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舞剑”旨在获得奖金

中心“舞剑”旨在获得奖金

一、中心“舞剑”意在奖金(论文文献综述)

张国良[1](2020)在《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尚武贯穿于中国武术的历史发展之中,深深影响武术人的技艺提升、武德修为、人生态度等,是与“崇文”相对的客观性存在,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基因的重要载体。尚武不仅是近代中国摆脱羸弱、实现强健的动力源泉,而且也是当下中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的力量之源。源于前轴心时代到轴心时代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韩非子以“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进行了概括。轴心时代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三种文化形态不仅成为后世基本范畴和文化母题,而且也深深影响了尚武意识形态和文化实践。基于此,本研究以尚武为对象,运用文化史研究方法,从“竞德”、“争力”、“逐智”三个维度,对应于“武”之“止戈”、“持戈”及其“持/止”张力的智慧化调适,提炼内在逻辑、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梳理其历史经验和文化遗产。以此回应社会尚武认知的单维性,服务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实践,助力于中国梦的实现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第一,轴心时代“武”的“德、智、力”文化内涵,蕴含着后世“武”的文化基因。一方面,在文武逻辑辩证的框架中,于学理上将“武”演绎为“武力”的“张”、“弛”而尽显“智慧”,渗透于中国政治、军事实践之中。例如,国家治理的“外儒内法”特征,其“儒”是“德”,其“法”是“力”,其“内”“外”组合体现为“智”。军事实践的“兵儒合流”特征,以“兵”体现“力”,以“儒”彰显“德”,以“合”追求“智”。另一方面,将尚武具体化为文化新系统。“德”对“师出有名”的注重、表现为“象征性打击、有限度打击”等,“智”以“以破求全”而实现胜利成果转化的“代价最小化”、追求“强己弱敌”之效及其优劣强弱态势的转化,“力”则注重“武备”“武风”“武艺”等战备物质基础的建设。第二,尚武具有“竞德、逐智、争力”三个维度的文化结构。尚武(军事、国家治理)的“德、智、力”文化基因,被武术细化为人与人的伦理、技术互动关系后,不仅以“竞德”方向性伦理的规定、“逐智”优化性策略的倡导、“争力”提升性技术的基础,型构了“力技术+德伦理+智策略”三维一体的尚武文化实践新系统,而且还将三维一体的尚武深入到“练以成人”的文化实践之中,形成了由德之竞、技之争、双修之逐智组成的“德技双修”文化特征,交织为“武德与功夫”两大主题,变奏为“武”之“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第三,“竞德”更多是对强者“止戈”的期待。它的内在逻辑既规定了“武”的方向,也从“动作方式、力度、速度、幅度”对武术技术文化进行了多元化规制、在攻防效果上实现由打人而“放人、制人”的转变、在思维方式上确立由打败人到服人的新目标,还将商周敬祖之德改造以祖师信仰而为“武”之方向性提供正当性来源,最终形成了祖师信仰、制度安排、武技践行组成的三维一体的暴力治理文化形态。第四,“逐智”既是弱者智慧也是强者的艺术。它以兵家思维策略和道家智慧生成了“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逻辑;其技术表征既表现为强者和弱者的方法之“巧”、动作视觉效果的“诈”,也将尚武“逐智”外显为强者和弱者的“指东打西”以及“拳打人不知”和“以小打大”三重技术境界,内隐于暴力冲突情境中“打”与“不打”的适度转换、“打”之良性结果的控制及其“打而不伤”所获得的“象征资本”;其冲突互动是对看似不可调和的“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进行平衡和调适。第五,“争力”更多是弱者“持戈”的追求。其内在逻辑是实力的提升;其技术文化系统是以劲力训练为主线,内化为提高打击力、追求周身一家的完整性,外化为提高抗击打力、提高对手劲力感知力和敏感性;其冲突互动是身心二元的同时“争力”过程,是在暴力情境“有人/无人”的预设中克服冲突性紧张与恐惧、锻炼“敢打性胆气”和“必胜性胆气”。第六,在“竞德、逐智、争力”中,贯穿其中的主旋律是保持“德/力”的合理张力。尚武的“德/力”张力,一方面形成了武术“力实践、德话语”文化系统,并以“竞德”统一武术拳种流派的“家族相似性”,保持武术文化的统一性、传承性,以不同的“逐智”、“争力”促进武术拳种流派的百花齐放,使武术文化呈现为个体性、多样性。另一方面,“德/力”张力也影响了尚武的方向性规定、优化性配置、实力性提升,决定其强者更为注重“竞德”、弱者更为倾向“争力”、强弱者均有或止戈与持戈智慧性运用的发展方向,对武术人“消费武术”的方式、“自我意识”的形成及其“练以成人”发挥了助力作用。

杜可风[2](2020)在《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文中提出“V/A+PP”作为汉语中一种比较独特的结构,常用度较为高频,用法较为广泛,可以置于结构中的“P”主要有“于、乎、自、以、向、往、在”等,介词最基本的句法特征就是必须介引其后宾语,组成介词短语,介词短语可以充当状语,还可以充当谓词的补语。具体而言,全文主要探讨谓词与后面的介词短语形成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力求从多角度、多方面考察介词短语“PP”与谓词“V/A”的组合特点与发展结果,印证“V/A+PP”结构内部各要素之间互相牵制,互相约束的关系。关于“V/A+PP”中双音节谓词“V/A”的考察则相对匮乏,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问题为导向,在具体个案的理论解释方面,主要采取共时探究为主,历时考察为辅,语言描写与理论解释、定量统计与定性分析、归纳总结与演绎推理、语法研究与认知语用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强化相关语言现象的描写,综合运用词汇化、语法化、附缀化、主观化、认知语法、韵律句法等相关理论进行整体性探究。关于介词短语处于谓词后充当补语的全面考察,全文除绪论和结语之外,分为上下两编共十二章,其中两章属于宏观总论概括,其余属于微观研究,每个章节解决一个具体问题,条分缕析的梳理语言现象。第一章总体概括“V/A+PP”结构的性质、类别与功用,“V/A”表现为单、双音节谓词,“PP”为介词短语,由“于、乎、自、以、向、往、在”与宾语所组成,宾语一般为体词成分“NP”,少数为指称性谓词成分“VP”。具体描写和分析单、双音节“V/A”对“P”产生不同的影响与作用,探究“P”的性质与功用。第二到六章,从宏观角度分别探究跨层结构“A在”、“(V)自”的附缀化及其叠加式、“V/A乎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V往NP”结构发展与演化,通过整体结构的考察,揭示“V/A+PP”结构的特性与种类。第七章阐述结构的演化倾向、发展诱因,主要从“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与机制出发,阐述整体构造发展演化所产生的多种语法现象。从不同的视角切入,考察“P”进入词内的词汇化特征、成词后的再次演化,前附于谓词而附缀化,附加在双音节谓词或附缀结构之后而零形化,零形化诱导双音节谓词“V/A”及物化等一系列语言现象,谓词与介词短语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第八到十二章,在全面掌握相关研究主题的情况下,注重微观研究,分别选取否定副词“难于”、构式“看在X的份(面/分)上”、形式动词“给以”“予以”、“不外乎”、“仅限于”等不同个案,从多方面、多维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进而分析它们的性质与类别、动因与机制、演化趋势与发展规律、语义特征与表达功用,重点对那些具有一定典型意义、变化较为显着的语言现象,作出微观的描写与阐述,阐释它们演化的动因与机制,揭示汉语“V/A+PP”结构的演化趋势与发展结果。本文的创新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为汉语研究提供语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网络检索技术,大量挖掘符合本文主题的汉语语料,在语言事实的基础上,详细总结出汉语“V/A+PP”跨层结构发展的语法规律。其次,为词库输入新成员,语言处于不断发展演化的过程中,谓词和介词短语的跨层组合也不例外,“V/A+PP”处于述补结构向述宾结构演化的过程中,“V/A+PP”发生了重新分析,产生一批新词语、新形式,为汉语词汇系统融入新词语,为词典编撰工作提供参考范围,为汉语教学和自动化处理带来便利。最后,为语言理论的验证融入新思路,一方面对汉语“V/A+PP”结构的认识更加深化,尤其是深入了解汉语中大量跨层结构的发展路径,另一方面对词汇化、语法化、词缀化等相关理论的运用更加完善,特别是使用相关语言学理论对一些汉语语法问题进行阐释。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研究为汉语跨层词汇化和语法规律的探索打开全新的视角,为揭示人类语言中关于谓词与介词短语的演化趋势提供一定的语言事实和理论基础。

