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一、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刘刚[1](2021)在《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文中认为复杂的地形地质条件和特殊气候降雨特征,导致我国洪水灾害频发。特别是广大中小河流地区,受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制约,观测资料缺乏、监测手段有限、下垫面复杂多变,洪水灾害造成的基础设施破坏、人员财产损失更为严重。围绕资料缺乏秦巴山区中小河流,开发合适的洪水预警预报系统,为进一步提高洪水风险管理水平、减轻或降低洪水影响损害具有重要意义。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及秦岭隧洞施工区所在区域的椒溪河、蒲河、汶水河及其支流,地处秦巴中高山区,暴雨洪水频发。研究开发洪水预警预报系统,在灾害性洪水出现前1~3小时以上,向工程建设、施工单位及相关防汛指挥机构提供洪水预警预报信息,为科学有序地实施防洪预案提供可靠依据。此外,根据洪水预警预报结果,及时组织施工期人员实施防洪措施,避免或者减轻洪水灾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设施设备损失,保证各施工区的防洪安全的同时,并为三河口枢纽运行的科学调度管理奠定基础。本文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主要研究对象,根据历史水位、流量、降雨量监测数据,分析研究河流产汇流规律,合理确定施工区致灾洪水预警阈值;选定适合流域特性的洪水预警预报模型,引入数字高程(DEM)等技术研制引汉济渭工程洪水预报系统,对确保汛期引汉济渭工程安全施工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分析了研究区的降雨洪水特性和产汇流特性规律。采用历史降雨和径流资料,分析研究区降雨、径流年际变化和年内分配特性,年径流量与流域面平均年降水量相关性关系较好(R2=0.87)。径流深预报图结果表明径流深(R)与计算平均雨量、前期影响雨量(P+Pa)相关性较好(R2=0.80)。推求得到的降雨中心在椒溪河、汶水河和全流域均匀降水三种情况的大河坝站1h单位线,可用于实时洪水预警预报作业。(2)建立了研究区洪水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确定了临界预警阈值。结合现场实际踏勘,筛选确定了越岭隧洞岭南施工区蒲河0#、1#、3#施工点和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进行预警指标研究。综合汇流时间、站网分布、信息收集等因素,确定了关键预警河道断面和临界雨量或水位(流量)及相应的预警响应时间。结合建设进度和防汛要求,确定三河口水利枢纽坝址2016-2017年临界流量为2640 m3/s(P=10%),2018年临界流量为5240 m3/s(P=1%)。(3)优选了洪水预报模型,确定了合适的模型参数。结合研究区研究区位置、地形、水文和资料完整等实际因素和模型应用效果,选择新安江、TOPMODEL、API三种水文模型编制模型方案。选用雨洪资料及流域蒸散发资料开展模型参数率定,通过大河坝水文站2010~2015年实测13场典型洪水过程模拟,进行了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结果表明合格率和预报精度均满足需求,确定以新安江模型为基础、多模型集成形式开展预警预报。(4)构建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实时洪水预报系统。根据实时水雨情和对未来一段时间内降雨量的预测,准确快速预报三河口枢纽坝址洪水过程、最大流量及出现时间,及蒲河沿岸秦岭输水隧洞相应支洞断面预警流量(雨量),为工程管理和施工决策者提供了多层次、多方位准确的信息服务和多种支持手段。应用检验结果表明,构建的洪水预警模型提高了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防洪决策的科学化、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增强了防洪调度分析、综合决策能力。

郝改瑞[2](2021)在《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的双重影响下,流域非点源污染形势严峻,而且面临多要素耦合驱动及多时空过程相互影响的问题。本文以汉江流域陕西段为研究区域,通过监测和实验相结合的方式开展了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的研究,分析流域气象水文要素的变化特征,研究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产生的特征、规律和机理,构建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探讨土地利用变化和未来气候变化对非点源污染的影响。论文主要的研究成果及结论如下:(1)通过流域近48年的气象水文要素的时空变化情况分析,发现流域降雨量呈下降趋势,降水强度呈小幅上升趋势,气温呈显着上升趋势,近十年年平均气温比80年代的年均气温升高了近1.0℃,三者均具有一个27 a左右的主周期,且降雨量和降水强度均呈现由北到南增加趋势,气温呈现由西北到东南增大趋势。武侯镇、安康站和丹凤站的径流量在0.05显着水平下呈现不明显的下降趋势,麻街站径流量呈现不显着上升趋势,各水文站年际间径流量无明显变化规律,前3个水文站径流量均有一个20 a左右的主周期,麻街站径流量有7 a左右的周期。武侯镇和安康站泥沙量随时间上升趋势不明显,麻街站和丹凤站泥沙量随时间下降趋势不明显,四个水文站点泥沙量的周期性均不明显。(2)通过汉江流域陕西段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三个空间尺度的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表明降雨径流均呈现显着的非线性关系,径流量、泥沙量、产污量之间呈现较高的正相关关系。各径流小区氮素(TN、NH3-N、NO3-N)和磷素(TP、SRP)的流失强度均值分别为0.12 kg/ha和0.0137 kg/ha,杨柳小流域对应的氮素和磷素的流失强度分别为0.16 kg/ha和0.0165 kg/ha,氮磷素流失强度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小区。汛期杨柳小流域输沙模数为8.04 t/km2,径流小区平均土壤流失量为1.31 t/km2,发现土壤流失量也表现为杨柳小流域>径流小区。两者氮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是硝态氮和正磷。安康断面以上流域不同监测指标2011~2018年的非点源负荷均值超过60%,个别年份贡献占比达到80%以上。(3)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从降雨径流、土壤侵蚀和污染物迁移转化进行了构建,并在不同空间尺度进行了验证。产汇流模块分别选择了分布式时变增益模型(DTVGM)和逆高斯汇流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2020年校准期(6场)和验证期(2场)洪水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达到了 0.68和0.73。2003~2018年汉江支流恒河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94、0.93和0.73。2003~2018年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月、日尺度流量过程的NSE系数分别为0.95、0.91和0.68。土壤侵蚀模块采用修正的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年泥沙输移比分别为0.445和0.36,与长江水利委员会研究结果(长江流域的泥沙迁移比大约为0.1~0.4)一致。联合土壤侵蚀产沙过程和产汇流过程,分别建立了颗粒态和溶解态非点源污染模型,模拟结果如下:杨柳小流域颗粒态氮(PN)和颗粒态磷(PP)的流失量分别为31.36 kg/(hm2-a)和14.66 kg/(hm2·a)。安康断面流域的PN和PP的流失量分别为957.84 kg/(km2·a)和85.62 kg/(km2.a)。通过杨柳小流域不同场次污染物过程模拟,确定TN、NH3-N、NO3-N、TP和SRP污染物的NSE系数均值分别为0.69、0.74、0.79、0.71和0.71。安康断面以上流域NH3-N和TP污染过程模拟的NSE系数分别为0.78和0.83。从而说明模型在研究区适用,模拟结果可信。(4)汉江流域陕西段1995-2020年土地利用变化较小,近十年林地增幅较大。流域斑块类型优势地位明显上升,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景观类型较原先水平丰富多样。对比2011~2018年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以及SWAT模型模拟结果,发现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流域偏南区域污染负荷多,其原因是降雨量大。草地面积最大所带来的土壤侵蚀也最严重,它和耕地对流域土壤侵蚀量和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均较大。8~15°区域带来的土壤侵蚀量最大,所携带的颗粒态氮磷负荷贡献也最大,5~8°区域的贡献率处于第二位。溶解态氮磷负荷逐年递减,草地贡献最大,林地和耕地次之。0~5°区域的溶解态负荷量最大,8~15°和5~8°的区域次之。颗粒态氮磷负荷与蔓延度指数CONTAG、最大斑块指数LPI和聚集度指数AI表现出明显的正相关性,溶解态NH3-N和TP与景观形状指数LSI、LPI和AI表现出正相关性,说明流域景观的多样性、破碎度和聚散型的增加会加大营养物输出的风险。(5)采用天气发生器NCC/GU-WG生成研究区域未来30年(2021~2050)的气候变化情景,历史气象观测资料与预报要素均取得较理想的结果,模拟效果表现为气温>降雨量,日最低气温>日最高气温。与基准期(1971~2000年)相比,未来情景逐日降雨量变化不大,除石泉站以外站点降雨量均减小,各站点日最高/最低气温均有小幅增加趋势。气候变化情景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分析表明,由于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安康断面以上流域未来30年径流量、NH3-N、TP均有小幅上升的趋势。

