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Visual Foxpro 中访问非 DBF 格式的数据文件

在 Visual Foxpro 中访问非 DBF 格式的数据文件

一、在Visual Foxpro中访问非DBF格式数据文件(论文文献综述)

王永国,张士江,谢倩[1](2011)在《基于Visual FoxPro环境ACCESS数据库操作的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Visual FoxPro中使用ACCESS数据库,能够克服其自身存在的数据库、数据表与索引文件分离、数据表安全性不高等不利因素,较好地发挥二者在数据库管理与编程方面的优势。鉴于这方面的资料较少,系统地阐述Visual FoxPro环境下ACCESS数据库的操作方法,实现在Visual FoxPro中ACCESS数据库的建立、压缩与修复;数据表的建立、结构与记录的维护;Visual FoxPro数据库与ACCESS数据库的相互转换、Visual FoxPro中通用字段与ACCESS中OLE字段的数据转换等方法是很多用户的客观需求。用Visual FoxPro编程方式全面操纵ACCESS数据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王磊[2](2011)在《基于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技术的配电网图形建模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进行配电网的各种计算和仿真工作时,为了减少相关技术工作人员在录入、修改和维护大量计算数据时的工作量以及尽量避免各种不必要的人为错误的发生,本文采用图形这种工程中最简洁的语言来描述电力系统网络结构。随着计算机图形学的快速发展以及面向对象思想在编程技术中的统治地位的确立,计算机图形化建模方法就成了电力系统建模当仁不让的最优方法。本文基于Microsoft .NET平台,使用面向对象技术对构成配电网的各种电气元件进行计算机图形建模,并使用Visual C#编程语言将其封装成可以被绘图仿真等系统调用的类,进而在这些电力图元的基础上实现数据输入和结果输出就会一目了然。可视化编程技术和面向对象技术在图形系统中的深入应用为大型图形系统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手段。面向对象的图形建模技术使我们可以将实际的配电网中的电气元件看作对象来真实地描述它,使用认识事物采用的惯用思维方法进行软件开发,而以Visual C#为代表的Windows环境下的可视化编程技术可以开发出操作方便、界面友好的、标准的人机交互图形操作系统。本文提出了一个完整、通用的图形建模的构建方式,包括开发基于面向对象的C#语言的电气图元类、图形的显示和操作机制、图形与数据库的一体化建立等。在此图形建模方法的基础上,基于Windows .NET Framework,使用C#中的Windows编程技术,并采用了多线程技术、动态内存分配技术等编程技术,生成了配电网图形数据库一体化系统。

郭文奇[3](2010)在《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的开放性研究及改进》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电力系统信息化工作的不断深入,电力系统对各专业应用系统数据库之间数据交换和数据共享以及更高效的应用系统的要求越来越强烈。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两个内容:(1)研究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的开放性。根据系统实际需求和开放性要求,设计了系统数据库;通过使用中间数据格式,对系统的开放性方案进行研究设计,实现了本系统与Excel文件和E语言文件之间的数据接口,从而解决了本系统和OMS等软件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问题。(2)完成了系统的升级改进。升级系统开发平台到Visual FoxPro 9.0;对报表功能进行了改进;将系统数据库升级为局域网共享模式,解决本地系统的数据共享问题。

陈蓬[4](2009)在《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NSDI的设计和实现》文中指出异构数据集成是应用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实现异构数据的互操作和数据共享。在我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审计工作也进入了信息化的时代,审计署在经过多年的审计工作积累和开发,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通用审计软件平台,这个通用审计软件平台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审计和管理功能。但是其存在对各种来源的异构数据集成不够完善、操作比较繁琐的问题,不能完全满足现实中审计工作要求的方便、快捷的处理海量数据的要求。本文首先从原理和实现上对数据集成问题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包括数据集成的概念、关键技术,以及有关的解决方案,各种方案中数据集成系统的功能等。然后对客户机/服务器体系结构,特别是以软件体系结构的观点对三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将其和两层结构做了比较,讨论了其在面向对象的环境下的发展。此外,对中间件系统的范畴、分类以及各种管理功能也做了介绍。根据审计工作的特殊需求,提出的采用中间件系统架构的海量异构数据集成的解决方案,并实现了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NSDI。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NSDI)的主要工作内容就是从各个不同被审计主体将需要审计的数据抽取出来,或者由被审计单位将审计数据按照标准文本数据格式导出,提供给现场数据转换系统,由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将审计数据转换成可以供审计人员直接审计的数据库格式,并通过审计单位的服务器导入到存储组中,并且能够方便的分发给各个审计员,方便审计。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NSDI的系统包含标准化数据文本格式定义,编码转换,文件搜索管理,数据类型分析,数据结构验证,数据清洗,文本查询,数据抽取,数据转换和加载,任务调度,日志记录等几个模块。由于在设计过程中充分采纳了构件化思想,各个模块既协调工作,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每个模块都直接抽取出来应用与其他相似系统中。本文对这些模块的设计和实现都作了详细的讨论。

