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38儿童视力测试与分析

1838儿童视力测试与分析

一、1838名儿童视力测查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任乐[1](2021)在《双语经验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关于双语经验心理效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方面,对其社会效应的研究较少,少数研究发现双语经验不仅对儿童的认知产生深远影响,还对他们的社会偏好有影响,但目前的研究结果尚未达成统一,研究对象也多是按单语儿童和双语儿童来分组进行研究,对双语经验如何影响儿童基于与语言的社会偏好还不清楚。本研究的目的就是厘清双语经验在儿童的社会偏好上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基于此目的我们设计了两个研究:研究一考察以语言接触为指标的双语经验如何影响儿童的社会偏好,语言接触包括两个方面:当前语言学习和终身语言暴露。研究一选取了具有不同双语经验的7-8岁儿童共32名,采用经典的友谊选择任务,让儿童在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之间进行选择。我们就被试的双语经验和社会偏好结果建立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究当前语言学习和终身语言暴露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预测作用以理解双语经验影响儿童社会偏好可能的机制。研究二探究双语经验和认知灵活性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选取了具有不同双语经验的7-8岁儿童共计48名,采用改编的友谊选择任务对儿童的外显社会偏好进行研究,让儿童在汉语单语者和汉-英双语者、汉语单语者和汉-德双语者、汉-英双语者和汉-德双语者之间进行选择。同样,我们就被试的双语经验、认知灵活性和儿童的选择结果建立混合效应逻辑回归模型进行分析,探究认知灵活性是否是双语经验影响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过程中的内在机制。结果显示:(1)当前语言学习能正向预测与汉语单语者比较时,儿童选择汉-英双语者作为朋友的概率;(2)终身语言暴露能正向预测与汉语单语者比较时,儿童选择汉-英双语者作为朋友的概率,还能正向预测与汉语单语者比较时,儿童选择汉-德双语者的概率;(3)认知灵活性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没有显着预测作用。

梁梦瑶[2](2021)在《6-80岁个体执行功能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特征》文中提出多情景任务转换存在于各种各样的生活场景中,如英语考试中译英和英译中的转换、工作中听到电话铃声停下手中工作去接电话、司机驾驶过程中需要不断在前方路况与侧方路况观察中进行转换等。任务转换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个体的毕生发展和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先前大量研究的基础上,从非言语任务转换和言语任务转换两个角度切入,旨在考察6-80岁个体两种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差异和特征,揭示任务转换能力在人一生中的发展规律,在对实验材料和实验任务统一的基础上,综合绘制出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曲线,从而为个体成长和教育提供理论指导,同时也为执行功能干预提供新的视角。本研究包括两个实验:实验1考察6-80岁个体的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以数字1-9(除5以外)为实验材料,让被试完成数字大小、奇偶和大小/奇偶混合任务,记录其正确率和反应时数据;实验2考察6-80岁个体的言语任务转换能力,以四个左右结构和四个上下结构的汉字为实验材料,让被试完成汉字结构任务、汉字颜色任务和结构/颜色混合任务,记录其在各任务下的正确率和反应时数据。实验1非言语转换任务发现,在任务类型这一维度上,各年龄组在重复任务中的反应时均显着短于转换任务,正确率高于转换任务;在年龄这一维度上,青年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中年组、儿童组和老年组,中年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老年组和儿童组,老年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儿童组,6-80岁个体一般转换代价和特定转换代价发展趋势呈倒U型曲线,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呈U型曲线。此外,特定转换代价在一生中的发展趋势受到任务难度的影响,简单任务可能无法产生特定转换代价的年龄差异,中等难度任务和困难任务可能产生特定转换代价的年龄差异。实验2言语转换任务发现,在任务类型这一维度上,各年龄组在重复任务中的反应时均显着短于转换任务,正确率也高于转换任务;在年龄这一维度上,青年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老年组、中年组和儿童组,中年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老年组和儿童组,儿童组的反应时显着短于老年组,6-80岁个体一般转换代价和特定转换代价发展趋势呈倒U型曲线,言语任务转换能力发展在人的一生中呈U型曲线。综上,无论是非言语转换任务还是言语转换任务,任务转换代价在个体一生中发展趋势呈倒U型曲线,任务转换能力在个体一生中的发展趋势都呈U型曲线,青年期任务转换能力发展达到顶峰后,开始随年龄增长缓慢下降。

