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

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

一、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的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论文文献综述)

檀学文[1](2019)在《中国移民扶贫70年变迁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研究主题是移民扶贫,研究对象是有组织移民(主要包括水库移民和扶贫移民)。本文将移民扶贫界定为以移民方式扶贫和扶移民之贫,进而考察移民扶贫的70年变迁,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即移民致贫、开发式移民扶贫、生态移民扶贫和移民脱贫攻坚;然后,本文分析了移民扶贫的政策演变、实施进展和综合效果,总结了移民扶贫的6个特点。研究发现,移民扶贫的对象包括非自愿移民、自愿移民和准自愿移民,这3种情况下都存在导致移民脱贫困难的特定原因,使得移民脱贫滞后于移民搬迁。针对当前移民扶贫及脱贫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延展和加强后期扶持、扩展和强化社会支持、防范和化解债务风险、实现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等建议。

陈儒,徐婵娟,邓悦,姜志德[2](2017)在《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基于碳效应视角分析归纳了黄土高原退耕区农户的现实农业生产模式,通过深入剖析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的差异,再次明确了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双赢"的核心理念。研究表明:退耕还林工程建设促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土地利用方式和农业生产结构不断调整、优化,农户逐渐分化为粮食作物主导型、设施经济作物主导型、经济林木主导型、家禽家畜主导型4种类型;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对不同生产要素进行筛选、组合,逐步形成了11种黄土高原地区典型的农业生产模式;不同模式之间碳效应、碳密度存在明显差异,退耕任务对不同模式的碳效应和碳密度具有明显的影响,退耕规模是影响不同模式碳排放密度差异的重要因素;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是低碳农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通过对黄土高原退耕区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效率比较分析,最终农户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显化为种养复合循环生产模式、设施有机生态生产模式、旱区节水生产模式、设施养殖循环生产模式4种类型。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3](2017)在《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宁政发[2017]26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17年3月9日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十三五"时期,是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王曼曼[4](2017)在《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文中提出乡村聚落作为乡村人类活动的重要载体,为适应人类发展,在与周围环境长期共存过程中逐渐择优。在生态环境脆弱的西北欠发达地区,呈“满天星”型发展扩散的乡村聚落布局现状,不仅加剧了土地退化,也为乡村基础设施配置增添了难度,与此同时,遭受城镇化的严重冲击,致使乡村聚落发展完全陷入无序状态。如何在推进城镇化、加快城乡统筹的情况下,寻求可持续的、适宜的发展模式,是我国西部乡村聚落亟需解决的难题。本文以宁夏盐池县为例,选取1995年、2000年、2007年及2014年为研究时间节点,追踪了盐池县近20年来乡村聚落的发展轨迹,并按照“动态过程-模式挖掘-驱动机理-优化调控”的脉络开展研究,运用地理空间分析及空间计量模型等方法刻画乡村聚落的演变过程,抽象归纳出乡村聚落演变模式,并探测其内在演变机制,进一步分析得出适宜研究区的乡村聚落布局优化与调控模式。研究结论如下:(1)盐池县乡村聚落规模总体表现为“布局分散、规模小、形态趋于规整化”的特征;1995-2014年间,乡村聚落空间分布均呈聚集态势,具体表现为“北密南疏、乡镇周边簇聚”;2km×2km网格范围内,单个孤立聚落占据网格比重最大;总体乡村聚落发展状态表现为消亡型和新生型居多;乡村聚落演变规律谱揭示出,不同聚落动态变化度范围内优势地类的转换重点围绕耕地、草地和林地展开;且在乡村聚落择优过程中,有129个乡村聚落在经历了 20年的发展后仍存留至今,其是未来乡村聚落格局优化的重点。(2)通过对盐池县村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过程及乡村聚落系统空间形态演变分析,归纳出4种演变模式,分别为:灌区带动模式、移民新村模式、新区扩展模式及自组织发展模式。根据乡村聚落斑块与周边地类的相对邻接关系,进一步划分出14种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并总结为4类模式,分别为全耕包围型、全草包围型、草耕灌包围型及直接临沙型,乡村聚落在与周边土地长期共存过程中逐渐择优,直接临沙型乡村聚落呈明显缩减趋势;概化出盐池县乡村聚落整体变迁的多元演变路径,共抽象为3种模式:聚核式、汇流式和飞地式,总体乡村聚落发展表现为宜居地域指向,乡村聚落人居环境逐步改善。(3)盐池县乡村聚落空间分异,受地理空间要素和经济社会要素的综合影响;模型定量探测结果显示,区位条件产生的影响力最为显着,依次表现为交通通达度、灌溉便捷度、离工业园区距离、离沙源距离、城镇临近度;由于县域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差异较小,且在模型指标分析中选取各乡镇实际发展值代替乡村聚落斑块值参与计算,故表现出经济社会水平指标对乡村聚落空间布局的影响作用力不显着;从驱动产生、传输、形成及反馈4个环节表征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驱动过程,各环节相互关联与制约,最终导致乡村聚落聚集化发展或者空废化消亡2种演变状态。(4)综合考虑乡村聚落演变特征、自然环境、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构建乡村聚落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划分为Ⅰ、Ⅱ、Ⅲ、Ⅳ4个等级,分别对应发展区、保留区、引导区和拆迁区;根据综合优化分区结果并结合当地发展现状,共划分了重点建设型、内部挖潜型、辐射引导型、特色旅游型及生态搬迁型5种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模式,并利用Voronoi模型引导乡村聚落搬迁方向;最后从正确引导乡村聚落发展的价值取向、培育发展“新型农民”、寻找适宜的聚集“度”及引导乡村聚落空间顶层设计方面,对未来实践研究区聚落优化重构的科学性、适宜性和可持续性提出要求。上述结果综合映射了研究区乡村聚落演变的过去、现在和将来指向,在转型期国家快速推进城镇化的大背景下,盐池县作为中国西北欠发达地区城镇发展的一个典型“缩影”,正在经历着人为调控下的再组织及自发组织模式下的空间成长与发展变迁,通过提炼乡村聚落优化重构路径,能够有效地通过规划预置和过程控制,主观能动的引导乡村聚落空间结构的演变方向,提升乡村聚落空间质量,改善乡村人居环境。该研究丰富了乡村聚落地理学理论研究的内容和层次,对促进乡村聚落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也为我国西部同类地区乡村聚落布局的重构提供示范借鉴。