崔国治[5](2009)在《基于ZigBee的煤矿监测系统设计》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的煤矿安全事故发生频繁,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而现有的煤矿监测系统基本上是通过有线网络建立的,已经不能适应煤矿的生产特点。ZigBee作为新兴的无线网络技术,具有协议简单、成本低、功耗低、组网容易等特点。因此,建立一套基于ZigBee的煤矿监测系统十分必要。本文通过对煤矿监测系统进行需求分析,引入了ZigBee技术,设计了以ATmega128L和EM2420作为核心的无线通信模块,提出了一个适用于煤矿的监控系统结构,在深入研究了几项关键开发技术后,实现了基于ZigBee技术的煤矿监测系统。本文首先分析了国内外对煤矿监测系统的研究现状,详细地剖析了ZigBee协议,实现了以ATmega128L作为控制单元,EM2420作为收发单元的无线传输模块的硬件结构和软件功能。然后,在给出监控系统结构的基础上,使用Visual C++作为开发工具,研究了数据库的ADO访问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设计了后台数据库和用于绘制多点数据的类,实现了煤矿监测系统的单点及多点监控,历史数据查看,节点定位等功能。最后,通过实验测试了无线通信模块及煤矿监测系统,结果表明工作正常,功能符合设计预期。

陈龙[6](2009)在《高速铣削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速铣削加工技术是一项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其高切削效率、高加工精度和高表面质量的技术优势,满足了制造业不断发展的需求,推动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应用前景。高速铣刀及其切削参数选择不当,极易引起切削层参数和切削载荷的变化,从而给零件、机床和刀具带来冲击,导致高速铣削过程不稳定,破坏工件的加工质量,损伤刀具,严重影响数控高速机床和加工中心效能的发挥。随着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高速铣刀及其切削参数的优选已成为高速铣削加工技术应用和发展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在研究异构数据库联合使用技术的基础上,从异构数据库信息交换和共享的基本问题出发,讨论了异构数据库共享的关键理论与技术,提出了异构数据库的共享策略,设计了异构数据库共享的实现方法。主要研究内容包括:采用特征建模技术,面向高速铣削加工过程,进行工件高速铣削加工特征与高速铣刀特征参数的描述和提取研究,通过高速铣削机理与高速铣刀安全性的研究,建立基于特征匹配的高速铣刀及其切削参数优选模型。针对高速铣刀及其切削参数的复杂性,描述了关系型数据库的建库技术和高速铣刀及其切削参数数据库结构,并通过需求分析,进行高速铣刀数据库功能模块的开发。详细阐述了基于web的数据库的开发过程。提出了异构数据库的共享策略,设计了异构数据库共享的实现方法。

刘雪松[7](2007)在《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我国的医学院校中,可供学生临床训练的对象可以分为真实病人、标准病人和模拟病人三个阶段。目前“真实病人”因为病人维权意识的提高而越来越少,导致影响临床技能的培训;而“标准化病人”又与真实病人有距离,特别是某些发病率较低的少见罕见病例,更是难以看到;虽然现在智能型综合模拟人abySIM、SimMan已经应用到西医临床教学之中,但与中医的四诊、辨证思维相差深远,所以研究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可谓是大势所趋。本项研究在借鉴国内外相关研究工作的基础上,设计了由显示单元、问诊单元、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单元、治疗反馈单元组成,具有人机对话功能的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研究建立了病例数据库。组织临床医生对其中病例进行诊断,邀请中医专家进行论证,并将诊断流程和论证结果以标准的形式一一记录,生成规范病历。邀请学生在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系统上进行教学测试,考察系统运行,验证教学效果。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系统由电脑主控。电脑通过采集控制卡对显示单元进行控制,并借助自行开发的软件平台,与问诊单元、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单元以及治疗反馈单元实现通讯。显示单元由穴位模拟单元,舌象模拟单元以及脉象模拟单元组成,用于显示病例的压痛、舌象以及脉象信息。在穴位模拟单元中,采集控制卡接收模拟穴位,即按压开关带来的信号变化,判断相应穴位是否被按压。同时,电脑通过采集控制卡将保存在病例数据库中的数据在脉象模拟单元和舌象模拟单元上输出,完成显示。学生根据显示单元显示的病人情况,在问诊单元中,询问发病情况、病程经过、诊治经过、现在症状等各方面问题,为随后的治疗打下基础。在中医证候诊断治疗单元中,学生对病人的情况从中医和西医角度做出判断并选择治疗方案。治疗反馈单元会针对学生的治疗方案给出相应的治疗结果,并依据评分标准对学生总体的诊治表现进行评分,达到训练的目的。系统软件部分以Windows下的Visual C++ 6.0为程序设计平台,主要由采集控制卡自带的函数库和数据库技术组成,采用MFC ODBC数据库访问技术和MS -ACCESS数据库,以数据表和文本文件作为保存病例和学生信息的记录文件。与现有技术相比,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无风险性、可重复使用、教学结果可记录等特点;可自动对临床治疗和药物治疗做出真实的反应。通过通讯接口,系统还可以实现远程传输数据,对真实病人的情况进行实时模拟,从而为学生再现了一个安全、无风险的真实临床环境,便于学生利用所学中医知识进行临床诊断,并且使其诊断步骤标准化、规范化。同时,系统也从另一个角度研究了中医诊病的思维,为中医的继承与创新作出贡献。