陈思思[3](2019)在《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儿童的概念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历史中的儿童受到成人的遮蔽,18世纪卢梭的《爱弥儿》开启了一趟发现儿童之旅,使一直受压迫的儿童获得解放。然而随着现代社会消费主义视觉文化的繁盛,传统儿童本位的朴素儿童观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唯视觉主义和消费主义入侵童年神话,解构了几个世纪以来前人所建构的童年精神文化,儿童再次沦为异化的身体。湖南广播电视台创办的《小戏骨》栏目使儿童议题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让儿童以“性征化”的身体模仿成人表演大戏,到底是一次成功的文化表演,还是消费儿童身体的另类媒介景观?本文对《小戏骨》系列剧这一另类的文本进行系统的批判性解读,以身体理论为基础,着重从文化表演和媒介景观两大板块讨论《小戏骨》系列剧的出现所引发的“儿童焦虑”、“童年危机”背后的成因以及该剧对童年意义扩充的可能性。正如尼尔·波兹曼在《童年的消逝》中对现代童年流露出的担忧,和大卫·帕金翰在《童年之死》中对媒介解放儿童的乐观预言,本文也意将辩证地解读《小戏骨》文本乃至整个消费主义和视觉文化盛行下的后现代的童年文化。《小戏骨》系列剧作为一个另类的儿童影视作品文本,为我们反思现代儿童在当下面临的困境提供了一个良好契机,对于主体性漂浮不定的儿童,我们该如何提供一个归家的道路。

姜彦臣[4](2017)在《《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妇女杂志》(1915—1931)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发行量最大、发行时间最久、覆盖面最广的女性期刊,发行17年间,影响深远,是近现代中国女性文化的典型代表。当代学界对其有诸多研究,但对杂志中丰富的女性文学批评却缺乏应有的关注。本文首次全面整理《妇女杂志》中45位女性作者所作的51篇文学批评作品,采用细读方式,分析其具体内容与理论特征,进而深入探讨近代以来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发展路径。论文共分六章。第一、二章概述《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作品与作者。共整理发现51篇女性所作文学批评,以1920年为界,分为文言和白话两个阶段,据其内容特征大致可分为诗话类作品、研究性作品和随笔类作品三类。写作这些批评作品的共计45位女性作者,大都未见有生平考述。研究发现,这些女性大都在新式学堂或家族私塾中接受过教育,其中有女学教师、女学校长、社会活动家、革命者;她们与当时的社会文化名流也多有往来。在地域上,以江苏、上海、浙江、安徽的作者为多。第三章主要对女性诗话类作品进行了考察。在《妇女杂志》连载的《小南强室笔记》《镜台螺屑》《瓶笙花影录》《瑶台玉韵》4部女性诗话中,或侧重“论诗及事”,或侧重“论诗及辞”;采用以意逆志、本事批评、比较批评等方式,对明清时期的106位女性诗人及其诗作进行了点评。被女性诗话评论的女诗人集中于江南一带,多为闺秀作家,诗话的女性作者推重德才兼具的女诗人,对“清”“情”、怨而不怒、风格自然的诗歌赞誉有加。第四章主要分析具有研究性质的批评作品,包括6篇文言作品和11篇白话作品。研究发现,这些批评,涉及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多角度探究,女性作者们对铭文、歌谣表示出特别的兴趣,她们或综论中国诗文发展流变过程,或比较文言作品与白话文,或倡言白话作为新文体的社会功用。还有的文章对顾太清、朱淑真、赛维宜夫人等女性作家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在研究中,女性作者多采用社会批评视角,体现出人本主义文学观,也可从中看到她们女性主义文学观念的萌芽。第五章探讨随笔类批评作品。随笔类批评共计29篇,主要为序文、读后感以及其他性质的随笔。在这些批评作品中,有对女性文学创作动机的描述(包括记录个体经验、坎坷生平诱发创作、有合适的创作机缘几个方面)、对作品独具视角的评论;对文学阅读问题的多方面探讨(包括对阅读功用、阅读倾向、阅读要求的讨论几个方面),还有对文章写作方法的讨论(包括阐述游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性、指导写作教育的进行、阐释写作需要实践与理论的储备)等。体现了女性批评作者日渐开放的视野与视角独特的批评特征。第六章总结《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研究价值。批评语体由文言向白话,批评形式与对象由单一到丰富,批评话语由传统到现代是《妇女杂志》女性文学批评呈现出的总体特征。这批女性批评作者及作品,对于中国文学史、文学批评史而言具有一定的资料价值。这些女性文学批评真实记录和保存了当时女性的创作状态、文学阅读等情形,极具史料价值。《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作品真实反映了中国女性文学批评的成长历程。女性作者们对女性诗作的品评、对女性与文学关系的强调、将女性文学与追求男女平等、女性解放等结合起来的批评思路,均体现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女性文学批评思想,具有独特的理论价值。

肖鹏[5](2017)在《清道人年谱长编》文中认为李瑞清(1867—1920),字仲麟,号梅庵,晚号清道人。江西临川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历任江宁提学使、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江宁布政使。鼎革後,自托殷顽,黄冠为道士,避申鬻书,与衡阳曾熙有“南曾北李”之目。丁巳(1917)复辟,授学部左侍郎。李瑞清书学湛深,尤工篆隶,蚤为时流所推。诗文亦卓然自立。晚寓沪渎,与沪上、青岛遗老往来频繁。本谱通过蒐集其诗文题跋及相关文献,加以研读考证,并参稽大量史料如档案、日记、方志、传记、尺札、笔记等,钩稽谱主一生行迹,并藉以窥测晚清时局面貌,庶为後来聊贡知人论世之资云尔。