黄勇馨[3](2021)在《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山洪灾害不仅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还严重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开展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是国务院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陕西省设立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小组,积极开展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已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调查成果数据缺少系统性的分析研究,数据没有被充分利用。本文采取相关研究方法,深度挖掘成果数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相关分析研究,充分体现数据价值,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防治有重要指导意义。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分析探究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素。结合陕西省1949~2015年间山洪灾害情况,梳理统计陕西省山洪灾害历史调查结果,分别从时间尺度和空间尺度两方面来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时空分布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的分布情况从北向南逐渐增多,具有成片、成带分布的规律。陕西省山洪灾害具有分布广泛、区域性明显、发生频繁、季节性强、易突发、难预测、成灾快、危害大等特点。山洪灾害的分布规律受降雨、下垫面条件、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2)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致灾因子的驱动力。选取陕西省山洪灾害相关的9类驱动因子,定量分析各致灾因子对山洪灾害的影响程度,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对陕西省山洪灾害的致灾因子进行驱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山洪灾害是多个因子共同作用的结果,降雨因子是诱发山洪的直接因素和激发条件,地形地貌是发生山洪的物质基础和潜在条件,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加剧了山洪的危害程度。多因子共同作用于山洪灾害会加强山洪灾害的发生及危险程度,影响灾害的空间分布。(3)分析陕西省山洪灾害的风险程度并进行风险评价。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ArcGIS空间分析,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选取风险评价指标,进一步剖析陕西省及各地区的山洪灾害危险性分布及易损性分布情况,并对山洪灾害风险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陕西省山洪灾害危险性自北向南逐渐增大;易损性是关中地区大于陕南地区大于陕北地区。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程度自北向南逐渐增大,特别应加强对陕南秦巴山区的防护。评价结果及风险图可为陕西省山洪灾害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陕西省山洪灾害进行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有利于对省级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部分内容进行升级改造;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有利于开展山洪灾害影像资料汇编完善群测群防体系建设;有利于不断提升洪涝灾害综合防御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要求;有利于巩固和完善已建非工程措施体系。对陕西省开展山洪灾害风险分析工作,对陕西省各地区山洪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指导性意义。

韩小伟[4](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项重大举措。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的统一领导下,中央单位立足部门资源优势,结合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连片特困地区实际,通过各种渠道方式帮助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对于践行党的宗旨、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群众、培养锻炼干部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对于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有着极其深远的意义。论文运用实证研究、系统研究、综合研究、比较研究等方法,立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以国家有关政策文件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基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政策理论、重大意义、历史进程、工作实践、基本经验等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和系统总结,并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推动乡村全面振兴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具体来说,文章由六个部分构成:第一章是绪论,主要介绍了论文的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与方法、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等问题。第二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主要阐释了中央单位、社会扶贫、定点扶贫、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相关概念;揭示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即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系统梳理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第三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的视角,对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进行了较为系统和深入的阐述。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反贫困理论、公平正义理论和社会保障理论;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主要包括共同富裕理论、共享发展理论和扶贫开发理论。第四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主要从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扶贫、技能培训扶贫、教育科技文化扶贫、健康扶贫和网络扶贫等六个领域,对中央单位在各个领域开展定点扶贫的由来、内容和典型案例等进行了归纳和举例。第五章是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主要从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等5个方面,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要求和实践经验。第六章是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主要是基于2020年以后中国反贫困工作重心转向治理农村相对贫困的背景,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即发挥中央单位的政策、资源、规划、人才和技术等优势;强调要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即构建由党委领导机制、政府主导机制、群众参与机制、组织协调机制、资金投入机制、考核评价机制等内容构成的长效机制。