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作业评分的思考

翻译作业评分的思考

一、从批改翻译作业中想到的(论文文献综述)

高雨榕[1](2021)在《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文中指出批判性思维能够开拓思维、提高创新能力、提升素养,对现代社会具有重要意义。我国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相对滞后,对批判性思维的测量研究,也主要是停留在翻译国外的测量量表。本研究通过查阅文献、问卷调查、访谈、数据分析等方法,以高中生为被试对象,针对高中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做了以下研究。一是理论研究。梳理国内外对批判性思维的研究,发现主要以批判性思维的概念内涵、现状调查、培养策略为主,而对批判性思维测量的研究较少。国外对批判性思维的测量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测量较少,就具体学科所展开批判性思维的测量也较少。因此,基于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技能问卷,制定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二是探索性研究。批判性思维有着“反思性、质疑性、复杂性和开放性”的特征,借鉴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的“分析、推理和评价”三大维度,突出其特征,即:在地理学习中,表现为学生能够理性、客观地分析地理现象及各地理要素间的关系;能够反复地、深入地推敲地理问题的背后逻辑;能够对已有观点或解决方案提出质疑;能够系统地、辩证地、多角度地对地理事物进行辨析解释或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进行评价。三是测试卷编制。通过两次编制、两次施测,形成了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初次编制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94,标准化克朗巴哈系数为0.744,分半信度分别为0.335和0.832,内部差异较大。第二次编制测试卷的克朗巴哈系数为0.749,标准化克朗巴哈系数为0.757,分半信度分别为0.580和0.579,内部较稳定。总体来说,第二次编制的测试卷更为理想。因此,将二次测试的240份有效样本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评分析。四是测评分析。对整体情况、被试学生性别、被试学校、被试地区等方面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整体上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处于中等水平;被试男生与女生之间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相差不大,性别差异的差距几乎不存在;被试市重点中学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略高于区重点中学学生;被试上海学生的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比被试江西赣州学生要更强一些,但并不是每一道测试题都是上海学生表现出的批判性思维更强,江西赣州学生在部分测试题上也表现出批判性思维技能较好。对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各特征分析,可以发现:各特征等级均分在1.75-2.02之间,差距并不大;对各特征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有拿满分的同学,也有拿0分的同学,说明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其中,开放性特征表现最为突出;其次是反思性特征表现较好;再者为复杂性特征表现一般;质疑性特征表现最弱。五是原因分析。通过结果分析、访谈调查等方式,得出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偏低主要受到教育方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学生基础、学习习惯、性别差异、地理学科的综合性、动态性等因素的影响。

万东梅[2](2020)在《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语写作是义务教育阶段九年级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直接反映其语言运用能力。《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对初中生的英语写作提出了具体的要求。然而大多数九年级学生在学习英语时,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单词的记忆、完形填空及阅读题的训练中,忽略了英语写作这一难题。所以本文作者从九年级学生的英语作文中分析常见错误类型及其产生的原因,希望学生及教师能进一步了解写作中的常见错误,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减少英语作文中的错误,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研究以错误分析理论和中介语理论为理论依据,以陕西省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学生英语期中试卷中的作文为分析样本。旨在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有哪些类型,如何分布?(2)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出现这些常见错误的原因是什么?本文作者从延安新区外国语学校九年级12个班级600名学生的作文中随机选取4个班级200名学生期中试卷的英语作文,剔除无效文本,最终有效作文192篇,先将其输入至批改网统计其中的常见错误数量和类型。其次,本文作者进行了人工批改,经过细致的对比分析,除去因文本书写太乱无法识别的错误,共统计出892个常见错误。然后把不同错误类型的数量输入到Excel软件中,通过Excel软件分析出各类错误的占比。最后,本文作者对7位该校九年级英语老师和15位本次所分析作文文本的学生进行了访谈,进一步分析学生在作文中出现常见错误的原因。研究结果如下:(1)词法错误方面:动词的使用错误最多,其中时态错误尤为突出;其次,名词的使用错误主要体现在名词单复数及其所有格错误;冠词的使用错误主要是冠词的省略、冗余和混用错误;最后,形容词和副词、介词及代词的使用错误较少。(2)句法错误方面:句法层面的错误出现频率最高的是句子主要成分缺失和冗余;其次是主谓一致的使用错误,主要体现在不遵循语法一致和就近一致的原则;句子语序混乱和连词误用方面的错误相对较少。(3)语篇错误方面;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的句子结构过于简单,语篇形式单一,主要表现在语篇层面上的衔接错误和语义连贯错误。本研究通过样本分析和访谈,发现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产生的错误受语际迁移、语内迁移和训练迁移的影响,且教师单一的英语写作教学形式和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匮乏也是这些错误形成的原因。最后,本研究提出了解决此类问题的一些具体教学策略,帮助九年级教师改变英语写作教学形式,从而帮助学生逐渐减少英语作文中的常见错误。

