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结构的语用特征及某些句子结构的应用

of结构的语用特征及某些句子结构的应用

一、of结构的语用特征与某些句式结构的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谈倩[1](2021)在《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语义语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燕[2](2021)在《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隐性词汇使动作为致使范畴的一部分,具有跨语言的普遍性,既能够体现人们的认知行为,又能够反映人们的认知经验。不同语言之间存在着既有共性又各具特色的致使表达方式,甚至在同一语言当中致使表达方式也不尽相同。汉语词汇表达手段丰富,相关研究是语法研究中的一个“老话题”,研究成果可谓浩如烟海;朝鲜语形态发达,词汇使动相对受关注较少,相关研究仍处于缓慢发展状态。从语言类型学角度来看,致使结构主要分为分析型、形态型和词汇型三种,其中,无明显标记的词汇使动在日常生活中既广泛使用又具有不易觉察性。因此,如何将隐性词汇使动纳入我们的视野,并且进行跨语言的对比研究,是一项既富有挑战性又有意义的工作。隐性词汇使动存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既是一种语法表达形式,也是人们言语交际的一种表达方式,因而其语法研究地位以及言语交际功能都不容忽视。在国内外学者的共同努力之下,相关研究从多角度、多层面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然而,以往研究多受“动词中心论”思想的影响,主要聚焦于使动词的成立与否、句法结构特征、论元语义以及谓词的题元操作等方面,未对隐性词汇使动作明确的界定,也未能很好地厘清句法、语义以及语用功能三个层面的互动关系。因此,相关研究仍然存在进一步拓展空间。本文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从构式语法的互动观和层级观角度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作了探讨。主要关注句法、语义以及语用三个层面的互动性,其互动性包括以下三个方面:谓词与构式的句法融合互动;谓词语义角色与构式论元的语义融合互动;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与语境层面的融合互动。主要研究成果如下:首先,分别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显性词汇使动与隐性词汇使动相区分、他动句与使动句相区别三个角度对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和范畴作了界定:即构式存在两个具有因果关系的事件,一个事件的主体为X,另一个事件的主体为Y,谓词V连接X与Y且X对Y产生影响;构式不存在使动形态与使动标记,谓词V具有单一性质。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形式、语义以及构式整体性角度,将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致使移动式、命令允让式四类,将汉语隐性词汇使动分为兼用式、动结式、倒置式三类。其次,本文着眼于句法功能层面,主要从基础框架式、扩展式、构式对谓词的压制以及构式对时体、副词等共现成分的制约等方面作了对比探讨。综合来看,朝鲜语语法连接手段丰富、格助词使用灵活,存在将致使构式与移动构式融合为一体的致使移动式;汉语的语序作为语法表达方式之一,促使了倒置式的产生,即施事者以客体身份出现在宾语位置,而经验者以主体成分出现在主语位置。此外,朝鲜语动结式的V-R结合更为紧密,语义上分别指派论元,但形式上不具有分离性;汉语动结式的V-R语义上分别指向原因和结果事件,形式上可以分离。再者,从语义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力、致使语义的性质以及谓词语义角色与致使主体和致使客体的融合作了具体探讨。在致使力的直接性与间接性上,朝汉动结式具体表现形式有所不同,前者表现为直接致使力,后者则具有次直接性。在论元的融合方式以及过程上,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基于图式——例示关系的融合,即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来;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致使客体主要由受事角色融合而成,但也存在历事等角色通过转喻方式进行融合的情况。最后,基于语用功能层面,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进行了对比分析。主要从语言经济性、凸显性以及间接言语行为等方面进行对比。从凸显性来看,朝鲜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中成分凸显,句首凸显源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中凸显则依赖于格助词的句式整合性;汉语存在句首成分凸显和句尾成分凸显,句首凸显主要来自于非核心语义角色融合的致使主体,句尾凸显主要在于具有领属关系的定中短语以及倒置式的补语成分。在言语交际功能上,朝汉隐性词汇使动都呈现出“阐述类”、“表达类”、“宣告类”等间接言语行为功能;朝鲜语的命令允让式能够实施“命令类”直接言语行为,即通过“(?)”等施为动词直接向听话者发出命令或者指示。总体来看,本文对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研究突出层级性和互动性的融合关系,具体描写与深入解释相统一,在不同层面具有一定的实践价值和理论意义。首先,从形式与语义相结合的构式出发,再到具体的语言使用,形成了“结构事件——语义融合——语用互动”的完整构式链,进而从多维度、多视域互动角度出发进行了跨语言的对比研究,这样既有利于克服从形式出发的不足,又有利于探讨不同层面的互动性融合。其次,基于层级观与互动观的隐性词汇使动研究,既有利于构式语法理论的实际运用,又对其发展有积极的推动意义。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具体探讨,也为构建系统而全面的致使结构体系提供了一定的资料与参考。

