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剖面氧化比及相对浸积值的地质意义

黄土剖面氧化比及相对浸积值的地质意义

一、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论文文献综述)

贺陆胜[1](2021)在《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文中指出新生代是地球表层系统发生深刻变化的重要时期,兰州盆地是连接我国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的重要枢纽,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本文以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西柳沟组、野狐城组和咸水河组红层沉积为研究对象,根据根迹、土壤层次和土壤结构等特征识别出红层沉积为古土壤,其类型为饱和冲积土、钙质干旱土、漠境土、石膏始成土、饱和始成土和典型淋溶土,并用R型因子分析验证了野外识别古土壤类型的正确性。在此基础上,应用Rb/Sr比值和Si O2/(Al2O3+Fe2O3)比值等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了兰州盆地始新世早期至中新世中期的气候事件,并与该时期全球气候事件进行对比,得出结论如下:(1)早始新世初期(~55-54 Ma),古土壤Si O2/(Al2O3+Fe2O3)比值逐渐降低,Rb/Sr比值逐渐升高,风化成壤作用增强,古温度(MAT)维持在较高水平(~11.0℃),古降雨量(MAP)达到786-602 mm,为气候适宜期(EECO),在早始新世初期温暖的气候条件下,研究区形成了饱和冲积土和钙质干旱土。(2)始新世中期至渐新世初期(~46-33 Ma),Si O2/(Al2O3+Fe2O3)比值升高,Rb/Sr比值显着降低,MAP降低至412-401 mm,MAT达到最低值(8.8-8.4℃),在渐新世冰期(Oi-1 Glaciation)形成了石膏始成土和漠境土。(3)晚渐新世末期(~29-26 Ma),Si O2/(Al2O3+Fe2O3)比值降低,Rb/Sr比值升高,MAP和MAT升高(720-643 mm,10.5-9.9℃),为暖期(LOW)气候,形成了饱和冲积土。(4)早中新世初期(~24-23 Ma),Si O2/(Al2O3+Fe2O3)比值升高,Rb/Sr比值显着降低,对应于中新世冰期(Mi-1 Glaciation);早中新世中期(~20 Ma),Si O2/(Al2O3+Fe2O3)比值降低,Rb/Sr比值升高,MAP略有增加(697-530 mm),MAT增加至11.4-11.1℃,气候温暖干旱。(5)中新世中期(~16-15 Ma),Si O2/(Al2O3+Fe2O3)和Rb/Sr比值最高,MAT和MAP也达到最高值(13.0℃,961 mm),为气候适宜期(MMCO),形成了典型淋溶土,此后气候变干,形成了钙质干旱土。最后,探讨了青藏高原隆起、南极冰盖扩张和我国行星风系的变化对兰州盆地古气候的影响。本文为揭示始新世早期至中新世中期气候事件和青藏高原东北缘隆升对兰州盆地古气候的影响提供了新思路。

逯宏菲[2](2020)在《大连市马栏河阶地黄土剖面粒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积物的粒度在沉积学研究中经常被用来判断沉积物的沉积环境及水动力条件,而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波动及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对于区域气候变化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本文选取大连市甘井子区马栏河一级阶地上的黄土剖面为研究对象,对其粒度组成特征、粒度频率分布曲线特征、粒度参数特征等进行分析,将马栏河阶地黄土粒度组成特征与辽南滨海黄土对比,推断马栏河阶地黄土的物质来源及沉积环境。另外选取Si O2、Al2O3、Fe2O3、K2O、Na2O、Ca O、Mg O、Ti O2、P2O5九种常量元素氧化物和Cr2O3、Mn O、Ni O、Cu O、Zn O、Rb2O、Sr O、Zr O2八种微量元素氧化物,对其含量变化与地球化学指标进行分析,推断研究区气候环境演化规律。对马栏河阶地黄土进行粒度特征与地球化学元素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粒度组成特征来看,马栏河阶地黄土的粒度组分主要为粉砂和极细砂,其中粗粉砂含量最高。黄土粒度频率曲线在形态上则较多的呈现为双峰构造,物质来源较为混杂,主峰明显,主要集中在粗粉砂粒级,表明该剖面黄土物质来源较集中,以近源沉积为主。马栏河阶地黄土平均粒径和中值粒径都集中在粗粉砂粒级,粒度集中在粗端部分,成壤作用较弱,粗粉砂颗粒较多,粘粒较少,分选性较差,具有多种动力因素及物质来源,形成环境复杂,主要形成于风成沉积环境,马栏河阶地黄土剖面除了接受来自西北内陆搬运来的远源风尘外,还有大量从东部出露渤海陆架吹向内陆的粉尘。(2)从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来看,马栏河阶地黄土化学元素主要成分以Si O2和Al2O3为主,二者平均含量之和为77.56%,是组成的主体元素。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氧化物含量随剖面深度自底部至顶部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变化,元素含量变化符合成土过程的一般规律。马栏河阶地黄土的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残积系数、退碱系数、R/S、硅铝铁率、硅铝率以及钠钾比值这八项指标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且随剖面深度自底部而顶部可以将整个剖面的风化过程归纳为风化增强—风化减弱—风化增强—风化减弱四个阶段的变化,其风化成壤强度、淋溶强度及气候条件也呈现出相应的阶段性变化。通过A-CN-K三角图解分析得出,马栏河阶地黄土风化产生的黏土矿物已经开始向蒙脱石和伊利石进一步风化,表明该剖面黄土形成时期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湿润,整体处于中等化学风化环境。(3)通过与长兴岛黄土、周家沟黄土、七顶山黄土的粒度组成及化学蚀变指数进行对比,发现马栏河阶地黄土与辽南地区滨海黄土在粒度组分上具有很高的相似度,但又存在一定差异。马栏河阶地黄土剖面经纬度位置距离周家沟黄土剖面较近,且粒度组成与周家沟离石黄土相近。化学蚀变指数与辽南滨海黄土相比,马栏河阶地黄土的化学风化程度比辽南滨海黄土强,且与周家沟离石黄土的风化程度相近,化学风化程度较强。(4)从马栏河阶地黄土的粒度特征及地球化学元素特征来看,该剖面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发生了增温增湿—降温减湿—增温增湿—降温减湿的阶段性变化,具有明显的旋回特征,但整体上气候条件相对温暖湿润,仍处于中等化学风化阶段。与辽南地区滨海黄土相比,马栏河阶地黄土沉积时期的气候环境相对温暖湿润,与周家沟离石黄土接近,说明马栏河阶地黄土形成时期的气候条件与周家沟离石黄土相似。