朱婧[8](2007)在《一种用于无线内窥镜的图像工作站的研究与实现》文中指出无线内窥镜克服了传统电子内窥镜只能检测胃部及部分肠道的缺陷,通过吞咽微型摄像胶囊,使之进入肠道,对食道、胃、小肠和大肠进行特定和非特定位置的图像拍摄,从而可以对整个消化道系统进行检测。这种对病人进行检查的方式是无创、无痛苦的,符合现今倡导的无创和微创的发展趋势。随着这些胶囊微系统(如无线内窥镜,定点释放药物胶囊,食道取样胶囊)性能的提高,病人通过这些无痛方式的治疗,可以达到很好的疗效。然而,无线内窥镜的实用性由于能量和图像质量的制约,难以达到实际需求。基于这些因素,本课题基于调整图像帧格式和图像传送速率等方式,以降低功耗,提高效率为目的,设计了双向多通道微型遥测内窥镜系统。整个系统共分三部分:胶囊内窥镜,便携式设备装置和图像工作站。本文阐述了图像工作站的研究与实现,主要分为三部分:实时通信、图像处理、信息管理。在实时通信部分,为了满足实际需求,需要实时地对整个系统的解码格式、压缩比、传送速率和休眠模式等参数进行改变。系统采用了让计算机、便携式设备和胶囊三方进行通讯的方式来改变参数,其中计算机通过USB接口与便携式设备进行通信。针对这部分,本文提出了计算机、便携式设备和胶囊三方通信的握手协议,同时提出了其数据传输格式。而图像在传输过程中难免会受到噪声的污染,本文模拟了内窥镜拍摄的含有噪声的彩色肠道图像:含有高斯和椒盐两者混合噪声的肠道图像。为了得到清晰的图像并能准确的分析病灶,本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对图像进行去噪处理,并提出了一种利用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算法对这种由内窥镜拍摄的彩色肠道图像进行去噪的新算法。该算法集中了中值滤波和小波变换的优点,能够有效改善图像质量,较好地保持图像视觉效果,降低图像噪声;此算法优于单纯的小波变换算法或中值滤波算法,是去除含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两者混合噪声的一种比较理想的方法。信息管理部分是以SQL Server2000作为后台数据库,前端采用ADO数据库访问技术,实现对基本信息管理模块、图像信息管理模块和病历信息模块三个模块进行管理,并且完成其信息地查询、修改、更新等功能。本课题设计的内窥镜与以往的内窥镜相比有很大的优点,它可以控制胶囊中图像传感器的参数,可以大大降低功耗,提高了胶囊内窥镜的实用性。实验证明,整个系统可以获取质量比较高的图像。总的说来,医用无线内窥镜系统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和商业价值,开发无线内窥镜系统对我国生物医学工程产业有着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胡乾坤[9](2007)在《基于CATIA平台五轴数控加工编程后置处理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五轴数控机床的逐渐增多和数控编程软件功能的不断完善,许多厂家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来加工一些复杂零件,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及加工精度。但五轴数控编程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原因就是在CAM软件和数控机床之间缺少了起桥梁作用的专用后置处理器。 本文以MODIMILL 4L铣削加工中心为研究对象,基于CATIA平台,用VC++6.0语言编写了专用后处理软件CMSPP。首先,本文针对CATIA刀位文件的特点,提出了该软件的后处理方式以及软件运行的三条原则,并对该软件的总体构成作了阐明:其次,本文对CATIA/CAM模块生成的APTSOURCE文件格式、FIDIA PowerXP20数控系统的规则以及MODIMILL 4L铣削加工中心坐标转换数学模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研究,在此基础上用VC++6.0语言编写了CMSPP专用后处理软件的算法代码,并且基于对话框模式编写了外观精美、易于操作的功能界面;最后,通过实例验证表明:开发的后置处理软件所生成的数控加工程序能够在加工中心上运行并能进行有效地加工。 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其它类型五轴数控机床的后置处理算法的确定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并为开发其它CAD/CAM软件的后置处理程序提供了思路。

