印染的重要工具,天门多称漏花版为“蓝扎花”和“白扎花”,艺人善用“断刀”技术,技艺精湛。在设计时,遇到图案线条过长或弯曲弧度大的造型时,需采用“断刀”(平断刀和斜断刀)的表现手法,“断刀”的使用在于刻版艺人在前期构思时要有点、线、面的概念,可以使花样做到“笔断意连”。5、分析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在构图中注重画面和谐统一,恰当地运用了点、线、面;纹样工艺特点讲究求吉求利的纹样、求“满”求“全”的构图、求联求续的点线;根据图案设计多采用格律体构成法、平衡式的散点排列法、带方向的直立式的排列法、适合纹样的排列法,这些表现手法不仅是技术的凝练,也具有艺术的审美特征。天门蓝印花布纹样与楚文化(荆楚文化)、宗教文化、市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有着密切的联系,笔者认为楚文化是天门蓝印花布传统纹样的“根”和“灵魂”。基于荆州战国楚墓出土的相关纺织类文物以及与其他民间艺术的比较分析,楚文化中所呈现的对自然和生命的崇拜与浪漫主义情怀正是后来荆楚地区民间工艺传统纹样设计的灵感源泉,因此,在同一视阈下比较发现天门蓝印花布与荆楚地区诸艺术品种之间同根同源,现代设计中多呈现“荆楚遗风”。6、提出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现代数字化保护方式。笔者探讨了数字化采集与存储技术、数字化文化复原及再现技术、数字化展示与传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认为数字化“生态”博物馆是比较完善的非遗文化、社会保护传承系统,顺应了非遗现代传承的需要,是当前最为有效的数字化保护方式,可以实现纺织类非遗织物更好的传承和保护。7、辩证看待天门蓝印花布现代服饰的创新。笔者认为天门蓝印花布是民族的产物,服饰创新应将民族的元素时尚化,将传统艺术与现代设计相结合,以纵轴为脉络,突出色彩、纹样、织物、表现形式上的新变化;同时认为创新也不是无限制的,需要把握现代与传统相互“掺和”的度,使其呈现出“民族风、现代感”的自然融合。

二、濒危木版年画开始抢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濒危木版年画开始抢救(论文提纲范文)

(2)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传统工艺保护振兴现状
        二、国内传统工艺保护振兴历程
        三、国内传统工艺振兴措施探索
        四、苏州市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创新性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性
第二章 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历史及特点
    第一节 传统工艺文化区要素分析
    第二节 苏州文化区历史特性
        一、水文化特色
        二、崇文之风
        三、包容并蓄
    第三节 苏州传统工艺文化区特性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及保护现状
    第一节 苏州传统工艺早期保护
        一、苏州传统工艺历史发展
        二、近代苏州传统工艺保护措施的萌芽
    第二节 苏州已开展传统工艺措施
        一、纲领政策类措施
        二、社会宣扬类措施
    第三节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新举措
        二、政府专职机构
        三、行业组织建设
        四、传承人考核制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苏州文化区内传统工艺振兴个案研究
    第一节 院校对传统工艺振兴探索—以苏州工艺美院为例
        一、研修研培模式
        二、院校扶贫模式
        三、桃花坞年画模式
        四、工作室制模式
    第二节 苏州传统工艺振兴路径—以苏州制扇技艺为例
        一、竹折扇—徐义林
        二、檀香扇—邢伟中、陈琴
        三、绢宫扇—盛春
    第三节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文化双创”背景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 对文化双创的研究
        二 对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研究
    第三节 理论基础
        一 符号学理论
        二 拉斯韦尔“5W”理论
    第四节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创新点
第一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历程
    第一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名称界定
    第二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播脉络
        一 时间传播——文化传承与民俗延续
        二 空间传播——南北辐射与全国传播
第二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内容分析
    第一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符号的内在结构
        一 建构基础:“乐感文化”心理
        二 符号构成:“能指”与“所指”
    第二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符号的文化意蕴
        一 辟邪消灾类年画符号
        二 招财进宝类年画符号
        三 生殖繁衍类年画符号
        四 祈福纳祥类年画符号
        五 教化娱乐类年画符号
    第三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符号的表征方式
        一 肖似
        二 谐音
        三 象征
第三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的传播现状
    第一节 社会活动传播
        一 节庆仪式传播
        二 生产销售传播
        三 旅游文创传播
        四 校企联合传播
        五 对外交流传播
        六 竞技培训传播
        七 邮票传播
    第二节 媒体传播
        一 传统媒体传播
        二 新媒体传播
第四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的问题研究
    第一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面临的困境
        一 市场瓦解:生产销售的生态环境发生改变
        二 功能弱化:年画的大众文化媒介功能消失
        三 受众缺失:大众的传统文化信仰观念转变
    第二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 渠道单一:媒介选择缺少多元性
        二 报道冗杂:部分新闻缺乏真实性
        三 资源不均:受众接触存在“知沟”
        四 人才匮乏:艺人媒介传播能力弱
        五 观念保守:文化资源整合利用低
第五章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策略研究
    第一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当代传播的现实意义
        一 传承意义
        二 审美意义
        三 文化意义
        四 教化意义
    第二节 “文化双创”思想在木版年画传播中的具体运用
        一 历史性与现实性相统一
        二 民族性与时代性相统一
        三 生活化与创意化相统一
        四 文化性与商品性相统一
    第三节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策略
        一 传播主体:技艺传承与内容“把关”
        二 传播内容:故事化与文创化
        三 传播渠道:多元化与专业化
        四 传播对象:“培养”理论与集体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致谢