王祎凡[3](2021)在《句式“x可(以)y,但(是)z”研究》文中认为关于转折复句的研究成果已经较为丰富和完善,但目前针对转折复句中某一特殊句式展开系统研究的成果较少。“x可(以)y,但(是)z”在现代汉语中十分常见,且具有较为特殊的句义和内涵。因此,本文尝试从共时层面的句法、语义、语用等多个角度考察该句式,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历时层面的演变机制等问题,尝试为转折复句句式研究提供参考。首先,我们通过变换分析法和删除法,将本文的研究对象限定为“前提条件”类和“对比凸显”类句式,排除了“补充说明”类和“因果违逆”类句式,即本文重点考察具有“非制约关系”的语料。接着,我们考察了该句式的句法特征、语义和语用功能。从句法特征的角度来看,“x”主要由名词性成分构成,“y”主要由谓词性成分构成,“z”则主要由动宾或状中性质的短语构成。“前提条件”类句式不属于显性共鸣句式,“对比凸显”类句式则属于显性共鸣句式。从语义的角度来看,句子整体均体现了言者主观上的某种“底线”义,且多以否定形式呈现。“可(以)”在“前提条件”类句式中承担了表“许可”义的助动词功能,在“对比凸显”类句式中承担了表“可能或能够”义的助动词功能。复句表面上含有“可以”这一肯定性的词,但实则体现的都是言者“非强意愿”的主观态度,这与“可以”本身的意态强度低有关。从语用功能的角度来看,该句式的语用功能可分为“阐述客观现象”“表达个人立场”“提出建议或要求”三小类,使用该句式有助于实现听者在言语理解上的“梯度”,促使听者认同或接受言者的观点或指令。为了更好地把握研究句式的特点,我们还对比了句式“x可(以)y,但(是)z”与相关句式“x不是不可以y,但(是)z”,发现“x不是不可以y,但(是)z”的句法特征与“x可(以)y,但(是)z”的基本一致,但语料数量和语法成分种类明显较少,且缺少“对比凸显”类句式,语用上仅有“阐述客观现象”“提出建议或要求”两小类功能。我们认为,“x不是不可以y,但(是)z”使用频率较低与“不是不可以”在语义上更集中体现言者的“主观意愿程度低”有关。基于上述所有的讨论,我们认为句式“x可(以)y,但(是)z”总体上向交互主观化的方向发展,表达了言者对听者“自我”的关注,也体现了转折复句定景机制的优势。句式的形成路径与语境、逻辑思维能力、预设和“共鸣”紧密相关,“前提条件”类和“对比凸显”类句式分属两条形成路径,但均符合交际目的及语用功能的要求。

郑浩[4](2021)在《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确界”是数学中集合论的概念,比如给定“1到10中的正偶数”这一集合,那么“8”就是该集合的上确界,“2”就是该集合的下确界。也就是说,上、下确界是集合X的上、下限,集合X的取值域为小于或等于上确界,大于或等于下确界。在语义上,具有上确界表达功能的副词即为上确界副词。现代汉语中,上确界副词共有四个,分别是“顶多、至多、最多、充其量”等副词。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三个平面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理论为指导,从宏观与微观层面对上确界副词这一副词小类展开研究。除绪论和结语部分外,全文共分五章:在绪论部分,我们首先介绍了选题缘起、上确界副词的定义以及范围。随后,我们对以往有关上确界副词的研究进行了文献回顾,梳理了已有研究所遗留的一些问题,以确定本文的主要写作目标。此外,我们还介绍了本文所采用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以及语料来源,并对相关符号进行了说明。第一章为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关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学界至今仍没有定论,多种性质界说并存,其中以范围副词说和语气副词说占主流。本章中,我们首先依据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对上确界副词的性质进行了界定。考察结果显示,无论是依据语义标准还是句法标准,将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为范围副词并没有太大的争议。但同时我们也认为,词类在本质上是个原型范畴,当言者主观性介入的时候,上确界副词的性质可从范围副词范畴向语气副词范畴偏移,且这种性质上的游移性特征与其所修饰量化的语用量级属性类型有着内在的关联。具体表现为,当上确界副词修饰量化数量、范围量级时,其在句法分布、语义指向方面均靠近限定性范围副词行列。而当其修饰量化程度量级时,在一定的句法、语义、语用条件下,其则可以表现出语气副词的性质特征,但由于仍保留命题上的限定功能,因此其不属于语气副词的典型成员,而是非典型成员。第二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词类是个原型范畴,上确界副词以[+最大限度]义形成聚合小类,其在语义上既有共性特征,也有个性差异。除[+最大限度]这一范畴性语义成分外,上确界副词的共性语义特征还表现在[+量级]、[+负向]、[+小于或等于]、[+弱可控]等四个方面。上确界副词的个性语义差异主要表现在[±企望]、[±主观]、[±界极]这三项语义特征上的对立,其语义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各成员内部的构词特征所致。上确界副词的共性及个性语义特征不仅反映在句法上,其对该类副词的语用特征以及语用功能等方面也均会产生一定的制约性。第三章为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位置分布特征,并从主观性以及表述功能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成员的位置分布差异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组合特征。主要考察了上确界副词与动词性成分、形容词性成分、体词性成分、数量成分、其他副词、同类副词、体标记“着、了、过”、语气词、连词等成分的组合情况,并从语义特征以及语用功能两方面对上确界副词与以上成分组合时所表现出的句法限制做出了解释。第四章为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上确界副词的句类分布、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以及语体分布特征,并从语义特征出发,对上确界副词在以上分布中所表现出的语用限制做出了解释。在考察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时,我们将“最大限度”这一义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所衍生的义位变体分化为三项,即“对最大限度的推测”“对最大限度的指令或承诺”以及“对最大限度的陈述”。随后,我们从预设触发、焦点凸显、主观表达、篇章连接等方面论述了上确界副词所具有的语用功能,并从语义特征、语用认知的角度对上确界副词内部的语用功能差异进行了解释。第五章以“至多”“至少”为例探讨了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本章中,我们首先考察了“至多”“至少”在语义、句法、语用层面所表现出的不对称性,并从语义、语用、认知的视角对二者之间的不对称性进行了解释。随后,我们依据标记理论,将“至多”判定为认知上的有标记项,将“至少”判定为无标记项,并对二者之间有标记项、无标记项的不对称进行了跨语言验证。在结语部分,我们对本文所做的一些基本工作以及所得出的结论进行了总结概括,指出了本文的创新点以及不足之处。