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一是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划分为起步阶段、展开阶段、深化阶段和完善阶段等4个阶段,分析了每一个阶段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宏观背景、政策依据、主要任务和基本特征;二是全面总结了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即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与扶智扶志相结合、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与加强干部培养相结合;三是对2020年以后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进行了前瞻性思考,将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强调要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柳清文[5](2020)在《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文中认为2019年进入汛期以来,位于闽中内陆山区的三明市降雨频繁,降雨量大,其中,数次集中强降雨过程历史罕见,一方面致使城市内涝严重,低洼地段多处受淹,另一方面,受其影响三明市城区后山暴发群发性地质灾害并且可能诱发泥石流灾害的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具有突发性,破坏能力极大的特性,往往导致房屋、道路、农田毁坏,甚至造成人员伤亡。每年三明因为暴雨产生的山洪地质灾害使当地经济损失巨大,因此针对山洪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分析具有很好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野外现场调查,收集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发生洪水灾害的特征参数,结合泥石流发生的3个基本条件:地形地貌条件、物源条件、水力条件,分析了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20条冲沟发生泥石流的基本条件,并对20条冲沟泥石流的易发性进行了评价,计算了相关流域的洪水与泥石流设计流量,同时分析了下游排水涵洞在50年和100年一遇的强降水发生洪水和泥石流的情况下的过流能力,评估了山洪与泥石流的危险性大小。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进行野外实地踏勘、现场测量沟谷两侧坡度和发生在沟道两岸的坡面滑坡以及沟道内的松散固体物质。三明市区后山各冲沟流域内存在多处来源于两侧坡体上的坡积土崩滑于沟道内,可能为泥石流灾害的发生提供物源来源。(2)采用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等勘察方法,查明该泥石流沟内的物源类型、漂木堵塞情况,测量市政排水涵洞,测量山洪洪痕断面,通过福建省推理公式计算设计洪水洪峰流量等。本文通过获取降雨数据以及野外山洪洪峰调查,得出研究区于2019年5月16日至18日降雨的重现期为50年。同时暴发洪水的重现期也是50年。(3)分析泥石流发育基本特征,对后山小流域泥石流易发性进行定量分析。采用崩塌滑坡及水土流失、沿沟松散物储量、河沟堵塞程度、河沟纵坡、沟岸山坡坡度、产沙区沟槽横断面等15个主要因子,对后山小流域泥石流进行易发性分析。研究区20条冲沟除了1#冲沟为不易发外,其余冲沟的泥石流易发程度均为轻度易发。(4)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通过洪水与泥石流设计流量计算,并对过水涵洞的洪水与泥石流过流流量对比,同时考虑树木在有涵洞的情况下,进而对流域危险性进行分析。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下游沟口的洪水全是由市政涵洞排导,提出了堵塞条件和过流能力的判断依据,以及山洪与泥石流危险性判断方法。

董兆鑫[6](2019)在《生物启发技术在复杂水系灾害预警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山洪地质灾害频发,每年造成的损失十分巨大,因此有效的山洪监测预警对保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由于缺乏相应的历史资料,在山区小尺度流域内应用传统的阈值判别法进行灾害预蝥时,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设计合理阈值,并且所取得的阂值对于不同的观测地点适用度不高。因此在复杂多变的山区水文监测中采用生物启发技术,通过机器智能处理和经验自学习的方法对山区水文状态进行动态识别,实现对诱发山洪的多特征量间的关联分析,进而提高山洪灾害发现预警的科学性和适用性。本文结合特征聚类理论,提出了利用免疫克隆选择算法对水文状态进行异常识别的山洪灾害识别预警方法,进而实现动态预警效果。主要包含了设计一种自适应免疫克隆选择聚类算法,提高了聚类分析的效率;而且在该算法的基础上实现了山洪灾害识别预警方法的设计:并开发相应的复杂水系预警系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预警效果。概括起来,本文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提出了 一种自适应的免疫克隆选择聚类算法。对标准的免疫克隆选择算法进行了以下方面的优化:1.引入P矩阵编码方式对可行解进行编码,缩小了搜索空间;2.引入聚类目标函数构造抗体-抗原亲和度准则,指导寻优搜索方向:3.设计自适应克隆算子,提高对最优解的搜索灵敏度;4.制定模糊修正策略,抑制搜索碰撞。以国际标准数据库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数据特征聚类效果良好,并且具有较高的收敛速度和聚类精度。(2)设计了 一种山洪灾害识别预警方法,并在自适应的免疫克隆选择聚类算法的基础上进行灾害智能聚类分析。其中,针对复杂水系特性,建立以降雨量、水流量、浑浊度和水位为主的4参量山洪灾害特征模型;同时构造内嵌的灾害经验自学习机制,提高对异常水文状态的识别速度:在聚类分析的结果基础上,设计灾害诊断评估机制,结合流域上下游的观测节点位置信息计算出山洪预警等级。经过水文数据验证,本方法具有良好的山洪预警效果。(3)应用山洪灾害识别预警方法开发复杂水系灾害预警系统。具体设计了灾害信息感知网,实现了对灾害特征参量的采集、传输;同时设计相应的远程监控预警平台,实现了对相关水文信息的接收、储存和可视化。

李斌[7](2018)在《陕西省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应对研究》文中指出旱与涝为反义词,是两个极端事件,连接两个事件的则是水,水极端少而形成旱,水极端多而形成涝。陕西地处我国中部地区,按照地理位置可以划分为陕北、关中和陕南三个地区,这三个地区的降雨量自北向南逐级递增。研究陕西三个典型地区降雨径流变化及旱涝特征,对预防和应对频发的旱涝事件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陕西省及其境内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数学统计方法、水文模拟、综合对比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结合理论研究、模型研究、系统研发等技术,对陕西省降雨和径流的变化特性进行细致分析,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数模型构建了陕西省干旱演变特征总体研究框架,对干旱事件成因和特征,以及极端降水特性进行剖析,提出应对预案和解决方案,并基于综合集成平台,搭建了陕西省防汛抗旱会商综合业务应用系统,将预案和方案应用于实际。论文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采用累积距平法、滑动平均法、线性趋势估计法等对陕北延安市近62年降水特征和典型年暴雨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延安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但近年来,汛期的降水趋势有所增多,其中小雨和中雨占总降水日数的比例较大;对关中西安市近60年的降水量、降水日数、气温等气象要素和水文要素进行趋势及突变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年降水量呈现整体下降趋势,其中汛期降水量占全年降水总量的比例为58%,降水量的年内分布呈现不均匀性,年平均气温和极端最低气温均呈现上升趋势;对陕南佛坪县近50年降水量及降水日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佛坪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春季和秋季的降水减少明显,年降水量的突变点出现在上世纪90年代初,年总降水日数、小雨日数、中雨日数均表现出减少趋势,大雨以上日数与年降水量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2)以渭河干流和泾河为研究对象,采用多种方法分析年径流量变化趋势和突变情况。结果表明:20世纪60年代,泾河流域的径流量呈现减小趋势;上世纪70年代,渭河干流的径流量也呈现减小趋势,渭河中下游水文站年径流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类似。渭河各重点水文站的径流量突变点较多发生在70年代初和90年代初,各水文站的突变情况存在一定的差异性。(3)以标准化降水指数作为干旱分析的指标体系,对陕西干旱发生频率和强度的时空演变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陕西20世纪90年代平均干旱强度,最大,干旱强度和干早站次比变化大体一致;其中,重旱和特旱发生的频率相对较低,而轻旱和中旱发生的频率则相对较高,陕西春季和冬季的干旱范围呈现扩大趋势,夏季和秋季的干旱范围呈现减小趋势;同时,重点对陕北地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干旱主要以中旱为主,干旱强度呈一定减小趋势。(4)以陕南地区为对象,采用1961-2013年研究区12个雨量站降水资料,在定义年时间尺度的极端降水阈值基础上,分析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以及趋势变化特征,并针对极端降水事件,建立数字防洪应急预案,形成县-乡-村三级应急预警方式,从而应对不同程度的极端降水事件。(5)以综合集成平台为基础,采用组件库+知识图+主题库模式构建防汛抗旱业务应用系统,实现防汛抗旱应急预案电子化,形成数据集成服务、水雨情信息服务、视频会商服务、降雨径流特征分析服务、实时预警服务、应急应对服务等应用,实现降雨径流分析,干旱洪涝应对一体化,将理论应用于实际。