(4)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在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2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概述
    2.1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起源及发展
        2.1.1 起源
        2.1.2 发展
    2.2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艺术特征
        2.2.1 神秘古老的题材
        2.2.1.1 祖宗轴
        2.2.1.2 神像画
        2.2.1.3 民俗戏曲画
        2.2.1.4 自然风景画
        2.2.2 层次分明的构图
        2.2.3 细致精炼的造型
        2.2.4 古朴雅致的色彩
    2.3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独特性
        2.3.1 艺术语言的独特性
        2.3.2 文化习俗的独特性
        2.3.3 历史文化的独特性
        2.3.4 制作技法的独特性
3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发展现状
    3.1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的艺术特色
        3.1.1 黑白木刻
        3.1.2 套色木刻
        3.1.3 水印木刻
        3.1.4 木口木刻
    3.2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的创作要素
        3.2.1 技法
        3.2.2 观念
    3.3 中国当代木刻版画的发展空间
4 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在中国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应用
    4.1 创作观念的应用
        4.1.1 心理补偿
        4.1.2 精神依托
        4.1.3 美化生活
    4.2 艺术语言的应用
        4.2.1 点
        4.2.2 线
        4.2.3 色彩
    4.3 灵活的技法应用
5 毕业创作《芳华》对河南滑县木版年画的借鉴
    5.1 创作题材的借鉴
    5.2 创作内容的借鉴
    5.3 创作技法的借鉴
    5.4 创作带来的思考
6 总结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5)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二、研究对象的界定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第一章 晋南木版年画的源流与制作工艺
    第一节 年画流变简述
    第二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晋南木版年画的制作工艺
第二章 清代晋南平阳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德隆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兴昌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西芦曲印改良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节 张家画坊戏曲年画
    第五节 天泰成画局戏曲年画
第三章 清代晋南绛州地区画店及戏曲年画考略
    第一节 益盛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二节 天福成画店戏曲年画
    第三节 无名画店戏曲年画
第四章 清代晋南戏曲演出与戏曲年画的图像嬗变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与当地戏曲演出关系
    第二节 梆子腔影响下的年画图像嬗变
    第三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语-图”符号关系
第五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机制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表现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图像叙事成因
第六章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艺术语言
    第一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美术特征
    第二节 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的戏曲特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6)文化生态视角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4 创新之处
    1.5 论文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研究
    2.1 非物质文化遗产
        2.1.1 概念界定
        2.1.2 主要特征
        2.1.3 保护原则
    2.2 传统手工艺
    2.3 相关理论——文化生态学
        2.3.1 文化人类学领域的文化生态理论
        2.3.2 文化地理学领域的文化生态理论
        2.3.3 人类生态学领域的文化生态理论
        2.3.4 文化生态学的主要特点
        2.3.5 文化生态的构成要素
    2.4 文化生态与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互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文化生态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
    3.1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生态环境
        3.1.1 自然环境
        3.1.2 社会经济环境
        3.1.3 社会制度环境
    3.2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述
        3.2.1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类别
        3.2.2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介绍
        3.2.3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要特点
    3.3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问题
        3.3.1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3.3.2 文化生态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问题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策略
    4.1 由个体到整体的生态保护
    4.2 由原生态到数字化的技术保护
    4.3 由需求到推广的渠道保护
        4.3.1 日渐衰弱加大宣传寻求发展
        4.3.2 努力创新拓宽社会市场需求
    4.4 由个体传承到社会传承的职业保护
        4.4.1 以“传承人”的个体保护为核心
        4.4.2 以社会传承为基础
        4.4.3 以学校传承为辅助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案例实践——杨家埠木版年画的传承与保护
    5.1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概况
        5.1.1 自然环境
        5.1.2 风俗习惯
        5.1.3 艺术特点
        5.1.4 历史沿革
    5.2 杨家埠木版年画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5.2.1 发展现状
        5.2.2 问题分析
    5.3 杨家埠木版年画传承与保护的建议
        5.3.1 政府主导,解决传承困境
        5.3.2 社会参与,增强保护意识
        5.3.3 高校资源,创新人才培养
        5.3.4 深化发展,打造品牌优势
        5.3.5 拓宽路径,发展文创产业
    5.4 案例设计及展示
        5.4.1 品牌标识设计
        5.4.2 图案设计及运用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论文发表及科研情况
致谢