赵岩[5](2021)在《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关系语义范畴,转折关系是语言表达中的一种基本语义关系,而转折关系范畴的研究引起越来越多专家和学者的关注。学界对于转折关系鲜有范畴化的研究,更多的是侧重在转折复句或转折连词、转折副词等有转折关联功能的具体形式方面的专项探讨,多年来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转折语义关系研究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但目前的研究仍不全面,对于很多问题的解释还是停留在表面,尤其关于转折语义关系,主要的认识多是集中在转折关系前后项之间的“相反或对立”,即使已经触及到逻辑角度的研究,也将逻辑语义关系作为研究语义关系的基础来展开,对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却始终未能真正探究,无法全面地认识转折关系范畴。因此,本文选择以关系语义范畴为出发点,从逻辑上确立转折关系的语义本质属性,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基于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找出其语义特征的核心;在转折关系语义范畴的基础上,概括出转折关系语义的表现形式及特征,以及如何实现其话语表达,在整体立场上对转折关系进行全面考察。全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第1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从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理论背景及语料说明等方面展开。第2章为研究综述,简要回顾并概括转折关系范畴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根据现有研究的不同角度,对转折关系语言表达格式、逻辑角度、认知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行梳理,发现以往研究中对转折关系的解释并不充分及全面,因此,从关系语义范畴着手,并根据转折关系范畴的基本内涵,从不同角度了解转折关系范畴的成因及表现,从而为后文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至第6章为本文的核心章节,从整体的关系语义范畴出发,根据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概括其语义特征,通过典型的转折关联词语共性及差异的考察,对其语言表征进行描写,同时对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加工等方面进行阐述,说明转折语义关系的话语实现,从整体上考察转折关系。各章的具体内容如下:第3章是对转折关系逻辑语义本质属性的探究。要真正地认识转折关系,需要从其语义关系范畴的角度,发现转折关系的逻辑语义基础,来阐释转折关系的性质和特征。通过其逻辑语义基础的研究发现,以往研究将转折关系的语义基础确定为前后两项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通过具体例句的分析,有时转折关系的前后两项并非可直接进行比较来形成对立的情况,那么,转折关系是怎么形成的呢?通过这一问题的分析可知,转折关系并非简单的前后两项间的对立或相反关系,而是蕴含否定。从命题逻辑的角度,转折关系前后项为联言命题,因此,转折关系的逻辑本质即为蕴含命题的否命题:并非p→q(即p∧﹁q)。第4章为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从逻辑角度出发,通过对转折关系逻辑基础的研究,找到转折关系的语义属性,即蕴含命题的否定,以此为基础,概括出转折关系的语义特征,即否定蕴含关系的存在,也就是说,表达逻辑的否命题是其基础核心,围绕这一核心,转折关系语义表现出相对性特征、“逆理”性特征和补充性特征。第5章主要是从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出发,归纳并概括转折关系的语言表征。转折关系需要通过具体的语言表达格式加以实现,而转折关联词语的使用是其语义关系体现的最直接标志。转折关联词语的共同语义特征就是词语所含的“转折义”,在转折关系的逻辑基础上,通过本身词语的词性特征,如连词特征、副词特征等,结合代表性转折关联词语的具体用法,从共性扩展至其个性,标示语句的转折关系。第6章是转折关系的话语实现。交际过程中,交际双方在获取到对方传递的信息后,识别出信息中的转折关系逻辑语义属性,即蕴含否定的存在,通过认知语境中所含信息与话语所含信息的相互作用,再凭借交际双方大脑中的认知经验,经过语言转换,将两个关联性最低的事件加以整合,并且根据语法规则,充分利用语言表征,如话语标记的使用及话语意义系统的扩充和接收,促成交际双方最终实现交际目的。最后是全文的结语部分。概括全文研究内容及重点,总结转折语义关系的逻辑属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语义特征及语表特征,进行归纳,并对转折关联词语进行共性及个性的考察,通过对其认知语用加工的分析,完成话语的实现。最后,指出本文的研究不足及尚待解决的问题。总之,本文的研究以探讨转折关系的本质属性为出发点,旨在解决转折关系中的根本性问题:到底什么是转折关系?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在哪儿?怎么表达转折关系?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根本在于对转折关系的语义逻辑实质的确立,即蕴含的否定:“并非(p→q)。

王瑞英[6](2021)在《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程度副词是现代汉语副词的下位副词,它是用来表达程度量的主要语法手段,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而“太”既是现代汉语中常用的绝对程度副词,也属于HSK考试大纲中的甲级词汇,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必须掌握的基础词汇。但是因为它的语义内涵较为复杂,用法多样,和其他程度副词在语义特征、所表达的程度轻重以及语法功能等方面又具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母语为其他语言的汉语学习者在学习、使用时很容易出现偏误。而偏误具有顽固性,若是在教学过程中不重视这类偏误,任其自由发展,必然会影响他们的表达与交际,也会给他们在学习其他相关汉语知识的时候造成阻碍。日本虽属汉字文化圈国家,日语中也有和“太”语义内涵、语法功能相似的程度副词,但是因日语和汉语分属两种语言体系,所以程度副词的表达形式不一致,语法功能也并不完全相同,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而这种差异性使得日本国留学生在学习这一程度副词时出现了明显的偏误现象。因此,结合程度副词“太”的本体研究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成果,对中介语语料库中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语料进行分析,了解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情况以及引起偏误的原因,进而寻找具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这对日本国留学生程度副词“太”的教学有一定帮助,也可以有针对性地帮助日本汉语学习者走出程度副词学习误区,减少偏误。论文共分四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是引言,主要论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本体及对外汉语教学界有关程度副词“太”的研究现状、所需研究方法以及偏误语料来源和偏误分析理论基础;第二部分重点以本体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北京语言大学“BCC语料库”中的文学类语料,依据三个平面理论,归纳了程度副词“太”的语义内涵、句式结构和语用特征;第三部分主要统计了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和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出现的偏误情况,并依据偏误性质对偏误例句进行了归类,又结合相关资料与研究成果对造成日本国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太”的偏误原因做了合理的分析;第四部分则是依据语料库中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时出现的偏误情况和偏误成因,从教师的教学准备、教学方法等几方面探讨了针对日本国留学生程度副词“太”的教学策略。最后一部分为结语部分,笔者对全文进行了总结,也对论文的不足之处做了简要说明。