胡吕兵[10](2007)在《PDM电子资料室大文件数据快速存取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产品数据管理(PDM)系统的电子资料室(Data Vault)中存储着大量的二维/三维CAD图纸、技术文档、扫描图、照片等大文件数据,对这类数据的存取效率一直是PDM中的一个关键问题。在实际应用中为了保证一些重要数据的安全性,将会把部分大型的重要图纸保存在数据库系统中。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在进行这类数据的存取时,所需计算机资源要求高,处理速度慢,系统性能低下,直接影响到整个PDM系统的效率。因此有必要对数据库系统下的大文件处理方法进行优化,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数据库系统的优势,又能够避免产生异构数据源和存储同步等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目前PDM系统的电子资料室中大文件数据的存储方法,从数据库系统调整、接口选用和应用程序设计等方面进行了如何快速存取这类数据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内容:(1)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大文件存储方法及各自优缺点。(2)BLOB字段处理方法和数据库性能调整技术。(3)访问接口技术在处理大字段数据上的效率比较与分析。(4)分割合并、数据压缩和内存映射等方法在应用程序中的应用。课题针对大字段数据存储的特点,经过一系列调整技术和优化方法的综合运用,提高了PDM系统的电子资料室中大文件数据的存取效率。

二、在Visual Foxpro中访问非DBF格式数据文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在Visual Foxpro中访问非DBF格式数据文件(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Visual FoxPro环境ACCESS数据库操作的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1 主要问题
2 实现方法
    2.1 在VFP中创建ACCESS数据库
    2.2 在VFP中创建ACCESS数据表及其操作
        (1) 连接与断开。
        (2) 数据类型。
        (3) ACCESS数据表的操作。
    2.3 VFP与ACCESS数据库 (表) 的相互转化
    2.4 VFP中ACCESS数据库的压缩与修复
3 结束语

(2)基于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技术的配电网图形建模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意义
    1.2 面向对象的电力系统图形发展状况
        1.2.1 电力系统图形平台的发展
        1.2.2 可视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2.3 面向对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1.3 图形与数据库一体化环境的形成
        1.3.1 面向对象数据库简介
        1.3.2 图形数据库一体化
    1.4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配电网绘图软件的开发
    2.1 配电网绘图软件系统功能
        2.1.1 绘图平台功能
        2.1.2 设计原则
    2.2 图形编程技术基础
        2.2.1 WINDOWS 图形编程的一些概念
        2.2.2 WINDOWS 坐标变换
    2.3 开发工具的选取
    2.4 面向对象的配电网图形建模
        2.4.1 图元基类与继承子类
        2.4.2 建模实现
    2.5 图元的管理和存储
        2.5.1 图元的管理
        2.5.2 图元对象的存储
        2.5.3 图形信息的存储与读取
    2.6 本章总结
第3章 .NET 环境下的数据库系统
    3.1 数据库的介绍与选择
        3.1.1 ACCESS 数据库
        3.1.2 SYBASE 数据库
        3.1.3 DB2 数据库
        3.1.4 SQL SERVER 数据库
    3.2 利用VISUAL C#开发数据库的优点
    3.3 C#中的数据库访问技术
        3.3.1 ODBC 技术
        3.3.2 ADO 技术
        3.3.3 ADO.NET 技术
        3.3.4 各种数据库连接技术比较
第4章 配电网图元数据库一体化
    4.1 SQL SERVER 2005 的主要管理工具
        4.1.1 企业管理器
        4.1.2 查询分析器
        4.1.3 服务管理器
    4.2 创建数据库与数据表
        4.2.1 创建对象数据库
        4.2.2 创建数据表
        4.2.3 设置约束条件
    4.3 利用ADO.NET 实现图形数据库一体化
        4.3.1 建立公共操作类
        4.3.2 将数据写入数据库
        4.3.3 保存母线数据
    4.4 本章总结
第5章 实例应用
    5.1 绘制配电网图实例
    5.2 电气图元参数的写入与保存
    5.3 本章总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扩充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论文摘要