郭书艺[3](2021)在《幼儿阅读教学中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的行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子绘本是集文字、图画、动画、声音等内容集于一体的新型阅读产品。如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绘本资源日益丰富,电子绘本也被逐渐运用于幼儿的阅读指导活动中。电子绘本的设计与运用对幼儿阅读指导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但教师设计和运用电子绘本的意识和能力有待提高。本研究旨在通过行动研究法来探讨电子绘本的设计与运用对幼儿阅读教学所产生的作用。研究对象为某一中班的幼儿。研究中,将幼儿随机分为两组,并对两组幼儿轮流进行两种模式的阅读教学,其中电子绘本教学模式是指使用加入了多媒体元素的电子绘本进行阅读教学,而传统模式的阅读教学是使用纸质绘本的PPT形式进行阅读教学。通过四轮行动研究,比较分析了两组幼儿在不同教学材料下的学习过程以及阅读效果,了解了电子绘本在幼儿阅读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梳理了设计与运用电子绘本的策略。研究结果表明:电子绘本的设计与运用有助于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促进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激发幼儿的表达意愿。在设计于运用电子绘本时,教师应解读绘本内容,分析电子绘本关键元素;应根据幼儿发展需要,把握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程度;应立足教学需求,明确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的方法。同时,本研究梳理出了教师设计电子绘本时与画面、声音、以及动画相关的具体策略。基于研究结论,本研究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资源与技术的支持,如建立电子绘本资源库,提供信息技术的学习平台;其次教师应提高自身信息化素养,掌握电子绘本的设计与运用方式。同时,也应当正确认识电子绘本的作用,合理使用电子绘本。

李丹丹[4](2021)在《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认知损伤特点及其rTMS靶向干预的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研究背景自闭症谱系障碍(ASD:Autism Spectrum Disorder)是一种儿童神经发育障碍,具体表现为社交互动障碍,重复性行为、兴趣和活动受限,其中社交互动障碍是其核心损伤。据最新的ASD现状调查报告发现:ASD患病率约为1/36(大约2.7%),而且患病率在逐年升高。由于目前缺乏明确的ASD发病机制,目前尚无有效的对症药物。ASD患者的治疗主要集中于改善基本生活能力和行为问题的矫正。鉴于此,展开围绕ASD患者核心症状的替代治疗和机制研究已刻不容缓,为自闭症患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眼动追踪技术用于测量人眼注视特点和注视轨迹,是一项逐渐被广泛应用于精神疾病缺陷的分类、量化和描述的技术。人类交流很大程度是非语言手段进行,通过动作、表情和姿势向他人传达思想、感情和意图。ASD患者对社会相关刺激的非特异表现可能导致其社交障碍的根本原因。眼动追踪技术发展和应用,极大的提高了ASD患者社会认知能力客观指标的获得。重复经颅磁刺激(r TMS: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是一项改变皮层兴奋性的神经调控技术。目前,r TMS发展的新模式θ爆发式磁刺激(i TBS),因其作用时间短,且效果与传统的r TMS相同,适用于ASD患者的康复治疗。但i TBS治疗ASD患者的具体刺激模式、刺激靶点,治疗效果及潜在的神经机制尚不明确。神经影像技术为考察ASD患者iTBS干预的神经机制提供途径,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oxel-based morphometry,VBM)以及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rs-f MRI)数据的功能连接强度(FCS:Functional Connectivity Strength)分析,有助于深入了解ASD患者脑结构和功能变化,并探究干预治疗的潜在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通过探究ASD患者的社会认知损伤特点,寻找影响社会认知能力的关键靶点,采用i TBS的优化序列和精准导航定位技术,对自闭特质个体进行预实验,观察靶点和序列的适用性,从而进一步应用于ASD患者社会认知障碍的干预的研究中。研究一: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自闭症儿童和正常儿童组被试,对情绪面孔任务和选择性社会注意任务的注视特点,结合ASD社会认知能力的损伤特点,为接下来自闭症儿童的经颅磁刺激干预提供依据。研究二:探究初步确定的靶点和治疗序列,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自闭症特质个体的i TBS干预前后,社会认知能力的改善情况,采用磁共振探讨其潜在的神经机制,验证确定的靶点和治疗序列其可行性。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采用确定的刺激模式和靶点,采用精准导航定位技术,对ASD患者实施i TBS干预,观察ASD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眼动指标改变,并结合磁共振技术探讨潜在的神经机制。研究方法(1)研究一:分别采用情绪面孔任务和选择性社会注意的眼动追踪任务。(2)研究二:基于导航引导系统,结合磁共振技术,采用选定刺激模式和刺激靶点,对自闭特质个体的右侧后颞上沟进行经颅磁干预,使用眼动注视时间和神经影像作为评估指标。(3)研究三:在研究二的基础上,基于导航引导系统,结合磁共振技术,采用优化的刺激模式刺激ASD患者的右侧后颞上沟。