孟庆星[6](2016)在《论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心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意象思维角度对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取象”、“立象”、“图像”等诸多心理现象进行了系统研究。书法创作心理过程是一个在意象思维统摄、调控下“言”、“象”、“意”互动的过程。书法意象内部“类”矛盾属性是推动其不断生成的内在动因。“类推”不仅贯穿书法意象的生成过程,而且贯穿了原型系统的构建、书法意象的图像化等书法创作全过程。意象思维为书法创作搭建了由书法意象到书法图像的营构、生成机制,这个机制就是由隐喻本体与喻体构成的隐喻系统。在隐喻系统中,其核心的子系统是具有范式意义的原型系统。原型系统包括意象思维模式、由“取象”、“立象”过程形成的谱系化意象系统、动型字势系统、字形样式系统等。书法创作中的意象和图像的生成是隐喻本体与以原型系统为核心的喻体动态匹配的过程。原型系统在与隐喻本体的匹配过程中呈现出同心、向心、离心三种模式。本文在研究方法上,秉持书法的立场和人文主义为主的研究取向,兼顾吸收近现代实验心理学等学科的理论成果。

赖薇[7](2013)在《出轨年代》文中研究说明一时近正午,晴空无云,花木在人行道上投下大团浓阴。杨帆从公司的中巴上跳下来,跟车上的四位手下挥手作别,拖起地上的旅行箱,慢悠悠地往家走。手下们本想帮经理把行李送到家中的,可他谢绝了。他本来可以让司机直接把车开到住宅楼下,但是他借口舒活筋骨,坚持在小区门口下了车。杨帆呼吸着春日的花香,想借深呼吸平定心绪;小腿肚那里仍有些酸,有些麻,走在硬硬的水泥方砖上,真有点步履蹒跚,可他尽量挺胸收腹,做出容光焕发的样子。他可不想一进门就听庄婷说,怎么啦?在外面生龙活虎,一到家就死样活气的?

邵靖[8](2013)在《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主要研究对象,着重分析了我国现代城市雕塑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历程。现代城市雕塑作为一个舶来品,是从19世纪末才从西方国家引入中国的,论文按照“殖民时期——民国时期——建国初期和文革时期——改革开放”这一历史脉络进行分析,对中国大陆上的城市雕塑进行了基本历史梳理,并对各个时期主要的作品进行了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的城雕在各个时期受不同的文化历史背景、社会因素和意识形态的影响,形成其不同的特点及其内在联系,对中国不同时期的雕塑教育和几代雕塑家的发展及特点也进行了深入的分析。本文由绪论、正文三章和最后的结论三大部分组成:绪论部分对论文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研究缘起、研究现状和研究的重点难点进行了剖析。第一章重点写了殖民统治时期的殖民者建立的城市雕塑和民国时期第一代雕塑家所创作的城市雕塑。殖民统治的强行开埠、西方思想的引入及新文化运动、美术革命、新兴艺术学校与社团对中国现代雕塑的兴起都是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殖民者在租界地的公共空间、公共建筑、公共花园及私家花园中都开始兴建现代城市雕塑。民国时期的雕塑家们都是经历了艰苦的留学之路后归国的,他们为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和雕塑事业都做出了卓绝的贡献。第二章主要论述了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发展历史。美协的成立、“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两结合”的方针对此时的雕塑界有着诸多的影响,而在与苏联关系僵化之前,新中国几乎所有领域都深受苏联的影响,雕塑教育和雕塑创作也不例外。此时最大的城市雕塑项目就是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之后的十大建筑雕塑和“文革”期间毛泽东像的遍地开花揭示了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完全笼罩在政治的阴影之中,城市雕塑彰显其独有的艺术特色。第三章结合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大背景,阐述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发展的历史。这一时期的城市雕塑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从千篇一律的不锈钢抽象雕塑,到各种风格的百花齐放,全国城市雕塑艺术委员的成立为繁荣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指明了方向,各种国际雕塑创作营、国际城市雕塑大赛此起彼伏,使得雕塑公园开始兴旺起来,其中以名人雕塑园居多,但是经过近三十年的建设,雕塑公园的发展起起落落,雕塑公园的后续管理令人堪忧。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对不同时期的中国城市雕塑发展特点进行了论述。对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现状进行了分析,鱼龙混杂的城市雕塑建设现象使许多雕塑家开始对中国城市雕塑的发展不断深入探讨,对中国传统雕塑进行反思,将传统融入现代城市雕塑之中,力求使得中国城市雕塑有更良好和合理的发展趋势。