(3)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的开放性研究及改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意义及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工作
第二章 系统开放性的数据基础
    2.1 引言
    2.2 数据库设计理论和方法
        2.2.1 规范化理论
        2.2.2 反规范设计方法
        2.2.3 数据库设计方法
        2.2.4 数据库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2.3 系统数据库设计
        2.3.1 数据库设计原则
        2.3.2 本系统数据库设计
    2.4 小结
第三章 系统开放性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3.1 引言
    3.2 系统开放性的定义
    3.3 系统开放性方案设计的基本方法
    3.4 本系统开放性方案设计
    3.5 本系统开放性的实现
        3.5.1 基于Excel的数据交换设计
        3.5.2 基于E语言的数据交换设计
    3.6 小结
第四章 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的改进
    4.1 引言
    4.2 系统功能介绍
    4.3 系统开发平台升迁和改进
        4.3.1 开发平台的升迁
        4.3.2 报表设计
        4.3.3 报表输出改进
    4.4 实现局域网数据共享
        4.4.1 共享数据访问
        4.4.2 数据锁定和解锁
        4.4.3 缓冲技术
        4.4.4 数据共享对本系统的影响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4)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NSDI的设计和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为什么要进行数据集成
    1.2 数据集成的困难
    1.3 解决数据集成问题的思路
    1.4 论文的工作
    1.5 论文的组织
第二章 数据集成问题的常见解决方案
    2.1 何谓数据集成
    2.2 对数据集成问题的研究
        2.2.1 数据集成问题全景图
        2.2.2 联邦数据库系统
        2.2.3 模式集成的步骤
        2.2.4 数据集成系统的功能结构
        2.2.5 定义全局模式的方式
        2.2.6 对集成数据的查询优化
        2.2.7 来自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集成问题
        2.2.8 数据冲突和解决方案
        2.2.9 ETL建模
    2.3 工业界对数据集成的解决方案
        2.3.1 数据访问规范
        2.3.2 数据库网关
        2.3.3 数据复制
        2.3.4 全局数据访问
        2.3.5 ETL工具
        2.3.6 数据集成中间件
    2.4 我们的解决方案
第三章 CLIENT/SERVER及中间件技术
    3.1 引言
    3.2 客户机/服务器结构
        3.2.1 软件体系结构的观点
        3.2.2 负载的划分
        3.2.3 三层结构与两层结构的比较
        3.2.4 三层结构在面向对象环境下的发展
    3.3 中间件
        3.3.1 概念
        3.3.1.1 定义
        3.3.1.2 中间层构件的类型
        3.3.2 分类
        3.3.2.1 远程过程调用
        3.3.2.2 面向消息的中间件
        3.3.2.3 对象请求代理
        3.3.2.4 事务处理监控
        3.3.2.5 数据访问中间件
        3.3.3 中间件应提供的管理功能
    3.4 进一步的发展
第四章 NSDI系统设计
    4.1.NSDI的设计目标
        4.1.1 项目背景
        4.1.2 总体结构示意
        4.1.3 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的工作内容
    4.2 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NSDI的系统结构
        4.2.1 标准化数据文本格式
        4.2.2 编码转换
        4.2.3 文件搜索管理
        4.2.4 类型分析
        4.2.5 结构验证
        4.2.6 数据清洗
        4.2.7 文本查询
        4.2.8 数据抽取
        4.2.9 数据转换和加载
        4.2.10 任务
        4.2.11 日志记录
    4.3 数据集成中间件系统NSDI的工作流程简介
        4.3.1 数据的准备
        4.3.2 文件搜索分类
        4.3.3 数据格式分析
        4.3.4 数据结构的验证
        4.3.5 数据的转换
    4.4 NSDI的实际应用
        4.4.1 工作环境
        4.4.2 已有的工作方式
        4.4.3 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的优势
        4.4.4 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的性能
第五章 NSDI系统主要实现技术
    5.1 大文件的读写
        5.1.1 磁盘内存分块管理
        5.1.2 多线程异步协调工作
    5.2 关键词查询
        5.2.1 单关键词查询
        5.2.3 多关键词查询
    5.3 DBF文件格式分析
        5.3.1 DBF文件格式
        5.3.2 基本字段类型的存放格式
        5.3.3 文本格式要求
        5.3.4 回车符的影响
        5.3.5 不能转换的类型
        5.3.6 转换的例子
    5.4 Oracle备份文件恢复转换
        5.4.1 Oracle主要数据类型
        5.4.2 Visual FoxPro主要数据类型
        5.4.3 两种数据库之间类型对应关系
        5.4.4 数据转换方法
    5.5 数据冲突
        5.5.1 常见数据冲突类型
        5.5.2 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的数据冲突解决