研究三共分为三部分:实验一观察i TBS刺激后真刺激和空白对照组的临床症状的得分变化;实验二采用开放标记研究,观察i TBS刺激前后ASD患者的面孔加工和选择性社会注意的注视偏向的变化,探讨i TBS对ASD患者社会认知能力的干预特点。实验三采用开放标记研究,使用神经影像技术探讨i TBS干预ASD患者核心症状的潜在神经机制。研究结果(1)研究一:ASD儿童相比于正常儿童存在情绪面孔加工障碍,对正性、中性和负性三种表情(喜悦,中性,愤怒)均存在着非典型的注视障碍,尤其是对脸部,鼻子和嘴巴区域注视时,组别和情绪之间存在显着的交互作用。在观察选择性社会注意(SSA)任务中,在划分的四个感兴趣中(眼睛,嘴巴,身体,玩具),ASD患者观察眼睛和嘴巴的时间在互动情境中,存在着显着的组别和情景的交互作用,ASD患者注视人的眼睛和鼻子的时间显着低于正常儿童。(2)研究二:兴奋性i TBS对自闭特质个体情绪识别能力干预后得到改善,rp STS和左小脑之间的rs FC显着降低。该预实验证实了刺激方案对自闭特质个体的有效性,为接下来的i TBS对自闭症儿童的核心症状干预提供了依据。(3)研究三:28天的靶向兴奋性i TBS对ASD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作用,干预后,对情绪面孔的注视眼睛的时间增加,并且对社交情景的互动对话关注时间增加。这种改善可能与靶点和左侧海马之间的rs FC显着增强有关。研究结论(1)研究一:面孔情绪图片和选择性社会注意任务具有良好的敏感度,为接下来ASD患者社会认知能力的干预提供了良好的测查指标。(2)研究二:iTBS刺激右侧后颞上沟可以有效地改善自闭特质个体的情绪识别能力,其潜在的神经机制可能与靶点和左侧小脑的功能连接有关。(3)研究三:iTBS刺激右侧后颞上沟可以有效地改善自闭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尤其是社交认知能力。这种改善可能与靶点和左侧海马的功能连接增强有关。

单文顶[5](2020)在《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文中认为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永恒的价值追求和目标。伴随着对教育公平问题的持续关注,加强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治理已成为国际社会基本共识。由是,世界诸多国家纷纷通过立法推进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发展,有效维护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教育权益。虽然近年来我国日益重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均要求发展贫困地区学前教育、建立学前教育资助制度,但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其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亟待完善。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起步较早,历经近九十年的发展,业已形成较为完备的体系,积累了丰富经验。因此,本研究将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作为考察对象,以教育公平为主线,采用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和文本分析法,追溯与诠释其发生、发展和变化的过程,剖析其演进的影响因素、历史经验与现存不足,以期为正在发展中的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提供有益启示与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是一个逐步发展与深化的过程。根据教育公平取向的变化,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分为四个历史阶段:(1)1933年至1963年,突出权利公平的肇始滥觞期。大萧条的冲击、联邦政府权力的扩张、儿童科学的发展共同促成了权利公平取向的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产生,同时实现了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在权利公平的价值导向下,联邦政府围绕紧急保育学校项目出台了系列政策,有效保障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教育权利。联邦政府的初次干预既确认了其发展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责任,也促进了社会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认可。(2)1964年至1987年,聚焦机会公平的确立发展期。受反贫困战争、民权运动、智力变化论与贫困文化理论影响,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得以确立和发展,并把重心定位于教育机会公平,即让处境不利学前儿童享有公平入学机会的同时对他们在资源配置上予以倾斜和补偿,使他们与社会经济地位较高学前儿童处于平等的起点。为此,联邦政府通过《经济机会法》、《初等与中等教育法》、《提前开始计划法》等法案创建了提前开始计划、第一条款等针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补偿教育项目。一系列法案的颁布,既实现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有法可依,也推进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公平的进程。然而,因过度追求平等和资源投入,教育质量在该阶段受到了忽视。(3)1988年至2001年,探寻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的调整延伸期。面对陷入质量危机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联邦政府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作出调整与修正,转向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之路。