张国昕[5](2017)在《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文中认为在国家新型城镇化发展背景和生态文明理念视野下,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已成为当前亟需开展研究的领域。本文针对西北生态脆弱地区生态移民面临的实际问题,选择建国以来移民历史最长的宁夏西海固山区和移民规模最大的陕南秦巴山区作为研究区域。在研究区域5个市、11个县(区)、13个镇(乡)、16个移民点开展现场调研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生态学、系统学、规划学、建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原理和方法,从理论、历史、实践、技术四个层面开展了西北宁陕地区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形成了本文研究的基本框架。重点探讨生态移民宜居环境空间演变规律、空间开发规划优化、宜居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社会融合和社会成本分析等问题,意欲为优化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推动移民安置工作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方法和技术支撑。针对移民搬迁安置过程面临的各种挑战,本文首先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分析、中国传统文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剖析,归纳和分析了移民人居环境空间演变的基本规律和移民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依据;通过对人类和自然、主体和客体、现代和传统、全球和本土、有序和无序、传承和创新六对关系的分析,从哲学、历史学和动力学三个维度解读生态文明理念的内涵;在此基础上,探讨构建了移民生态文明建设三维结构优化调控体系。三维结构包括:由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调控目标维,由政府行为、市场行为、公众行为构成的调控对象维,由观念转变、制度保障、技术更新构成的调控任务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上人口迁徙的回顾和研究区域传统村落、传统建筑的案例分析,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在开展传统村落依山傍水而建的空间分布特征基础上,总结了凤堰明清古梯田农耕模式;在开展传统建筑特征分析基础上,总结了生土建筑结构与营建技术的本土化特色;在开展宁夏吊庄四代移民建筑分析基础上,总结了吊庄移民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典型案例分析为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提供了地域文化传承的历史启迪。通过调查移民规划实施过程在观念转变和行为规范方面存在的实际问题和主要障碍,开展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的研究。通过开展研究区域移民安置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环境影响分析、移民产业发展规划和经济收入分析、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分析、以及移民安置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从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各方面展开技术经济评价和故障分析,尝试建立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实践综合评价方法体系。在此基础上,探索构建了以满足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包括规划3个阶段、9项生态文明制度、29项具体指标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全过程控制的“3929”制度保障体系,并通过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开发规划实践案例分析,进一步论证了制度保障的重要性。针对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移民生态、生产、生活三大空间开发实践过程反映的技术需求,开展了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技术研究。重点针对研究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及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等问题,探索构建传承地域文化特色,包括三大空间组团设计、生态农业产业化设计、本土化建筑设计、整体性设计和分类指导设计等5项策略和27项技术措施组成的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设计更新的技术策略体系,并通过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更新工程和集中安置移民新村设计更新工程的案例分析,为技术策略体系应用提供工程示范。

车将[6](2015)在《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对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理论体系进行了创新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区域生态农业建设的理论价值,而且对西北生态农业具体的建设,形成了的实用性宏观生态农业模式体系,由于具体区域的具体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是建立在具体区域的自然、社会等方面的条件基础之上的,所以本研究围绕西北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微观模式的建立,采用了统计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在西北地区各省选取具有区域代表性的县为例,深入的探讨了县域生态农业的实用性生态农业模式的建立方法,从而总结出了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建立的分类特点和规律,为西北生态农业的建设提供实用性方法。在此基础上又根据国内外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发展方向是走有西北特色的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道路,在西北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宏观模式体系。并以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建设,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区域模式的建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本研究采取统计资料分析、典型调查与大范围考察相结合,定量分析与定性论证相结合,理论创新、实例分析与前人成果相结合的方法,围绕西北生态农业创新发展这一核心,开展相关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西北生态农业理论体系的建立。西北生态农业是在全球替代农业类型发展影响下,结和中国具体国情,以生态学、农学、经济学、资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学科理论与技术为指导,全面、协调、循环、持续为特征,具有区域特色,与时俱进,以实现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生态、经济与社会效益相一致为目标的新型农业产业体系。2)根据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总结了9个主要类型区的主要生态农业模式,为西北生态农业建设提供思路。西北农业的地域性非常明显,自然条件的纬度、经度、垂直地带差异很大,农村社会经济基础差异明显,这种地域性差异对农业生产、农村市场和农业发展具有很大的影响。在西北地区发展生态农业要尊重地域性差异,从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特点、人文特色和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双赢需求出发,构建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3)国外生态农业建设对中国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启示。研究发现,国外可持续生态农业的模式选择是同资源利用和生态保护联系在一起;国外生态农业理论虽然不是很成熟,实践规模也很小,但影响却非常深远,它充分体现了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代表了农业的发展方向;由于西北地区的地理自然环境与国外沙、埃、澳等国家存在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可以借鉴它们在生态农业建设中的经验,并从中得到启发。西北地区受荒漠化严重,粮食安全、贫困问题,以及环境脆弱等压力的困扰,其生态农业发展的复杂性更大。所以,在生态农业模式的选择上就不能机械地照搬发达国家,应该寻求适宜西北地区的发展模式。4)依据西北的自然和经济特征划分了不同的生态区,西北地区可分为: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和西北地区的黄土高原区(不包括山西和河南部分)。在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发展集水型生态农业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集水型生态农业是在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农业发展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对于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可分为高山、山地及山前坡地和平原、盆地(绿洲),在高山、山前坡地和平原区,适合的生态农业模式主要是立体开发利用型模式,在盆地(绿洲)区,通过与农户的结合,发展在农户的水平上的小规模食物链型生态农业或者商品规模化生产型生态农业。5)在西北地区县域基础上,就西北地区生态农业县域具体发展模式展开研究。通过对中国西北15个县的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研究,利用聚类分析模型的方法来分析西北具体的建设模式,得出了六种类型,明确不同区域主攻方向和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发现总结了其中的一些特点和规律。为区域生态农业建设提供了方法。6)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西北地区有丰富的物种资源和气候资源,遵循“发挥自己的优势,做出自己的特色”的原则,围绕棉花、糖料、烟叶、水果、肉类、奶类、花卉、中药材等优势资源,积极发展了诸多特色农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并建立了各类农产品生产基地,逐渐形成以特色农业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布局。7)为推进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发展,以陕西省为例,探索了西北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发展模式。设计了关中平原、陕北黄土高原、陕南盆地的不同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陕北地区处在生态环境脆弱经济条件贫困的双重困境中,该分区应当主要采用生态恢复和治理模式。陕南地区经济情况、区位条件相对一般、资源状况较好,适合以生态标志型产品(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为主的开发模式。关中地区经济情况发达、区位条件优越、自然资源相对紧缺,适合通过加快农业及农村结构模式调整,以生态农业科技园区等组织结构方式,构建具有农业生产、加工、示范、研发、培训、休闲观光等多功能的都市型农业经济。前述西北不同地区的生态农业模式正好可以作为产业化模式建设发展的蓝本,在此基础上能够有效地设计产业化系统发展模式。8)建立了西北生态农业的对策建议和政策保障体系。发展西北生态农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针对西北具体地情况,按照农业循环经济的要求,通过构建生态理念、生态制度、生态科技、生态主体、生态生产等多种途径,推进西北生态农业的稳定发展。