李新瑞[3](2020)在《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球化学元素含量的波动及各项地球化学指标对于区域气候变化有着较好的指示作用,而石英颗粒表面特征则能更加直观地展示沉积物经历的动力作用以及沉积环境对颗粒表面的改造。本文对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与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以及S/AF、K/N、C/M与R/S比值等各项化学指标进行分析,以推断研究区气候演化规律。对石英颗粒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下的观察分析,选择了33个具有普遍意义和标志性的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将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按照机械作用特征与化学作用特征等进行分类统计并利用环境颗粒百分比法做出定量分析,根据颗粒表面作用痕迹与组合特征推断沉积物经历的动力环境及其物质来源。通过对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进行地球化学特征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来看,砂质沉积物的化学元素主要成分为Si O2和Al2O3,二者平均含量之和达到了86.34%,是其物质组成的主体元素。常量元素含量与微量元素含量的波动变化均呈现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元素含量变化符合成土过程的一般规律。化学蚀变指数、风化淋溶系数、退碱系数、残积系数以及S/AF、K/N、C/M与R/S比值均表现出较好的相关性,并据此得出砂质沉积物自下而上的堆积过程中,风化淋溶作用、铁铝富集程度、成壤强度等也表现出阶段性变化,风化程度呈现出风化增强—风化减弱—风化增强—风化减弱—风化增强的五个阶段的变化。通过A-CN-K图解分析得出,该砂质沉积剖面整体属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低等风化,处于初等风化阶段而尚未达到中等风化阶段。(2)从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来看,砂质沉积物整体的石英颗粒磨圆度以次棱角状为主,次圆状为辅,属于轻度磨圆,整体磨圆度较差,且颗粒表面的突起程度也是以中突起为主,指示沉积物搬运距离较近。机械作用特征主要表现为高能风成与高能水下环境的塑造,如碟形坑、新月形撞击坑、麻点/麻面等风成环境特征与V形撞击坑、直或弯撞击沟等水下环境特征,两种环境特征叠加关系明显,其中水成特征清晰可见并未遭到后期风成作用的强烈改造,表现出风成特征叠加在水成特征之上的特点。从石英颗粒表面的化学作用特征来看,高能环境对颗粒表面破坏较严重,为化学溶蚀作用提供了发育环境,但与化学沉淀作用相似,溶蚀作用并不强烈,溶蚀坑和溶蚀沟以及硅质球、硅质鳞片等仅在颗粒局部有分布,没有化学作用特征布及整个颗粒的情况出现。(3)更新世期间,冰期与间冰期交替变化,冰期来临时气温降低、海面下降、陆架裸露、冬季风加强,从研究区砂质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来看,气候环境虽然存在相对增温增湿或降温减湿的波动变化,其整体仍处于干冷环境下的初等化学风化阶段,整体风化程度不高。在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下,强劲的冬季风成为了沉积物地貌重塑的催化剂,裸露的陆架地区为砂质沉积剖面的形成提供了充足的物质来源。从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来看,颗粒磨圆度较差,沉积物未经远距离的搬运磨蚀,指示物质来源以近源为主,远源为辅。石英颗粒表面的水成作用特征与风成环境特征的叠加也说明了该处沉积物可能来源于经历过水下环境的陆架区域,在陆架裸露时由风力搬运并就近沉积下来。(4)从研究区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来看,该砂质沉积剖面整体属于寒冷干燥气候条件下的低等风化,处于初等风化阶段而尚未达到中等风化阶段。气候环境表现出转向暖湿—降温减湿—温湿环境—寒冷干燥—增温增湿的演变规律,具有明显的旋回特征,但这些气候的波动变化只是相对的,其整体仍处于干旱、寒冷、冬季风强劲的环境。从石英颗粒表面结构特征来看,风力作用特征在水成作用特征之上的叠加又指示了沉积物可能经历了海洋环境到陆上环境的变迁。同时,不甚发育的化学作用,也指示了气候环境的寒冷与干燥。

蔡胤璐[4](2020)在《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文中研究说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目标为保护地质遗迹、科学普及地学知识和促进地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本文以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为例,对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进行了探讨,并以此为依据指导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对公园内的优势产品—蜜桃进行了基于岩石背景适宜性种植研究,进而对蜜桃种植区域进行合理规划,基于资源禀赋和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发展现状,分析公园现有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本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结合UNESCO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阐述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及内涵,明确了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包括的内容。分析了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即地质遗迹基础、旅游开发基础、文化资源基础和社会经济基础。通过调研,总结出了地质公园农业+、社区增权、精准扶贫和文旅融合四种社区可持续发展模式。以利益相关者理论、增权理论、比较优势理论、规模经济理论和产业经济理论为基础,结合社区发展模式,构建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以提升蜜桃品质研究作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本文对研究区岩石-土壤-蜜桃的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和分析。综合运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价了三类岩石分布区蜜桃品质,结果认为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最佳。通过典型性分析和线性回归方法,研究了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蜜桃之间的迁移关系,结果显示:1)花岗岩分布区蜜桃品质与花岗岩中钾含量高有关;花岗岩中钠元素与该区蜜桃品质呈负相关;2)灰岩分布区钙元素含量与蜜桃品质呈正相关;灰岩中钙、铁元素含量对蜜桃品质有一定影响。以上述岩石、土壤地球化学特征为依据,规划了研究区经济作物适宜性种植方案。参照蒙阴蜜桃生产标准,选取岩性、p H、坡度和有机质四项指标对蜜桃适宜种植区进行了规划,分为蜜桃适宜种植区、经济林种植区和退耕还草区。分析并指出了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五个主要问题:管理制度尚不健全、对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社区发展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融合性差。据此,提出了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的构想、开展公园科普活动的途径;基于资源禀赋,考虑地质背景及产业区划结果,指明了沂蒙山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即:主导产业结构调整、逐步发挥旅游的带动作用和促进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杨建辉[5](2020)在《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晋陕黄土高原水资源缺乏、地貌复杂、生态脆弱,季节性雨洪灾害、水土流失及场地安全问题突出。在城镇化过程中,由于用地紧张导致建设范围由平坦河谷阶地向沟壑谷地及其沟坡上发展蔓延,引发沟壑型场地大开大挖、水土流失加剧、环境生态破坏、地域风貌缺失等系列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论文基于海绵城市及BMPs、LID等雨洪管理的基本方法与技术,通过对聚落场地水文过程与地表产流机制的分析,借鉴传统地域性雨洪管理实践经验与智慧,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提出了雨洪管控的适地性规划策略、场地规划设计方法与模式;在规划实践中实现了城乡一体化的水土保持、雨水利用、生态恢复、场地安全、地域海绵、风貌保持等多维雨洪管控目标。论文的主体内容如下。一是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研究,核心内容是从理论与方法上研判雨洪管控的可行思路;二是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总结和凝练,一方面总结和继承传统,另一方面与当前的海绵城市技术体系进行对比研究,彰显传统技术措施的地域性优点并发现其不足,改进后融入现代体系;三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包含场地的地貌特征、产流机制、雨洪管控的尺度效应、雨洪管控的影响因子等内容,分析皆围绕地表水文过程这一主线展开;四是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包含技术途径和总体框架以及目标、措施、评价、法规4大体系和规划步骤等内容;五是聚落场地尺度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主要内容包括规划策略与措施的融合改造、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以及适宜场地模式,核心是解决适地性目标、策略与措施以及多学科方法如何在场地层面落地的问题。研究的特色及创新点如下。(1)以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类型化场地空间要素布局方法为核心,整合传统与低影响开发技术措施,建构了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雨洪管控规划设计理论方法,归纳形成了雨洪管控适宜场地建设模式和适地化策略;(2)引入适宜性评价方法,融合多学科技术体系,构建了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技术途径和规划技术体系;(3)从水观念、雨水利用与管控技术、场地建设模式三个层面总结凝炼了黄土高原传统雨洪管控的经验智慧与建设规律。研究首次将BMPs理念、LID技术方法、传统水土保持规划方法与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地域特点相结合,从理念、方法及措施三方面为我国海绵城市规划设计方法提供了地域性的补充和完善及实践上的现实指导,进一步从方法论上回应了当前和未来本地域城乡一体化规划中的相关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跨学科、跨领域的规划方法创新。