(7)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之处
    第四节 民俗文化的含义、分类
        一、民俗文化的含义
        二、民俗文化的分类
第一章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类型及其出版价值
    第一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特点
        一、图书产品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
        二、在选题、读者选择上有明显的地域针对性
        四、具备较强的文化服务性
    第二节 民俗文化图书的类型
        一、按民俗类别分类
        二、非常注重对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三、按实际用途分类
        四、按语言文字分类
    第三节 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价值
        一、记录与保存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手段
        二、民族文化交流与发展繁荣的得力推手
        三、满足读者的生产生活与休闲娱乐需要
        四、依靠产品的系列化开发提升出版效益
第二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取得的成就
    第一节 出版融入到“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
        一、大批民俗文化图书问世,填补出版空白
        二、出版民俗文化图书的主要单位及其抢救的民俗类型
    第二节 非物质文化遗产背景下民俗类图书出版升温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俗文化紧密联动
        二、“非遗热”助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
    第三节 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涌现大批民俗类图书
        一、优秀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日益受到重视
        二、重点图书出版规划中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特点分析
    第四节 民俗文化题材成为少儿图书市场新热点
第三章 2003 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动力与内容问题
        一、多因素致使民俗文化出版动力不足
        二、内容存在失真现象且尺度把握不当
    第二节 民俗文化出版的资源与市场问题
        一、民俗资源的消失让出版成了“无米之炊”
        二、民俗文化专业人才稀缺使出版举步维艰
        三、民俗文化出版的高成本令出版社望而止步
        四、民俗文化出版市场没有形成明显优势
第四章 推动民俗文化图书出版持续发展繁荣的对策
    第一节 政府需加大对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的扶持力度
        一、运用媒介手段保护民俗资源,为选题奠基
        二、加强对出版业的经济援助,鼓励民间投资
        三、设立传承人机构,培养专业作者与编辑队伍
    第二节 出版社应更好地打造民俗文化图书产品
        一、重新审视出版功能,树立文化本位意识
        二、争取政府财政资助,寻求企业合力出版
        三、合理配置选题资源,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精”
        四、坚持读者需求原则,满足读者的个性化需要
        五、提高大众读物质量,增强小众读物趣味
    第三节 出版社在开拓民俗文化图书市场上应具前瞻性
        一、辅以数字化手段,提升图书产品附加值
        二、跨界建立合作关系,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解锁更多的宣传模式,优化营销“小王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2003-2018 年出版的代表性中国民俗文化图书书目
致谢