周鹏[7](2013)在《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以来,世界经济活动迅速扩展,地区资源耗竭和环境问题正在演变为全球问题,全球生态经济环境整体呈恶化趋势。由于我国人口规模庞大,人均资源占有较少,资源环境发展失衡,土地可使用率较低等因素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特别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欠发达,农牧民存在过度垦殖、过度放牧的问题。生态环境脆弱地区的农牧民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致使一些地区陷入了“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恶性循环中,要打破这一怪圈,促进当地可持续发展,就需要进行生态移民建设工程,把西部生态环境恶化地区的农牧民转移出来,使生态贫困地区的生态、经济得到良性发展。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生态环境良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建设要求。“十八大”正式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强调“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的永续发展。”生态移民作为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经济扶贫开发的重要举措,被广泛实施于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环境建设和扶贫开发中,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赞同。我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等多方面的系统工程。移民的可持续安置是实现西部地区经济、社会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重要举措。生态移民问题研究不仅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具有很强现实针对性的问题。研究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问题目的于全面总结我国生态移民历史经验,探讨西部地区农村牧区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以及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实现农牧区、农牧民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人口迁移定律、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平理论、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外部性理论等为基础,以实地调研、实证研究与规范研究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统计分析与比较分析相结合等为研究方法,在比较全面梳理国内外学界生态移民研究已有成果及借鉴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于国家“十二五”规划及国家《生态移民建设规划》,从可持续发展的视角对生态移民问题进行研究,根据我国西部地区地理区位条件和现实条件,通过对不同类型移民模式的探索来选择适合西部地区的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模式,并对整个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状况进行一个合理的、科学的评价,一方面有助于完善我国生态移民理论,为后续生态移民的可持续发展工作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持;另一方面通过发现生态移民可持发展面临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移民过程及后续发展的耦合机制和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刘晓峰,雷晓萍[8](2009)在《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意义及配套措施》文中提出阐述了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意义,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提出通过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生态移民、后续产业、农民培训和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等配套措施建设,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郭雨华[9](2009)在《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文中指出国家退耕还林工程已经实施八年,工程效益的好与坏,是项目决策与管理者十分关注的问题。国家林业局决策启动了北方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课题。该课题选择了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陕西吴旗县、安塞县、山西中阳县、甘肃定西县、河北涉县、内蒙古卓资县等9个工程县作为效益监测与评价的基地,对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效果进行全面系统的科学评价。本文以9个工程县中的青海大通县、宁夏盐池县、新疆奇台县三个工程县为研究对象,采用野外试验监测、遥感影像分析等手段方法,统计分析国内外相关研究内容,并结合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实际情况,建立了退耕还林工程综合效益评价指标体系,从分析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入手,开展退耕还林工程的综合效益监测与评价。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应用物种多样性分析不同植物群落物种组成。结果表明:退耕还林地从低龄林向高林龄的发展过程中,生物多样性经历了一个物种丰富度、多样性“低-高-低”、而优势度、均匀度“高-低-高”的变化过程。在退耕还林植被演替发展过程中,群落物种多样性并不呈单调上升(或下降)的变化趋势。因此,在进行植物组成评价时,要充分考虑到植物群落演替的规律性。2、以土壤剖面特征指数、土壤总孔隙度、毛管孔隙度、最大持水量、毛管持水量、土壤团粒、大团聚体含量、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钾、CEC、PH值等参数为指标,评价退耕还林地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随着退耕时间的延伸,退耕还林还草地不断从农耕地剖面向天然次生林地剖面的层次发育过渡,理化性质越来越接近于天然林地。3、水文效应分析表明,植物群落植冠层截留量、枯落物持水量随退耕年限的延长而增大。枯落物容水量与枯落物厚度、枯落物蓄积、退耕年限、生物量相关性显着。4、以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退耕还林不同时期TM影像数据为基础,对退耕还林各时期土地利用/覆被及景观格局变化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表明:实施退耕还林工程后,大通县、盐池县、奇台县耕地面积均减少,从退耕还林前到2007年,分别减少了0.79%、2.5%、0.08%;林地面积分别增加了8.89%、2.07%、0.43%,大通县草地面积减少了6.78%,主要是由于人为原因导致草场退化,未利用地减少了2.25%;盐池县草地面积增加了1.61%,未利用地减少了约3%,部分未利用地转化为草场;奇台县草地面积由2000年的9.26%增加到2007年的13.03%,未利用地减少了4.17%。5、按盐池县不同乡镇边界将盐池县划分为不同空间地域单元,提取并分析了不同乡镇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揭示了该区荒漠化发展程度的地域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盐池县从北向南荒漠化程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减弱的趋势。6、采用机会成本法、恢复费用法等方法,计算出大通县2000~2007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3.14亿元;盐池县2000~2005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17.61亿元;奇台县2000~2006年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初始总价值为3.77亿元。7、采用典型调查与宏观分析相结合对退耕还林工程的间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进行了评价。