    5.6 任务的调度机制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进一步的工作
        6.2.1 更多数据格式的支持
        6.2.2 归档数据管理
        6.2.3 与通用审计软件平台的集成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ZigBee的煤矿监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引言
    1.1 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ZigBee 技术
        1.3.1 ZigBee 的起源与发展
        1.3.2 ZigBee 技术的特点
        1.3.3 ZigBee 技术的应用
    1.4 研究的目标及其主要的内容
    1.5 本文的组织结构及其章节编排
第二章 ZigBee 无线通信技术研究
    2.1 常用的几种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
    2.2 ZigBee 协议栈研究
    2.3 IEEE 802.15.4 通信层
        2.3.1 物理层
        2.3.2 介质接入控制子层
    2.4 ZigBee 网络层
        2.4.1 网络层研究
        2.4.2 网络层帧结构
        2.4.3 网络层功能研究
    2.5 ZigBee 应用层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
    3.1 无线通信模块的设计要求
    3.2 无线通信模块的硬件设计
        3.2.1 微处理器的选型
        3.2.2 射频芯片的选型
        3.2.3 硬件电路结构框图
        3.2.4 EM2420 和ATmega128L 的连接和控制
        3.2.5 无线通信模块接口
    3.3 无线通信模块的软件设计
        3.3.1 软件总体结构
        3.3.2 通信协议设计
        3.3.3 路由发现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监控中心软件设计
    4.1 煤矿监测系统结构
    4.2 SQL 数据库开发技术
        4.2.1 使用Visual C++开发数据库的特点
        4.2.2 Visual C++开发数据库的技术
        4.2.3 在VC++中使用ADO
        4.2.4 使用SQL 语言对数据库操作
    4.3 网络通信技术
    4.4 后台数据库设计
    4.5 绘制多点数据的类设计
    4.6 监控中心软件的主要功能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系统测试实验
    5.1 点到点无线通信实验
    5.2 节点通信距离测试实验
    5.3 温度传感器数据采集的多跳综合通信实验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回顾
    6.2 成果及意义
    6.3 存在的问题及进一步的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6)高速铣削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目的意义
    1.2 数据共享研究现状
        1.2.1 科学数据共享的原理和形式
        1.2.2 共享的必然性
        1.2.3 数据共享现状
        1.2.4 数据共享存在的问题
    1.3 切削数据库的发展和应用
        1.3.1 切削数据库的提出
        1.3.2 国内外切削数据库的发展现状
        1.3.3 建立切削数据库的核心技术
        1.3.4 切削数据库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方向
    1.4 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1.5 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高速铣削数据的描述
    2.1 铣削加工方法的分析
    2.2 高速铣削刀具系统的描述
        2.2.1 高速切削刀具系统
        2.2.2 高速铣刀刀柄描述
        2.2.3 高速铣刀结构描述
        2.2.4 高速铣刀刀片型号选择
    2.3 高速铣刀刀片材料研究
        2.3.1 工件材料的高速铣削加工性分析
        2.3.2 刀片材料与工件材料的匹配规则
        2.3.3 刀片材料规则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速铣削数据库功能和结构
    3.1 高速铣削数据库功能
        3.1.1 高速铣削数据库的基本功能
        3.1.2 基于安全性的刀具组件材料优选研究
        3.1.3 高速铣削加工切削参数优选
    3.2 数据库的组成与结构
    3.3 已有数据库的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Web 数据库系统原理及实现
    4.1 Web 应用体系结构
    4.2 系统开发工具的选择
    4.3 系统的主要功能模块
    4.4 开发环境设置
    4.5 基于Web 数据库系统的开发
        4.5.1 数据库设计
        4.5.2 系统部分功能的实现
    4.6 系统运行实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高速铣削异构数据库共享和透明访问
    5.1 高速铣削数据库的结构及特点
    5.2 高速铣削异构数据库共享策略
    5.3 通过ADO 读取程序实现透明访问
    5.4 采用数据库组件DTS 实现数据库间的转换
    5.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医学相关理论介绍
    2.1 经络学说与针灸学
    2.2 舌诊理论
    2.3 脉图的基本生理意义
    2.4 临床检查
第三章 系统硬件设计
    3.1 系统硬件概述
    3.2 采集控制卡
    3.3 穴位模拟单元
    3.4 舌象模拟单元
    3.5 脉象模拟单元
第四章 系统软件设计
    4.1 系统软件概述
    4.2 程序语言
    4.3 PIO-DIO168 采集控制卡函数库
    4.4 数据库技术
    4.5 系统软件实现
第五章 测试实验
    5.1 规范病例录入
    5.2 教学测试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附录
致谢