(8)冯骥才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冯骥才口述实录文学
    (一)写作始末
    (二)文学化的口述实录
        1.口述实录采访过程的文学化
        2.口述实录文本叙事的文学化
    (三)口述历史原则与价值诉求
        1.口述历史原则
        2.价值诉求
二、冯骥才“非遗”传承人口述史
    (一)“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提出与完善
    (二)民间文化遗产抢救下的传承人口述史实践与方法
        1.抢救性普查与记录
        2.整理与出版
        3.立档与数据库建设
        4.学科与学术建设
    (三)“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
三、冯骥才其他口述历史实践
    (一)活化历史记忆:泰山挑山工口述史
        1.冯骥才与泰山挑山工
        2.泰山挑山工口述史的实践与方法
        3.泰山挑山工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
    (二)审视人生精神的历史:“自我口述史”
        1.“自我口述史”的背景、内容与方法
        2.“自我口述史”的价值与意义
    (三)与艺术家的心灵对话:韩美林口述史
        1.韩美林口述史的内容与写作目的
        2.作为方法和文本的韩美林口述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天门蓝印花布的概念及地域分布
        1.1.1 天门蓝印花布概念的界定
        1.1.2 天门蓝印花布的地域分布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前人的研究与不足
        1.3.1 中国蓝印花布的研究
        1.3.2 现有的天门蓝印花布研究
        1.3.3 现有天门蓝印花布研究的不足与空白
    1.4 本文的切入点与框架
        1.4.1 本文的切入点
        1.4.2 本文的框架
    1.5 研究的技术路线、方法与创新
        1.5.1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1.5.2 本文的创新
        1.5.3 未来的展望
    1.6 本章小结
    1.7 本章参考文献
2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与行业变迁
    2.1 天门蓝印花布的历史渊源
        2.1.1 蓝染技艺的考古线索与变化发展
        2.1.2 防染印花技法的历史沿革
        2.1.3 印花型版的发展变革
    2.2 天门蓝印花布的行业变迁
        2.2.1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兴盛
        2.2.2 天门蓝印花布行业的衰落
    2.3 本章小结
    2.4 本章参考文献
3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造工具
    3.2 天门蓝印花布的技术工艺
        3.2.1 染料的制作
        3.2.2 天门蓝印花布的制作程序
    3.3 天门蓝印花布的现代创新技术工艺
    3.4 本章小结
    3.5 本章参考文献
4 天门蓝印花布的艺术内涵与文化特征
    4.1 天门蓝印花布的色彩艺术
    4.2 天门蓝印花布的图案艺术
        4.2.1 地域文化与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
        4.2.2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表现手法
        4.2.3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象征意义
        4.2.4 天门蓝印花布图案艺术的应用功能
    4.3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其他地域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3.1 天门蓝印花布与南通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2 天门蓝印花布与山东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3 天门蓝印花布与湖南蓝印花布的比较分析
        4.3.4 天门蓝印花布与日本型版印花的比较分析
    4.4 天门蓝印花布艺术与荆楚地区其他民间工艺的比较分析
        4.4.1 天门蓝印花布与孝感雕花剪纸的比较分析
        4.4.2 天门蓝印花布与老河口木版年画的比较分析
    4.5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与故事传说
        4.5.1 天门蓝印花布的文化特征
        4.5.2 天门蓝印花布的故事传说
    4.6 本章小结
    4.7 本章参考文献
5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分析及保护技术
    5.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概述
    5.2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的保护技术
        5.2.1 天门蓝印花布遗存织物的蓝色染料分析
        5.2.2 天门蓝印花布织物的保护方法
    5.3 本章小结
    5.4 本章参考文献
6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及应用展望
    6.1 天门蓝印花布的创新应用
        6.1.1 天门蓝印花布在服饰中的创新应用
        6.1.2 天门蓝印花布在家用纺织品中的创新应用
        6.1.3 天门蓝印花布在其他载体中的创新应用
    6.2 天门蓝印花布的展望
        6.2.1 天门蓝印花布的保护传承与开发现状
        6.2.2 文化回归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2.3 工艺创新与天门蓝印花布产业的复兴
    6.3 本章小结
    6.4 本章参考文献
结论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濒危木版年画开始抢救(论文参考文献)

  • [1]冯骥才文化遗产保护相关事记(1964—2020)[J]. 冯骥才工作室. 民艺, 2021(01)
  • [2]苏州传统工艺振兴措施研究[D]. 陈倩.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02)
  • [3]“文化双创”背景下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民俗文化传播研究[D]. 冯晓昕. 郑州大学, 2020(03)
  • [4]河南滑县木版年画在当代木刻版画创作中的应用研究[D]. 张力方.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5]清代晋南戏曲年画研究[D]. 张靖.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6]文化生态视角下潍坊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D]. 韩君. 青岛理工大学, 2019(01)
  • [7]2003年以来中国民俗文化图书出版研究[D]. 彭盼.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8]冯骥才口述历史理论与实践研究[D]. 曾富城. 温州大学, 2019(01)
  • [9]作家的“民间” ——冯骥才民间文化遗产思想研究[D]. 孙玉芳. 天津大学, 2019
  • [10]天门蓝印花布的技艺与文化研究[D]. 张雷. 东华大学, 2018(10)

标签:;  ;  ;  ;  ;  

濒危木版年画开始获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