李保伟[10](2009)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3E”为标准的绩效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世界各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发展。我国《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国家审计机关,注重从体制、机制、制度以及政策措施层面发现和分析研究问题,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政策、法律、制度的落实和完善,推进深化改革,加强宏观管理。退耕还林政策是迄今为止我国政策性最强、投资最大、涉及面最广、群众参与程度最高的一项生态建设政策。2003年新增退耕地面积指标为333万hm2。但是,从2004年开始,每年新增退耕地面积指标大幅减少,直至2008年的0.76万hm2。这一政策的重大转变,引发了社会各界对其进行重新审视。(1)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本研究以新公共管理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公共政策理论为支撑,从绩效审计基本理论出发,阐释政策绩效审计的理论框架以及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目标、假设、标准、程序与方法及报告等审计要素;以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为例,阐释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确定、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和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选用;以我国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情况为基本数据,对退耕还林政策绩效进行审计评价;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提出审计建议。1)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及要素本研究以政策绩效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以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标准、政策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和政策绩效审计报告作为理论要素来设计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首先,政策绩效审计本质决定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其次,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影响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是围绕政策绩效审计目标而设计的各种可能性的假定,是实现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各种前提条件,这种前提条件是受到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影响和制约的。再次,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是对政策绩效审计实践活动包括审计标准、审计程序与方法和审计报告等产生作用的理论范畴。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假设应具有的内容是:①独立性假设;②政策责任关系假设:③正当怀疑假设;④政策绩效的可验证性假设;⑤政策绩效审计结果的可信赖假设;⑥政策绩效可以分为社会绩效、经济绩效和生态绩效的基本假设。我国的政策绩效审计程序应包括的5个步骤是:确定审计项目、制订审计方案、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编制和提交审计报告、跟踪检查。政策绩效审计方法主要有前后对比法、目标群体评定法、专家评估法和成本—绩效分析法等。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应当包括:①标题页:②审计摘要;③审计事项的背景;④审计发现的情况:⑤审计结论;⑥审计建议;⑦相关单位的反馈意见;⑧附件。2)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审计标准、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运用公共政策资源是否达到了既定绩效,即公共政策目标是否得到实现,以及目标的实现可否归因于该政策,是政策绩效审计的总目标——效果性目标。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总体目标是,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退耕还林政策资源的运用绩效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审计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完善。国家审计机关和审计人员,对退耕还林政策资源运用的环境性绩效和公平性绩效进行检查和评价,提出建议,以促进退耕还林政策的落实和完善,是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统一于效果性目标。参照我国“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国家林业局退耕还林效益监测指标等各类相关评价指标,经过理论预选、专家筛选,本研究分析得出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标准可以分为生态绩效标准、经济绩效标准及社会绩效标准三类。可以采用专家打分法,也可以以国家权威部门公布的相关指标值作为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具体标准。本研究采取归纳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构建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指标体系在层次上分为A、B、C、D四级,从高到低分别是:综合指标、分领域指标、合成指标、具体(单项)指标。以综合评价数学模型为基础,选定了适合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的模型。3)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理论应用于样本县审计案例X省Z县是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实施的首批试点县区。以X省Z县为样本,运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理论和模型,分别对Z县退耕还林政策的生态绩效、经济绩效、社会绩效和综合绩效进行审计评价。Z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结论认为,Z县退耕还林政策实施以来,生态绩效明显,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z县的生态环境:增加了退耕农户的收入,改善了农村经济结构,为退耕农户收入提高和农村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退耕农户的耕地面积减少、人均粮食生产量下降,给当地粮食供给带来压力,同时退耕还林解放出来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向非农产业转移;审计综合评价数据显示,在1999—2006年之间,X省Z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呈现出持续而稳定增长的良好态势。4)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建议政策绩效审计建议,是以审计评价为基础,以提高政策绩效为目的,对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结合X省Z县审计案例和全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实际情况,对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出建议。在政策制定上,中央政府应承担退耕还林全部成本,足额核拨地方政府工作经费;应紧密联系各地实际,进一步细化补助标准;在部分地区先行试点,建立林业产权收购制度。在政策执行上,各级政府应树立正确的“生态”政绩观,将退耕还林绩效纳入政绩考核;坚持“林业部门牵头,跨部门、跨行业合作”,切实编制好退耕还林规划;推动退耕农户参与管理和监督。(2)本研究的结论纵观全文,本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几点结论:①政策绩效审计位于绩效审计的“高端”根据绩效审计对象,我们可以将绩效审计分为政策绩效审计、项目绩效审计、组织绩效审计以及管理绩效审计。由于绩效审计对象的不同,导致上述各类绩效审计处于不同的地位。“政策”对其他对象具有指导和制约作用。正是由于“政策”的“高端”地位,使得政策绩效审计位于其他绩效审计类型之上,成为“高端”的绩效审计。②政策绩效审计是对政策资源运用的效果性、环境性及公平性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资源的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总目标,就是对政策目标实现效果的检查和评价。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是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政策效果的实现程度进行检查和评价,即从不同角度检查和评价政策资源的运用是否达到了环境保护和促进公平的效果。环境性目标和公平性目标,统一于效果性目标。③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是以环境性审计目标为主的效果性审计,具有宏观性特征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的首要目标是维护我国的生态安全。围绕这个中心目标,本研究构建了以生态绩效为主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在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生态类指标的个数多且权重大。本研究以我国退耕还林政策为绩效审计对象,借用了政策理论等的方法,分析和评价了退耕还林政策的绩效,提出了完善和改进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和执行的审计建议,体现了政策绩效审计的宏观性特征。(3)本研究可能的创新从绩效审计的角度看,本研究可能的创新包括以下几点:①将政策绩效审计从绩效审计中“剥离”出来进行研究。文章揭示了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是对政策绩效责任履行情况的检查和评价:以政策绩效审计本质为逻辑起点,以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政策绩效审计假设、政策绩效审计标准、政策绩效审计程序与方法和政策绩效审计报告作为理论要素构建了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②构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审计署2008至2012年审计工作发展规划》要求和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目标,通过理论预选和专家筛选,确定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的19个具体指标,构建了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确定了指标体系中各指标权重。

二、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的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的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移民扶贫70年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概述
    (一)水库移民与扶贫移民
    (二)移民致贫与移民扶贫
    (三)三种移民意愿
    (四)若干概念辨析
        1.“移民”的双重含义。
        2. 移民与搬迁。
        3. 扶贫移民与移民扶贫。
二、有组织移民的总体进程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水库移民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扶贫移民
    (三)工程移民与扶贫移民的联系
三、移民扶贫的发展阶段
    (一)1949~2009年:移民致贫
    (二)1979~2000年:开发式移民扶贫
    (三)2001~2010年:生态移民扶贫
    (四)1986年以来:开发性水库移民
    (五)2011年以来:移民脱贫攻坚
四、移民扶贫的政策演变
    (一)投资政策
        1. 投资来源与规模。
        2. 投资用途。
    (二)土地政策
        1. 安置区的土地利用政策。
        2. 迁出区的土地处置政策。
    (三)住房政策
    (四)生计安置政策
    (五)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和扶贫政策
五、移民扶贫的进展与实施效果
    (一)移民扶贫的资金投入
    (二)扶贫移民与水库移民规模
    (三)移民扶贫的综合效果
六、移民扶贫的主要特点
    (一)移民扶贫资助力度不断加大
    (二)移民扶贫一直与生态保护相统筹
    (三)移民安置从农业开发转向多元化方式
    (四)从非自愿移民向自愿移民和准自愿移民转变
    (五)生计保障相对于搬迁的优先性下降
    (六)移民脱贫滞后于移民搬迁
七、移民扶贫的问题分析和对策建议
    (一)移民扶贫存在的主要问题
        1. 移民面临生计保障和稳定脱贫困难。
        2. 移民未获得足够的资源及生态补偿。
        3. 政府面临债务偿付压力。
        4. 迁入区资源承载力和就业机会不足。
        5. 移民存在社会适应和社会融入问题。
    (二)打赢移民脱贫攻坚战的对策建议
        1. 延展和加强对有组织移民的后期扶持。
        2. 扩展和强化对有组织移民的整体社会支持。
        3. 防范和化解易地扶贫搬迁的债务风险。
        4. 有效衔接扶贫搬迁与乡村振兴。