就兼顾机会而言,为覆盖所有符合资格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联邦政府一是加大了对提前开始计划、第一条款等原有项目的资金投入力度,二是推出了儿童保育与发展专款项目等新的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就质量公平而言,为让每个处境不利学前儿童享有有质量的教育,联邦政府通过设置质量改进资金、明确教师最低要求、修订绩效执行标准等强化了质量管理。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取得了较大成效,保证了学位的有效供给和质量的稳步提升。(4)2002年至2019年,追求结果公平的深化转型期。进入世纪之交,困囿于悬殊的学业成就差距以及居高不下的学前儿童贫困率,联邦政府再次提高了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要求,并把目光转向结果公平,以达到入学准备要求。为此,联邦政府构建了“蜘蛛网式”的政策干预体系,涉及课程、教学、质量监测、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如制定学习结果标准、实施专项家访计划、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构建质量评级与提升系统、创新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关系。在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过程中,政治经济气候的变化、学前教育价值理论研究的推进、问题源流的持续建构、域外国家的示范效应压力是影响政策演进的主要因素,以立法完善为机制保障、以专项项目为主要载体、以综合干预为内容构成、以家庭发展为重要辅点、以效果评估为促进手段则是政策演进的主要历史经验。虽然联邦政府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上倾注诸多努力,且成就可观,但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仍存在一些突出矛盾与问题,如政出多门的政策法规体系、薪酬无力的师资队伍建设、后继乏力的财政投入机制、阻滞效力的府际利益博弈。基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经验,结合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实际存在的问题,我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完善:秉持公平取向,建立倾斜补偿机制;加快立法推进,健全政策法规体系;借助专项行动,精准靶向弱势儿童;引入家庭视角,筑牢儿童发展根基;强化绩效评估,动态优化精准施策。

张阳[6](2020)在《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研究综合干预模式与常规干预模式两种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影响,诣在找出一种能够有效提高高危儿的智力及生长发育水平,降低其致残率的早期干预方法,为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提供临床循证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选取2011年1月~2012年3月在唐山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28例,选取2016年1月~2017年4月在唐山妇幼医院儿童保健科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就诊的高危儿完整病例132例。将高危儿综合干预中心和早期干预门诊就诊的高危儿分为综合干预组和常规干预组,综合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儿童保健专业、营养专业、眼科专业、耳鼻喉专业等联合随访的系统管理模式,常规干预组高危儿采用常规儿童保健传统管理模式,比较随访42天、3月龄、6月龄两组高危儿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五大能区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的神经发育异常检出率,同时比较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的体格发育等级评价、发育商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和随访18月龄时精神发育迟滞、听力障碍及视网膜病变的疾病发生率。结果1两组抽取的高危儿性别、分娩方式、喂养方式、高危因素等基本资料的构成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2随访42天两组高危儿的体格发育指标(头围、身高、体重)及其等级评价、五大能区发育商(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及其分布情况、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高危儿随访3月龄和随访6月龄在体格发育、智力发育及神经系统发育的比较中:综合干预组除随访3月龄的语言及社交行为的发育商及其分布情况与常规干预组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项均优于常规干预组(P<0.05)。3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发育商分布情况、体格发育等级、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组内的比较中,随访6月龄、随访3月龄与随访42天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随着干预时间的延长,两组高危儿体格发育及智力发育情况均有所改善,两组高危儿的神经系统异常检出率均有所降低。4随访至患儿18月龄时常规干预组的精神发育迟滞、视网膜病、听力障碍的发生率均高于综合干预组(P<0.05)。结论1儿童保健科、儿童营养、耳鼻喉科、眼科等多专业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无论是在促进高危儿的智能发育及生长发育水平方面还是在预防高危儿并发症方面均优于传统单一的常规儿童保健科查体模式,应在医院中根据高危儿的特点建立多学科联合的高危儿综合干预团队,从而提高高危儿的早期干预效果。2应多向家长宣教高危儿早期干预的好处,增加家长带患儿随访的依从性,以保证高危儿随访和早期干预的持续性。图6幅;表23个;参考文献97篇。