刘天祺[3](2020)在《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进入21世纪的第三个十年,人工智能技术已经由最初的摸索阶段向成熟的普及应用阶段发展,随着国家广泛布局人工智能产业开始,AI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人工智能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便是世界各国争夺科技主导的前沿阵地。传统的出版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智能化出版的需要,固有的生产模式被颠覆,出版业需要与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融合,借助智能技术来塑造一个新的出版产业形态,以适应时代发展的同时继续完成自己作为国民文化基础产业的重要使命。基于此背景,本文在人工智能技术与出版业融合的基础上探究出版业各流程各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转型发展的具体着力点、实际应用及未来可能。文章从出版活动的“编辑、印刷、发行”三大基础环节出发,探讨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产、编辑加工、印刷、营销发行环节的具体应用,分析在这四个环节中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原理特点和实际需要,从而进行归纳,并分别以“微软小冰”、“中知编校系统”、“虎彩和河南新华印刷公司”以及“苏州第二图书馆”作为典型案例来具体探讨人工智能助力出版流程运作的优秀成果,并分析四者分别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优势。在最后针对于现今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业的应用发展现状提出两点反思,以期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来为未来出版业应用人工智能的路径和模式提供借鉴。自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强调要充分增强文化自信,认为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而出版业作为我国文化产业的支柱更是应该率先扛起文化自信的大旗。人工智能技术高效化、便捷化的特点可以快速将出版活动中形成的复杂数据可视化,从而与读者做到充分连接,这正是出版业想要进行产业融合和发展之所需。人工智能与出版业的结合满足了文化自信的需要,也满足了智媒时代万物皆媒的需要,出版业的智能化转型之路将因此而更值得期待。

杨诗璇[4](2020)在《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议论文写作教学一直是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但同时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也一直饱受质疑,很多人不认可其教学价值,认为高中议论文写作是一种固化的、僵硬的为考试而生的套路式写作,当学生结束高考后就不再有意义。但是笔者认为,议论文写作本身作为教学内容并没有问题,之所以处于如此尴尬的处境,本质是因为当前的教学活动很大程度上以考试为指向,将“议论文”本身当作了教学的唯一重点,而忽略了它之所以成为语文教学内容的原因是因为能够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本文将核心素养与议论文写作教学相结合,首先明确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和目的,然后对当前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问题进行了具体的梳理与分析,最后针对教学中的问题提出改进策略。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绪论部分主要包含四个内容。首先笔者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困境、核心素养对语文教学的要求及国外议论文教学带来的启示三个方面对本研究的缘起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笔者对议论文写作教学和核心素养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和总结;最后,笔者对本研究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了说明。第一章旨在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进行概述。首先,笔者对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教”和“学”的对象——“议论文”进行了说明。然后,笔者对语文新课改重视核心素养的背景进行了介绍,为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核心素养相结合提供了依据。最后,笔者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意义和目的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说明。第二章旨在明确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笔者通过梳理文献,分析调查问卷和学生习作,认为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的根本问题在于把议论文写作等同于考试写作,而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以考试为指向,而忽视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第三章旨在对议论文写作教学提出策略。笔者在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指向的理念下,首先提出了基于核心素养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其次以具体的阅读教学和活动教学案例说明议论文写作教学在传统作文教学之外,可以如何展开;最后,从发展核心素养出发,对当前议论文写作评价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进策略。笔者希望通过此研究,改变当前社会对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偏见,让议论文写作教学真正能够对学生的长远发展产生帮助。也希望笔者的研究能为当前的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提供一点新思路。最后,也是为自己日后从事教学工作做好积累与准备。

黎懿瑶[5](2019)在《背诵策略促进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路径探究》文中提出一直以来,背诵策略是教师在语言教学中使用频繁的策略之一,在语言学习过程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成功的语言学习者和教学研究者都肯定背诵策略的有效性。即使存在部分学者认为背诵策略古老、死板,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背诵策略作为学习策略中极其微小的一种子策略,对英语学习的方方面面都产生着积极的影响。尤其是作为语言输入的一种方式,背诵对语言输出更起着毋庸置疑的作用。在说与写这两种语言输出方式中,写作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占据着更加重要的地位,由此,笔者选取了背诵策略与英语写作能力,并且以语言的输入与输出假说,产出导向法以及以读促写的教学方法为理论基础进行本次实验研究。为了探究背诵策略是如何对写作能力产生影响的,笔者选用行动研究法对单一的受试进行个案研究。研究对象为哈尔滨市某非重点初中初四的一名学生。通过对受试学习情况的分析并结合《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以及中考的相关要求,选取写作能力中的三部分进行探究,分别为:语言使用(本文以词汇和动词短语的使用为主)的准确性、文章的连贯性以及文章结构的完整性。行动研究共有三轮,每一轮时长为四个教学周,总共预计三个月,每一轮研究都包括问题分析,背诵策略训练,写作,访谈这四个步骤。力求每一轮研究后能够改善相关问题。通过观察、访谈以及几次背诵策略训练后对作文的分析,最终得出研究结论:在背诵策略使用的过程中强调正确的词汇以及动词短语的使用形式,并且通过反复巩固练习可使写作能力中的词汇以及动词短语的准确性得到明显改善;在背诵策略使用的过程中对背诵材料的前后文进行细致地分析与学习,了解连接词前后所表达内容可使写作中行文的连贯性得到一定的提高,但提高幅度并不稳定;在背诵策略使用的过程中强调材料的整体结构,分块进行记忆,有利于提高写作中文章框架、内容的完整性,但此阶段时间较短,还需要后续试验来对比分析此结果的变化程度如何。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有待于后续研究进行补充:1.实验对象仅为一人,为日后的研究可提供的参考有限。2.受试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虽然有所改善,但还没有完全解决。写作问题分为语言层面和内容层面两方面,由于时间关系,本研究主要关注的是语言层面的问题,日后逐渐补充内容层面相关的研究。3.语言学习是需要长期坚持才能有效果的事情,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本研究时间安排略显仓促。在日后的探索学习中还要进一步完善。