盛蕾[7](2021)在《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文中提出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中包含丰富的语言拷贝现象,有同语式(如“好是好,可是……”)、重动句(如“看书看傻了”)、紧缩复句(如“想去就去”)等,这些结构在汉语研究领域比较常见,但由于其涉及范围较广,且结构间区别性特征明显,以往研究多聚焦于某一类具体结构的微观分析,对拷贝现象的整体性关注不足,因此研究缺乏对不同结构内部共性的发掘,难以打破汉语拷贝现象的研究壁垒。汉语拷贝现象的形式共性背后是否存在着实质共性?哪些结构可以被纳入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它们在形式和功能方面又有怎样的典型特征?这些问题都值得探究。本文以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认知和语用研究视角下,基于象似性理论、原型范畴理论、新标记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为主,定量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对自建语料库中的各类拷贝结构进行了类别划分、形式描写和功能分析,并深入发掘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层面的典型特征。研究的主要工作和结论如下:1.本文证明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是一个开放性的范畴,该范畴由多种类型的拷贝结构组成。具体如下:(1)就结构性质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是句法层面的拷贝现象,话题与述题部分的语义相关度高,连续性强,且同形部分是语义表达的核心所在,有别于语用拷贝、修辞复用和话题复指等。(2)就结构成分和关系而言,话题部分在语法单位(包括词、短语及小句)、词类构成(包括体词性成分或谓词性成分)、指称性(包括有定、无定及无指称性)、信息特征(包括已知信息和未知信息)等方面具有多样性,由于述题对话题的拷贝程度存在差异(完全拷贝或不完全拷贝),使得述题与话题之间关系的紧密性亦有不同。(3)就结构位置而言,拷贝式话题结构单位大小不一(可处于单句之内或小句之间),且话题在表达中的地位有主次之分(可居于“主话题”或“次话题”之位)。2.本文基于新标记理论,发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构成了以原型结构群为核心的连续统。从成员类别看,拷贝式话题结构分布在“X是Ⅹ”、“X就Ⅹ”、“说X就X”等34种格式中,可整合为三大结构群的八个类别,分别是:原型结构群(包括象似结构和紧缩结构)、变异结构群(包括延伸结构、松散结构和限制结构)和毗邻结构群(包括任指结构、固化结构和拷贝式右置句)。从成员关系看,本文根据组合、聚合、分布、频率、意义、历时等六个标准确定了范畴成员的位置,其中原型结构群居于范畴连续统的核心部分,变异结构群次之,毗邻结构群居于范畴边缘。3.本文探讨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表层形式和深层功能方面的典型特征。(1)在表层形式方面,本文依据话题、述题及其关系的7个特征束标准,对形式特征的分布频度进行了统计。结果显示,“谓词性”“非指称性”“已知信息”“可加停顿或语气词”等是话题部分的高频特征,话题的“弱延续性”和述题中拷贝部分的“谓词性”是述题部分的高频特征,“紧密性”是述题与话题关系的高频特征。(2)在语用功能方面,本文探讨了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否定”功能,按照“否定量域的大小”将结构的功能特征分为8类,并根据“否定强弱差异”划分出结构功能强度的4个等级。结果表明,“肯定和否定协同表达”是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功能,其中“较强否定,较弱肯定”功能证明了原型结构群与变异结构群之间具有亲缘关系,而“较弱否定,较强肯定”功能则是拷贝式话题结构与一般话题结构之间的区别性特征。(3)在形式与功能的关系方面,本文筛选出6个衡量指标作为自变量,运用多元逻辑回归的方法,探讨了结构类别、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因变量)的影响。结果证明:结构类别和形式特征能够共同预测“否定功能强度”,其中,原型结构群、变异结构群、话题为“谓词性成分”、话题后“不能加或不宜加停顿或语气词”、话题为“已知信息”等对“否定功能强度”具有显着影响。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在形式和功能上构成了无标记匹配。4.本文分析了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言语互动功能,对其口语性特征进一步作出了解释。从说话人视角看,主观性表达是结构的本质特征,结构的主观性主要受到语码形式(包括“话语单位大小”和“格式自由度”)和结构功能(包括“主观视角”“主观情感”和“主观认识”)的影响而表现出一定差异。从互动关系看,该结构传递了“礼貌”的信息,本文阐述了拷贝式话题结构的11种礼貌策略,总结了结构的回应性、程式化和范畴化特征,并探讨了结构在言语互动中的社会和心理动因。综上所述,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中包含着多种拷贝现象,该范畴从形式层面到功能层面均存在一个连续统,表层拷贝现象对应着话语背后某种程度的“否定”功能,凸显了范畴内部的共性。本文从话题结构的角度对汉语拷贝现象进行认知语用分析,这可能是发掘汉语本质特征的一种新的尝试,该过程或许有助于开阔拷贝现象研究的视野,有助于反哺上位研究,解决话题层面的某些争议。

谢峰(Mohamed Lahmed Mohamed Mahfoudh)[8](2021)在《汉阿双宾语对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双宾语结构是现代汉语和阿拉伯语中一个重要的句子结构,随着文化的不断交流,阿拉伯国家学习汉语的人也越来越多,这也是很多汉语学习者很容易混淆的一个语法结构,但是对于汉阿双宾语对比的国内外研究还比较少。本文运用构式语法理论,主要从句式结构、结构特征、近远宾语的省略、语用对比等方面对汉语和阿拉伯语的双宾语句进行了分析,期望通过这四个重点的研究可以有效地帮助留学生习得汉语双宾语。通过对比两种语言的双宾语结构,发现汉语双宾语结构比阿拉伯语更加多样化,阿拉伯语在使用时,仅仅只有给予类型的动词和获取类型的动词构成的双宾语结构,但是在句式上,阿拉伯语却有两种形式,一种与汉语双宾语结构相差无异,另一种却相差较大,这种形式下的阿拉伯语双宾语结构中的直接宾语在间接宾语之前,这与汉语双宾语结构中的直接宾语在间接宾语之后有所不同。在使用时,也不一定所有结构都必须存在,当上下文出现过间接宾语时,某些情况下在两种语言中都可以省略,但是对于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同时的省略,在汉语中很少有,阿拉伯语中却没有。论文同时也对阿中双宾语句的意义特征、结构形式分别进行了综合性的分析。