(2)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测算方法与数据来源
    (一) 碳排放量测算
        1. 农资投入环节碳排放。
        2. 农地利用环节碳排放。
        3. 农业废弃物处理环节碳排放。
        4. 畜牧养殖环节碳排放。
    (二) 碳汇、净碳汇量测算
        1. 植被固碳。
        2. 土壤固碳。
        3. 净碳汇量。净碳汇量表示农户在农业生产经
    (三) 数据来源及处理
二、退耕区农业生产模式的演化分析
    (一) 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
        1. 农业土地利用结构的时序变化。
        2. 农业生产结构的时序变化。
    (二) 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显化
        1. 农户类型划分。
        2. 农业生产模式划分。
三、退耕区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效应分析
    (一) 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排放效应
    (二) 不同类型农户农业生产模式的碳汇、净碳汇效应
    (三) 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显化
四、结论与讨论
    (一) 结论
    (二) 讨论

(4)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乡村聚落研究概述
        1.2.2 乡村聚落时空动态演变及影响因素研究
        1.2.3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研究
        1.2.4 沙区聚落问题的相关研究
        1.2.5 研究进展述评与启示
    1.3 研究意义与目的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目的
2 研究内容与方法
    2.1 研究内容
    2.2 研究方法
        2.2.1 研究思路
        2.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概况
    3.1 自然生态要素
        3.1.1 地理位置
        3.1.2 地形地貌
        3.1.3 气候水文
        3.1.4 土壤条件
        3.1.5 植被建设
        3.1.6 土地资源
    3.2 经济社会要素
        3.2.1 产业发展
        3.2.2 人口状况
        3.2.3 农牧业现代化
        3.2.4 工业升级转型
        3.2.5 公共服务供给
    3.3 乡村聚落发展
4 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格局演变分异特征
    4.1 聚落时空演变特征
        4.1.1 规模分异
        4.1.2 分布模式演变
        4.1.3 分散度演变
    4.2 聚落格局演变与土地利用格局空间耦合关系
        4.2.1 各期聚落发展类型提取及地类间转变
        4.2.2 聚落发展过程分析
        4.2.3 聚落演变规律“谱”分析
        4.2.4 聚落演变择优类型划分
    4.3 本章小结
5 盐池县乡村聚落空间格局演变模式
    5.1 盐池县村镇综合发展过程及乡村聚落系统形态演变模式分析
        5.1.1 村镇经济社会综合发展过程分析
        5.1.2 乡村聚落系统空间形态演变模式分析
    5.2 盐池县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划分及动态演变分析
        5.2.1 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划分
        5.2.2 乡村聚落斑块类型动态演变分析
    5.3 乡村聚落变迁的多元演变空间路径
    5.4 本章小结
6 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
    6.1 影响因素识别与分析
        6.1.1 地理空间要素
        6.1.2 经济社会要素
    6.2 空间分异定量成因分析
    6.3 空间结构演变驱动机制
    6.4 实例分析
    6.5 本章小结
7 盐池县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方案
    7.1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思路与方法
        7.1.1 研究思路
        7.1.2 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7.2 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过程分析
        7.2.1 乡村聚落地理空间优势度评价结果分析
        7.2.2 评价结果验证
        7.2.3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分区
        7.2.4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模式划分
        7.2.5 乡村聚落布局优化调控策略
    7.3 对乡村聚落格局优化调控的几点思考
        7.3.1 留得住乡愁和特色,正确引导乡村聚落发展的价值取向
        7.3.2 解决农户的转型与就业问题,培育发展“新型农民”
        7.3.3 寻找适宜聚集“度”,审视乡村聚落的发展与延续
        7.3.4 统筹村域相关发展规划,引导乡村聚落空间顶层设计
    7.4 本章小结
8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8.1 结论
    8.2 创新点
    8.3 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
致谢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西北地区生态移民的缘起和发展
        1.1.2 当前生态移民面临的挑战和发展态势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1.2.3 国内外相关研究启示
    1.3 项目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内容
        1.4.3 研究方法
    1.5 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和典型案例选择
    2.1 研究区域选择
        2.1.1 生态移民概念界定
        2.1.2 研究区域和研究范围选择
    2.2 研究区域生态环境特征
        2.2.1 宁夏回族自治区生态环境特征
        2.2.2 陕西省生态环境特征
    2.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规划
        2.3.1 宁夏“十二五”中南部地区生态移民规划
        2.3.2 陕南移民搬迁安置总体规划(2011-2020 年)
    2.4 典型案例选择
    2.5 本章小结
3 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和生态文明建设
    3.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行为主体
        3.1.1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内涵和功能定位
        3.1.2 移民宜居环境空间行为主体
    3.2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2.1“天人合一”的生态伦理观念
        3.2.2“体国经野”的宜居环境系统规划理念
        3.2.3“师法自然”的建筑设计理念
    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中的生态文明理念
        3.3.1“以人为本”的环境伦理观
        3.3.2 以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为核心的生态学原理
        3.3.3 建筑设计理念更新的生态学原理
    3.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理念内涵解读
        3.4.1 生态文明的哲学思考
        3.4.2 文明冲突的历史思考
        3.4.3 生态文明的动力学思考
        3.4.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内涵解读
    3.5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
        3.5.1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原则
        3.5.2 移民宜居环境生态文明建设调控体系构建框架
    3.6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域移民居住环境空间开发历史的研究
    4.1 移民居住环境空间的历史演变
        4.1.1 中国历史上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变化和人口迁徙
        4.1.2 宁夏西海固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1.3 陕南秦巴山区移民人口迁徙和空间开发的历史回顾
    4.2 研究区域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1 传统村落与传统村落保护
        4.2.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2.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
    4.3 研究区域传统民居建筑特征及其文化传承内涵
        4.3.1 传统民居建筑和传统民居建筑保护
        4.3.2 宁夏西海固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3.3 陕南秦巴山区传统民居建筑特征
    4.4 宁夏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的历史回顾
        4.4.1 宁夏吊庄移民的历史背景
        4.4.2 银川市月牙湖吊庄移民居住环境建设案例分析
    4.5 宁陕生态脆弱山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的历史启示
        4.5.1 对爱辉——腾冲直线的重新认识
        4.5.2 凤堰明清古梯田的生态文明启示
        4.5.3 传统民居建筑的历史启示
        4.5.4 宁夏吊庄移民“四代建筑”的历史启示
    4.6 本章小结
5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5.1 宁夏地区“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1 银川市移民安置区建设“十二五”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1.2 彭阳县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分析