杨杨[6](2019)在《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文中提出古德莱德将课程分为五种不同的课程形态,即理想课程(Ideological Curriculum)、正式课程(Formal Curriculum)、领悟课程(Perceived Curriculum)、运作课程(Operational Curriculum))、经验课程(Experience Curriculum)。课程理念、计划到课程在具体课堂上的呈现都得经过领悟课程阶段,教师对课程的理解如何不仅直接影响本科目的发展,更是深刻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每门学科课程都具有独特的学科本质与特点,因而教师对每门学科课程的理解理念、思维方式等都各具差异。再者每一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思维方式等都因阶段所异,其体现自然不同。基于此,本论文是以小学语文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实然状况进行调查,深入剖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改进策略。本研究除了对基础理论的文献分析以外,还采用了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课堂观察法,再综合分析问卷调查收集回的资料、教师教案、课堂实录和访谈的基础上,并参与其他学者一些相关研究成果,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研究。论文共分为五部分: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一章:对教师课程理解进行理论概述。首先对课程理解与教师课程理解的概念进行梳理及界定,并阐述了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分析出教师对课程理解的必然性,为教师对课程的应然理解提供方向。第二章: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与分析。调查小学语文教师对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四方面的理解现状,并对具体存在的问题进行阐述。通过调查发现,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诸多问题,问题主要表现为:三维目标的割裂化与标签化、教学参考书的过分依赖、课程实施忠实化、评价方式主要体现为以知识为主的测评等。第三章:对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存在问题的原因进行剖析。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所获得的资料进行整理、统计,再结合已有文献研究成果的分析。主要从课程观体现为“知识理性”为主、教师职业情感缺失、课程培训缺乏效度、考试为主的评价方式等几方面进行原因的论述。试图深层次地去探究教师对课程理解产生问题的缘由,为提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对策提供支撑依据。第四章:基于上述对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提出了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改进对策。主要从以下三方面:一是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策略方面。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促发教师内在激励等;二是教师间协作策略方面。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创设良好的教师文化、构建教研共同体;三是教师外部的支持性策略方面。改革课程评价体系、提升课程培训应用性、增强语文课程标准明晰度等。

唐想霞[7](2019)在《功能性写作策略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文中认为议论文写作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在具体的写作教学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周子房博士等提出的功能性写作策略,在学界引起了积极的反响。基于功能性写作策略在甘肃部分地区和高中学段缺乏应用的现状,本文拟将功能性写作策略应用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当中,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开拓新视野、提供新方法,进而为改变该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甘肃省兰州市和岷县的部分高中生和语文教师为调研对象,通过调查研究,发现两地目前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普遍存在诸如任务情境缺失、读者意识与目的意识淡薄、有效学习支架搭建缺失、评改方式单一或片面等问题。在系统学习、整合功能性写作的相关理论并分析2017年“新课标”对高中议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及甘肃部分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现状之后,通过探究功能性写作策略与高中议论文写作实践的契合性,展望功能性写作策略在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前景,以期能为改善教育欠发达地区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理论依据。针对两地高中议论文写作的教学现状,本文拟通过创设写作任务情境来改善议论文写作任务情境缺失的现状,估量学习元素来确定学生的写作困难点,搭建有效学习支架来改善议论文写作过程指导缺位的现状,设计多元评价机制来改善议论文写作评改方式单一或片面的现状。对于如何创设写作任务情境、估量学习元素、搭建有效学习支架、设计多元评价机制等问题,本文拟通过功能性写作的教学实践,总结适合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原则与方法,并基于这些原则与方法进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案例的开发,以期能为教育欠发达地区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提供借鉴。

陈慧敏[8](2019)在《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研究》文中指出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具体到抽象的进阶过程。学习进阶不仅强调学科的逻辑体系,还强调关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它是学生在学习某一主题的重要概念过程中符合学生认知发展的理解序列,学生需要“踏脚”一个个“脚踏点”,最终才能达到概念的理解。《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将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分为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责任与态度四个方面,提倡要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本研究通过学习进阶来规划核心素养的发展,并对核心概念和重要概念作出了相关界定。为了选定“动量守恒”的重要概念和调查学生对这些重要概念的掌握情况,本研究主要采用了文献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比较法,通过问卷星软件调查一线教师对重要概念的认可程度,采用SPSS统计软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并对每个概念进行赋值处理。接下来,通过编制测试工具对学生概念掌握情况进行调查,并借助Bond&Fox Steps软件,基于Rasch模型对测试题及结果进行研究。根据测试结果,从学科知识、科学思维、数学工具、科学探究和科学责任与态度五个方面建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最后,根据已建构的学习进阶,选取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教学设计,并与一线教师进行交流和访谈。总的来说,本论文所要研究的问题如下:第一,“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的调查研究。首先,笔者通过分析国内外课程标准和研读教材,以及用CmapTools软件制定出相应的概念图,初步筛选出“动量守恒”的重要概念。为了获得一线教师对这些重要概念的认可,本研究采用问卷星对一线教师进行调查,最终选取出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第二,基于Rasch模型对测试题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美国PhysPorts下载EMCS(Energy and Momentum Conceptual Survey)试题和MBT(Mechanics Baseline Test)试题,翻译之后,结合我国实情,对试题进行适当地增减、修改。测试题编制完成后对高一不同水平的学生进行测试,借助Bond&Fox Steps软件,基于Rasch模型对测试题及结果进行研究。第三,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建构研究。本研究先选定重要概念,再根据测试结果从学科知识、科学思维、数学工具、科学探究和科学责任与态度五个方面建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的学习进阶。第四,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与评测。根据已建构的学习进阶,选取动量守恒定律进行教学设计,再与一线从事高中物理教学工作的经验教师进行交流和访谈,听取他们的建议,以评价和修改教学设计。本研究的主要结论如下:高中物理“动量守恒”主题下的重要概念共有15个;得出了“动量守恒”主题下的重要概念的难度值;建立了“动量守恒”主题下学科知识、科学思维、数学工具、科学探究和科学责任与态度五个方面的学习进阶。