杨帆[6](2020)在《中晚全新世以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鄂尔多斯高原位于中国北方季风边缘带,既受西部内陆干旱气候影响,又受东部季风湿润气候作用,呈现出森林草原、半干旱干旱草原、干旱荒漠草原的生物过渡景象,高原内沙漠沙地镶嵌,与东部黄土高原形成了良好的过渡地带,孕育了本区农牧镶嵌的生业模式。特殊的地理位置,造就了脆弱的生态环境模式,这一地区始终是古气候研究的理想地带。鄂尔多斯高原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早期人类受环境影响较大,对鄂尔多斯高原地区进行古气候研究为鄂尔多斯文化兴衰提供了探索渠道和依据,更为鄂尔多斯环境演变提供了气候信息,有利于深入了解文明兴替,探索气候变化对环境演变进而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影响。本研究通过对鄂尔多斯高原东缘的寨山石城剖面和寨峁剖面进行环境磁学参数、色度、CaCO3含量、粒度的系统分析,探索该区沉积物特征规律。利用AMS 14C测年手段并结合以往研究,对寨山石城剖面建立年代框架,从而重建了鄂尔多斯高原70001500 a B.P.(B.P.为“距今(1950 A.D.)”年代)气候演化史。对鄂尔多斯高原文明演化史进行详细探究以及对遗址点进行分类总结,对比气候演化历史,论述了气候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鄂尔多斯高原沉积物中磁性矿物以亚铁磁性矿物为主,并含有一定量的不完全反铁磁性矿物,磁性矿物浓度较低,粒径较粗,以多畴(MD)、假单畴(PSD)和粗粒稳定单畴(SSD)为主。该区CaCO3含量变化遵循淋溶-淀积规律。粒度指标反映出鄂尔多斯东缘地区沉积物粒径较粗,以砂含量组分为主。(2)寨山石城剖面揭示了鄂尔多斯地区70001500 a B.P.的气候演化主要经历以下五阶段:70006000 a B.P.气候湿润,冬夏季风同相位变化,均有逐渐减弱的趋势,夏季风依然强盛,气候仍适宜;60005000 a B.P.气候较干,冬夏季风指标稳定在低位值波动,风动力、降水及土壤植被发育均较弱;50004500 a B.P.气候偏干,冬夏季风整体均处于高位值且具有强烈波动的特点,冬季风变化更为剧烈,显示出两次强风动力作用;45003500 a B.P.气候条件相对湿润,夏季风指标整体处于高位值,冬季风指标整体处于低位值;35001700 a B.P.气候先干后湿,夏季风指标波动较为稳定,有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冬季风指标显示了3500 a B.P.以来,不断增强的趋势。(3)研究时段内,人类与人类社会文明演进受诸多因素影响,气候变化在其中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仰韶时期(70005000 a B.P.),鄂尔多斯高原地区人类文明受到中原仰韶文化诸类型影响,出现了长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这与暖湿的气候条件不可分割;龙山时期(50004000 a B.P.),石城带出现,战乱频繁,生业模式出现变化,这些都与该时期气候不稳定,冷干事件有关;青铜铁器时代(40002171 a B.P.),游牧民族占领鄂尔多斯高原,诸多岩画与墓葬显示出由农业转变成畜牧业的生业模式,与这一时期干冷的气候变化相对应;秦汉时期(21711730 a B.P.),中原王朝能够在鄂尔多斯成功推行郡县制并大力发展屯垦,也获得了暖湿气候条件的支持。

李长安,张玉芬,李亚伟,苏建超,胡绪龙[7](2020)在《湖北秭归沙镇溪剖面的巫山黄土地层结构与特征》文中提出长江流域是中国粉尘堆积黄土的南界。分布于长江三峡河谷的巫山黄土是长江流域的代表性黄土,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巫山黄土由于受峡谷地形影响及堆积之后边坡地质作用改造,在空间上零星分布于不同地貌位置,其厚度和完整程度常依其地形的不同而差异较大。已有研究也大多拘于对巫山县城一带的某一剖面的某一具体问题的讨论,尚缺乏对巫山黄土地层的总体认识。巫山黄土完整地层结构和黄土—古土壤序列特征,已成为制约其深入研究的基础地质问题。本文根据最近发现秭归沙镇溪黄土剖面,基于其代表性和完整性特点,首次对巫山黄土进行了地层划分,并与北方黄土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巫山黄土共有4层黄土、2层弱发育古土壤(钙质结核)和1层古土壤组成,大致相当于黄土高原的马兰黄土及离石黄土的顶部(L1—L2),4层黄土分别相对应于渭南黄土剖面的L1-1、L1-3、L1-5和L2,2层钙质结核分别相对于L1-2和L1-4,古土壤层即为S1。相比于北方黄土地层巫山黄土的黄土层颜色更加偏深、稍红,古土壤层S1裂隙面上见有明显的铁锰质薄膜,成壤作用较北方黄土更强。这可能是由于巫山黄土的地理分布更加靠近夏季风控制区,气候环境有所不同。