李以超[9](2013)在《清代书学中的汉碑研究》文中提出本文的目的就是从外延和内涵的角度揭示清代书家对汉碑理解的总体趋势,并演示书学观念在变革中所处的矛盾情境。本文一方面将汉碑置于篆隶观念、碑帖分派中,整理出清代书家对汉碑的宏观认知。另一方面,通过梳理书家对同类问题的看法,如经典化和风格意识,来展现他们书学观念的统一和对立之处,整理出清代书家对汉碑的微观认知。既然将书学观念的推演聚焦在汉碑上,那么可以从汉碑的内涵和外延两方面解读清代书家对汉碑的认知。在外延方面,清代中晚期碑学兴起后,在汉碑的认识上,往往以之作为一种理论前提和法度依据加以提倡,忽略了清前期对汉碑独立观念的论说,并且缺乏汉碑古意本质上是推动碑学和帖学发展的历史眼光。汉碑主要包含了篆书、隶书,清代书家对两体之间的过渡形态给予了空前的关注,这样以来,原有的字体观念已经悄然变化。书家逐渐形成以汉代法度为宣言、以改造篆隶体势为手段和以古、拙、厚为审美追求的书风变革意识。在内涵方面,对汉碑的认识经历了对不同风格的接受和对新经典的塑造。在临摹观念上,经历清代二百余年的发展,从“欲变而不知变”到晚期的杂糅互用,汉碑已经成为实践创新中不可回避的一环。汉碑在古体与今体杂糅和南北风格的融合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穆海亮[10](2012)在《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上海剧艺社("上剧")是孤岛时期存在时间最长、演出剧目和场次最多、演剧水准最高、社会影响最大的话剧团体,也是战后上海剧运的中坚力量。它以政治意识鲜明、市民色彩浓厚、艺术整一性较高的演剧实践推动了抗战及战后上海话剧的蓬勃开展,成为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也在中国现代话剧史上占有独特地位。本文就是关于"上剧"的专题研究。"导论"梳理"上剧"的演剧历程,简要分析其话剧史地位,并从中提炼出其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政治化体现为传达政治理念、寄托政治诉求,并彰显出剧团本身的政治色彩;世俗化主要表现为思想意识的市民化、题材的世俗化、以及风格的通俗化,而组织管理的社会化、经营的市场化也与之密不可分。这一基本矛盾从根本上讲是由中国话剧的固有属性所决定,也与剧社自身的组织背景相关,更直接地则是由孤岛特殊形势型塑的,极大地影响着"上剧"的组织形式和艺术面貌。第一章探讨"上剧"的剧团组织。"上剧"希望成为一个职业化、自主化、市场化的艺术团体,并已建立起相对健全的组织机构,采取了较为科学的管理方式和较为灵活的经营策略,这表现出一定的职业化程度和社会化诉求,这是其世俗化取向的组织前提。"上剧"又是一个直接接受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剧团,中共代表的民间立场和进步政治趋向既有与自主化、社会化同步,从而促进剧运发展的一面;又因不可避免地继承左翼剧运的作风,带有一定的党派气息,从而束缚着剧社的职业化进程。为取得"合法"地位,"上剧"不得不对法租界当局有所依赖,这是对其自主性的侵蚀。同时,为了实现"以剧养剧"而采用的市场化策略难免沾染庸俗作风,这是对其世俗化的扭曲。剧人始终在政治、艺术、商业之间的夹缝中做着艰难的探索,心态微妙而复杂。第二章分析"上剧"的演出剧目。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基本矛盾在剧目方面体现为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博弈,二者关系错综,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并存。在孤岛特殊情境下,剧目的民族国家观念与现代市民意识呈现出明显的合流趋势;而战后剧坛回归"正常",二者的张力重新彰显。政治观念能够赢得观众的强烈共鸣,也会使剧目的艺术价值受损;市民意识既是争取观众的必要价值取向,也难免与艺术的媚俗化相连。这使"上剧"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五四以来现代意义上个性化、平常化的"人的戏剧"轨道,制约了其剧目建设的更大成就。"上剧"古装剧大都卖座成功却少有精品力作,浓郁的政治气息和古今之间的不平衡想象,使它赢得了暂时的观众而失却了艺术的经典;翻(改)译剧数量最多,可中西对接的错位令其未能打造出真正的舞台佳作;现实剧形成"诗与俗的化合"的基本风格,最能代表"上剧"的艺术精神,"诗"与"俗"的融汇或失衡往往影响着剧目成就的大小、艺术价值的高低。第三章论述"上剧"的舞台艺术。在创作经验不足、物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上剧"的舞台艺术取得了令人钦佩的成绩。它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追求、对导演格调多样化的实验、对向心演技的磨炼、对舞台美术严谨性与创新性的探索,都曾引领时代潮流。然而,"上剧"毕竟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时期,自身所有以及时代加于它的诸多局限束缚着它的进一步发展,其舞台艺术正处于"在路上"的动态发展过程中,既生机勃勃又不可避免地带有历史性缺憾。"上剧"的成就与局限都属于一个时代,而政治意识和世俗作风的渗透对舞台艺术整体性的影响,亦是其中的教训之一。"结语"探讨"上剧"的经验教训及其对当下话剧的启示。中国话剧的政治性与生俱来,但政治性并非话剧艺术的必要属性;世俗性是话剧艺术的应有品格,但世俗化理应是有限度的。直面政治、对话政治而避免为政治所"化",走向世俗、拥抱世俗又远离庸俗、避免媚俗,是中国话剧发展的应然选择。

二、中心“舞剑”意在奖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心“舞剑”意在奖金(论文提纲范文)