许颖[7](2020)在《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差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执行功能是学前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重要指标,能够预测学前儿童步入小学后的学业能力。许多研究表明,第二语言的学习能够促进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良好的双语者具有极大的认知优势。本研究试图通过了解少数民族地区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现状,分析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的发展差异,以及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年龄差异和性别差异,讨论语言教育情境对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作用。本研究选取4-6岁儿童174名,其中壮汉双语幼儿87名,汉语幼儿87名,并按月龄分为4岁组、5岁组和6岁组。研究以不同的语言教育环境为前提条件,将二者进行对比。本研究选用的测量任务分别是:1.数字广度记忆任务,主要分为:顺序数字广度测试、逆序数字广度测试,均是测量儿童的工作记忆,考察儿童的记忆长度;2.维度卡片分类任务,主要测量儿童的认知灵活性,考察儿童是否能够运用多种规则来完成任务;3.草/雪任务,是测量儿童的抑制控制,主要考察偏向认知的简单抑制控制;4.手的游戏,同样是测量了儿童的抑制控制,主要考察偏向情绪情感的复杂抑制控制。本研究使用这四个任务,来测量少数民族地区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现状。通过对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的执行功能测量数据整理,研究结果得出:1.壮汉双语儿童在工作记忆和简单抑制控制上具有显着的年龄差异,在认知灵活性和复杂抑制控制上无年龄差异,壮汉双语儿童在执行功能各任务上均未呈现性别差异。2.汉语儿童在工作记忆、简单抑制控制和复杂抑制控制上均呈现显着的年龄差异,在认知灵活性方面未呈现年龄差异,汉语儿童在执行功能各任务上均未呈现性别差异。3.从横向看,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在执行功能各要素的测量任务上,均未有显着差异。4.从纵向看,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在工作记忆、认知灵活性上均未有显着差异。仅在复杂抑制控制任务上,5岁组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有显着差异。在简单抑制控制任务上,6岁组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有显着差异。5.本研究中壮汉双语儿童未体现显着的认知优势。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得出启示:第一,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为更有效地促进双语儿童认知发展。双语教学作为少数民族儿童的过渡阶段。儿童在刚进入幼儿园时,教师使用双语教学,有利于少数民族儿童在园内的沟通与学习。同时教师可以通过一日生活安排,在教育教学工作中部分采用母语教育,部分采用汉语教育。第二,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巩固儿童的母语能力。双语学习的经验对大脑发育具有改造作用,能够重塑大脑执行功能脑区,使双语儿童能够激活左前额处理执行控制任务。而母语学习获得的强语言能力或普遍语法,会促进第二语言的学习。因此,巩固儿童的母语能力,是促进儿童双语认知优势的重要一步。

李银花[8](2020)在《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的修订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国内学前融合教育中缺乏适合特殊教育儿童的课程本位评估工具,尤其是儿童社会沟通能力的课程本位评估工具更为欠缺。在这一现况背景下,本研究引进美国地区已经广泛使用的高质量的、可靠且稳定的教育评估工具——《评估、评价与干预计划系统》(Assessment,Evaluation,and Programming System,AEPS),它包括社会沟通等八个发展领域。最新的AEPS第三版(AEPS-3)缺乏有关心理测量学的相关研究。在修订AEPS-3的背景下,本研究以问卷调查法、观察法对“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科学性和实用性进行研究。研究第一阶段为量表的修订,在专家审核下开展直译、回译、文化调整、研究讨论到定稿的修订程序,形成“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第二阶段为量表的应用,以青岛和郑州两地的学前融合幼儿园为研究点,205名43-72月龄的儿童,26名评估主试(8名研究生,18名学前融合教育教师)参与研究。研究结果如下:在信度和效度方面:(1)“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信度为0.970,各子维度之间的信度为0.8800.921。