李原鸿[8](2019)在《岩浆演化、变质流体活动和风化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分馏》文中认为硅(Si)是地壳和地幔中最重要的元素之一,作为Si-O四面体的核心组分,参与着硅酸盐地球(BSE)中几乎所有的地球化学过程。前人的研究结果表明,很多地质过程都会导致Si同位素的分馏,因此Si同位素在包括高温和低温在内的不同地球化学领域都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利用Si同位素作为工具,分别对火山岩形成、俯冲带变质流体演化以及玄武岩风化等过程进行了研究。Si同位素分析方法是利用该同位素体系来研究地质过程的基础。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我们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立了高精度的Si同位素分析方法,包括Si的纯化分离,以及Si同位素的MC-ICP-MS分析。样品前处理流程包括碱熔法溶样,以及色谱柱离子交换过程。基质检测和回收率检测结果证实了我们的化学流程的可靠性。之后我们使用MC-ICP-MS来进行Si同位素分析,在分析过程中使用样品-标样间插法,间插标样为国际标准样品NBS-28。我们对四种不同成分的USGS标准岩石样品进行了 Si同位素分析,测量结果均和文献中报道的一致。对玄武岩样品BHVO-2进行的长期的Si同位素检测,在长达两年以上的Si同位素测试过程中,得到的δ30Si值结果为-0.29±0.06‰(2SD,n=249),表明我们的Si同位素数据具有很好的精确度和准确度。目前关于高温下各种地质过程的高精度硅同位素研究只有少数成果发表,还有众多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例如在俯冲带有大量地壳物质通过板块俯冲过程循环进入地幔,这些物质的加入是否会导致上地幔硅同位素组成的不均一?此外在岩浆演化过程中,有很多火成岩可能通过硅同位素特征记录下了它们的形成和演化过程。为了更深入的研究经历过复杂演化的火山岩形成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分馏,我们对采自海拉尔盆地的双峰式火山岩样品进行了硅同位素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海拉尔火山岩的基性岩石和酸性岩石之间存在显着的Si同位素分馏。其中基性的玄武质粗面安山岩具有最低的δ30Si值,从-0.34±0.03‰到-0.20±0.01‰,粗面岩-流纹英安岩的δ30Si值从-0.25±0.01‰到-0.05±0.06‰,而流纹岩具有三类样品中最重的平均硅同位素组成,δ30Si值变化范围为-0.16±0.05‰到-0.07±0.03‰。所有海拉尔火山岩样品的δ30Si值和SiO2含量之间均呈现出显着的线性正相关关系,且Si同位素变化趋势和岩浆演化趋势线相吻合。此外样品的δ30Si也和其他分离结晶过程的指标例如Mg含量呈正相关关系。这些证据说明岩浆演化过程是导致海拉尔火山岩中Si同位素分馏的主要因素。为了研究变质流体活动中的Si元素迁移过程和同位素分馏机制,我们测量了中国东部大别山港河和花凉亭地区的高压-超高压榴辉岩-脉体系统的Si同位素。结果表明两处的脉体和榴辉岩围岩之间均存在显着的Si同位素分馏。其中港河地区的榴辉岩δ30Si=-0.50~0.39‰,高于绿辉石-绿帘石脉体的δ30Si=-0.63±0.04‰。花凉亭地区的榴辉岩δ30Si从-0.36到-0.29‰,而岩脉的Si同位素组成变化较大,δ30Si变化范围为-0.45到0.05‰。以上结果表明在变质流体演化以及脉体形成过程中可以产生显着的Si同位素分馏。港河和花凉亭脉体中单矿物30Si富集的顺序是白云母(-0.01~0.13‰)≈石英(δ30Si=-0.14~0.10‰)>绿辉石(-0.63~0.33‰)≈绿帘石(-0.60~0.30‰)≈蓝晶石(-0.42~-0.28‰)>石榴石(-0.92~0.44‰)。我们还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计算了几种变质矿物之间的平衡Si同位素分馏值。计算得到的几种矿物30Si/28Si的简约配分系数103lnβ的顺序为石英≈白云母>绿辉石≈绿帘石,和所测得的变质矿物样品Si同位素特征顺序相符合。这说明脉体中的矿物之间可能处于Si同位素平衡状态。花凉亭脉体中不同期次结晶产物之间具有显着的δ30Si-SiO2线性正相关关系,斜率略大于岩浆演化过程的斜率。结合脉体样品的矿物学特征,我们认为这显示了脉体矿物组成和流体Si同位素的变化趋势。在变质流体结晶过程中,结晶产物的Si含量和δ30Si值都持续升高,同时流体的δ30Si值也逐步升高。假设Δ30Si石英-流体=0.15±0.03‰,根据我们的计算结果,花凉亭流体的初始δ30Si值约为-0.22±0.08‰,在第二阶段的结晶过程中约为一0.17±0.09‰,而到结晶的最后阶段,流体的δ30Si值上升至约-0.07±0.10‰。这说明Si同位素可以被用来示踪俯冲带的物质循环和流体活动过程。Si同位素是研究风化过程非常有效的工具,前人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很多探索,包括土壤中的Si同位素研究。但是因为风化过程和成土过程非常复杂,仍然有很多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究,其中一个就是热带强风化条件下砖红壤形成过程中的Si同位素分馏机制问题。母岩风化和砖红壤形成过程是地表Si迁移与循环的重要环节,为了更好的理解强烈风化和砖红壤形成这一系列过程中的Si元素迁移和同位素分馏机制,我们对中国华南广东省湛江市的玄武岩风化剖面进行了 Si同位素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湛江风化剖面中的砖红壤δ30Si变化范围为-2.45~0.63‰,相比未风化的母岩(δ30Si=-0.29‰)具有更轻的Si同位素组成,,导致分馏最主要的原因是在风化过程中,次生黏土矿物(如高岭石等)相对土壤溶液中更容易富集轻Si同位素。在整个风化剖面中,Si同位素组成也并不均一,影响砖红壤中Si同位素分布最重要的因素有风化程度、Si迁移率以及Fe-Al氢氧化物的淀积。风化完全的土壤相比未完全风化的土壤具有更大的Si迁移量,越接近基岩,风化程度越低的土壤中,Si同位素组成也越重。随着风化程度的增加,次生矿物的比例增加,Si丢失量也增加,而Si同位素也随之变轻。在风化完全的土壤中,δ30Si值和τTh,si值表现出一种负相关的关系。除此之外,在Fe-Al氧化物/氢氧化物大量淀积的层次,也会同时出现Si的富集和δ30Si值的降低,这可能是由于土壤溶液中的Si在氧化物/氢氧化物表面的吸附作用导致的。以上研究结果展现了 Si同位素在研究岩浆活动、俯冲带流体活动以及风化过程中良好的应用前景。这也为今后在这些领域,特别是变质流体活动和风化过程中开展进一步的研究工作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

雷晨[9](2019)在《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比较》文中研究说明黄土是研究过去环境演变的重要信息载体。六盘山地处我国半干旱-半湿润气候的过渡带,同时也是我国东亚季风与西风的交汇地区,对环境变化的响应比较灵敏。六盘山南段以西有大量面积不等的平坦台地,从第四纪以来有较厚的黄土堆积,但是对于该地区黄土的化学风化特征及风化强度的研究较少。经过对六盘山南段以西的甘肃天水地区进行细致周密的野外实地考察之后,选择樊家城(FJC)剖面作为研究剖面,结合室内实验,详细分析了六盘山南段以西黄土的地球化学特征和风化特征,并与六盘山南段以东的陕西宝鸡梁村(LC)剖面进行对比,以探讨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的风化特征差异以及造成两者风化特征差异的原因。本文得出以下结论:(1)建立了六盘山南段以西FJC全新世黄土剖面的地层序列并进行了地层断代:表土层(MS,1 500 a BP 至今)→现代黄土层(L0,3 100~1 500 a BP)→古土壤层(S01,5 000~3 100 a BP)→黄土夹层(Lx,6 000~5 000 a BP)→古土壤层(S02,8 500~6 000 a BP)→过渡性黄土层(Lt,11 500~8 500 a BP)→马兰黄土层(L1,>11 500 a BP)。(2)六盘山南段以西FJC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各元素的CV较小,范围为(1.42~8.24)%,以 Si02、A12O3、CaO、Fe2O3 为主要元素;Ca(78.1 g·kg-1)、Sr(226.5 mg·kg-1)在古土壤 S0(S01、S02)的含量低于黄土层(L0、Lx、Lt、L1)的含量(83.4 g·kg-1、249.0 mg kg-1),表明Ca、Sr发生了淋失,而其他元素(Si、Al、Fe、K、Mg、Na、Ti、Mn、Cu、Zn、Ni、Rb、Ba)在古土壤层的含量高于黄土层;FJC剖面与上部陆壳相比,Ca、Mn、Ni明显富集,而Na、Sr显着亏损。(3)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地球化学特征的差异明显:FJC剖面各元素的CV均小于LC剖面对应的元素,表明六盘山南段以东黄土的元素分异更显着;FJC剖面Ca(81.1 g·kg-1)的含量显着高于LC剖面(44.4 g·kg-1);Na在地层中的变化出现分异,具体表现为FJC剖面的Na在古土壤中(14.8 g·kg-1)的含量高于黄土层(14.1 g·kg-1);元素UCC标准化后表明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元素的组成一致,物质来源统一,六盘山南段以东黄土的元素在后期受到的化学风化作用更大,Ca的淋溶更强烈。(4)六盘山南段以西FJC剖面的风化特征:古土壤S0中元素相对于Ti的迁移率表明 Ca、Mg、Si、Fe、Mn、Cu、Zn、Ni、Rb、Sr、Ba 相对淋溶,而 Na、K相对富集,常量元素、微量元素的迁移序列分别为:Ca>Mg>Si>Fe>Al>K>Na、Sr>Ba>Rb>Ni>Zn>Mn>Cu;古土壤 S0 中的 Rb/Sr(0.43)、Ba/Sr(2.02)、ba(0.73)、a(0.48)高于黄土层(0.38、1.83、0.71、0.46),而 Ca/Mg(3.25)、K/Na(1.59)、CIA(57.95)、Ki(1.178)低于黄土层(3.48、1.63、58.46、1.183),化学参数共同反映了六盘山南段以西地区在全新世中期的风化作用最强;CIA(56.92~59.64)和A-CN-K三角图共同表明FJC剖面尚处于风化强度较弱的低等风化阶段。(5)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的比较:①六盘山南段以东地区元素的活动性更强,风化程度更高。具体表现为:LC剖面易溶性元素Ca、Na、Mg、Sr在古土壤S0中的淋失程度比FJC剖面高,而Al、Fe、Si、K、Mn、Cu、Zn、Ni、Rb、Ba的富集程度高于FJC剖面;在古土壤S0中,FJC剖面的Rb/Sr(0.43)、Ba/Sr(2.02)小于 LC 剖面(1.37、6.13),Ca/Mg(3.35)大于 LC(0.58);就整个剖面而言,FJC剖面的K/Na、CIA、Ki(1.61、58.27、1.182)低于LC剖面(2.51、69.65、1.86),ba、a(0.72、0.47)高于 LC 剖面(0.44、0.25);FJC 剖面在A-CN-K三角图中的分布位置比LC剖面离A-K连线更远。②FJC剖面与LC剖面的K/Na、CIA、Ki、ba、a以及A-CN-K三角图所指示的剖面内部各地层间的风化强度存在分异。表现为:在LC剖面中较高的K/Na、CIA、Ki和较低的ba、a代表的是风化程度高的古土壤S0形成时期,而FJC剖面中,较低的K/Na、CIA、Ki和较高的ba、a代表的是风化程度高的古土壤S0形成时期。(6)造成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差异的原因:①气候因素是造成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强弱差异的原因。通过对现代(1955~2003年)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地区气候的分析,发现东侧的气候更加暖湿,且蒸发小,说明东侧的成壤环境好,将今论古,推断在地质历史时期六盘山南段以东地区的气候条件也比西侧优越,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使六盘山南段以东黄土的化学风化进程更快,生物活动更强,元素的迁移能力更高,风化程度更高。②黄土化学元素的分异是造成六盘山南段以西FJC剖面与六盘山南段以东LC剖面Na在剖面中的分异规律,K/Na、CIA、Ki、ba、a、A-CN-K三角图在指示不同地层间的风化强度时产生分异的原因,具体是因为FJC剖面中含量较高、活动性最强的Ca引起了 Na相对含量的变化,从而造成上述气候替代指标在指示两个剖面内部各地层的风化程度时产生了分异。