(1)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相关研究述评
        1.2.1 “尚武”、“尚武精神”内涵的研究
        1.2.2 “尚武”历史传承脉络的研究
        1.2.3 断代“尚武”研究
        1.2.4 “尚武”其它方面的研究
        1.2.5 武术中涉及“竞德、逐智、争力”的相关研究述评
        1.2.6 当前研究存在的不足
    1.3 基本概念厘定
        1.3.1 尚武
        1.3.2 竞德
        1.3.3 逐智
        1.3.4 争力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创新之处
2 尚武之“竞德”
    2.1 逻辑生成:“止戈”对方向的规定
        2.1.1 轴心时代“竞德”文化基因的呈现
        2.1.2 以儒家为主的“德”本位王道思想规制
        2.1.3 “武”的方向规定性:尚武“竞德”的内在逻辑
    2.2 技术表征:技击原点旨趣中的“竞德”立场
        2.2.1 “进攻”的多元取径表现“德”之功效
        2.2.2 “防守”的多重表达凸显“德”之意象
        2.2.3 “控制”的境界追求表现“德”之愿景
        2.2.4 “展示”的功力注重寻绎“德”之路径
        2.2.5 器械的“柔化”取向表征“德”之理念
    2.3 冲突互动:尚武“竞德”的暴力规训
        2.3.1 祖师信仰为“竞德”方向规定性提供正当性来源
        2.3.2 制度安排为“竞德”方向规定性奠定合法性基础
        2.3.3 武技践行为“竞德”方向规定性进行实体化建构
3 尚武之“逐智”
    3.1 逻辑生成:“持戈/止戈”二元对立下配置的优化和向内求证
        3.1.1 轴心时代“逐智”文化基因的呈现
        3.1.2 兵家、道家“逐智”思维策略的文化植入
        3.1.3 “武”的配置优化性和向内求证性:尚武“逐智”的内在逻辑
    3.2 技术表征:技法内容特色中的“逐智”呈现
        3.2.1 动作内容设计时的“尚智求巧”
        3.2.2 外在风格特色上的“诡诈迷惑”
        3.2.3 内在劲力处理中的“明暗刚柔”
    3.3 冲突互动:尚武“逐智”的暴力优化
        3.3.1 外显层面:以“打”为价值旨归的“逐智”过程
        3.3.2 内隐层面:积累“象征资本”的“逐智”目标
        3.3.3 向内求证:对“持戈”与“止戈”二元对立的平衡
4 尚武之“争力”
    4.1 逻辑生成:“持戈”对实力的提升
        4.1.1 轴心时代“争力”文化基因的呈现
        4.1.2 墨家、法家尚武文化中“争力”的历史影响
        4.1.3 “武”的实力提升性:尚武“争力”的内在逻辑
    4.2 技术表征:技术目标表现中的“争力”维度
        4.2.1 “争力”表现出由“力量”到“劲力”的探求理路
        4.2.2 “争力”表现出由“敏感”到“迅速”的攻守惯习
        4.2.3 “争力”表现为“击打”与“抗击打”的功力竞逐
    4.3 冲突互动:尚武“争力”的暴力适应
        4.3.1 冲突前:多维度适应暴力互动情境
        4.3.2 冲突中:深度认知暴力互动情境
        4.3.3 冲突后:延续暴力互动情境形成应对“惯习”
5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与文化作用
    5.1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内在关系
        5.1.1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一致的根本理路
        5.1.2 “竞德、逐智、争力”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5.2 尚武“竞德、逐智、争力”的文化作用
        5.2.1 “竞德、逐智、争力”微观上促成武术文化元素特性
        5.2.2 “竞德、逐智、争力”宏观上型塑武术文化共同体
        5.2.3 “竞德、逐智、争力”影响武术人个体生命
6 主要结论
7 主要参考文献
8 附件
主要学习经历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经历
致谢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缘由与研究对象
        0.1.1 选题缘由
        0.1.2 研究对象
    0.2 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0.2.1 研究现状
        0.2.2 研究意义
    0.3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0.3.1 研究目标
        0.3.2 研究方法
    0.4 语料来源与文章体例
        0.4.1 语料来源
        0.4.2 文章体例
上编“V/A+PP”跨层结构及其演化研究
    第一章 “V/A+PP”构造的性质、类别与功用
        1.1 结构性质与构造特点
        1.1.1 “P”居中
        1.1.2 结构特点
        1.2 介词类别与虚化差异
        1.2.1 介词分类与虚化程度
        1.2.2 词性归类与类别判断
        1.3 内部牵制与性质功用
        1.3.1 谓词音节
        1.3.2 性质与功用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从共时角度看“A在”的演化发展与重构
        2.1 语法层次与附缀结构
        2.1.1 内部层次
        2.1.2 附缀结构
        2.2 拷贝构式与构式成分
        2.2.1 结构模式
        2.2.2 成分选择
        2.2.3 语法特征
        2.3 “好在”的再演化与诱因
        2.3.1 情态化
        2.3.2 关联化
        2.3.3 演化成因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汉语“(V)自”的附缀化及其“于”的叠加式
        3.1 构成性质与结构功能
        3.1.1 单音节词
        3.1.2 双音节词
        3.1.3 语义特征
        3.1.4 句法功能
        3.2 词汇化过程及成因
        3.2.1 词汇化过程
        3.2.2 词汇化成因
        3.3 介词叠加与叠加效应
        3.3.1 “V自+于”
        3.3.2 “V于+自”
        3.3.3 产生诱因与叠加作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V/A乎 NP”的演化方式与转化结果
        4.1 内部功能与结构转化
        4.1.1 介引功能与宾语扩大
        4.1.2 线性组合与结构转化
        4.2 韵律制约与词汇化等级
        4.2.1 单音节到双音节
        4.2.2 虚化梯度及其词汇化
        4.3 词汇化成因及演化趋势
        4.3.1 演化动因与成词机制
        4.3.2 发展趋势与演化结果
        4.3.3 从附缀化到零形化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V双+向/往+NP”的演化趋势与结果
        5.1 内部结构与宾语类别
        5.1.1 结构方式
        5.1.2 类别性质
        5.1.3 体标记后附
        5.2 结构转变与演化结果
        5.2.1 附缀化与零形化
        5.2.2 及物化历程
        5.3 演化成因与发展缘由
        5.3.1 介词虚化
        5.3.2 音步制约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V+往+NP”的构造特征及“V往”的词汇化
        6.1 成分性质与语义特征
        6.1.1 组成性质与内部构造
        6.1.2 音节形式与语义特征
        6.1.3 宾语变化与范围扩展
        6.2 结构转化与位移变动
        6.2.1 连动而述补
        6.2.2 述补而述宾
        6.2.3 现实位移与虚拟位移
        6.3 词汇化与内部脱落
        6.3.1 成词趋势与时体标记
        6.3.2 成分脱落与音步和谐
        6.3.3 成词动因与脱落结果
        6.4 本章小结
下编“V/A+PP”跨层结构的再演化研究
    第七章 “V/A+PP”构造的演化趋势、发展结果及动因机制
        7.1 构造发展与演化趋势
        7.1.1 结构特性与演化趋向
        7.1.2 及物化与词根化
        7.1.3 附缀结构与附着叠加
        7.1.4 构式化与关联化
        7.2 演化动因与机制
        7.2.1 跨层结构重组
        7.2.2 韵律音步
        7.2.3 语言表达经济性
        7.2.4 语用需求强化
        7.3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从跨层到副词:“难于”的演化历程与表达功用
        8.1 性质特征与句法分布
        8.1.1 跨层短语“难于”
        8.1.2 粘宾动词“难于”
        8.1.3 副词性“难于”
        8.2 结构演化与表达功能
        8.2.1 行域到知域
        8.2.2 委婉否定
        8.3 词化历程与演化机制
        8.3.1 成词过程
        8.3.2 演化机制
        8.3.3 鉴别标准
        8.4 从述宾到状中
        8.4.1 副词化趋势
        8.4.2 副词化梯度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看在X的份(面/分)上”的构式化及其发展
        9.1 构式特征与构式语义
        9.1.1 内部组件与位置分布
        9.1.2 构式语义与语用功能
        9.2 体标记的鉴定证明
        9.2.1 词性判定
        9.2.2 动介共存
        9.3 词化过程与成词诱因
        9.3.1 跨层结构
        9.3.2 成词诱因
        9.4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给以”“予以”的词汇化过程及其动因与机制
        10.1 句法功能与语义特征
        10.1.1 语法特征
        10.1.2 虚化程度
        10.1.3 语义特征
        10.2 宾语的种类特性与指称化
        10.2.1 宾语种类
        10.2.2 指称化宾语
        10.2.3 宾语特性
        10.3 发展历程与演化成因
        10.3.1 演化过程与词义虚化
        10.3.2 结构省缩与配合共现
        10.3.3 配合使用与共现搭配
        10.4 使用语体与表达功效
        10.4.1 使用语体
        10.4.2 表达功效
        10.5 本章小结
    第十一章 “不外乎”的主观评注功能及其发展
        11.1 句法位置与后续成分
        11.1.1 句法位置
        11.1.2 组合倾向
        11.1.3 后续宾语
        11.2 语义特征与情态功能
        11.2.1 语义特点的多样化
        11.2.2 表达功能的情态化
        11.3 发展历程与演化诱因
        11.3.1 词汇化过程
        11.3.2 功能虚化
        11.3.3 演化机制
        11.4 叠加用法
        11.5 本章小结
    第十二章 从“限于”到“仅限”的词汇化与再演化*
        12.1 演化过程与成词动因
        12.1.1 固化成词
        12.1.2 成词动因
        12.1.3 动词虚化
        12.2 限定强调与形成原因
        12.2.1 前加限定
        12.2.2 凸显强调
        12.3 表达功用与发展演化
        12.3.1 语用功能
        12.3.2 “于”的零形化
        12.3.3 配合使用
        12.4 本章小结
结语和余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3)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另类儿童身体与形象建构
    第一节 综述另类儿童身体形象
    第二节 复调与悖论:儿童形象的“他者”想象性建构
第二章 童身成人礼
    第一节 身体之维:荧屏中的野蛮成长
    第二节 文化功能:文化表演与身体复制
第三章 《小戏骨》童身景观:一种批判的视角
    第一节 身体景观的学术语境
    第二节 审美功能:展演与规训
    第三节 凝视的快感:童身景观与视觉权力
    第四节 资本的逻辑:童身景观与文化资本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作品概貌
    1.1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作品篇目
    1.2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语体特征
    1.3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体裁
        1.3.1 1915—1919:文言文阶段批评作品的体裁
        1.3.2 1920—1931:白话文阶段批评作品的体裁
第二章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作者情况
    2.1 女性文学批评作者的生平考察
    2.2 女性作者的生平特征与地域分布
        2.2.1 生平特征
        2.2.2 地域分布
第三章 《妇女杂志》中的女性诗话
    3.1 女性诗话的类型:“论诗及事”和“论诗及辞”
        3.1.1 侧重“论诗及事”:《小南强室笔记》《镜台螺屑》《瓶笙花影录》
        3.1.2 侧重“论诗及辞”:《瑶台玉韵》
    3.2 女性诗话的批评对象:明清女诗人及其诗作
        3.2.1 地域文风对才女的影响
        3.2.2 女诗人特征:才华与德行并重
        3.2.3 女诗人身份:闺秀作家、平民、妓女、尼姑
    3.3 女性诗话的品评倾向
        3.3.1“清”
        3.3.2“情”
        3.3.3 怨而不怒
        3.3.4 自然
    3.4 女性诗话的批评方法
        3.4.1 知人论世
        3.4.2 摘句点评
        3.4.3 本事批评、比较批评
第四章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研究性作品
    4.1 女性与文学研究
        4.1.1 倡导女性文学的发展方向
        4.1.2 阐述女性与文学的关系
        4.1.3 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女性观
    4.2 文体研究
        4.2.1 铭文
        4.2.2 歌谣
        4.2.3 文体观念
    4.3 作家研究
        4.3.1 中国古代女词人研究:朱淑真、顾太清
        4.3.2 外国女作家研究:赛维宜夫人
    4.4 批评视角与文学观念
        4.4.1 社会批评视角
        4.4.2 人本主义文学观念
        4.4.3 女性主义文学观的萌芽
第五章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随笔类作品
    5.1 描述女性创作动机
        5.1.1 自觉记录个体经验
        5.1.2 坎坷生平诱发创作
        5.1.3 女性创作需有机缘
    5.2 视角独特的作品评论
        5.2.1 视角新颖的阅读感想
        5.2.2 女性视角的独特体会
    5.3 探讨文学阅读问题
        5.3.1 文学阅读的功用:有助于精神世界
        5.3.2 文学阅读的倾向:传统文学与新文学
        5.3.3 文学阅读的要求:精英阅读意识
    5.4 文章写作方法讨论
        5.4.1 游历对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
        5.4.2 如何进行写作教育
        5.4.3 写作需要实践与理论储备
第六章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与研究价值
    6.1《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特征
        6.1.1 批评语体:由文言到白话
        6.1.2 批评形式与对象:由单一到丰富
        6.1.3 批评话语:由传统到现代
    6.2 《妇女杂志》中女性文学批评的研究价值
        6.2.1 资料价值
        6.2.2 理论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
    张芳芸 发刊辞三
    华慧纬 论游历有益于文学
    叶雪梅 郑康成诗婢赞并序
    孙景谢 湘痕吟草序
    朱周国真 女学生自修用书之研究(节选)
    张朱翰芬 读书随笔(节选)
    玉俞 髫龄梦影
        自序
    周钟玉 小南强室笔记 (节选)
    陈定文 汪梦仙女史诗稿序
    贝李素筠 教授国文作法之状况(节选)
    程嘉秀 镜台螺屑(节选)
    汤潕筠 读前后赤壁赋书后
    倪徽玙 书季芳树刺血诗后
    殷同薇 论文章之体别
    金蘅 论文章之体别
    金蘅 问古人器物必铭后之好事者或效为之而文质殊尚意者微意所寄会有不同与试申其说
    朱啓华 问古人器物必铭后之好事者或效为之而文质殊尚意者微意所寄会有不同与试申其说
    殷同薇 中国古乐叙略
    林德育 泰西女小说家论略
    杨宾瑜 问诸生诵苏髯翁上梅直讲书有日矣能本日来研诵之所得以说明其段落篇法及主旨欤
    钱瑞媝 问诸生诵苏髯翁上梅直讲书有日矣能本日来研诵之所得以说明其段落篇法及主旨欤
    童秀华 读兰亭集序书后
    易瑜 瓶笙花影录(节选)
    袁明先 游历增文思说
    胡棣华 读兰亭集序书后
    缪程淑仪 新文体之一夕谈
    梁一真 读前号
    杨竹冰 这样的过去了(节选)
    余哲贞 女学生的课外读物(节选)
    音奇 女学生的课外读物
    宋淑贞 期望女文学家的崛起
    王荷卿 歌谣中流露的爱
    邱桂英 希望可以实践(节选)
    逸纹 使精神有所寄托
    濮舜卿 易卜生与史德林堡之妇女观
    素芬 性欲与人生
    潭华仙子 瑶台玉韵(节选)
    辉群 歌德的着作及其爱人
    秋水女史 有备无患(节选)
    寤寐女士 自述读书经过书
    酴釄 我的良伴
    景芳女士 课余的伴侣
    苏雪林 清代女词人顾太清
    白蒲 华尔摩夫人
    王春翠 中国妇女文学谭片
    陈漱琴 朱淑真生查子词辩诬
    杨润馀 赛维宜夫人及其尺牍
    杨润馀 乔治桑之《我的生活史》 (译序)
    白蒲 罗霭伊夫人
    李君毅 从爱伦凯到柯伦泰
    白蒲 葛莱德
附录二