    5.2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规划实施现状案例分析
        5.2.1 陕南地区“十二五”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展情况
        5.2.2 安康市生态移民集中安置区建设案例分析
        5.2.3 陕南地区移民迁出区生态修复规划实施现状
    5.3 研究区域生态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综合评价
        5.3.1 安置区人口资源环境承载力及空间开发环境影响分析
        5.3.2 迁出区生态空间修复规划实施影响分析
        5.3.3 生态移民经济收入统计分析
        5.3.4 生态移民住宅建筑满意度分析
        5.3.5 生态移民安置社会成本和社会融合分析
    5.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问题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5.4.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的再认识
        5.4.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构建
    5.5 本章小结
6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研究和工程实践
    6.1 生态脆弱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选择原则
        6.1.1 技术策略选择基础
        6.1.2 技术研究的主要领域
        6.1.3 技术策略选择原则——“一优先三结合”原则
    6.2 研究区域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技术策略体系构建
        6.2.1 生态优先特色的三大空间组团设计技术策略
        6.2.2 满足资源条件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技术策略
        6.2.3 符合当地人文特色的本土化建筑设计适宜技术策略
        6.2.4 结合系统控制的整合性设计技术策略
        6.2.5 按照安置模式特点分类指导的设计技术策略
    6.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工程实践
        6.3.1 分散安置移民传统民居建筑改造更新工程
        6.3.2 集中安置移民新村宜居环境建设设计更新工程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建议
    7.1 论文总结—对移民宜居环境持续发展的再认识
        7.1.1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7.1.2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历史的研究
        7.1.3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实践的研究
        7.1.4 移民宜居环境建设规划优化和建筑设计更新的技术研究
    7.2 主要结论——论文的创新点
    7.3 建议——对移民宜居环境建设持续发展的政策建议
    7.4 展望——对后续研究的思考
致谢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的研究工作及成果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中国农业发展遇到的严峻问题
        1.1.2 西北生态环境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l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1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3.2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概念探析
    2.1 生态农业基本概念
        2.1.1 生态农业概念的缘起
        2.1.2 中国生态农业的概念
        2.1.3 生态农业模式的概念
        2.1.4 生态农业产业化概念的源起
        2.1.5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概念
    2.2 生态农业理论
        2.2.1 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本内容
        2.2.2 中国生态农业基本特征
    2.3 生态农业产业化理论
        2.3.1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理论基础
        2.3.2 生态农业产业化和农业产业化的区别与联系
        2.3.3 生态农业产业化的阶段性分析
    2.4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与功能优势
        2.4.1 生态农业模式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关系
        2.4.2 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优势
    2.5 区域生态农业发展理论
        2.5.1 生态农业的区域差异性
        2.5.2 区域生态农业生产存在的问题及机遇
        2.5.3 区域生态农业模式构建
        2.5.4 区域生态农业理论模式概述
        2.5.5 区域生态农业推进战略
第三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对西北的借鉴
    3.1 国外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1.1 国外生态农业的概况
        3.1.2 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3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沙特,埃及,澳大利亚经验的借鉴
        3.1.4 以色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的经验
        3.1.5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对以色列经验的借鉴
        3.1.6 国外发达国家生态农业的借鉴
        3.1.7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支撑体系建构及其对西北的借鉴
    3.2 国内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建设
        3.2.1 国内生态农业的概况
        3.2.2 国内生态农业存在的问题
        3.2.3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
        3.2.4 中国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类型
        3.2.5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3.2.6 国内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3.2.7 国内生态农业政策的借鉴
第四章 西北生态农业的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4.1 西北的自然与经济建设特征
        4.1.1 西北内陆生态农业区
        4.1.2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2 西北生态农业现存主要问题
        4.2.1 自然条件
        4.2.2 社会经济条件
    4.3 西北地区生态农业模式分析
        4.3.1 国内外生态农业模式研究概况
        4.3.2 西北建设生态农业模式的借鉴
    4.4 西北生态农业微观模式与技术
        4.4.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
        4.4.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
    4.5 西北生态农业宏观主导模式模型
        4.5.1 黄土高原生态农业区模型
        4.5.2 西北区内陆生态农业区模型
第五章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选择及其地域分异规律
    5.1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设计方法概论
        5.1.1 模式设计的基本概念
        5.1.2 模式设计基本指导思想与原则
        5.1.3 模式设计分类层次如下
        5.1.4 模式设计的因素分析
        5.1.5 模式设计程序
        5.1.6 模式设计的文字表述
    5.2 西北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分析
        5.2.1 西北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2.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2.3 生态农业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
        5.2.4 结果
    5.3 实例:陕西省县域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地域分异规律的借鉴
        5.3.1 陕西省主要生态农业模式及其区域分布
        5.3.2 生态农业模式类型的比重和覆盖度分析
        5.3.3 模式建设的相似性聚类及其区域分布特点
        5.3.4 结果
第六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其发展模式分析
    6.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必要性
        6.1.1 建设优势产业是建设西北经济的必然选择
        6.1.2 建设优势产业是增加就业和提高居民收入的重要途径
        6.1.3 西北优势产业的建设对于民族和睦具有重大意义
        6.1.4 国家主体功能区政策对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影响
    6.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6.2.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思想
        6.2.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指导原则
    6.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条件分析
        6.3.1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优势分析
        6.3.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劣势分析