陈拙[10](2019)在《含矿岩系地层上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 ——以黔东清虚洞组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贵州碳酸盐岩分布广泛,约占全省总面积的61.9%。自然条件下,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一般归结于成土母岩。以石灰岩为主的碳酸盐岩在风化成土过程中,其富含多种重金属元素的矿物经风化、分解与析出,在土壤中残留与富集常导致土壤重金属的地球化学高背景的现象。而清虚洞组因其独特的岩石组合序列,成为铅锌矿的主要容矿层,并在区域上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铅锌成矿带,这类含矿岩系地层岩石中常常伴生有很高含量的重金属元素,从而增加了该地区土壤重金属存在来源叠加的可能性。其中进入土壤的重金属,通过植物的富集进入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了潜在的威胁。识别清虚洞组上覆土壤重金属的来源以及富集规律,是土壤重金属污染防控的关键。本文以下寒武统清虚洞组碳酸盐岩上覆土壤为例,通过对发育在其上的表层土壤及剖面土壤的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进行分析,结合清虚洞组其独特的岩石组合特征,试图探究地质背景对土壤重金属的影响规律,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等手段,识别出研究区土壤的重金属来源。得出以下结论:(1)贵州清虚洞组上覆表层土壤常量元素平均含量顺序依次为:SiO2>Al2O3>Fe2O3>CaO>MgO>K2O>TiO2>Na2O,表层土壤有明显的淋失CaO、Na2O,而富Al2O3和Fe2O3的特征。清虚洞组岩石的主要成分为CaO,其中有部分岩石样品含MgO含量较高。(2)表层土壤中As、Cd、Cr、Cu、Hg、Ni、Pb和Zn的平均浓度分别为41.83mg·kg-1、3.51mg·kg-1、77.98mg·kg-1、37.17mg·kg-1、0.51mg·kg-1、45.27mg·kg-1、311.30mg·kg-1、621.18mg·kg-1。与相应的成土母岩对比,研究区的土壤富集元素的特征十分明显,特别是元素Cd、Pb和Zn。富集因子分析显示As、Cu、Ni和Cr在研究区表层土壤的富集不明显或者有较小的富集,重金属Hg、Cd、Pb和Zn是表层土壤的主要富集元素。铅锌矿化影响分析显示铅锌矿化对土壤中重金属存在叠加累积。(3)都匀大坪土壤剖面的CIA值都在88以上,处于强烈的风化阶段;土壤发育过程中发生明显的脱K、Mg、Fe的过程,而且随着风化程度的加剧,淋滤流失速度趋于平稳。研究区4条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元素的Cd、Pb和Zn存在一定的富集,其含量都明显的高于贵州省背景值。特别是都匀大坪、都匀独牛和凯里的土壤剖面有着相似的Cd、Pb和Zn分布特征,都存在底部明显富集重金属元素的特征。研究区存在Cd、Pb和Zn的重金属元素的累积,主要原因还是成壤过程中,含铅锌的矿物在岩石风化释出了部分重金属,并在土壤层中发生了富集。(4)通过相关性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土壤重金属As、Cr、Cu、Hg和Ni主要来源于岩石的风化,而Cd、Pb和Zn主要还是受到含矿岩石风化的叠加累积。土壤剖面的重金属元素的活动性分析显示土壤中的重金属Cd、Pb和Zn含量会随着风化程度的加深而慢慢降低。由土壤重金属的形态分析可知,Cd和Pb的可利用态和潜在可利用态所占比例较高,且As、Cd、Pb和Zn的平均含量明显超过土壤风险筛选值,需要注意由As、Cd、Pb和Zn带来土壤生态风险。

二、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古土壤研究进展
        1.1.1 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进展
        1.1.2 古土壤磁学研究进展
    1.2 新生代气候研究进展
        1.2.1 新生代气候变化趋势
        1.2.2 兰州盆地新生代气候研究进展
    1.3 中亚内陆古地理演化研究进展
        1.3.1 特提斯海演化研究进展
        1.3.2 青藏高原和塔里木地区特提斯海的演化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思路
        1.4.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4.2 研究思路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及样品采集
    2.1 研究区概况
    2.2 采样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2.2.1 样品采集
        2.2.2 元素地球化学分析
第三章 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古土壤特征
    3.1 对亭沟剖面土壤野外观察
    3.2 古土壤元素R型因子分析
第四章 兰州盆地对亭沟剖面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4.1 研究区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分布特征
    4.2 古降水量和古温度估测
    4.3 沉积物源区分析
第五章 兰州盆地新生代气候事件
    5.1 新生代兰州盆地古环境与古生物群落
    5.2 古气候转型及其影响因素
        5.2.1 西柳沟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5.2.2 野狐城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5.2.3 咸水河组气候转型及其驱动机制
        5.2.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及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及展望
        6.2.1 不足
        6.2.2 展望
参考文献
学术成果
致谢