赵倩[9](2019)在《高中文科倾向生数学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原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定义问题是由命题者先给出一个新的概念、新的运算法则,或者给出一个抽象函数的性质等,然后让学生按照这种“新定义”解决问题。“新定义”问题题型较为新颖,所包含的信息丰富,能较好地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在理解新定义问题时困难重重。本文通过调查问卷,调查了山东省6地市12名老师和肥城某高中高二、高三的38名学生,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进行调查,旨在找到教师的教给学生造成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和学生的学造成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本文利用调查问卷,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找到造成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困难点主要有:不能正确、全面理解题目中给出的新定义的概念或者运算是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关键原因;不能根据给出的新定义概念或者新定义的运算符号用恰当的数学关系式进行表示,这是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最大原因;不能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新定义的概念或者运算正确提取所需要的基础知识是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不能通过题目中给出的新定义的概念或者运算选择正确的思想方法是学生理解困难的原因。针对上述原因及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分析学生的学习过程,找到造成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有:文字语言、符号语言与图形语言转化不熟练;忽视对理解新定义问题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总结整理;文科倾向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欠佳;与新定义问题相关的知识掌握不牢固;文科倾向生容易忽略新定义问题中的隐含信息;新定义的信息容易使学生产生紧张情绪;理解新定义问题经验过少。本文利用调查问卷,分析教师的教学过程,找到造成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是:教师对新定义问题不够重视;教师对新定义问题讲解较少;对新定义问题讲解的方法比较单一;当遇到新定义问题时,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较低;教师对新定义问题指导不够及时,讲解新定义问题时不够系统,不能帮助学生建立理解新定义问题的系统模式或方法;教师对新定义问题总结较少。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提出的教学建议:在讲解新定义问题时,注意训练学生用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对新定义问题进行描述,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新定义问题;在讲解新定义问题时,给学生提供理解新定义问题的多种方法,并帮助学生总结整理这些思想方法,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能力;在新定义问题的理解上,提高对学生的要求,从而促进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对新定义问题做到及时讲解、及时评价、及时反馈、及时帮助学生们总结整理,从而促进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重视新定义问题,增加对新定义问题的讲解,从而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能力;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多鼓励学生,让学生体验更多的理解成功感觉,帮助学生克服对新定义问题的紧张感,进而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能力。对学习的过程提出的学习建议: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对文字语言、符号语言、图形语言三种语言的转化训练,从而促进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重对理解新定义问题思想办法的总结、整理、反思,进而促进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注意提高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文科倾向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牢固的掌握所学知识,建立系统的知识网络,从而促进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增加新定义问题的练习量,促进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多做心理暗示,来克服学生面对新定义问题的紧张感,从而提高学生对新定义问题的理解。

林敏萍[10](2019)在《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文中指出马来西亚华文中学因拒绝接受《1961年马来亚教育法令》改制建议,而成为国家教育体制外的华文独立中学,已公认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生命得以延续与存在的文化堡垒,不仅是马来西亚特有的教育体制,也是世界绝无仅有的办学经验,此独特性与了解其在体制外生存的何以可能是本研究的价值所在。本研究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与访谈法,即采用跨越三十多年的三次全马独中调查报告(1983年、1992年、2016年)统计数据之比较分析,以及对14位现任资深独中校长的访谈分析,辅以社会学为分析视角,揭示独中在国家体制外生存的历程与状态,最后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以即将服务的独中为例,量身定制其教育蓝图,并供其他独中作为未来发展的参考。本研究完成对独中五十多来于体制外生存状态的研究与揭示,获得的研究发现可归纳为以下五项:一、本研究发现从独中1961年拒绝改制及其后十余年垂死挣扎的经历中,作为社会运动的独中教育为求生存,与教育渐行渐远,失去方向,而濒临死亡。直到1973年独中复兴运动提出“走自己的路”,遵循《独中建议书》所提出的独中办学四大使命和六大方针,以及独中工委会的扶持,让独中从濒死边缘重生。二、独中办学者在独中办学路线、课程设置、教学媒介语之争议,是一场原则与权宜的长期拉锯战。由于在国家教育体制外办学,造就了独中课程设置的自由多元性,但依然摆脱不了政府课程的牵绊。本研究认同《独中教育蓝图》所强调的课程领导策略,改革现有课程结构、优化课程标准及推动校本课程,将有助于独中往正确的教育方向发展。本研究建议董总应借鉴社会学介入的方法,积极寻找有意愿的独中成为教育改革的试点学校,作为教育改革实践的突破口。三、本研究从调查报告分析发现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董事会的决策权牵涉广泛,而作为学校主体的学生与教师,则几乎没有参与决策权。本研究建议独中行政管理应分散权力和加强制度化管理,减少诉诸于人情与关系的“人治”的不稳定与不确定性。本研究同时也揭示资深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主要有三: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是一场权力的博弈。四、本研究发现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及其家庭年收入偏高的现象,独中渐成为再生产理论中“教育机构是社会再生产的中介”的一分子。本研究吁请独中办学者需省思独中教育的社会责任与教育公平促进功能的维持,同时提醒独中教育工作者对于家庭背景处于劣势者应给予更多关注与协助,并对有关弱势学生在原有课程内容与教学法等作出相应调整。五、从调查报告比较分析结果显示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但尚需对教师教育进行长期且有系统的规划,并积极推动校本师资培训。此外,统计结果也显示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因此本研究提出解放教师的时间,并真正赋权予教师,让他们成为独中接下来十年教育改革工程的中坚力量。有鉴于每一所独中的精彩与不死韧性,就是来自它的独特性,本研究最后提出各独中应为自己量身定制教育蓝图的建议,才是独中未来生存之道。本研究最后综合前四章研究发现与揭示,在参考《独中教育蓝图》框架与内容的基础上,以研究者博士毕业后即将服务的丹中为例,为其量身定制一份教育蓝图,主要提出以课程改革与可持续发展的经费筹措方式双管齐下,即“选课走班”与“丹中教育基地”,让丹中走出自己的路,并提供予其他独中作为参考。