杨小慧[9](2021)在《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文中研究表明“X还来不及(呢)”是现代汉语中常见的结构。本文对这一构式的句法语义特征、主观性、语用特点与功能、生成理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首先本文对该构式的构成和句法语义特征进行了描述,考察了常项和变项的属性特征。从音节上看,双音节和多音节“X”占优势,变项“X”主要为谓词性成分,语义具有[+自主]、[+可控]、[+述人]的特征,语义色彩偏向于积极意义。“X还来不及(呢)”主要句法功能是作谓语,此外还可以作复句的分句以及独立成句。该构式的整体构式义为“说话人对X的主观肯定性评述”,可以进一步区分为说话人对已然事件、惯常事件、未然事件“X”的评述。本文也着重考察了“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性,从说话人情感、认识、视角三方面对构式主观性的表现进行了量化和分析。同时,该构式还表现出一定的主观量特性,构式的主观大量类型属于“小夸张式”,后置构件将“X”的“量性”激活到最大程度,使“X还来不及(呢)”整体具有主观大量色彩。本文还从语用特征和功能的角度对“X还来不及(呢)”进行了研究。“X还来不及(呢)”有其特有的适切语境,通常出现于有逻辑关联、与否定项同现的句际语境,以及对话、叙述语体中。此外该构式还具有焦点凸显、信息传递及表达情态的语用特征。从篇章角度出发,“X还来不及(呢)”具有顺承衔接、归总评价及标题功能。就人际功能来看,该构式具有辩驳、劝慰和传达言外之意的交际意图。构式“X还来不及(呢)”的形成具有理据,该构式受到“连”字句“连X都(还)来不及”内部承继和平行构式“X都来不及”外部承继双重影响。省略与固化、重新分析和概念隐喻是其形成的主要机制,促使其生成的动因则是语言的经济性原则、认知突显心理、语言的传新需求和使用频率的累积。此外,本文选择了“X都来不及”和“X还没来得及”两个相似结构与本文研究对象分别作出了对比。发现“X都来不及”可视为“X还来不及”的平行构式,但其结构内部并非同质,构式化程度低。“没来得及”和“来不及”二者语义虽然相同,但存在适用时态和感情色彩等方面的差异。

李玲[10](2021)在《“受+施+动”和“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对比分析》文中提出主谓谓语句即主谓短语做谓语的句子,这一句式可以写作“大主语+小主语+小谓语”。在这一句式中存在两个主语,一个是全句的主语,称之为大主语;一个是主谓短语中的主语,称之为小主语。当大小主语为谓语的施事或受事时,会形成两种语义关系。当大主语为受事,小主语为施事时,全句的语义关系为“大主语(受)+小主语(施)+小谓语”;当大主语为施事,小主语为受事时,全句的语义关系为“大主语(施)+小主语(受)+小谓语”。本文以口语性较强的现代文学小说文集为语料库,统计归纳这两种主谓谓语句式的句子并分析其在静态和动态两种语境下的不同,进一步探索语法本体和语用价值,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针对“受+施+动”句式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句法分析方面,“受+施+动”句式中的大主语和小主语主要由名词、代词和短语充当,小谓语由单个动词和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和词组充当。语义分析方面,主要包含语义成分和语义特征两方面,根据受事大主语构成成分的有定性与无定性来比照其是否具有周遍义。语用方面,从“受+施+动”句式的焦点特征和语境特征入手,认为这一句式具有衔接上下文、引出话题和强调功能。第二章针对“施+受+动”句式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句法分析方面,“施+受+动”句式中的大主语主要由代词、名词和短语充当;小主语主要由名词、代词、短语和量词充当;小谓语主要由以动词为中心的短语充当。语义分析方面,以小主语受事是否具有周遍义为原则,对两种形式的“施+受+动”进行分析。语用方面,认为“施+受+动”句式主要用于对比和强调。第三章分析“施+受(非周遍义)+动”句式使用受限情况及受限原因。这一句式主要受限于三方面:小主语受事开头不可以是名词;小主语受事语形不可太长;小主语受事不可以与第三人称施受形成复指关系。针对使用受限情况提出破解的三种方法:加标记,加介字和加疑问词,最后从句式本身的特殊性和叙述视点两方面进行原因分析。第四章从语用角度出发,探讨分析这两种句式在动态交际环境下的语用功能,一方面描写分析在具体的口语化语料中,言语交际者使用这两种句式所表现的交际意图,另一方面对两种句式的语音和词汇举例分析它们在互动交际中语用标记的表现。