(2)大连市马栏河阶地黄土剖面粒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区域地理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地质地貌
    2.3 区域水文气候
    2.4 区域土壤植被
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 样品制备与实验方法
        3.2.1 粒度实验方法
        3.2.2 化学元素实验方法
4 马栏河阶地黄土粒度特征
    4.1 粒度参数计算方法
    4.2 黄土粒度组成特征
    4.3 黄土粒度频率分布曲线和粒度累积曲线特征
    4.4 黄土粒度参数特征
    4.5 马栏河阶地黄土粒度特征与辽南滨海黄土比较
    4.6 小结
5 马栏河阶地黄土地球化学特征
    5.1 化学元素统计分析方法
    5.2 黄土元素分布特征
        5.2.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5.2.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5.3 黄土元素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5.4 马栏河阶地黄土地球化学元素特征与辽南滨海黄土比较
    5.5 小结
6 马栏河阶地黄土古环境探讨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3)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区域地理概况
    2.1 区域地理位置
    2.2 区域气候特征
    2.3 区域地质地貌
    2.4 区域土壤植被
3 样品采集与实验方法
    3.1 野外调查与样品采集
    3.2 样品制备、实验方法与年代界定
        3.2.1 化学元素实验过程
        3.2.2 石英颗粒SEM实验过程
        3.2.3 砂质沉积物的年代界定
4 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
    4.1 化学元素统计分析方法
    4.2 砂质沉积物元素分布特征
        4.2.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2.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3 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指标分析
    4.4 小结
5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特征
    5.1 石英颗粒表面形态统计分析方法
    5.2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磨圆度
    5.3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机械作用特征
        5.3.1 贝壳状断口
        5.3.2 直或弯撞击沟与V形撞击坑
        5.3.3 碟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与麻点麻面
        5.3.4 平行解理面、平行阶与擦痕刻痕
        5.3.5 平行裂纹与曲脊
        5.3.6 翻卷薄片、磨蚀疲劳与水下磨光面
    5.4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化学作用特征
        5.4.1 鳞片状剥落
        5.4.2 溶蚀坑、深邃溶蚀沟与方向性溶蚀坑
        5.4.3 硅质球、硅质鳞片与硅质薄膜
        5.4.4 晶体生长
    5.5 砂质沉积物石英颗粒机械化学作用特征
        5.5.1 低突起、中突起与高突起
        5.5.2 粘结颗粒
    5.6 小结
6 砂质沉积物古环境探讨
    6.1 砂质沉积物物质来源
    6.2 砂质沉积物沉积机制
    6.3 砂质沉积物指示的古环境意义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方法、途径研究
        1.2.2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评价体系研究
        1.2.3 基于地质背景的岩石-土壤-植被系统研究
        1.2.4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相关研究
        1.2.5 研究现状与进展评述
    1.3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1.3.1 科学问题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1.4 技术路线
    1.5 完成工作量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关于可持续发展
        2.1.1 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2.1.2 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外延
        2.1.3 世界地质公园的可持续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利益相关者理论
        2.2.2 增权理论
        2.2.3 比较优势理论
        2.2.4 产业经济理论
        2.2.5 规模经济理论
第三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概况
    3.1 自然地理与社会经济概况
        3.1.1 地形地貌
        3.1.2 气象水文
        3.1.3 土壤
        3.1.4 社会经济
    3.2 地质背景概况
        3.2.1 地层
        3.2.2 构造
        3.2.3 岩浆岩
        3.2.4 区域地质发展史
第四章 支撑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分析
    4.1 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4.1.1 地质遗迹资源基础
        4.1.2 旅游开发基础
        4.1.3 文化资源基础
        4.1.4 社会经济基础
    4.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社区模式
        4.2.1 樱之崮田园综合体-“农业+”
        4.2.2 百泉峪-社区增权型
        4.2.3 金线河-“景区带村”
        4.2.4 椿树沟-“IP+旅游”
    4.3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探讨
        4.3.1 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4.3.2 坚持利益共享原则
        4.3.3 可持续发展理论框架
第五章 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于岩石背景的果品种植适宜性研究
    5.1 样品采集、测试和数据分析
        5.1.1 采样地点与蜜桃品种选择
        5.1.2 样品采集
        5.1.3 样品测试及依据
        5.1.4 数据分析
    5.2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5.2.1 花岗岩地球化学特征
        5.2.2 页岩地球化学特征
        5.2.3 石灰岩地球化学特征
    5.3 蜜桃种植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1 耕作层土壤特征
        5.3.2 土壤风化指数
        5.3.3 研究区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5.3.4 土壤地球化学元素有效量和有效态分析
        5.3.5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的有效态含量和全量相关性分析
        5.3.6 不同类型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土壤全量相关性分析
    5.4 蜜桃品质指标分析
        5.4.1 品质评级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2 不同岩石分布区土壤理化参数与蜜桃地球化学元素相关性分析
        5.4.3 土壤的理化参数与蜜桃的品质指标相关性分析
    5.5 地球化学元素在岩石-土壤-植被之间的迁移与富集
        5.5.1 元素从岩石到土壤的迁移
        5.5.2 元素从土壤到蜜桃的迁移
    5.6 支持可持续发展的果品适宜性种植分析
        5.6.1 绿色食品标准检测
        5.6.2 不同区域“岩石-土壤-植物”的元素迁移规律
        5.6.3 作物适宜种植区规划
第六章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6.1 .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6.1.1 管理制度尚不健全
        6.1.2 地质公园科学意义认识不足
        6.1.3 主导产业尚未成为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支撑
        6.1.4 地质公园旅游还没形成产业
        6.1.5 社区发展与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融合性差
    6.2 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6.2.1 地质公园管理体制创新与政策扶持
        6.2.2 加强地质公园科研工作和科普活动的开展
        6.2.3 地质公园主导产业结构调整
        6.2.4 地质旅游发展构想
        6.2.5 地质公园社区共建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地域现实问题
        1.1.2 地域问题衍生的学科问题
        1.1.3 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1.4 研究范围
        1.1.5 研究目的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
        1.2.2 国外研究
        1.2.3 总结评述
    1.3 核心概念界定
        1.3.1 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及相关概念
        1.3.2 小流域及相关概念
        1.3.3 雨洪管控及相关概念
        1.3.4 适地性及相关概念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2 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与基本方法
    2.1 雨洪管控的水文学基础理论
        2.1.1 水循环与水平衡理论
        2.1.2 流域蒸散发理论
        2.1.3 土壤下渗理论
        2.1.4 流域产流与汇流理论
    2.2 雨洪管控的基本方法与技术体系
        2.2.1 最佳管理措施(BMPs)
        2.2.2 低影响开发(LID)
        2.2.3 其它西方技术体系
        2.2.4 海绵城市技术体系
        2.2.5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技术体系
        2.2.6 分析总结
    2.3 适地性规划的理论基础
        2.3.1 适宜性评价相关理论
        2.3.2 地域性相关理论
    2.4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
        2.4.1 西安沣西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2 重庆山地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3 上海临港新城的海绵城市建设实践
        2.4.4 历史上的适地性雨洪与内涝管控经验
    2.5 相关理论方法与实践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5.1 水文学基础理论对本研究的启示
        2.5.2 现有方法与技术体系对本研究的启示
        2.5.3 雨洪管控的适地性探索与经验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本章小结
3 晋陕黄土高原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与民间智慧
    3.1 雨洪管控的地域实践
        3.1.1 小流域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1.2 聚落场地中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实践
    3.2 雨洪管控的地域传统经验与措施
        3.2.1 流域尺度下的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地域经验
        3.2.2 场地尺度下雨洪管控与雨水利用的地域经验
    3.3 雨洪管控的民间智慧与地域方法总结
        3.3.1 基于地貌类型的系统性策略
        3.3.2 朴素的空间审美和工程建造原则
    3.4 传统雨洪管控方法的价值与不足
        3.4.1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意义与价值
        3.4.2 传统经验与技术措施的不足
        3.4.3 产生原因与解决策略
    3.5 本章小结
4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特征与产流机制分析
    4.1 地貌特征
        4.1.1 沟壑密度
        4.1.2 沟壑长度及深度
        4.1.3 坡度与坡长
    4.2 雨洪特征
        4.2.1 雨洪灾害的空间分布
        4.2.2 雨洪的季节性特征
        4.2.3 雨洪的过程特征
    4.3 产流机制
        4.3.1 雨洪过程与产流机制
        4.3.2 产流机制的相互转化
    4.4 尺度效应
        4.4.1 雨洪管控中的尺度效应
        4.4.2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过程的特征尺度
        4.4.3 黄土高原沟壑型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的尺度选择
    4.5 雨洪管控的影响因素
        4.5.1 自然与社会环境
        4.5.2 地域人居场地雨洪管控及雨水利用方式
        4.5.3 雨洪管控、雨水资源利用与场地的关系
        4.5.4 雨洪管控与场地建设中的景观因素
    4.6 基于产流机制的地域现状问题分析
        4.6.1 尺度选择问题
        4.6.2 部门统筹问题
        4.6.3 技术融合问题
    4.7 本章小结
5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适地性雨洪管控体系建构
    5.1 适地性雨洪管控技术途径
        5.1.1 基于水土保持与雨水利用思想的传统技术途径
        5.1.2 基于LID技术的“海绵城市”类技术途径
        5.1.3 雨洪管控适地性技术途径
    5.2 总体框架与方法
        5.2.1 总体技术框架
        5.2.2 基于适地性评价的核心规划设计步骤
        5.2.3 雨洪管控的空间规划层级
        5.2.4 雨洪管控方法的体系构成
    5.3 雨洪管控的多维目标体系
        5.3.1 雨洪管控目标
        5.3.2 水土保持目标
        5.3.3 场地安全目标
        5.3.4 雨水资源化目标
        5.3.5 景观视效目标
        5.3.6 场地生境目标
        5.3.7 成本与效益目标
        5.3.8 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5.4 雨洪管控的综合措施体系
        5.4.1 传统雨水利用及水土保持的技术措施体系
        5.4.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类措施体系
    5.5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的适地性评价体系
        5.5.1 适地性评价因子的提取与量化
        5.5.2 雨洪管控目标与措施适地性评价方法建构
        5.5.3 雨洪管控目标适地性评价
        5.5.4 雨洪管控措施适地性评价
    5.6 政策法规与技术规范体系
        5.6.1 政策法规
        5.6.2 技术规范
    5.7 本章小结
6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与模式
    6.1 针对场地类型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1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的类型
        6.1.2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3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1.4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适地性雨洪管控目标
    6.2 基于水文过程的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策略
        6.2.1 基于BMPs的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规划策略
        6.2.2 源于地域经验的小流域雨洪管控策略与方法
        6.2.3 BMPs策略与地域性雨洪管控策略的比较与融合
    6.3 融合改造后的雨洪管控适地性场地技术措施
        6.3.1 传统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1.1 传统技术措施的主要特征
        6.3.1.2 传统技术措施的局限性
        6.3.2 低影响开发(LID)技术措施的分析与评价
        6.3.3 场地雨洪管控技术措施的融合改造
        6.3.4 分析总结
    6.4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要点
        6.4.1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类型
        6.4.2 雨洪管控目标导向下的场地空间要素布局原则
        6.4.3 生活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4 生产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5 生态型聚落场地的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要点
        6.4.6 空间要素选择与布局的核心思路
    6.5 雨洪管控的适宜场地模式
        6.5.1 场地尺度的适宜建设模式
        6.5.2 小流域尺度场地的适宜建设模式
        6.5.3 分析总结
    6.6 本章小结
7 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实践
    7.1 陕北杨家沟红色旅游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专项规划研究
        7.1.1 杨家沟红色旅游区总体规划目标与景区小流域海绵建设目标
        7.1.2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评价与选择
        7.1.3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年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分解
        7.1.4 杨家沟景区小流域雨洪管控措施规划布局
        7.1.5 案例总结
    7.2 晋中市百草坡森林植物园海绵系统适地性规划实践
        7.2.1 现实条件
        7.2.2 现状问题
        7.2.3 场地地貌与水文分析
        7.2.4 适地性评价
        7.2.5 场地规划设计与方案生成
        7.2.6 案例总结
    7.3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点
        8.2.1 规划理论方法创新
        8.2.2 技术体系创新
        8.2.3 研究方法与结果创新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目录
附录B 表目录
附录C 附表
附录D 附图
附录E 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中晚全新世以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古气候古文化研究进展
        1.1.1 鄂尔多斯高原全新世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1.2 鄂尔多斯高原环境考古研究进展
    1.2 选题依据、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样品采集和实验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研究剖面及采样
        2.2.1 寨山石城剖面
        2.2.2 寨峁剖面
    2.3 实验方法
        2.3.1 田野考古调查及采样
        2.3.2 AMS14C
        2.3.3 环境磁学
        2.3.4 粒度
        2.3.5 色度
        2.3.6 CaCO3含量
第三章 实验结果与分析
    3.1 寨山石城剖面
        3.1.1 年代框架的建立
        3.1.2 磁性矿物种类
        3.1.3 磁性矿物浓度
        3.1.4 磁性矿物粒径
        3.1.5 色度分析
        3.1.6 CaCO3含量分析
        3.1.7 沉积物粒度分析
    3.2 寨峁剖面
        3.2.1 沉积年代
        3.2.2 磁性矿物种类
        3.2.3 磁性矿物浓度
        3.2.4 磁性矿物粒径
        3.2.5 色度和CaCO3含量
        3.2.6 沉积物粒度分析
第四章 鄂尔多斯高原中晚全新世气候变化
    4.1 气候代用指标选取
    4.2 鄂尔多斯高原7000~1500aB.P.气候演变
    4.3 与鄂尔多斯高原其他剖面全新世气候演化对比
第五章 文明演化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5.1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古文化概况
        5.1.1 鄂尔多斯高原古文化序列
        5.1.2 鄂尔多斯高原地区遗址统计
    5.2 气候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文图表目录
    A list of Figures and Tables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湖北秭归沙镇溪剖面的巫山黄土地层结构与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 沙镇溪黄土剖面的组成与分布
2 沙镇溪剖面的巫山黄土地层特征
    2.1 地层组成
    2.2 岩性特征
    2.3 古土壤
    2.4 钙质结核
3 巫山黄土与北方黄土的地层对比
4 结论