王武刚,史继辉[8](2015)在《佛坪东岳沟泥石流对330kV开关站工程灾害危险性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西安—成都客专330kV开关站工程位于东岳沟下游,沟内目前正在堆积有3处西成客专东岳沟特长隧道的弃渣场,为确保佛坪330kV开关站建设场地的安全,需对东岳沟泥石流地质灾害进行调查评估,对工程场地遭受泥石流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本文通过3种方式分析认为东岳沟本身是泥石流低易发沟,拟建站址场地受泥石流灾害的影响小,危险性小。

陈真莲[9](2014)在《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文中认为山区小流域因流域面积和河道的调蓄能力小,坡降较陡,洪水持续时间短,涨幅大,洪峰高,山洪灾害具有突发性、预见期短、水量集中、破坏力大等特点,已成为我国防洪减灾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由于山区小流域情况复杂,影响因素众多,资料短缺,且相关研究起步较晚,亟须相关的技术支撑,因此,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广东省清远市连州瑶安小流域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分析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从降雨条件、坡度势能条件、固体物质环境条件等方面对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降雨是山洪灾害形成的直接外动力因素,不利的坡度势能条件是山洪灾害形成的重要因素,地表松散固体物质为山洪灾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的环境条件。(2)研究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以降雨、高程、坡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类型等共六个因子作为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基于GIS技术和层次分析法建立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模型,并制作山洪灾害危险性区划图、易损性区划图和风险区划图,对该区山洪灾害进行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实际情况。(3)探讨小流域山洪灾害临界雨量计算分析方法。采用区域临界雨量法、水位反推法,综合分析确定瑶安小流域1h、3h、6h、12h、24h临界雨量值,另外,考虑山洪灾害当天雨量和前期有效雨量的关系,初步建立临界雨量基准线,为山洪灾害防治提供参考。(4)在研究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问题的基础上,构建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预警预报系统包括临界雨量预报和山洪过程预报,其中山洪过程模拟和预报采用新安江模型、经验预报方案。针对该区缺乏实测径流资料的特点,将新安江模型模拟结果与广东省综合单位线法进行对比,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和检验,可以较好地解决无资料地区洪水预报精度问题。(5)提出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瑶安小流域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主要包括防洪工程治理、河道整治、水土保持工程建设和生物工程治理等,治理重点放在受灾严重的长合水及瑶安乡,小滚水和带田水则进行局部治理。工程措施为提高该区抵抗山洪灾害能力、保证山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林莉[10](2012)在《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中国的防洪形势发生了新的变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从我国近年洪涝灾害的特点来看,山洪灾害占了相当大的比重,造成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越来越大。延平区境内地形地质条件复杂,河流密布,河流属山区性河流,具有典型的山区性洪水暴涨暴落特征,是福建省山洪灾害易发区之一。本文在理性分析了延平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的基础上,科学探讨山洪灾害的成因,调查研究目前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延平区防治山洪灾害的对策与措施,提出切实可行的办法。本文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前言。阐述山洪灾害防治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表述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介绍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第二部分为延平区基本情况。调查分析延平区地理位置、水文气象、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河流水系等自然地理情况和社会经济状况。第三部分为山洪灾害成因。分析了延平区山洪灾害呈区域性、季节性、突发性、持续性、破坏性五个特点。探讨山洪灾害频发的主要四大成因:气象因素、地理因素、水文特征、人为因素。第四部分为目前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二是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三是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第五部分为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这部分在前四个部分的基础上,加强了对山洪灾害的认识,积极探索适合延平区的山洪灾害防治对策,提出建立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防灾减灾体系,全面提高山洪灾害防治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工程措施通过高标准建设防洪堤、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等全方面覆盖来提高山洪灾害防治水平。非工程措施采取建立监测预警系统、编制山洪灾害防治预案、组建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对山洪灾害易发区域进行宣传和培训等手段,完善“预警到乡、预案到村、责任到人”的工作机制,在延平区境内构建监测预警网络和群测群防的防御体系,实现有效防御山洪灾害,最大限度减轻山洪灾害带来的生命财产损失。第六部分为结论与展望。对本研究做了结论,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

二、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洪水组合预测技术
        1.2.2 中小河流洪水预报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技术路线
2 研究区域概况及数据处理
    2.1 研究区域概况
        2.1.1 流域概况
        2.1.2 流域水文站网
        2.1.3 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概况
    2.2 水文资料选用及分析处理
        2.2.1 资料的可靠性分析
        2.2.2 资料的一致性分析
        2.2.3 资料的代表性分析
    2.3 本章小结
3 降雨径流规律分析
    3.1 降雨径流分析
        3.1.1 年降雨量及特征
        3.1.2 径流年际变化及月分配特性
        3.1.3 年降雨径流关系分析
    3.2 产流特性分析
        3.2.1 暴雨洪水特性
        3.2.2 下渗与蒸发
        3.2.3 产流计算
        3.2.4 产流特性分析
    3.3 汇流特性分析
        3.3.1 单位线推求
        3.3.2 汇流特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致灾洪水预警指标研究
    4.1 预警指标的研究方法
        4.1.1 雨量预警指标
        4.1.2 流量预警指标
    4.2 预警断面确定及预警指标选择