二、of结构的语用特征与某些句式结构的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f结构的语用特征与某些句式结构的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研究综述
        (一)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二)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研究
        (三)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
        二、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及本文的创新点
        (一) 研究成果的不足之处
        (二) 本文的创新点
    第三节 研究对象及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构式语法理论及其基础框架
        一、构式的性质
        (一) 形式和语义的配对体
        (二) 构式的抽象性特征
        二、构式语法的主要观点
        (一) 构式的联系观
        (二) 构式的层级观
        (三) 构式的互动观
第二章 隐性词汇使动的范畴及分类
    第一节 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回顾与梳理
        一、既有概念和分类的整理
        二、既有概念和分类的分析
    第二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成立条件及原则
        一、形式与语义相结合
        二、使动句与他动句的区分
        三、隐性词汇使动与显性词汇使动的区分
    第三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概念界定
        一、致使关系链的传递及致使义的形成
        二、隐性词汇使动的意向图式及概念界定
    第四节 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致使移动式
        (四) 命令允让式
        二、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分类
        (一) 兼用式
        (二) 动结式
        (三) 倒置式
    第五节 小结
第三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副词、时间状语以及时体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共现句式的制约
        三、致使移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扩展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制约
        四、命令允让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对时体及副词的制约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句法功能
        一、兼用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着”的制约
        二、动结式
        (一) 句法结构式及构式对谓词的压制
        (二) 时体标记“了”的制约
        三、倒置式
        (一) “V+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二) “A+了”对补语及构式成分的制约
    第三节 小结
        一、语言特点及认知思维方式对语言表现形式的影响
        二、时体标记的语法化程度差异
第四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二、致使力的性质及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压制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义功能
        一、致使语义的性质及特征
        (一) 直接性与间接性
        (二) 蕴含性
        一、致使力的性质与特征
        (一) 主观致使力与客观致使力
        (二) 内在致使力与外在致使力
        (三) 具体致使力与抽象致使力
        三、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主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主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三) 构式对语义融合的制约
        四、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
        (一) 致使客体的性质
        (二) 谓词语义角色与客体论元的融合过程
    第三节 小结
        一、汉字词的发展演变对动结式语义特征的影响
        二、句法结构对语义融合过程的影响
第五章 朝汉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第一节 朝鲜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动的经济性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首成分的凸显
        (二) 句中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语言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二节 汉语隐性词汇使动的语用功能
        一、语言的经济性特征
        (一) 与“使”字句经济性程度的差异
        (二) 成分省略体现的经济性特征
        二、焦点与凸显特征
        (一) 句尾成分的凸显
        (二) 句首成分的凸显
        三、间接言语行为特征
        (一) “阐述类”间接言语行为
        (二) “宣告类”间接言语行为
        (三) “表达类”间接言语行为
    第三节 小结
        一、格助词的句法整合作用
        二、句法结构与信息结构的相互作用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句式“x可(以)y,但(是)z”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和研究对象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关于转折复句的研究
        1.2.2 关于预设的研究
        1.2.3 关于对话句法的研究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价值和意义
    1.5 研究方法
    1.6 语料来源
第二章 “x可(以)y,但(是)z”的句法特征
    2.1 “x”的语法成分及同现成分
        2.1.1 “x”的语法成分
        2.1.2 与“x”同现的其他成分
    2.2 “y”的语法成分
    2.3 “z”的语法成分
    2.4 语法成分的缺失
    2.5 关于“可(以)”的变化形式
    2.6 关于“但(是)”的变化形式
    2.7 “共鸣”成分分析
    2.8 小结
第三章 “x可(以)y,但(是)z”的语义分析
    3.1 “底线”义的体现
    3.2 “主观意愿”的有无
        3.2.1 存在主观意愿
        3.2.2 不存在主观意愿
    3.3 前后主语关系
    3.4 小结
第四章 “x可(以)y,但(是)z”的语用功能
    4.1 关于语用功能的分析标准
        4.1.1 预设理论
        4.1.2 交际原则
        4.1.3 共鸣原则
    4.2 句式“x可(以)y,但(是)z”的功能小类
        4.2.1 阐述客观现象
        4.2.2 表达个人立场
        4.2.3 提出建议或要求
    4.3 小结
第五章 “x可(以)y,但(是)z”与“x不是不可以y,但(是)z”对比分析
    5.1 句法特征的对称与不对称
        5.1.1 “x”的对比
        5.1.2 “y”的对比
        5.1.3 “z”的对比
        5.1.4 “可(以)”变化形式的对比
        5.1.5 “但(是)”变化形式的对比
    5.2 语义的对称与不对称
        5.2.1 语义关系的对比
        5.2.2 前后主语关系的对比
    5.3 语用功能的对称与不对称
    5.4 小结
第六章 “x可(以)y,但(是)z”的演变机制及形成路径
    6.1 “但(是)”的历时考察
    6.2 可进入句式的古代汉语语料
    6.3 “x可(以)y,但(是)z”的演变机制
        6.3.1 交互主观化
        6.3.2 转折复句的定景机制
    6.4 “x可(以)y,但(是)z”的形成路径
    6.5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本文的主要结论
    7.2 本文的创新及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一:“x可(以)y,但(是)z”中“x”“y”“z”分类及示例
附录二:“x不是不可(以)y,但(是)z”中“x”“y”“z”分类及示例

(4)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起
    0.2 上确界副词的定义及范围
    0.3 研究现状
        0.3.1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问题
        0.3.2 上确界副词的个案研究
        0.3.3 上确界副词的对比及聚合类研究
        0.3.4 上确界副词的历时研究
    0.4 研究价值
    0.5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0.5.1 理论基础
        0.5.2 研究方法
    0.6 语料来源与符号说明
        0.6.1 语料来源
        0.6.2 符号说明
第一章 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1.1 范围副词、语气副词的判定标准与上确界副词的性质界定
    1.2 上确界副词量化对象的属性类型及其性质界定
        1.2.1 数量量级
        1.2.2 范围量级
        1.2.3 程度量级
    1.3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义特征
    2.1 上确界副词的辞书释义
    2.2 共性语义特征
        2.2.1 [+最大限度]
        2.2.2 [+量级]
        2.2.3 [+负向]
        2.2.4 [+小于或等于]
        2.2.5 [+弱可控]
    2.3 个性语义特征
        2.3.1 [±企望]
        2.3.2 [±主观]
        2.3.3 [±界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确界副词的句法特征
    3.1 句法位置
        3.1.1 N/NP+ F_(上确界)+V/VP
        3.1.2 N/NP+ F_(上确界)+NumP
        3.1.3 N/NP + V/VP + F_(上确界)+NumP
        3.1.4 F_(上确界)+N/NP+ V/VP
        3.1.5 F_(上确界)+ Num P + N/NP + V/VP
        3.1.6 N/NP + V/VP + F_(上确界)
        3.1.7 单独使用
    3.2 句法组合
        3.2.1 与动词性成分的共现
        3.2.2 对形容词性成分的修饰
        3.2.3 对体词性成分的修饰
        3.2.4 与数量成分的共现
        3.2.5 与其他副词的连用及顺序
        3.2.6 同类连用
        3.2.7 与体标记“着、了、过”的共现
        3.2.8 与语气词的共现
        3.2.9 与连词的共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确界副词的语用分析
    4.1 句类分布
        4.1.1 陈述句
        4.1.2 疑问句
        4.1.3 祈使句
        4.1.4 感叹句
    4.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及其义位变体
        4.2.1 现代汉语中的现实/非现实语义范畴
        4.2.2 上确界副词在现实/非现实句中的分布情况
        4.2.3 “最大限度”的义位变体
    4.3 语体分布
    4.4 语用功能
        4.4.1 预设触发功能
        4.4.2 焦点凸显功能
        4.4.3 主观表达功能
        4.4.4 篇章连接功能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上、下确界副词的不对称——以“至多”“至少”为例
    5.1 “至多”“至少”语义层面的不对称
    5.2 “至多”“至少”句法层面的不对称
        5.2.1 与动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2 与副词连用时的不对称
        5.2.3 与语气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4 与连词共现时的不对称
        5.2.5 语义、语用上的对称性引起的不对称
    5.3 “至多”“至少”语用层面的不对称
        5.3.1 句类分布上的不对称
        5.3.2 使用频率上的不对称
    5.4 “至多”“至少”的不对称是有标记项与无标记项的不对称
    5.5 “至多”“至少”有标记项、无标记项不对称的跨语言验证
    5.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对象及与主要问题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问题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3.3 方法意义
    1.4 研究方法及语料说明
        1.4.1 研究方法
        1.4.2 语料说明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研究现状
        2.1.1 国外研究现状
        2.1.2 国内研究现状
    2.2 研究的启示与不足
第3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属性
    3.1 转折关系的意义
        3.1.1 相反或对立
        3.1.2 蕴含性对立
    3.2 转折关系意义的分析
        3.2.1 对立的基础
        3.2.2 前后意义的对立
    3.3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本质
        3.3.1 蕴含命题
        3.3.2 否命题
        3.3.3 蕴含命题的否命题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义特征
    4.1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的含义
        4.1.1 语义特征
        4.1.2 转折关系语义特征
    4.2 相对性特征
    4.3 “逆理”性特征
    4.4 补充性特征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语言表征
    5.1 转折关联词语的共性考察
        5.1.1 转折义
        5.1.2 转折联结功能
    5.2 转折关联词语的差异性考察
        5.2.1 “虽然……,但是……”
        5.2.2 “不过”、“只是”和“就是”
        5.2.3 “可”和“可是”
        5.2.4 “偏偏”和“偏”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转折关系范畴的话语实现
    6.1 转折关系表达的语用基础
        6.1.1 转折关系的表义关联性
        6.1.2 转折关系的主观性
    6.2 转折关系的语义加工
        6.2.1 语义特点
        6.2.2 转折关系的认知路径
        6.2.3 转折关系话语信息的建构
        6.2.4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义生成
    6.3 转折关系的认知语用表达
        6.3.1 反预期表达
        6.3.2 转折话语标记
    6.4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后记