二、从批改翻译作业中想到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从批改翻译作业中想到的(论文提纲范文)

(1)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第2章 批判性思维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思维
        2.1.2 批判性思维
    2.2 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相关理论基础
        2.2.1 杜威的反思理论
        2.2.2 加利福尼亚批判性思维理论
第3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的初次编制
    3.1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维度
    3.2 初次测试的设计
        3.2.1 测试的总框架
        3.2.2 测试题的选择范围
        3.2.3 测试题的选择内容
        3.2.4 测试题的确立
        3.2.5 测试卷的评分标准
    3.3 初次测试卷的发放与回收
    3.4 初次测试的结果分析
        3.4.1 成绩分析
        3.4.2 信度分析
        3.4.3 相关性检验
        3.4.4 因子分析
    3.5 初次测试的访谈
        3.5.1 专家同行访谈
        3.5.2 学生访谈
        3.5.3 访谈小结
    3.6 对初次测试的思考
第4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的二次编制
    4.1 二次测试的出发点
    4.2 二次测试的设计
        4.2.1 对初次测试卷选择题的修改
        4.2.2 对初次测试卷综合题的修改
        4.2.3 新编测试题
        4.2.4 二次测试的确立
        4.2.5 二次测试的评分标准
    4.3 二次测试卷的发放与回收
    4.4 二次测试的结果分析
        4.4.1 成绩分析
        4.4.2 信度分析
        4.4.3 相关性检验
        4.4.4 因子分析
    4.5 二次测试的访谈
        4.5.1 专家同行访谈
        4.5.2 学生访谈
        4.5.3 访谈小结
    4.6 对二次测试的思考
第5章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二次测试分析
    5.1 总体情况的统计分析
        5.1.1 基本情况
        5.1.2 被试学生性别的统计分析
        5.1.3 被试学校的统计分析
        5.1.4 被试地区的统计分析
    5.2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特征的统计分析
        5.2.1 基本情况
        5.2.2 反思性特征分析
        5.2.3 质疑性特征分析
        5.2.4 复杂性特征分析
        5.2.5 开放性特征分析
    5.3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统计结果
        5.3.1 总体情况小结
        5.3.2 各特征情况小结
    5.4 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原因分析
        5.4.1 教学方面影响
        5.4.2 学生自身影响
        5.4.3 地理学科本身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1.1 关于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含义
        6.1.2 关于测试卷
        6.1.3 关于测试结果
        6.1.4 关于原因分析
    6.2 研究不足
    6.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初次编制)
附录B 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测试卷(二次编制)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对初中英语写作的要求
        1.1.2 初中英语写作现状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错误的定义
    2.2 错误的分类
    2.3 国内外英语写作错误相关研究
        2.3.1 国外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2.3.2 国内英语写作错误的研究
        2.3.3 小结
第三章 理论依据
    3.1 错误分析理论
        3.1.1 错误分析理论
        3.1.2 错误分析五个步骤
    3.2 中介语理论
        3.2.1 中介语三大特征
        3.2.2 中介语转换的五个主要过程
第四章 研究方法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英语作文文本
        4.3.2 批改网
        4.3.3 访谈提纲
        4.3.4 Excel统计分析软件
    4.4 研究过程
        4.4.1 文本分析
        4.4.2 访谈
第五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5.1 错误类型及分布
        5.1.1 词法错误
        5.1.2 句法错误
        5.1.3 语篇错误
    5.2 常见错误原因讨论
        5.2.1 语际迁移——母语干扰
        5.2.2 训练迁移
        5.2.3 语内迁移
第六章 结论
    6.1 研究发现
    6.2 教学启示
        6.2.1 减少母语负迁移
        6.2.2 夯实语法基础知识
        6.2.3 拓展纠错方法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3)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人工智能技术促进了出版业态的转型升级
    第一节 政府的宏观政策支持
    第二节 “人工智能+出版”:探索与融合
        一、融合出版的浪潮已经袭来
        二、融合发展给出版业增添了新的内涵
第二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生产环节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教育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一、需求下的数字化教育出版
        二、“智能化学习”助力教育出版
        三、“智能教育热”下的反思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大众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一、智能技术开启大众出版新篇章
        二、VR、AR技术增强童书趣味性体验
    第三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专业内容生产领域的应用
        一、人工智能技术使专业出版“更专业”
        二、人工智能协助学术出版查重与检索
    第四节 案例讨论:以微软旗下智能机器人“微软小冰”为例
第三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辑加工环节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内容审校部分的应用
        一、校对环节应用人工智能技术的背景
        二、校对校改流程的智能化尝试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编排设计部分的应用
        一、AI借助框架和模板来代替美感
        二、人工智能赋予图书装帧排版新动能
    第三节 案例讨论:以“中知编校”智能图书编校排系统为例
第四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印刷环节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印刷部分的应用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印刷环节实现绿色印刷
    第三节 案例讨论:以虎彩和河南新华两家印刷企业为例
第五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发行营销环节中的应用
    第一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获取用户数据部分的应用
        一、大数据视域下的数据挖掘技术算法
        二、用户数据的获取在碎片化阅读背景下更具价值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在营销环节中的应用
        一、精准描绘用户画像做到“千人千面”
        二、“人工智能+场景”引领营销新风尚
        三、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营销的多方面连接
    第三节 人工智能拓展出版业市场服务新模式
    第四节 案例讨论:以苏州第二图书馆分拣流通系统为例
结语
    第一节 人工智能创作作品是否应该拥有版权
    第二节 人工智能技术人才的培养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困境
        (二) 语文核心素养对教学的要求
        (三) 国外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启示
    二、研究现状
        (一)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相关研究
        (二) 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意义
        (一) 丰富议论文写作教学与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二) 突破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尴尬困境
    四、研究方法
        (一) 文献研究法
        (二) 问卷调查法
        (三) 案例研究法
        (四) 总结归纳法
第一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概述
    第一节 议论文的概念及特点
        一、议论文的概念
        二、议论文的特点
    第二节 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第三节 核心素养背景下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