(5)清道人年谱长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凡例
谱前
传记资料
    李联琇《叙传》
    《十三世祖李国祯传》
    《十四世祖李曰涤传》
    陈用光《工部左侍郎浙江学政李公墓志铭》
    汪士铎《大理寺卿李公墓志铭》
    《本生祖李庚传》
    《荣禄公传略》
    《光绪乙未科会试朱卷·李瑞清履历》
卷一 通籍前期
    清穆宗同治六年丁卯(1867) 一岁
    同治七年戊辰(1868) 二岁
    同治八年己巳(1869) 三岁
    同治九年庚午(1870) 四岁
    同治十年辛未(1871) 五岁
    同治十一年壬申(1872) 六岁
    同治十二年癸酉(1873) 七岁
    同治十三年甲戌(1874) 八岁
    德宗光绪元年乙亥(1875) 九岁
    光绪二年丙子(1876) 十岁
    光绪三年丁丑(1877) 十一岁
    光绪四年戊寅(1878) 十二岁
    光绪五年己卯(1879) 十三岁
    光绪六年庚辰(1880) 十四岁
    光绪七年辛已(1881) 十五岁
    光绪八年壬午(1882) 十六岁
    光绪九年癸未(1883) 十七岁
    光绪十年甲申(1884) 十八岁
    光绪十一年乙酉(1885) 十九岁
    光绪十二年丙戌(1886) 二十岁
    光绪十三年丁亥(1887) 二十一岁
    光绪十四年戊子(1888) 二十二岁
    光绪十五年己丑(1889) 二十三岁
    光绪十六年庚寅(1890) 二十四岁
    光绪十七年辛卯(1891) 二十五岁
    光绪十八年壬辰(1892) 二十六岁
    光绪十九年癸巳(1893) 二十七岁
    光绪二十年甲午(1894) 二十八岁
卷二 家难时期
    光绪二十一年乙未(1895) 二十九岁
    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 三十岁
    光绪二十三年丁酉(1897) 三十一岁
    光绪二十四年戊戌(1898) 三十二岁
    光绪二十五年己亥(1899) 三十三岁
    光绪二十六年庚子(1900) 三十四岁
    光绪二十七年辛丑(1901) 三十五岁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1902) 三十六岁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1903) 三十七岁
    光绪三十年甲辰(1904) 三十八岁
卷三 外任时期
    光绪三十一年乙已(1905) 三十九岁
    光绪三十二年丙午(1906) 四十岁
    光绪三十三年丁未(1907) 四十一岁
    光绪三十四年戊申(1908) 四十二岁
    宣统元年己酉(1909) 四十三岁
    宣统二年庚戌(1910) 四十四岁
    宣统三年辛亥(1911) 四十五岁
卷四 遗老时期
    民国元年壬子(1912) 四十六岁
    民国二年癸丑(1913) 四十七岁
    民国三年甲寅(1914) 四十八岁
    民国四年乙卯(1915) 四十九岁
    民国五年丙辰(1916) 五十岁
    民国六年丁巳(1917) 五十一岁
    民国七年戊午(1918) 五十二岁
    民国八年己未(1919) 五十三岁
    民国九年庚申(1920) 五十四岁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6)论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心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书法创作心理研究的意义
    二、书法创作心理研究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主要观点
第一章 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中的视觉、动触觉
    第一节 书法意象及其与形象、抽象的关系
    第二节 书法意象思维观照下的视觉与动触觉
第二章“比类取象”与书法意象生成的内在动因
    第一节 观物取象与书法意象的生成
    第二节 类推与书法意象生成的内在动因
    附图
第三章 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原型系统
    第一节 意象思维模式与书法创作原型系统的构建
    第二节 书法创作意象思维隐喻本体与喻体的动态匹配
第四章 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动型字势系统的构建
    第一节 书法创作动型字势系统的习得与构建
    第二节 意象思维与动型字势系统的动态调控
    附图
第五章 意象思维与书法单字图像的组织、生成
    第一节 动型字势系统内部矛盾性与单字部件图像
    第二节 意象思维与单字图像的组织
    附图
第六章 意象思维与书法字组图像的组织、生成
    第一节 书法字组图像的划分及形态分析
    第二节 古代经典草书作品字组统计及分析
    附图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非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清单
致谢