(6)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语料来源与理论基础
一、程度副词“太”的语法功能
    (一)语义内涵
    (二)句式结构
    (三)语用特征
二、语料库中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分析
    (一)程度副词“太”的偏误情况统计
    (二)程度副词“太”的偏误类型
        1.遗漏偏误
        2.误代偏误
        3.误加偏误
        4.其他偏误
    (三)程度副词“太”的偏误成因分析
        1.程度副词“太”的用法较为复杂
        2.学生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
        3.学生过度泛化目的语规则
        4.学生交际策略和学习态度的影响
三、日本国留学生习得程度副词“太”的教学策略探讨
    (一)充分备课,预测偏误
    (二)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
        1.结合语境进行教学
        2.对比教学
    (三)善用微课补充教学
    (四)加强练习与巩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综述
        1.2.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提出
        1.2.2 拷贝结构研究的基本现状
        1.2.3 拷贝结构的话题性研究
        1.2.4 拷贝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
        1.2.5 拷贝式话题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过程
        1.4.1 研究框架
        1.4.2 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第二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概念与特征
    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话题”
        2.1.1“话题”与“主语”及“主位”的区别
        2.1.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题”特征
    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拷贝”
        2.2.1 “拷贝”的范围
        2.2.2 述题中“拷贝”的特征
    2.3 作为范畴的“拷贝式话题结构”
        2.3.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界定
        2.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话语表现
        2.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构成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宏观理论分析
    3.1 象似性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1.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数量象似
        3.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顺序象似
        3.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距离象似
    3.2 原型范畴理论与拷贝式话题结构
        3.2.1 将“拷贝式话题结构”作为范畴的依据
        3.2.2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内部的层级性
        3.2.3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核心的原型特征
    3.3 拷贝式话题结构在自建语料库中的类别分布及频率
        3.3.1 自建语料库中拷贝式话题结构数量的分布情况
        3.3.2 类别划分及整合
        3.3.3 基于类别划分依据的语料库结构数量观察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标记理论视角下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特征的微观考察
    4.1 新标记理论为何适用于拷贝式话题结构的研究?
        4.1.1 “相对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内部成员的有机连续性
        4.1.2 “关联模式”框架下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典型特征
    4.2 如何判定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有标记项和无标记项?
    4.3 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典型范畴特征
        4.3.1 定义拷贝式话题结构连续统的特征束
        4.3.2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束的语料库表现
        4.3.3 拷贝式话题结构特征的连续统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否定”功能
    5.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特点
    5.2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语用功能——“否定”
        5.2.1 拷贝式话题结构功能的“否定”特征
        5.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实现否定功能的几种手段
        5.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非现实句与否定的关系
        5.2.4 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量域的差别
    5.3 拷贝式话题结构表层形式与“否定”功能的无标记匹配——基于逻辑回归的分析
        5.3.1 假设一: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2 假设二: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表层形式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3 假设三:拷贝式话题结构非形式特征对否定功能的影响
        5.3.4 假设四:拷贝式话题结构否定功能表达的综合影响因素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互动性功能
    6.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说话人“主观性”的凸显
        6.1.1 拷贝式话题结构的主观性本质
        6.1.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语码形式表现
        6.1.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主观性的结构功能表现
    6.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交际双方“礼貌”的传递
        6.2.1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的礼貌
        6.2.2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几种表现
        6.2.3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表达的特点
        6.2.4 拷贝式话题结构中礼貌的社会与心理动因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及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启示
        7.2.1 拷贝式话题结构范畴的本质和特征
        7.2.2 拷贝式话题结构对汉语研究及其发展的推动意义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附录: 拷贝式话题结构类别的部分格式示例及语料库例句
参考文献
    中文着作期刊
    外文着作期刊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8)汉阿双宾语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汉阿双宾语结构对比
    第一节 句式结构对比
        一、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节 语义结构对比
        一、相同点与不同点
第二章 汉阿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
    第二节 阿拉伯语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
    第三节 汉阿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对比
        一、汉阿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相同点
        二、汉阿双宾语结构的句法特征不同点
第三章 汉阿双宾语省略对比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省略
    第二节 阿拉伯语双宾语省略
    第三节 近宾语的省略对比
    第四节 远宾语的省略对比
    第五节 汉阿双宾语省略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第四章 汉阿双宾语结构的语用对比
    第一节 汉语双宾语结构类型的语用
        一、给予类型之双宾动词的语用
        二、获取类型之双宾动词的语用
    第二节 阿拉伯语双宾语结构的语用
    第三节 汉阿双宾语的语用对比
        一、汉阿双宾语结构的语用相同点
        二、汉阿双宾语结构的语用不同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和对象
    1.2 研究现状
        1.2.1 汉语构式的研究概况
        1.2.2 关于副词“还”的研究
        1.2.3 关于“来不及”的研究
        1.2.4“X还来不及(呢)”的研究现状
    1.3 理论基础和方法
        1.3.1 理论基础
        1.3.2 研究方法
    1.4 语料来源
第二章“X还来不及(呢)”的构成及语义分析
    2.1 常项“还”的考察
    2.2 常项“来不及”的考察
    2.3“呢”的考察
    2.4 变项“X”的考察
        2.4.1“X”的音节分类
        2.4.2“X”的语法分类
        2.4.3“X”的语义特征
    2.5“X还来不及(呢)”的句法功能
    2.6“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义分析
        2.6.1 构式认定
        2.6.2“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义
        2.6.3“X还来不及(呢)”的构式特征
        2.6.4 构式特征的浮现及形义关系的透明度
    2.7 小结
第三章“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性与主观量
    3.1 主观性表现形式
    3.2 主观性的另一表现——交互主观性
    3.3“X还来不及(呢)”的主观量
        3.3.1“X”的量性特征
        3.3.2 构式表达的主观量
    3.4 小结
第四章“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分析
    4.1“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特征
        4.1.1 适切语境
        4.1.2 焦点凸显
        4.1.3 信息传递
        4.1.4 表达情态
    4.2“X还来不及(呢)”的语用功能
        4.2.1 语篇功能
        4.2.2 人际功能
    4.3 小结
第五章“X还来不及(呢)”的理据性分析
    5.1 构式承继
    5.2 构式形成机制
        5.2.1 省略和固化
        5.2.2 重新分析
        5.2.3 概念隐喻
    5.3 动因分析
        5.3.1 经济原则
        5.3.2 认知突显心理
        5.3.3 语言的传新需求
        5.3.4 使用频率
    5.4 相关结构比较
        5.4.1“X还来不及”与“X都来不及”的比较
        5.4.2“X还来不及(呢)”和“X还没来得及”的比较
    5.5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6.1 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
参考文献