(8)岩浆演化、变质流体活动和风化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分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硅的元素地球化学性质
        1.1.1 硅的基本化学性质
        1.1.2 硅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2 硅同位素地球化学
        1.2.1 硅同位素组成的表示方式
        1.2.2 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的演化历程
        1.2.3 硅同位素的分馏机理
        1.2.4 自然界中的硅同位素组成
        1.2.5 硅同位素在地球化学中的应用举例
    1.3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与博士期间工作量总结
        1.4.1 研究内容
        1.4.2 博士期间工作量小结
第二章 高精度硅同位素分析方法的建立
    2.1 引言
    2.2 硅的化学分离纯化
        2.2.1 实验器材与化学试剂
        2.2.2 样品溶解
        2.2.3 硅的分离纯化
    2.3 硅同位素质谱分析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基质的去除与回收率
        2.4.2 岩石学标准样品的测量结果
        2.4.3 建立Si同位素分析方法当中遇到的问题总结与解决方法
    2.5 小结
第三章 海拉尔双峰式火山岩中的硅同位素分馏
    3.1 引言
    3.2 地质背景与样品描述
    3.3 分析方法
    3.4 结果与讨论
        3.4.1 排除其他非岩浆演化过程的影响
        3.4.2 岩浆演化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分馏
    3.5 小结
第四章 俯冲带变质流体活动中的硅同位素演化
    4.1 引言
    4.2 地质背景和样品描述
        4.2.1 港河榴辉岩-脉体系统(单一种类脉体)
        4.2.2 花凉亭脉体(多期次脉体)
    4.3 分析方法和结果
        4.3.1 Si同位素分析
        4.3.2 Si同位素平衡分馏理论计算
    4.4 讨论
        4.4.1 矿物间的Si同位素分馏
        4.4.2 水岩相互作用中的Si同位素分馏
        4.4.3 绿辉石-绿帘石脉体形成过程中的Si同位素分馏
        4.4.4 花凉亭变质流体演化过程中的Si同位素分馏
        4.4.5 Si同位素分馏在俯冲带变质流体活动中的应用
    4.5 小结
第五章 砖红壤中的硅同位素分馏
    5.1 引言
    5.2 地质背景及样品描述
        5.2.1 研究区域地质背景
        5.2.2 样品描述
    5.3 样品处理流程及分析方法
        5.3.1 主量元素含量分析
        5.3.2 微量元素含量分析
        5.3.3 其他分析
    5.4 实验结果
        5.4.1 砖红壤中的主微量元素含量分布及其他地球化学特征
        5.4.2 砖红壤中的Si同位素组成
    5.5 讨论
    5.6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其它学术论文目录