        一、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意义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目标
第二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问题
    第一节 学生在议论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写作前,学生缺乏写作动力的问题
        二、写作中,学生议论文中出现的问题
        三、写作后,学生缺乏自省意识的问题
    第二节 教师在议论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目标偏离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方式单一
        三、议论文写作教学忽视评价
第三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策略
    第一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议论文写作教学原则
        一、议论文写作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二、议论文写作教学要与现实相联系
    第二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议论文写作教学活动
        一、以阅读促进写作
        二、以活动激发思维
    第三节 基于核心素养的议论文写作教学评价
        一、明确议论文写作评价的原则
        二、丰富议论文写作评价的主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背诵策略促进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路径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的目的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际意义
    四、论文框架
    五、本章小结
第二章 背诵策略的文献综述
    一、语言学习策略
        (一)语言学习策略的定义
        (二)语言学习策略的分类
    二、背诵策略
        (一)本研究关于背诵策略的定义
        (二)国外背诵策略的相关研究
        (三)国内背诵策略的相关研究
    三、本章小结
第三章 背诵策略促进写作能力发展的理论基础
    一、输入与输出假说
        (一)Krashen的输入假说
        (二)Swain的输出假说
    二、产出导向法
        (一)输出驱动假说
        (二)输出驱动-输入促成假设
        (三)产出导向法
    三、以读促写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一)行动研究
        (二)教育行动研究
        (三)教育行动研究基本程序
        (四)访谈法与观察法
    四、实验设计
    五、实验数据的收集与处理
    六、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过程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一)制定计划
        (二)实施方案
        (三)评估结果
        (四)研究结果与反思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一)制定计划
        (二)实施方案
        (三)评估结果
        (四)研究结果与反思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一)制定计划
        (二)实施方案
        (三)评估结果
        (四)研究结果与反思
    四、本章小结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一、主要研究发现与讨论
    二、对教育教学的启示
    三、局限与展望
    四、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新课程实施的现状
        (二)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
        (三)现存问题的思考
    二、文献综述
        (一)国内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二)国外教师课程理解研究概况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课堂观察法
第一章 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概述
    一、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课程
        (二)课程理解
        (三)教师课程理解
    二、教师课程理解的理论基础
        (一)哲学解释学
        (二)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
        (三)古德莱德的课程层次理论
    三、教师课程理解的内容
        (一)课程目标
        (二)课程内容
        (三)课程实施
        (四)课程评价
第二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现状调查及分析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工具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内容
    二、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调查现状及分析
        (一)课程目标的理解
        (二)课程内容的理解
        (三)课程实施的理解
        (四)课程评价的理解
    三、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的调查结论
        (一)课程目标理解的问题表现
        (二)课程内容理解的问题表现
        (三)课程实施理解的问题表现
        (四)课程评价理解的问题表现
第三章 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问题表现的原因分析
    一、课程理解的价值层面
        (一)课程观主要表现为以知识理性为主
        (二)教师职业情感缺失
        (三)教师文化隔离
        (四)教师文学知识底蕴不足
    二、课程理解的外部支持层面
        (一)语文课程标准不够明晰
        (二)课程培训效果缺乏
        (三)评价方式以考试为主
        (四)学校课程管理以科层管理模式为导向
        (五)教学任务繁重
第四章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能力的对策
    一、基于教师自身理念与能力方面
        (一)增强教师课程意识
        (二)促发教师自我激励
        (三)践行课程反思行动
        (四)提升文学知识底蕴
        (五)加强文本的意义建构
        (六)加强师生视域融合
    二、基于教师间协作方面
        (一)构建合作型教师文化
        (二)促进课程设计者与教师的交流
        (三)构建教研共同体
    三、基于外部支持性方面
        (一)增强语文课程标准的明晰度
        (二)改革课程评价体系
        (三)提升课程培训的应用性
        (四)实行民主的课程管理模式
        (五)减轻教师的工作负担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介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7)功能性写作策略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核心概念界定
        2.国内外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一)调查目的和范围
    (二)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调查分析
    (三)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议论文写作的读者意识与目的意识淡薄
        2.议论文写作元素认识失位
        3.有效学习支架搭建缺失
        4.评改方式单一或片面
三、功能性写作策略与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契合性
    (一)功能性写作符合“新课标”对议论文写作的相关要求
    (二)功能性写作有助于改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
        1.有助于帮助学生明确写作对象和目的
        2.有助于改善议论文写作教学支架搭建缺失的现状
        3.有助于改善议论文写作评改方式单一或片面的现状
四、功能性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改进策略
    (一)创设议论文写作任务情境,改善议论文写作情境缺失的现状
        1.创设写作任务情境明确写作对象和目的
        2.议论文写作任务情境创设的原则与方法
    (二)估量学习元素,改善议论文写作元素失位的现状
        1.估量写作元素明确写作内容
        2.估量议论文写作元素的原则与方法
    (三)搭建有效学习支架,改善议论文写作过程指导缺位的现状
        1.有效学习支架能对议论文写作提供帮助
        2.搭建议论文写作支架的原则与方法
    (四)设计多元评价机制,改善议论文写作评改方式单一或片面的现状
        1.从写作目的和读者角度出发进行评价,彰显功能意识
        2.从文体特点出发进行评价,彰显文体意识
        3.同伴互评,形成学习共同体
五、基于功能性写作策略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案例开发
    (一)根据学情,明确写作任务
    (二)设置任务情境,明确写作任务
        1.基于映像性活动形成情境
        2.在情境中设置写作任务
        3.明确写作的对象和写作目的
    (三)通过支架指导学生立论
        1.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立论
        2.根据写作对象和目的选择切合材料的论点
    (四)依据写作进程确定写作学习元素
        1.学生自行写作
        2.记录学生写作困难点
    (五)通过支架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元素
        1.通过支架帮助学生发散思维,收集论据
        2.通过思维导图帮助学生布局谋篇
    (六)利用修改清单完善习作
六、总结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学生卷)
    附录2 :高中语文教师访谈提纲设计
致谢