(7)出轨年代(论文提纲范文)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萌芽起步期:——半殖民半封建及民国时期现代城市雕塑(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叶)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文化背景
    第二节 租界的现代城市雕塑
        一、 公共空间中的城市雕塑
        二、 欧式公共建筑上的雕塑作品
        三、 公共花园雕塑
        四、 私家花园中的雕塑
    第三节 民国时期的雕塑留学生
        一、 清末民初留学生概述
        二、 学习雕塑的留学生概况
        三、 留学生在国外的学习和生活
    第四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教育
        一、 土山湾的雕塑教育
        二、 私立上海美术专科学校
        三、 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
        四、 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
        五、 广州市立美术学校
    第五节 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理论的传播
        一、 美术团体
        二、 美术期刊
        三、 美术展览
    第六节 民国时期的现代雕塑家
        一、 蔡元培与现代雕塑家
        二、 李金发
        三、 江小鹣
        四、 刘开渠
        五、 滑田友
        六、 张充仁
    第七节 民国时期的城市雕塑作品
        一、 孙中山雕像
        二、 名人塑像
        三、 抗战时期的纪念碑雕塑
第二章 曲折探索期:——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中叶至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美协的成立
        二、 向苏联学习
        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四、 “两结合”
        五、 “大跃进”
        六、 文化大革命
    第二节 向苏联学习雕塑
        一、 20世纪60年代前的苏联艺术的发展史
        二、 苏联艺术在中国的迅猛传播
    第三节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教育
        一、 苏联的雕塑教学体系
        二、 苏联影响下的新中国的雕塑教育模式
        三、 新中国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雕塑教育的发展历史
    第四节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建造
        一、 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奠基和选址
        二、 纪念碑的设计过程
        三、 纪念碑浮雕的设计
    第五节 东方红太阳升——毛泽东雕像
        一、 不同时期的毛泽东雕像特点
        二、 毛泽东雕像代表作品
        三、 毛泽东对建其雕像的态度
    第六节 解放初期与文革时期的城市雕塑
        一、 解放初期和文革时期的雕塑发展
        二、 十大建筑工程室外雕塑
        三、 毛主席纪念堂室外雕塑
        四、 城市纪念碑雕塑
        五、 名人雕塑作品
        六、 其他城市雕塑题材作品
第三章 繁荣发展期:——改革开放之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至二十一世纪初)第一节 时代背景
    第一节 时代背景
        一、 政治背景
        二、 艺术背景
    第二节 改革开放后雕塑发展
        一、 70年代末至80年代末的现代雕塑
        二、 90年代的中国现代雕塑
        三、 21世纪的中国现代雕塑
    第三节 雕塑公园的发展
        一、 中国雕塑公园概论
        二、 中国特色的雕塑公园
        三、 中国雕塑公园典型案例分析
        四、 中国雕塑公园发展策略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现代城市雕塑
        一、 改革开放后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简述
        二、 改革开放后城市雕塑作品
第四章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的展望
    第一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管理机制
        一、 工作职能
        二、 存在问题
        三、 改变方法
    第二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
        一、 存在问题
        二、 提升中国城市雕塑品质
    第三节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设计与环境的融合
        一、 城市雕塑与城市历史人文环境
        二、 城市雕塑与城市空间环境
        三、 城市雕塑与心理环境的艺术至境
结语
中国现代城市雕塑大事记
引用文献
攻读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9)清代书学中的汉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s
引言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缘起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清代汉碑研究的学术背景
    第一节 金石学的推动
        一、金石学研究重心的转向
        二、金与石的对观
    第二节 小学研究的影响
        一、崇尚“六书”风气的影响
        二、汉隶字书的影响
第二章 汉碑与篆隶字体
    第一节 汉碑对篆隶字体观念的影响
    第二节 汉碑篆隶地位的提升
        一、汉碑篆书的重新定位
        二、汉碑隶书的重新定位
第三章 汉碑与碑、帖分派
    第一节 帖学与汉碑的关系
        一、石刻与墨迹的争论
        二、帖学书家的汉碑转向
        三、画家群体的汉碑情结
        四、崇尚颜、欧与溯源汉碑
        五、帖学笔法与汉碑
    第二节 汉碑与碑学的关系
        一、清初汉碑书家对北碑的理解
        二、汉碑研究带动下的碑学萌芽
        三、碑学观念中的汉碑
        四、汉碑对碑派笔法的影响
第四章 汉碑的经典意识
    第一节 新发现带动下的经典流行
    第二节 建立经典的方式
    第三节 清代隶书家在汉碑经典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一、郑簠与《曹全碑》
        二、金农与《华山碑》
        三、伊秉绶与《衡方碑》
        四、邓派与《祀三公山碑》
第五章 汉碑的风格问题
    第一节 风格分类研究
    第二节 标准风格与石刻断代与辨伪
        一、标准风格与石刻断代
        二、标准风格与石刻辨伪
    第三节 “拙”的风格认同
        一、古拙的风格取向及成因
        二、从碑阴、碑阳看风格的理解
        三、拙对接受民间风格的影响
第六章 汉碑的临摹观念
    第一节 汉碑临摹与新场景
    第二节 汉碑双钩
        一、作为复制范本的方式
        二、在金石学和书学中的双重作用
        三、流传有绪的汉碑双钩本
    第三节 临摹中的“形学”
        一、似与不似
        二、再现与表现
        三、形与势
    第三节 汉碑与字体杂糅
        一、清书家对书法史中杂糅现象的认识
        二、篆隶杂糅
        三、以篆分入碑帖
        四、汉碑在字体杂糅中的作用
结语
清代所见汉碑情况表
参考文献
后记