        4.2.1 施工区概述
        4.2.2 预警断面确定
        4.2.3 预警指标选择
    4.3 预警指标的确定
        4.3.1 代表站确定及资料选用
        4.3.2 秦岭隧洞0#支洞施工区预警流量确定
        4.3.3 秦岭隧洞1#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4 秦岭隧洞3#支洞施工区临界雨量确定
        4.3.5 三河口水利枢纽临界流量确定
    4.4 本章小结
5 洪水预报模型
    5.1 水文模型选择
    5.2 模型原理简介
        5.2.1 新安江模型
        5.2.2 TOPMODEL模型
        5.2.3 API模型
    5.3 模型参数与模拟环境设定
        5.3.1 数字高程模型应用
        5.3.2 模型方案编制
        5.3.3 精度评定方法
    5.4 本章小结
6 预报模型方案的比较
    6.1 新安江模型
        6.1.1 流域单元划分
        6.1.2 模型参数率定
        6.1.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2 TOPMODEL模型
        6.2.1 模型主要参数
        6.2.2 模型参数计算
        6.2.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3 API模型
        6.3.1 主要参数分析
        6.3.2 模型参数计算
        6.3.3 精度评定与误差分析
    6.4 结果对比分析
        6.4.1 洪峰流量、峰现时间预报结果对比
        6.4.2 洪水过程预报结果对比
    6.5 本章小结
7 洪水预报及预警系统开发
    7.1 系统设计目标及技术要求
        7.1.1 设计目标
        7.1.2 技术要求指标
        7.1.3 运行环境
    7.2 系统结构及流程
        7.2.1 系统结构
        7.2.2 系统流程
        7.2.3 系统的数据流程
    7.3 界面设计
    7.4 数据库设计
        7.4.1 洪水预报方案数据库
        7.4.2 系统内部数据库
    7.5 系统功能
        7.5.1 预报模型及方法管理
        7.5.2 模型参数率定
        7.5.3 洪水预报功能
        7.5.4 数据管理模块
        7.5.5 预报成果综合分析
        7.5.6 成果显示与发布
    7.6 应用分析
    7.7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参与的主要科研课题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非点源污染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文献分析工具
        1.2.2 国外研究分析
        1.2.3 国内研究分析
        1.2.4 存在的主要问题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流域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自然地理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气象
        2.1.4 土壤植被
        2.1.5 水文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数量
        2.2.2 社会经济
        2.2.3 农业产业发展
    2.3 污染源状况与河库水质现状
        2.3.1 点源污染
        2.3.2 非点源污染
        2.3.3 “河流-水库”水质情况
    2.4 本章小结
3 流域气象水文要素变化特征分析
    3.1 研究数据与方法
        3.1.1 研究数据
        3.1.2 研究方法
    3.2 降水变化特征
        3.2.1 趋势性分析
        3.2.2 周期性分析
        3.2.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2.4 空间分布特性
    3.3 气温变化特征
        3.3.1 趋势性分析
        3.3.2 周期性分析
        3.3.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3.4 空间分布特性
    3.4 径流变化特征
        3.4.1 趋势性分析
        3.4.2 周期性分析
        3.4.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5 泥沙变化特征
        3.5.1 趋势性分析
        3.5.2 周期性分析
        3.5.3 年际及持续性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不同空间尺度非点源污染过程研究
    4.1 不同空间尺度野外监测点布设和数据采集
    4.2 杨柳小流域及径流小区概况
    4.3 径流小区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3.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3.2 泥沙输移过程
        4.3.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4 杨柳小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4.1 降雨径流过程及其响应关系
        4.4.2 泥沙输移过程
        4.4.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4.5 汉江干流安康断面以上流域径流-泥沙-污染物过程研究
        4.5.1 降雨径流过程
        4.5.2 径流泥沙过程
        4.5.3 水质水量过程
    4.6 径流小区、杨柳小流域和安康断面以上流域的对比说明
    4.7 本章小结
5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及验证
    5.1 流域分布式非点源污染模型构建
        5.1.1 降雨径流过程
        5.1.2 土壤侵蚀过程
        5.1.3 污染物迁移转化过程
    5.2 非点源污染模型的校准与验证
        5.2.1 数据库建立
        5.2.2 模型效率评价指标
        5.2.3 径流的校准与验证
        5.2.4 泥沙的校准与验证
        5.2.5 营养物的校准与验证
    5.3 本章小结
6 土地利用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6.1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类型变化
    6.2 1995-2020 年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变化
    6.3 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空间分布
        6.3.1 颗粒态氮磷负荷的空间分布
        6.3.2 溶解态氮磷负荷的时空分布
        6.3.3 模型间结果对比
    6.4 土地利用/地形与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1 土地利用/地形与颗粒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2 土地利用/地形与溶解态非点源污染关系探讨
        6.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与负荷的关系讨论
    6.5 本章小结
7 气候变化对汉江流域非点源污染的影响
    7.1 气候变化预测
        7.1.1 NCC/GU-WG模拟结果的验证
        7.1.2 未来气候情景模拟
    7.2 气候变化环境下非点源污染负荷的响应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附表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 B 博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3)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进展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地质构造
        2.1.4 水文气象特征
        2.1.5 土壤植被特征
    2.2 社会经济特征
        2.2.1 行政区划
        2.2.2 人口分布
        2.2.3 社会经济
    2.3 数据来源
3 基于GIS的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及影响因子研究
    3.1 山洪灾害统计
    3.2 山洪灾害时空分布规律研究
        3.2.1 时间分布规律
        3.2.1.1 年际变化规律
        3.2.1.2 年内变化规律
        3.2.2 空间分布规律
        3.2.2.1 历史山洪灾害分布规律
        3.2.2.2 山洪灾害防治区分布规律
        3.2.2.3 防治区人口分布规律