(8)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社会背景
        1.1.2 新课程改革背景
        1.1.3 学生认知发展的特点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学习进阶的研究现状
        1.2.2 动量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和内容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思路
        1.4.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学习进阶
        2.1.1 学习进阶的概念界定
        2.1.2 学习进阶的组成要素与特征
        2.1.3 学习进阶的研究方法
    2.2 核心概念
    2.3 重要概念
    2.4 动量的形成和发展
        2.4.1 动量概念的形成
        2.4.2 动量概念的发展
        2.4.3 概念的形成与规律的产生
    2.5 认知发展理论
        2.5.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2.5.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
        2.5.3 奥苏泊尔的有意义学习
第3章 “动量守恒”重要概念的调查研究
    3.1 重要概念的选定
        3.1.1 国内高中物理课程标准
        3.1.2 国外科学课程标准
        3.1.3 概念图
        3.1.4 一线教师问卷调查
    3.2 重要概念调查结果
    3.3 学生问卷测试
        3.3.1 测试对象
        3.3.2 测试工具
    3.4 试题双向细目表的编制
    3.5 测试实施
    3.6 基于Rasch模型的结果分析
        3.6.1 题目难度与学生能力的拟合情况
        3.6.2 题目的难度值
        3.6.3 题目的具体拟合情况
        3.6.4 项目难度与被试能力分布
    3.7 调查结果
        3.7.1 学科知识试题分析
        3.7.2 科学思维试题分析
        3.7.3 数学工具试题分析
        3.7.4 物理实验试题分析
第4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的建构
    4.1 “动量守恒”科学思维学习进阶的建构
        4.1.1 模型法
        4.1.2 系统思维法
        4.1.3 等效思维法
    4.2 “动量守恒”数学工具学习进阶的建构
        4.2.1 图像法
        4.2.2 矢量运算法
    4.3 “动量守恒”科学探究学习进阶的建构
    4.4 “动量守恒”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的建构
        4.4.1 动量的学习进阶
        4.4.2 冲量的学习进阶
        4.4.3 动量定理的学习进阶
        4.4.4 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进阶
    4.5 “动量守恒”科学责任与态度学习进阶的建构
第5章 基于核心素养学习进阶的教学设计与评测——以“动量守恒定律”为例
    5.1 “动量守恒定律”进阶地位分析
    5.2 “动量守恒定律”学情分析
    5.3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过程
    5.4 教学设计的测评:教师访谈
第6章 结论与反思
    6.1 结论与启示
    6.2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美国课程标准NGSS部分原文
附录二 重要概念调查量表
附录三 试题双向细目表
附录四 “动量守恒”重要概念测试题
附录五 “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访谈提纲
致谢