(10)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上海剧艺社的历史地位及其基本矛盾
    第一节 上海剧艺社与中国现代话剧运动
        一 上海剧艺社的基本演剧历程
        二 上海剧运的一面旗帜
        三 中国现代话剧运动具体而微的表征
        四 成就背后的疑问与遗憾
    第二节 政治化与世俗化: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一 基本矛盾的构成与主要表现
        二 孤岛特殊境遇型塑着上海剧艺社的基本矛盾
        三 政治化的固有传统与世俗化的应有品格
第一章 剧团组织:社会化诉求与政治化趋向的纠结
    第一节 剧团的职业化与组织管理的社会化
        一 从业余走向职业化的文化逻辑与历史动因
        二 宗旨目标定位与组织机构建设
        三 剧团集体认同与社会形象塑造
        四 职业化不成熟的消极影响
    第二节 经营策略的市场化与商业化
        一 企业化运作与收支预决算
        二 广告宣传与媒体舆论
        三 争取观众的文化举措与市场策略
        四 应时与维权:职业剧团的经营智慧
    第三节 剧团组织政治化的外在助益与内在束缚
        一 身份"合法化"的意义与代价:与租界当局撇不清的纠葛
        二 中共地上组织在上海剧艺社的积极作用
        三 政治化做派加剧剧团的业余气息
        四 社会性的强化与自主性的弱化:兼与"中旅"的比较
    第四节 剧人心态:夹缝中的艺术追求
        一 在艺术理想与现实境遇之间
        二 李健吾的热情与失落
        三 "分家"事件与黄佐临的抉择
        四 于伶的贡献与无奈
    小结
第二章 剧目分析: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的离合
    第一节 时代性合流与内在性悖反
        一 剧目的政治性与市民性的基本表现
        二 市民小我的民族认同表征着政治观念与市民意识合流的趋向
        三 孤岛境遇是实现合流的推手
        四 对现代意义上"人的戏剧"的贴合与背离
    第二节 古装剧:不平衡的想象
        一 多个层次的不平衡
        二 古今错位与被发明的传统
        三 悲剧感的失落与通俗剧的生成
        四 共同体想象与修复型怀旧
    第三节 翻(改)译剧:中与西的错位与缝合
        一 被动选择与主动缝合
        二 世俗化的无奈:以对欧美喜剧的接受与批判为例
        三 政治化的得失:《祖国》的卖座与《争强》的弃演
        四 中国化的困惑:"忠实"还是"创造"
    第四节 现实剧:诗与俗的化合
        一 于伶:诗与俗的流变及局限
        二 夏衍:政治抒情诗的世俗化呈现
        三 诗与俗的消长及失衡对话剧艺术品格的影响
        四 《家》与《升官图》:世俗的胜利与经典的成功
    小结
第三章 舞台艺术:"在路上"的探索
    第一节 导演:整一性追求与多样化探索
        一 舞台情调是实现整一性的基础
        二 多样性导演格调的初步形成
        三 中庸的剧目处理限制了导演艺术的更高成就
        四 政治性的渗透是舞台艺术挥之不去的阴影
    第二节 表演:向心演技的磨炼
        一 从"演技的停滞"说起
        二 停滞的原因与磨炼的论争
        三 磨炼之一:型式演技与情感体验
        四 磨炼之二:集体效应与齿轮演剧
    第三节 舞美:困境中的严谨与创新
        一 "不曾夸炫过,也没有低落过"
        二 写实与诗意
        三 物质束缚与审美困惑带来的历史局限
        四 过分的世俗化影响舞台美术的整一性
    第四节 舞台艺术整体性的价值与局限:一种比较视域中的考察
        一 整体性意义的表现:兼与"中旅"、绿宝的比较
        二 整体性价值的凸显:兼与沦陷时期上海演剧的比较
        三 整体性效果的建构:兼与大后方演剧的比较
        四 整体性风格的缺憾:兼与"上艺"、"苦干"的比较
    小结
结语:上海剧艺社的经验教训及当下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一.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一览表
        1. 孤岛时期的上演剧目(1938-1941)
        2. 战后重建的上演剧目(1946-1948)
    二. 上海剧艺社演出剧目分类统计表
        1. 孤岛及战后演出剧目数量及场次统计表
        2. 剧目上演场次排序统计表(25场以上者)
        3. 翻(改)译剧本来源国别统计表
        4. 作家提供剧本数量统计表
        5. 导演者导演剧目数量统计表
    三. 本文涉及的"一人多名"对照表
    四. 报刊为上海剧艺社公演剧目推出特辑(特刊)一览表
    五. 上海剧艺社活动年表
        1. 孤岛时期的主要活动
        2. 战后重建的主要活动
致谢
附:攻博期间发表文章

四、中心“舞剑”意在奖金(论文参考文献)

  • [1]竞德、逐智、争力 ——尚武的三个维度之研究[D]. 张国良.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汉语“V/A+PP”跨层结构的演化趋势与表达功用研究[D]. 杜可风.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3]身体展演与童身成人礼 ——《小戏骨》的儿童身体另类建构[D]. 陈思思.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妇女杂志》中的女性文学批评研究[D]. 姜彦臣. 济南大学, 2017(03)
  • [5]清道人年谱长编[D]. 肖鹏.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6]论意象思维与书法创作心理[D]. 孟庆星. 南京艺术学院, 2016(02)
  • [7]出轨年代[J]. 赖薇. 飞天, 2013(12)
  • [8]中国现代城市雕塑的发展研究[D]. 邵靖. 苏州大学, 2013(11)
  • [9]清代书学中的汉碑研究[D]. 李以超. 复旦大学, 2013(03)
  • [10]政治化与世俗化的合流与悖反—上海剧艺社研究[D]. 穆海亮. 南京大学, 2012(07)

标签:;  ;  ;  ;  ;  

中心“舞剑”旨在获得奖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