(8)一种用于无线内窥镜的图像工作站的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1.3 研究的意义
    1.2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和目标
2 需求分析
    2.1 图像工作站运行支持环境
    2.2 数据流程图
    2.3 功能描述
    2.4 开发软件的选择
        2.4.1 系统开发软件Visual C++6.0
        2.4.2 数据库开发软件SQL Server
        2.4.3 Visual C++6.0 的数据访问技术
    2.5 本章小结
3 实时通信
    3.1 USB 接口
    3.2 握手协议
    3.3 数据传输
    3.4 数据传输格式
    3.5 本章小结
4 图像处理
    4.1 图像格式
        4.1.1 数字图像概述
        4.1.2 BMP 图像
    4.2 图像几何变换
        4.2.1 图像的转置
        4.2.2 图像的缩放
    4.3 图像去噪
        4.3.1 中值滤波
        4.3.2 均值滤波
        4.3.3 小波滤波
        4.3.4 基于小波变换和中值滤波的图像去噪
        4.3.5 实验结果对比与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数据库
    5.1 数据库技术概述
        5.1.1 系统的接口设计
        5.1.2 ADO 技术概述
        5.1.3 ADO 对象模型及控件
        5.1.4 ADO 控件的使用
    5.2 在VISUAL C++中使用ADO
        5.2.1 初始化连接数据库
        5.2.2 返回结果集
        5.2.3 执行SELECT 语句
        5.2.4 断开数据库连接
    5.3 实体联系模型
    5.4 系统功能描述
    5.5 数据库建表
    5.6 VC 建立类
        5.6.1 Cpatient 类
        5.6.2 CDoctorinfo 类
        5.6.3 COffinfo 类
        5.6.4 CEndoscopeinfo 类
        5.6.5 CPictureindex 类
        5.6.6 CPictureinfo 类
        5.6.7 CCasehistory 类
    5.7 模块功能实现
        5.7.1 系统界面
        5.7.2 在线浏览
        5.7.3 离线浏览
        5.7.4 查询
        5.7.5 患者信息管理
        5.7.6 病历管理
    5.8 数据库中图像的存储与查找
        5.8.1 保存BMP 图像
        5.8.2 读出BMP 图像
    5.9 数据库的备份与还原
    5.10 本章小结
6 软件测试
7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9)基于CATIA平台五轴数控加工编程后置处理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数控加工技术的发展及五轴数控加工的应用
    1.2 后置处理技术
        1.2.1 后置处理技术发展
        1.2.2 后置处理技术现状
        1.2.3 后置处理面临的问题
        1.2.4 后置处理软件的开发方法
    1.3 CATIA软件及其通用后置处理介绍
    1.4 本论文主要内容
第2章 数控自动编程语言APT和CATIA刀位文件生成
    2.1 数控自动编程介绍
    2.2 编程系统的数控语言
    2.3 CATIA刀位文件的编程语言APT简介
    2.4 CATIA获取刀位文件APTSOURCE的步骤
        2.4.1 零件操作定义
        2.4.2 选择零件加工方式
        2.4.3 刀路仿真
        2.4.4 生成APTSOURCE文件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CMSPP后置处理总体规划
    3.1 CMSPP后处理执行方式
    3.2 CMSPP运行的三条原则
    3.3 CMSPP总体结构构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MODIMILL 4L五轴加工中心坐标转换数学模型的建立
    4.1 五轴数控加工中心结构简介
    4.2 MODIMILL 4L机床的坐标系统
    4.3 MODIMILL 4L五坐标数控机床坐标转换数学模型建立
        4.3.1 刀轴矢量转动关系确立
        4.3.2 求解B、C角
        4.3.3 X、Y、Z的确定
    4.5 五坐标X、Y、Z、B、C实现方法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CMSPP软件对数控代码的编程规则
    5.1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准备功能G代码规则
        5.1.1 快速进给指令
        5.1.2 切割运动指令
    5.2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辅助功能M代码规则
    5.3 FIDIA-C20 XPower数控系统刀具功能T代码规则
    5.4 主轴功能S功能和进给功能F功能
    5.5 代码生成器的建立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CMSPP后置处理软件的VC++6.0实现
    6.1 VC++6.0与MFC
    6.2 后置处理中心模块的实现
        6.2.1 APTSOURCE文件读取
        6.2.2 APTSOURCE文件中各机床事件语句的处理原则与VC程序实现
        6.2.3 NC代码的输出与VC程序实现
    6.3 机床数据模块和刀具管理模块VC实现
        6.3.1 VC++6.0开发数据库技术
        6.3.2 用ADO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
        6.3.3 数据表格控件DataGrid使用
        6.3.4 ADO封装类使用
    6.4 启动画面的VC实现
    6.5 程序运行检验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CMSPP软件的界面设计
    7.1 启动界面
    7.2 主界面
    7.3 软件各功能块的作用与使用
    7.4 本章小结
结论
    1.全文总结
    2.研究展望
附录Ⅰ MODIMILL 4L机床数控系统的G功能(代码)指令
附录Ⅱ MODIMILL4L机床数控系统的M功能(代码)指令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10)PDM电子资料室大文件数据快速存取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来源、目的和意义
    1.2 电子资料室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及研究方案
    1.4 全文组织结构和简介
第二章 电子资料室文档管理及数据集成方法
    2.1 引言
    2.2 PDM 系统中的文档管理
        2.2.1 文档管理对象
        2.2.2 文档管理模型
        2.2.3 电子资料室
        2.2.4 图形文档工作流程
    2.3 文件系统与数据库系统集成方法
    2.4 文件系统存储数据的缺点
    2.5 数据库系统存储方法
        2.5.1 单表存储
        2.5.2 多表存储
    2.6 优化设计要点
        2.6.1 数据库系统设计
        2.6.2 应用程序设计
        2.6.3 访问接口选用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大文件数据处理的方法与理论基础
    3.1 引言
    3.2 大数据处理常用方法及所存在的问题
    3.3 数据转换过程中大对象的处理
        3.3.1 大对象类型概述
        3.3.2 大对象存取方法
        3.3.3 数据转换过程中大对象处理方法
    3.4 SQL Server 中存储BLOB 的设计与实现
        3.4.1 BLOB 在SQL Server 中存储原理
        3.4.2 BLOB 在SQL Server 中的操作实现
        3.4.3 处理BLOB 要考虑的因素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访问接口选用与数据库调整技术
    4.1 引言
    4.2 数据库访问接口介绍
        4.2.1 ODBC API
        4.2.2 MFC ODBC
        4.2.3 DAO
        4.2.4 OLE DB
        4.2.5 ADO
        4.2.6 访问接口的比较和选用
    4.3 各类接口下的存储速度比较
        4.3.1 MFC ODBC 接口的速度测试
        4.3.2 ADO 接口的速度测试实验
    4.4 性能比较与分析
    4.5 大字段存储的数据库性能调整
        4.5.1 性能调整和优化概述
        4.5.2 数据库大小调整和容量规划
        4.5.3 内存管理与调整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用程序的设计实现与系统性能改善
    5.1 引言
    5.2 文件分割与合并概述
    5.3 分割与合并的实现方法
        5.3.1 数据库存储前分割的实现
        5.3.2 合并的实现方法
    5.4 分割合并带来的效率改善
        5.4.1 从原理上分析大字段存储效率
        5.4.2 数据分割实验及效率分析
        5.4.3 分割图片的合并时间及效率分析
    5.5 数据压缩的应用
        5.5.1 数据压缩概述
        5.5.2 PDM 系统中的数据压缩
        5.5.3 PDM 系统中数据压缩的实现
    5.6 内存映射处理大数据量文件
        5.6.1 内存映射概述
        5.6.2 实现内存映射的方法及相关函数
        5.6.3 内存映射在PDM 图文档管理中的应用
    5.7 系统优化前后的性能比较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附录:英文缩写词对照表