        3.2.2.4 山洪灾害承载能力分析
    3.3 山洪灾害影响因子研究
        3.3.1 降雨因子
        3.3.2 下垫面条件
        3.3.2.1 高程因子
        3.3.2.2 坡度因子
        3.3.2.3 地貌因子
        3.3.2.4 土壤因子
        3.3.2.5 植被因子
        3.3.2.6 土地利用因子
        3.3.3 人类活动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山洪灾害驱动力分析
    4.1 地理探测器
        4.1.1 模型理论
        4.1.2 模型使用
    4.2 驱动因子的选取与处理
        4.2.1 降雨因子
        4.2.2 下垫面条件
        4.2.2.1 高程因子
        4.2.2.2 坡度因子
        4.2.2.3 地貌因子
        4.2.2.4 土壤因子
        4.2.2.5 植被因子
        4.2.2.6 土地利用因子
        4.2.3 人类活动因子
        4.2.3.1 人口密度
        4.2.3.2 GDP
    4.3 主要驱动力分析
        4.3.1 驱动力分析流程
        4.3.2 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1 陕西省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2 陕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3 关中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2.4 陕南地区单因子驱动力分析
        4.3.3 多因子驱动力交互探测分析
        4.3.3.1 陕西省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2 陕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3 关中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3.3.4 陕南地区多因子驱动力交互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模糊层次分析法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1 风险评价方法
        5.1.1 模糊层次分析法
        5.1.2 ArcGIS空间分析
        5.1.2.1 空间插值
        5.1.2.2 叠加分析
    5.2 风险评价指标选取
        5.2.1 指标选取原则
        5.2.2 指标选取与处理
        5.2.3 指标权重确定
    5.3 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5.4 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
    5.5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1 陕西省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2 陕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3 关中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5.4 陕南地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5.6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指导教师对博士论文的评阅意见
答辩决议书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及不足
        1.4.1 创新之处
        1.4.2 不足之处
第2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概述
    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相关概念阐释
        2.1.1 中央单位
        2.1.2 社会扶贫
        2.1.3 定点扶贫
        2.1.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
    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重大意义
        2.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体现
        2.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的组成部分
        2.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举措
        2.2.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是帮扶单位贴近基层、了解民情的途径
    2.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历史进程
        2.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起步阶段
        2.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展开阶段
        2.3.3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深化阶段
        2.3.4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完善阶段
第3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理论基础
    3.1 经典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1.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
        3.1.2 经典马克思主义公平正义理论
        3.1.3 经典马克思主义社会保障理论
    3.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
        3.2.1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同富裕理论
        3.2.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共享发展理论
        3.2.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扶贫开发理论
第4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主要领域及案例
    4.1 通过基础设施建设扶贫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
        4.1.1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由来
        4.1.2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内容
        4.1.3 基础设施建设扶贫的典型案例
    4.2 通过产业扶贫推进贫困地区特色产业发展
        4.2.1 产业扶贫的由来
        4.2.2 产业扶贫的内容
        4.2.3 产业扶贫的典型案例
    4.3 通过技能培训扶贫实现贫困地区劳动力就业
        4.3.1 技能培训扶贫的由来
        4.3.2 技能培训扶贫的内容
        4.3.3 技能培训扶贫的典型案例
    4.4 通过教育科技文化扶贫推进贫困地区文化教育发展
        4.4.1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由来
        4.4.2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内容
        4.4.3 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的典型案例
    4.5 通过健康扶贫改善贫困地区医疗卫生状况
        4.5.1 健康扶贫的由来
        4.5.2 健康扶贫的内容
        4.5.3 健康扶贫的典型案例
    4.6 通过网络扶贫拓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渠道
        4.6.1 网络扶贫的由来
        4.6.2 网络扶贫的内容
        4.6.3 网络扶贫的典型案例
第5章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的基本经验
    5.1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
        5.1.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1.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贫困地区实际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2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