(9)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进展
        1.2.1 黄土地球化学的研究进展
        1.2.2 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过程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过程
        1.3.3 工作量
第2章 研究材料和研究区环境
    2.1 研究区自然环境
    2.2 研究材料
        2.2.1 樊家城剖面
        2.2.2 梁村剖面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野外工作方法
    3.2 室内研究方法
第4章 樊家城剖面与梁村剖面的地球化学特征
    4.1 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1 樊家城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2 梁村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3 本节小结
    4.2 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1 樊家城剖面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2 梁村剖面微量元素分布特征
        4.2.3 本节小结
    4.3 元素UCC标准化的比较
        4.3.1 常量元素UCC标准化的比较
        4.3.2 微量元素UCC标准化的比较
        4.3.3 本节小结
第5章 樊家城剖面和梁村剖面的风化特征
    5.1 元素迁移特征
        5.1.1 樊家城剖面元素的迁移特征
        5.1.2 梁村剖面元素的迁移特征
    5.2 Rb/Sr、Ba/Sr、Ca/Mg、K/Na比值
        5.2.1 樊家城剖面的Rb/Sr、Ba/Sr、Ca/Mg、K/Na比值
        5.2.2 梁村剖面的Rb/Sr、Ba/Sr、Ca/Mg、K/Na比值
    5.3 CIA、Ki、ba、a参数特征
        5.3.1 樊家城剖面的CIA、Ki、ba、a参数特征
        5.3.2 梁村剖面的CIA、Ki、ba、a参数特征
    5.4 A-CN-K三角图
        5.4.1 樊家城剖面的A-CN-K三角图
        5.4.2 梁村剖面的A-CN-K三角图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的比较
    6.1 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的对比
        6.1.1 元素迁移特征的对比
        6.1.2 化学风化参数的对比
        6.1.3 A-CN-K三角图对比
        6.1.4 本节小结
    6.2 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差异的成因分析
        6.2.1 气候因素
        6.2.2 黄土化学元素的分异
        6.2.3 本节小结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10)含矿岩系地层上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 ——以黔东清虚洞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含矿岩系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现状
        1.2.2 土壤重金属的来源及组成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目标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目标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样品采集与分析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构造
        2.1.3 地层与岩性
        2.1.4 区域矿产
    2.2 样品与采集
        2.2.1 研究区土壤类型
        2.2.2 采样点的布设
        2.2.3 样品的采集
    2.3 样品的分析
        2.3.1 样品分析
        2.3.2 数据处理方法
第三章 清虚洞组表层土壤元素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3.1 岩石化学组成特征
    3.2 土壤理化性质与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3.2.1 理化性质
        3.2.2 常量元素
    3.3 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分布特征
    3.4 土壤中重金属富集特征
    3.5 土壤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因素分析
        3.5.1 铅锌矿化的影响
        3.5.2 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虚洞组土壤剖面元素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4.1 土壤剖面的元素分布特征
        4.1.1 土壤剖面常量元素分布特征
        4.1.2 土壤剖面重金属元素分布特征
        4.1.3 土壤剖面重金属迁移和富集特征
    4.2 影响土壤剖面中重金属分布的因素分析
        4.2.1 铅锌矿化的影响
        4.2.2 风化过程的影响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虚洞组土壤重金属活动性与潜在生态风险
    5.1 重金属来源分析
        5.1.1 相关性分析
        5.1.2 主成分分析
    5.2 土壤重金属的活动性讨论
    5.3 研究区土壤重金属生态风险探讨
        5.3.1 土壤重金属的形态组成特征
        5.3.2 重金属生态筛选与管控分区
        5.3.3 土壤重金属管控建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四、黄土剖面中氧化物的比值和相对淋溶、积聚值在地质上的意义(论文参考文献)

  • [1]兰州盆地新生代古土壤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气候演化[D]. 贺陆胜. 兰州大学, 2021(09)
  • [2]大连市马栏河阶地黄土剖面粒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分析[D]. 逯宏菲.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8)
  • [3]长兴岛锦城路剖面砂质沉积物地球化学特征及石英表面结构分析[D]. 李新瑞. 辽宁师范大学, 2020(02)
  • [4]沂蒙山世界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研究和实践[D]. 蔡胤璐.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4)
  • [5]晋陕黄土高原沟壑型聚落场地雨洪管控适地性规划方法研究[D]. 杨建辉.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中晚全新世以来鄂尔多斯高原气候变化对文明演化的影响[D]. 杨帆. 兰州大学, 2020(01)
  • [7]湖北秭归沙镇溪剖面的巫山黄土地层结构与特征[J]. 李长安,张玉芬,李亚伟,苏建超,胡绪龙. 地质论评, 2020(01)
  • [8]岩浆演化、变质流体活动和风化过程中的硅同位素分馏[D]. 李原鸿.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1)
  • [9]六盘山南段东西两侧黄土风化特征比较[D]. 雷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6)
  • [10]含矿岩系地层上覆土壤重金属的分布及潜在生态风险 ——以黔东清虚洞组为例[D]. 陈拙. 贵州大学, 2019(09)

标签:;  ;  ;  ;  ;  

黄土剖面氧化比及相对浸积值的地质意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