(10)“受+施+动”和“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和意义
    二、研究概况
        (一)主谓谓语句的相关研究概况
        (二)“受+施+动”和“施+受+动”的研究概况
    三、研究理论原则和方法
        (一)研究理论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范围
        (四)语料说明
第一章 “受+施+动”句式分析
    第一节 “受+施+动”句式的历时演变
        一、先秦两汉时期
        二、魏晋至隋唐五代时期
        三、宋元以后至五四运动前
    第二节 “受+施+动”句式的句法分析
        一、大主语(受事)的构成成分
        二、小主语(施事)的构成成分
        三、小谓语(动词)的构成成分
    第三节 “受+施+动”句式的语义分析
        一、语义成分
        二、语义特征
        三、其他问题
    第四节 “受+施+动”句式的语用分析
        一、句式焦点
        二、语境特征
第二章 “施+受+动”句式分析
    第一节 “施+受+动”句式的历时演变
    第二节 “施+受+动”句式的句法分析
        一、大主语(施事)的构成成分
        二、小主语(受事)的构成成分
        三、小谓语(动词)的构成成分
    第三节 “施+受+动”句式的语义分析
        一、施事+受事(非周遍义)+谓语动词
        二、施事+受事(周遍义)+谓语动词
    第四节 “施+受+动”句式的语用分析
        一、对比功能
        二、强调功能
第三章 “施+受(非周遍性)+动”句式受限情况分析
    第一节 “施+受(非周遍性)+动”句式受限情况
        一、“施+受(非周遍性)+动”句式使用受限
        二、破解“使用受限”的方法
    第二节 使用受限及其破解方法的原因分析
        一、特殊的“施+受+动”句式
        二、叙述视点
第四章 两种句式的动态语用
    第一节 交际意图表现
        一、自我确定
        二、疑问表态
        三、阐述话题
    第二节 句式语用标记
        一、语音方面
        二、词汇方面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四、of结构的语用特征与某些句式结构的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汉语重动句的语义语用研究[D]. 谈倩.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2]朝汉隐性词汇使动对比研究[D]. 王燕. 中央民族大学, 2021(12)
  • [3]句式“x可(以)y,但(是)z”研究[D]. 王祎凡.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1)
  • [4]现代汉语上确界副词研究[D]. 郑浩. 吉林大学, 2021(01)
  • [5]现代汉语转折关系范畴研究[D]. 赵岩. 吉林大学, 2021(01)
  • [6]日本国留学生使用程度副词“太”的偏误分析[D]. 王瑞英.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7]现代汉语拷贝式话题结构的认知语用研究[D]. 盛蕾. 山东大学, 2021(11)
  • [8]汉阿双宾语对比研究[D]. 谢峰(Mohamed Lahmed Mohamed Mahfoudh).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21(12)
  • [9]汉语构式“X还来不及(呢)”研究[D]. 杨小慧.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10]“受+施+动”和“施+受+动”主谓谓语句对比分析[D]. 李玲.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标签:;  ;  ;  ;  

of结构的语用特征及某些句子结构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