        5.2.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2.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宣传党的方针路线政策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3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
        5.3.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3.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扶智、扶志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4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
        5.4.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4.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5.5 坚持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
        5.5.1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基本要求
        5.5.2 中央单位定点扶贫与党政干部培养相结合的实践经验
第6章 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对策思考
    6.1 中国农村反贫困目标瞄准的调整
        6.1.1 相对贫困的涵义
        6.1.2 相对贫困的特征
        6.1.3 农村相对贫困成为贫困治理的重心
        6.1.4 农村相对贫困治理的现实路径
    6.2 发挥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部门优势
        6.2.1 政策优势
        6.2.2 资源优势
        6.2.3 规划优势
        6.2.4 人才优势
        6.2.5 技术优势
    6.3 构建中央单位帮扶解决农村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
        6.3.1 党委领导机制
        6.3.2 政府主导机制
        6.3.3 群众参与机制
        6.3.4 组织协调机制
        6.3.5 资金投入机制
        6.3.6 考核评价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致谢

(5)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洪研究现状
        1.2.2 泥石流研究现状
        1.2.3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地质环境背景
    2.1 地形地貌
    2.2 地层岩性
    2.3 地质构造
    2.4 气象水文
    2.5 地震活动
    2.6 水文地质
    2.7 人类工程活动
第3章 山洪发生降雨量分析与洪峰流量计算
    3.1 2019年三明山洪降雨过程
    3.2 洪峰流量计算方法
    3.3 洪峰流量调查
    3.4 设计洪水洪峰流量计算
    3.5 涵洞调查
第4章 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
    4.1 地形条件
    4.2 物源条件
        4.2.1 直接物源
        4.2.2 间接物源
        4.2.3 物源特征汇总
    4.3 泥石流的易发性评价
第5章 山洪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1 山洪危险性评价
    5.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5.2.1 泥石流洪峰流量计算
        5.2.2 百年一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6)生物启发技术在复杂水系灾害预警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山区灾害监测预警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生物启发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主要研究内容及安排
2 基于生物启发的灾害特征聚类
    2.1 特征聚类理论
        2.1.1 模糊K均值聚类
        2.1.2 遗传搜索进化
        2.1.3 免疫克隆选择
    2.2 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的特征聚类
        2.2.1 免疫克隆选择的仿生学基础
        2.2.2 免疫克隆选择聚类的优越性
        2.2.3 免疫克隆选择聚类步骤
    2.3 数据特征聚类评价准则
    2.4 本章小结
3 自适应的免疫克隆选择聚类算法
    3.1 编码方案的选择
    3.2 抗体-抗原亲和度准则的构造
    3.3 自适应克隆算子的设计
        3.3.1 克隆增殖
        3.3.2 克隆变异
        3.3.3 克隆选择
        3.3.4 克隆死亡
    3.4 模糊修正策略
    3.5 仿真验证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自适应免疫聚类的灾害识别预警
    4.1 山洪灾害识别预警方法设计
    4.2 水系灾害特性
        4.2.1 山区复杂水系灾害基本特性
        4.2.2 水文状态特征模型构建
    4.3 灾害智能聚类分析
        4.3.1 灾害经验自学习
        4.3.2 水文状态异常识别
    4.4 灾害诊断评估
    4.5 预警方法性能测试
        4.5.1 预警速度仿真验证
        4.5.2 山洪预警功能测试
    4.6 本章小结
5 复杂水系灾害智能预警系统
    5.1 复杂水系灾害智能预警系统设计
    5.2 灾害信息感知网的设计
        5.2.1 本地感知网
        5.2.2 远程通信网
    5.3 远程监控预警平台的设计
        5.3.1 页面层的功能表现设计
        5.3.2 业务层的功能逻辑设计
        5.3.3 数据库的数据服务设计
    5.4 系统应用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附录 A

(7)陕西省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应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研究进展及存在问题
        1.2.1 降雨径流及干旱变化特征研究进展
        1.2.2 陕西区域降水研究进展
        1.2.3 陕西干旱研究进展
        1.2.4 水文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3.3 论文创新点
    1.4 本章小结
2.陕西典型区域降雨特征分析
    2.1 陕北延安降雨变化特征
        2.1.1 数据与方法
        2.1.2 陕北降水总体特征及降水趋势分析
        2.1.3 降水空间分布特征及时空变化特征
        2.1.4 延安降雨变化特征
        2.1.5 小结
    2.2 关中西安市降雨变化特征
        2.2.1 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和变化趋势
        2.2.2 西安近60年气温趋势
        2.2.4 西安降雨日数及降水量变化
        2.2.5 降雨量和气温的突变分析
        2.2.6 小结与讨论
    2.3 陕南佛坪县降水变化特征
        2.3.1 降雨量的年内分布和变化趋势
        2.3.2 佛坪县降雨突变分析
        2.3.3 佛坪暴雨分析
    2.4 本章小结
3.陕西渭河径流变化及突变分析
    3.1 研究方法
    3.2 泾河径流变化分析
        3.2.1 资料数据
        3.2.2 泾河径流量年际变化
        3.2.3 径流量的突变分析
        3.2.4 年径流量累积曲线分析
        3.2.5 小结
    3.3 渭河干流径流变化分析
        3.3.1 资料选取
        3.3.2 平均径流量年代变化分析
        3.3.3 径流时序的年际变化及趋势分析
        3.3.4 年径流量突变分析
        3.3.5 小结
    3.4 基于集对分析的渭河径流变化分析
        3.4.1 资料数据
        3.4.2 渭河中下游各水文站径流分析
        3.4.3 径流空间的变化特性分析
        3.4.4 结论
    3.5 本章小结
4.陕西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4.1 干旱分析方法
    4.2 基于标准化降水指数的陕西省干旱变化特征分析
        4.2.1 资料及方法
        4.2.2 陕西干旱时间变化特征
        4.2.3 陕西干旱特征
        4.2.4 陕西干旱季节变化特征
        4.2.5 干旱演变特征分析
        4.2.6 陕西干旱变化特征
        4.2.7 小结