    6.4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辨析
        6.4.1 生态农业产业化与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区别
        6.4.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区设计对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意义
        6.4.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设计
第七章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案例
    7.1 案例: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探析
    7.2 陕西省生态农业产业化的模式选择
        7.2.1 关中地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2 陕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7.2.3 陕南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
第八章 西北生态农业及其产业化发展的对策建议与政策保障
    8.1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8.1.1 树立科学的生态农业理念
        8.1.2 树立生态建设与富民增收并举的经济发展观
        8.1.3 创新先进的生态农业科技
        8.1.4 构建以节水为核心的生态农业模式
        8.1.5 健全生态农业人才、技术、资金的保障机制
    8.2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8.2.1 建立生态发展观
        8.2.2 理清生态农业产业化的建设基本思路
        8.2.3 加强生态农业产业化基础设施建设
        8.2.4 发展合理的生态农业产业
        8.2.5 完善生态农业产业化制度
        8.2.6 做强绿色龙头企业
        8.2.7 绿色产品品牌化
        8.2.8 建设生态农业基地,实现农业生态产业化标准化管理
        8.2.9 提升生态农业产业化的科技水平
        8.2.10西北优势产业的选择
    8.3 西北生态农业建设的政策保障
        8.3.1 国家在项目建设政策上支持西北
        8.3.2 实行更加优惠的税收政策
        8.3.3 加大金融信贷支持政策,建立西北开发专项资金
        8.3.4 加大优化西北投资环境,吸引外来资金和人才政策
        8.3.5 建立支持西北国家级开发区建设的政策
        8.3.6 产业政策
        8.3.7 建立不同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政绩考核政策
        8.3.8 建立培育绿色农产品市场体系的政策
        8.3.9 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水平
        8.3.10乡镇企业参与生态农业产业化建设
        8.3.11重视农业立法,推进农业法律体系政策建立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主要结论
        9.1.1 创新设计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与西北生态农业模式的必要性
        9.1.2 西北生态农业模式
        9.1.3 西北生态农业产业化
        9.1.4 西北生态农业发展的保障
    9.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1. 选题的目的与价值
    2. 研究相关动态
    3. 主要内容
    4. 主要研究方法
    5.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6. 论文的研究思路
第1章 生态移民相关概念及理论依据
    1.1 生态移民
        1.1.1 生态移民的内涵和外延
        1.1.2 生态移民的类型和特点
        1.1.3 影响生态移民的因素和原则
    1.2 生态移民研究的理论基础
        1.2.1 人口迁移定律
        1.2.2 可持续发展理论
        1.2.3 公平理论
        1.2.4 生态恢复与生态经济理论
        1.2.5 生态移民制度选择影响因素理论
        1.2.6 外部性理论
    1.3 生态移民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
        1.3.1 生态移民有利于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1.3.2 生态移民有利于西部地区生态环境的恢复与可持续
        1.3.3 生态移民有利于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1.3.4 生态移民有利于加快西部地区城镇化进程
        1.3.5 生态移民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扶贫开发
第2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概况及特点
    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实施的背景
        2.1.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生态环境背景
        2.1.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社会经济背景
        2.1.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文化背景
    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状况及特点
        2.2.1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概况
        2.2.2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特征
        2.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途径及形式
    2.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的经验
        2.3.1 政府重视生态移民安置及后续产业发展
        2.3.2 对生态移民地区进行合理规划,制定合理方案
        2.3.3 有效合理的政策支持在生态移民中形成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2.3.4 多样化的融资渠道提供了坚实的经济保障
        2.3.5 生态移民过程中注重保护民族传统文化
    2.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案例分析—以果洛州玛多县生态移民为例
        2.4.1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原因
        2.4.2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过程
        2.4.3 玛多县生态移民的效益分析
        2.4.4 影响玛多县生态移民的因素分析
第3章 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及存在的问题
    3.1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意义
        3.1.1 改善生态环境
        3.1.2 促进产业化发展
        3.1.3 消除贫困
        3.1.4 促进城镇化发展
        3.1.5 推进新农村建设
    3.2 西部地区实施生态移民的效果
        3.2.1 生态效益
        3.2.2 经济效益
        3.2.3 社会效益
        3.2.4 文化效益
    3.3 影响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效果的因素
        3.3.1 政策因素
        3.3.2 自然因素
        3.3.3 社会因素
        3.3.4 民族文化因素
    3.4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存在的问题
        3.4.1 移民自身迁移意愿不足
        3.4.2 生态移民工程规划欠科学
        3.4.3 移民资金投入规模小,投资回报率低
        3.4.4 移民生产和生活方式转变较慢,适应性较差
        3.4.5 移民就业困难
        3.4.6 土地资源有限
        3.4.7 地方政府的配置资金和配套设施不匹配
        3.4.8 迁出地区和迁入地生态环境问题
        3.4.9 法律介入不足
    3.5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二重性矛盾
        3.5.1 自然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3.5.2 移民的可持续发展
        3.5.3 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主要矛盾
第4章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机制与对策
    4.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思路和原则
        4.1.1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
        4.1.2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
    4.2 生态移民中政府职能与角色安排
        4.2.1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职能
        4.2.2 生态移民中的政府角色安排
    4.3 西部地区生态移民过程耦合机制
        4.3.1 个人移民决策和政府决策的耦合
        4.3.2 迁出地与迁入地的耦合
        4.3.3 移民诉求与制度供给的耦合
        4.3.4 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耦合
    4.4 西部地区移民的后续发展耦合机制
        4.4.1 政府政策与移民安置的耦合
        4.4.2 迁入地产业发展与移民就业的耦合
        4.4.3 移民的素质技能与就业的耦合
        4.4.4 迁入地经济政治文化与移民心理的耦合
        4.4.5 生态移民的代际的耦合
    4.5 实现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4.5.1 制定可行的移民计划和规划
        4.5.2 优化产业结构,加强培训,扩大就业
        4.5.3 多大融资渠道,加大资金支持
        4.5.4 加快和完善移民定居区硬件和软件建设
        4.5.5 关注民族文化特点,加强心理疏导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后记