(9)高中文科倾向生数学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原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第一节 问题提出背景
    第二节 新定义问题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的问题、意义和方法
第二章 理论分析与基础
    第一节 数学理解内涵
    第二节 数学理解困难内涵
    第三节 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内涵
第三章 文科倾向生理解新定义问题教师情况调查和分析
    第一节 调查方案
    第二节 问卷整理和分析
    第三节 造成学生对于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教师方面的原因
第四章 文科倾向生理解新定义问题的情况调查和分析
    第一节 调查设计
    第二节 新定义名称概念测试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三节 新定义符号运算测试卷的调查结果与分析
    第四节 高中文科倾向生理解新定义问题存在的主要困难
第五章 造成文科倾向生新定义理解困难学生方面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定义新名称概念类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
    第二节 定义新符号运算类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
    第三节 文科倾向生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原因分析
第六章 关于文科倾向生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针对文科倾向生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教师方面的教学建议
    第二节 针对文科倾向生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学生方面的学习建议
    第三节 教学案例
第七章 教学实验
结束语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一:关于文科倾向生理解能力的调查问卷(教师)
附录二:高中文科倾向生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调查问卷
附录三:新定义问题测试卷一
附录四:新定义问题测试卷二
附录五:新定义问题测试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10)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框架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作为社会运动的教育:独中的改制与救亡图存
    第一节 华文中学的被迫改制
        一、英国殖民时期的华文教育
        二、华文中学被迫改制历史背景之追溯
        三、华文中学的改制过程
    第二节 独中的救亡行动
        一、独中的致命之击:1965年直升中学政策
        二、独中复兴运动的掀起
        三、独中的图存关键——独中建议书与招生运动
    第三节 独中工委会的扶持
        一、成立行政部
        二、组织办理独中教育工作会议
        三、开拓独中生升学之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原则与权宜的拉锯战:独中的办学路线与课程设置
    第一节 双轨制与母语教育路线:196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双轨制路线
        二、母语教育路线
    第二节 国民型、混合、董教总路线:1970年代独中办学路线策略
        一、兵分三路的办学路线
        二、以国民型式办学路线的两所独中救亡重生实例为戒
    第三节 各自为政与各取所需:1980年代及之后的独中课程设置
        一、全面实施6年中学学制
        二、政府课程所占比例依然吃重
        三、自由多元的课程内容安排
    第四节 因人因地制宜:独中校长与独中课程设置
        一、校本课程的自由
        二、兼顾政府课程的无奈
        三、英文国际班的诱惑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集权与人治:独中的学校管理层
    第一节 失衡与不全面:独中决策权与管理制度
        一、独中管理决策权失衡
        二、独中行政管理制度化不全面
    第二节 行走在钢索上:独中校长与董事的关系
        一、独中校长处理与董事关系的策略:同盟共进、依附配合、自谋出路
        二、董事与校长的决策关系:一场权力的博弈
    第三节 愁与筹:独中学校管理层的共同烦恼
        一、董事教师学生联手度过独中改制初期的经济困难期
        二、及时因应外界需求
        三、办学经费运用与筹措:独中校长的份内“外务”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弱势的学校主体:独中学生与教师
    第一节 独中学生与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缺失
        一、独中学生不具校政参与决策权
        二、独中教师校政参与决策权不足
    第二节 全马独中学生概况分析
        一、独中学生来源地趋向城市化
        二、独中学生家长教育程度不断提升及家庭年收入偏高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学生培养的看法与态度
    第三节 全马独中教师概况分析
        一、独中教师教育资格呈增长趋势
        二、独中教师工作负荷量超重
        三、独中校长对独中教师寄以厚望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作为行动者的研究者的实践计划:一份独中教育蓝图
    第一节 吉兰丹中华独中现况分析
        一、学生现况分析
        二、教师现况分析
        三、硬体设备现况分析
    第二节 学生发展:丹中教育愿景、理念与目标
        一、丹中教育愿景与理念
        二、丹中教育目标
    第三节 课程发展:课程体系决定学校形态
        一、课程结构改革
        二、课程意识提升
    第四节 教师队伍建设
        一、职前培养
        二、在职培训
        三、善用外援讲师与志愿者
    第五节 学校治理结构与策略
        一、董事会
        二、学校行政层
        三、丹中教育基地
    本章小结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三、研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一、中文文献
    二、英文文献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四、从批改翻译作业中想到的(论文参考文献)

  • [1]高中生地理批判性思维技能的测评研究[D]. 高雨榕.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九年级学生英语作文中常见错误分析[D]. 万东梅. 延安大学, 2020(12)
  • [3]人工智能技术在出版流程中的应用研究[D]. 刘天祺. 苏州大学, 2020(03)
  • [4]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研究[D]. 杨诗璇.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5]背诵策略促进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发展的路径探究[D]. 黎懿瑶.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9(03)
  • [6]小学语文教师课程理解研究[D]. 杨杨. 北华大学, 2019(01)
  • [7]功能性写作策略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D]. 唐想霞.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8]基于核心素养的“动量守恒”重要概念学习进阶研究[D]. 陈慧敏. 华中师范大学, 2019(12)
  • [9]高中文科倾向生数学新定义问题理解困难原因研究[D]. 赵倩.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10]体制外生存:马来西亚华文独立中学研究[D]. 林敏萍.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翻译作业评分的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