    4.3 陕北黄土高原区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4.3.1 陕北干旱的时变特征
        4.3.2 年度干旱特征分析
        4.3.3 季节干旱特征分析
        4.3.4 干旱频率的空间分布
        4.3.5 讨论与小结
    4.4 陕西干旱灾害的成因分析
        4.4.1 水资源总量不足、时空分布不均
        4.4.2 本省各地蒸发量差异大
        4.4.3 地形地貌差异大,受旱程度不同
        4.4.4 人类活动加剧,环境日益恶化
    4.5 陕西省干旱灾害特点
        4.5.1 季节性旱灾突出
        4.5.2 区域性旱灾明显
        4.5.3 连续性旱灾增多
        4.5.4 旱灾范围不断扩大
    4.6 应对干旱的措施讨论
        4.6.1 抗旱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4.6.2 应对干旱的措施讨论
    4.7 本章小结
5.陕西极端降水事件特征与应对预案
    5.1 陕南地区极端降水特征及变化分析
        5.1.1 数据与方法
        5.1.2 极端降水量基本特征
        5.1.3 极端降水日数分析
        5.1.4 全年降水强度趋势分析
        5.1.5 极端降水空间分布
        5.1.6 小结
    5.2 极端降水事件应对预案
        5.2.1 数字预案
        5.2.2 数字应急预案数据库
        5.2.3 防洪数字应急预案的实现
        5.2.4 基于平台的防汛应急管理
        5.2.5 应对预案应用的业务化
        5.2.6 预警对象
        5.2.7 预警流程
        5.2.8 预警方式
    5.3 本章小结
6.基于综合集成平台的防汛抗旱会商
    6.1 信息资源集成
    6.2 基于知识可视化综合集成信息平台
        6.2.1 平台总体架构
        6.2.2 基于平台的水利信息系统开发架构的设计
    6.3 基于综合集成信息平台的业务实现
        6.3.1 视频会商系统
        6.3.2 水雨情信息统计服务
        6.3.3 实时监测预警
        6.3.4 防汛工情视频监控系统
    6.4 水利信息化实施效益评价
        6.4.1 社会效益
        6.4.2 经济效益
    6.5 本章小结
7.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A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附录B 博士期间参与项目

(9)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山洪灾害特征及成因
        1.2.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
        1.2.3 山洪灾害预警预报
    1.3 问题及展望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条件
        2.1.5 流域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2.3 山洪灾害情况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山洪灾害成因分析
    3.1 概述
    3.2 降雨特征
        3.2.1 基于 M-K 法的降雨序列变化趋势分析
        3.2.2 山洪灾害形成的降雨条件
    3.3 坡度势能条件
    3.4 固体物质环境条件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 GIS 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分析与处理
        4.2.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分析
        4.2.2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危险度划分与赋值
    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权重
        4.3.1 建立层次分析结构
        4.3.2 构造判断矩阵
        4.3.3 计算各指标权重值
        4.3.4 层次一致性检验
    4.4 基于 GIS 的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4.1 山洪灾害危险性评价
        4.4.2 山洪灾害易损性评价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预报技术
    5.1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分析
        5.1.1 山洪灾害临界雨量确定方法
        5.1.2 基于前期有效雨量的临界雨量分析
    5.2 无资料地区山洪过程预报分析
        5.2.1 广东省综合单位线计算
        5.2.2 新安江模型计算
    5.3 小流域暴雨山洪灾害预警预报系统
        5.3.1 系统预警预报方法
        5.3.2 系统开发环境
        5.3.3 系统功能
        5.3.4 系统操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山洪灾害防治工程措施
    6.1 防洪工程治理
    6.2 河道整治
    6.3 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6.4 生物工程治理
    6.5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国内外山洪灾害防治的实践经验
        1.3.1 国外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日本为例
        1.3.2 国内山洪灾害防治经验:以湖南省为例
2 延平区基本情况
    2.1 自然地理
        2.1.1 地理位置
        2.1.2 水文气象
        2.1.3 地形地貌
        2.1.4 地质构造
        2.1.5 河流水系
    2.2 社会经济概况
3 延平区山洪灾害成因
    3.1 山洪灾害概况
    3.2 山洪灾害特性及成因
        3.2.1 气象因素
        3.2.2 地理因素
        3.2.3 水系特征
        3.2.4 人为因素
4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
    4.1 防洪工程体系建设滞后
        4.1.1 总体防洪标准不高
        4.1.2 防洪工程老化失修
        4.1.3 建设资金投入不足
        4.1.4 中小河流灾情严重
        4.1.5 小型水库问题不少
    4.2 防汛指挥决策系统薄弱
    4.3 防洪减灾社会意识淡薄
5 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与措施
    5.1 对策
    5.2 工程措施
        5.2.1 高标准建设“一江三溪”防洪堤
        5.2.2 加快推进中小河流治理
        5.2.3 扎实开展小流域综合治理
        5.2.4 切实抓好小型水库除险加固
    5.3 非工程措施
        5.3.1 建设目标
        5.3.2 山洪灾害防御体系总体结构
        5.3.3 建设内容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四、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秦巴山区中小河流洪水预警预报系统研究 ——以引汉济渭调水工程施工区为例[D]. 刘刚.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2]汉江流域陕西段非点源污染特征及模型模拟研究[D]. 郝改瑞.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陕西省山洪灾害驱动因子分析及风险评价研究[D]. 黄勇馨.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改革开放以来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研究[D]. 韩小伟. 吉林大学, 2020(03)
  • [5]福建三明市区后山小流域山洪泥石流形成条件分析及危险性评价研究[D]. 柳清文.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6]生物启发技术在复杂水系灾害预警的研究[D]. 董兆鑫. 西安工业大学, 2019(03)
  • [7]陕西省降雨和径流变化特征及旱涝事件应对研究[D]. 李斌. 西安理工大学, 2018(08)
  • [8]佛坪东岳沟泥石流对330kV开关站工程灾害危险性分析[A]. 王武刚,史继辉. 秦巴山区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5
  • [9]小流域山洪灾害成因及防治技术研究[D]. 陈真莲.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1)
  • [10]南平市延平区山洪灾害防治对策研究[D]. 林莉. 福建农林大学, 2012(04)

标签:;  ;  ;  ;  ;  

2002年6月陕西佛坪山洪灾害成因及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