(8)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意义及配套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重大意义
    1.1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提高退耕区粮食生产能力, 确保退耕区粮食安全的重大举措
    1.2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加快贫困地区扶贫开发, 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需要
    1.3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实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和农村发展的重要途径
    1.4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促进和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
    1.5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 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措施
    1.6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2 宁夏退耕还林工程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
    2.1 实施情况
    2.2 存在问题
3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配套措施
    3.1 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
    3.2 继续推进生态移民
    3.3 加强农村能源建设
    3.4 发展后续产业及加大农民就业创业转移技能培训
        3.4.1 发展后续产业
        3.4.2 加大农民就业创业技能培训
    3.5 重视补植补造
    3.6 加大资金支持力度
    3.7加强组织保障措施

(9)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立题的目的和意义
    1.3 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1 国外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3.2 中国退耕还林工程的历史回顾
    1.4 退耕还林(草)的相关研究
        1.4.1 退耕还林政策和管理措施的研究
        1.4.2 关于退耕还林技术的研究
        1.4.3 关于退耕还林效益方面的研究
    1.5 退耕还林效益评价(评估)研究
        1.5.1 森林生态环境效益评价的方法
        1.5.2 区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评估
        1.5.3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现状
    1.6 亟待解决的问题
2 研究区概况
    2.1 大通县概况
        2.1.1 大通县自然概况
        2.1.2 大通县社会经济状况
        2.1.3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2 盐池县概况
        2.2.1 盐池县自然概况
        2.2.2 盐池县社会经济状况
        2.2.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2.3 奇台县概况
        2.3.1 奇台县自然概况
        2.3.2 奇台县社会经济状况
        2.3.3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概况
3 研究方法
    3.1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3.1.1 研究内容
        3.1.2 技术路线
    3.2 外业试验监测
        3.2.1 标准样地设置及选择
        3.2.2 生物多样性分析方法
        3.2.3 植物群落的土壤特性研究方法
        3.2.4 植物群落的森林水文作用研究方法
    3.3 遥感影像分析
        3.3.1 遥感影像资料及预处理
        3.3.2 遥感影像最佳波段选择与合成
        3.3.3 地形图拼接及遥感影像裁剪
        3.3.4 基于遥感的LUCC空间数据库的建立
    3.4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
        3.4.1 退耕还林工程效益评价指标
        3.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方法
4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分析
    4.1 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分析
        4.1.1 退耕还林不同配置模式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2 不同退耕年限植物群落的生物多样性特征
        4.1.3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物多样性特征
    4.2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功能分析
        4.2.1 退耕还林区土壤质量分析及评价
        4.2.2 退耕还林区水文效应分析与评价
    4.3 小结
5 退耕还林区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1.1 大通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1.2 大通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2.1 盐池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2.2 盐池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及其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3.1 奇台县土地利用/覆被动态变化分析
        5.3.2 奇台县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5.4 小结
6 退耕还林区荒漠化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6.1 盐池县荒漠化面积变化分析
    6.2 盐池县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2.1 模型构建
        6.2.2 荒漠化土地演化规律分析
    6.3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IIODD)分析
        6.3.1 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荒漠化程度等级权重
        6.3.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评价
    6.4 盐池县荒漠化程度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4.1 不同地域单元荒漠化程度综合指数的提取
        6.4.2 基于IIODD的盐池县荒漠化时空变化规律分析
    6.5 小结
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1.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1.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1.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1.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1.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1.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1.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2 奇台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2.1 退耕还林防风沙效益
        7.2.2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2.3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2.4 改善小气候价值
        7.2.5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2.6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3 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价
        7.3.1 退耕还林保护水资源价值
        7.3.2 退耕还林保育土壤价值
        7.3.3 退耕还林固碳制氧价值
        7.3.4 退耕还林净化环境价值
        7.3.5 改善小气候价值
        7.3.6 退耕还林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
        7.3.7 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
    7.4 小结
8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 大通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1.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1.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2 奇台、盐池县退耕还林工程经济和社会效益评价
        8.2.1 退耕还林工程经济效益评价
        8.2.2 退耕还林工程社会效益评价
    8.3 小结
9 结论与讨论
    9.1 研究结论
    9.2 问题讨论
    9.3 创新之处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导师简介
致谢

(10)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国外文献综述
    1.2 国内文献综述
    1.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几个问题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2.1.1 研究背景
        2.1.2 问题的提出
    2.2 概念界定、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2.2.1 概念界定
        2.2.2 研究目标
        2.2.3 研究意义
    2.3 研究的技术路线与方法
        2.3.1 研究的技术路线
        2.3.2 研究方法
第3章 理论借鉴
    3.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1.1 新公共管理理论基本内容
        3.1.2 本文对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借鉴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3.2.1 可持续发展理论基本内容
        3.2.2 本文对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借鉴
    3.3 公共政策理论
        3.3.1 公共政策理论基本内容
        3.3.2 本文对公共政策理论的借鉴
第4章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的基本框架
    4.1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设计
        4.1.1 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
        4.1.2 政策绩效审计理论结构基本框架的搭建
    4.2 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
        4.2.1 政策绩效审计的本质
        4.2.2 政策绩效审计与专项审计调查的比较
        4.2.3 政策绩效审计与政策评价的比较
    4.3 政策绩效审计假设
        4.3.1 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绩效审计假设
        4.3.2 政策绩效审计假设的构想
    4.4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程序及方法
        4.4.1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程序设计
        4.4.2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方法
    4.5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4.5.1 绩效审计报告特点及框架结构
        4.5.2 我国政策绩效审计报告的框架结构
第5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目标的设定
    5.1 政策绩效审计目标
        5.1.1 绩效审计目标:从3"E"到5"E"
        5.1.2 政策绩效审计目标:效果性、环境性及公平性
    5.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总目标的确定
        5.2.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目标
        5.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总目标
    5.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具体目标的确定
        5.3.1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环境性目标
        5.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的公平性目标
第6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和审计评价标准
    6.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选取
        6.1.1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6.1.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选取的来源
    6.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确定
        6.2.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理论预选
        6.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的专家筛选
    6.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
        6.3.1 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6.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确定
第7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
    7.1 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依据及其构成
        7.1.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
        7.1.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依据
        7.1.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构成
    7.2 基于AHP的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指标权重确定
        7.2.1 AHP基本原理
        7.2.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确定
    7.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标准化处理
        7.3.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类型的一致化
        7.3.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方法
        7.3.3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指标数据无量纲化方法的确定
    7.4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
        7.4.1 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7.4.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的确定
第8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案例
    8.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评价样本县的选择
        8.1.1 样本县选择的理由
        8.1.2 样本县退耕还林概况
    8.2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绩效、经济绩效与社会绩效的审计评价
        8.2.1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生态绩效审计评价
        8.2.2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经济绩效审计评价
        8.2.3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社会绩效审计评价
    8.3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在样本县案例中的运用
        8.3.1 样本县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构成
        8.3.2 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综合评价模型在样本县案例中的运用
第9章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建议
    9.1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制定方面的几个建议
    9.2 我国退耕还林政策执行方面的几个建议
第10章 结论
    10.1 研究结论
    10.2 研究可能的创新
    10.3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几个问题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四、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的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移民扶贫70年变迁研究[J]. 檀学文. 中国农村经济, 2019(08)
  • [2]黄土高原退耕区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研究[J]. 陈儒,徐婵娟,邓悦,姜志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6)
  • [3]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族自治区现代农业“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J].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17(S1)
  • [4]盐池县乡村聚落时空演变与优化研究[D]. 王曼曼. 北京林业大学, 2017
  • [5]生态文明理念下西北宁陕地区移民宜居环境建设研究[D]. 张国昕.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7(06)
  • [6]西北生态农业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车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5(09)
  • [7]中国西部地区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D]. 周鹏. 中央民族大学, 2013(11)
  • [8]宁夏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大意义及配套措施[J]. 刘晓峰,雷晓萍. 宁夏农林科技, 2009(03)
  • [9]中国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工程效益监测与评价[D]. 郭雨华. 北京林业大学, 2009(10)
  • [10]我国退耕还林政策绩效审计研究[D]. 李保伟. 西南大学, 2009(12)

标签:;  ;  ;  ;  ;  

黄灌区退耕还林模式选择及后续产业发展调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