四、在Visual Foxpro中访问非DBF格式数据文件(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Visual FoxPro环境ACCESS数据库操作的实现[J]. 王永国,张士江,谢倩. 计算机技术与发展, 2011(01)
  • [2]基于面向对象与数据库技术的配电网图形建模的研究[D]. 王磊. 华北电力大学, 2011(04)
  • [3]继电保护统计分析及运行管理系统的开放性研究及改进[D]. 郭文奇.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10(09)
  • [4]海量数据集成中间件NSDI的设计和实现[D]. 陈蓬. 北京邮电大学, 2009(03)
  • [5]基于ZigBee的煤矿监测系统设计[D]. 崔国治.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6]高速铣削数据库共享技术研究[D]. 陈龙.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9(03)
  • [7]中医证候教学模拟人的研究[D]. 刘雪松. 天津大学, 2007(04)
  • [8]一种用于无线内窥镜的图像工作站的研究与实现[D]. 朱婧. 重庆大学, 2007(05)
  • [9]基于CATIA平台五轴数控加工编程后置处理技术研究[D]. 胡乾坤.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 2007(02)
  • [10]PDM电子资料室大文件数据快速存取技术研究[D]. 胡吕兵.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7(01)

标签:;  ;  ;  ;  ;  

在 Visual Foxpro 中访问非 DBF 格式的数据文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