重测信度为0.927,各子维度重测信度为0.836-0.955,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研究生团队评分一致性为0.588,总分相关系数为0.962。教师和研究生团队评分一致性是0.553,总分相关系数为0.768。家长评分与研究生团队相关系数高于0.70。评分者之间评分具有稳定的一致性和准确性。(2)“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在功能性、可操作性、易理解性指标的得分均值均高于3分,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社会沟通领域”与各子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8440.961,内部一致性良好。Rasch模型结果表明量表对43-72月龄普通儿童来说偏简单,项目的序列性符合儿童语言发展的序列。在实用性方面:主试团队一致认为“社会沟通领域”的内容易理解,操作性强,目标具有功能性;在儿童能力评估、目标选取、计划制定和进展监测各个方面具有良好的表现;以及具有真实性、灵活性和即时性的特点。因此,“AEPS-3社会沟通领域”适用于我国43-72月龄儿童的社会沟通能力评估,它是基于真实评估的课程本位评估工具,适合在学前融合教育中应用,对教师教学和儿童发展产生良好的作用。

台斌[9](2019)在《济南市部分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通过对济南市几所幼儿园4-6岁的学龄前儿童视力的横断面研究以及进一步的进行动态观察,了解所调查的几所幼儿园的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现状和视力异常情况,了解4-6岁学龄前儿童视力发育变化的规律,探求影响视力异常的因素,为保护儿童视力、防治屈光不正提供基础资料;为卫生保健部门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龄前儿童眼睛保健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有助于预防儿童视力不良以及有利于促进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健康。研究方法考察各幼儿园体检实际,选取了济南市天桥和长清区符合条件的5个幼儿园。以2010-2014年5个入学年级的幼儿园学生抽样作为研究对象开展连续三次体检跟踪的研究,实际纳入样本人数计782人。收集上述对象的幼儿园体检档案,将研究对象的出生日期、性别、体重、身高、视力等情况整理成档。其中学龄前儿童视力不良的标准:4岁单眼裸眼视力≤4.8、5岁及以上单眼裸眼视力≤4.9的定为视力异常。首先对各年龄段性别视力和视力异常率做一般性描述;对于纵向数据,还通过卡方检验、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和广义估计方程的方法,分析不同基线年龄、不同性别、不同幼儿园所、不同入学年份对视力变化的影响,分析不同区、不同幼儿园所、不同入学年份、身高、体重、不同测量时间对视力异常率的发生的影响,分析不同体检间视力低常转正常及视力正常转为低常的变化。结果1.入园第3、4、5学期三次裸眼视力平均值:左眼依次为4.93、4.97、4.98,右眼依次为4.94、4.98、4.98。左右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不同测量时间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眼p=0.00,右眼p=0.00)。2.按基线年龄分组:左右眼4岁和5岁之间的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基线年龄和时间交互并无统计学意义(左眼p=0.63,右眼p=0.09),表明时间作用并不因基线年龄的不同而不同。按不同性别分组:男孩和女孩之间的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眼p=0.65,右眼p=0.41),两眼视力的时间和性别交互作用也不显着(左眼p=0.64,右眼p=0.34)。按不同幼儿园所分组:左眼和右眼的幼儿园分组之间视力均有差异(均为p=0.00),显示园所之间视力有差异。园所间相互比较显示济*园和小*园之间视力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左眼p=0.39,右眼p=0.16),其他各园之间视力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左右眼视力的园所和时间交互作用显着(左眼p=0.00,右眼经校正p=0.00)。按不同入学年级分组:不同入学年级之间视力有差异(p=0.00)。不同入学年级间相互比较显示除10级和11级之间、12级和14级之间,其他各年级间视力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且13级视力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年级。左右眼视力的时间和入学年级交互作用显着(左右眼p=0.00)。3.视力异常发生状况:不同区县(p=0.00)、不同幼儿园所(p=0.00)间左眼视力异常和右眼视力异常状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天桥区比长清区视力异常发生风险更高(左眼大约是6.26倍,右眼约是6.52倍),济*园、小*园分别与常*园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视力异常风险更高(左眼:济*园 OR=15.01,小*园 OR=7.76;右眼:济*园 OR=15.00,小*园 OR=5.82)。不同入学年份(p=0.00)的左眼视力异常和右眼视力异常状况有统计学意义,其中11年和13年入学的视力异常情况与14年入学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眼:11 年 OR=3.26,13 年 OR=0.17;右眼:11 年 OR=3.27,13年OR=0.17),13年入学的两眼的视力异常情况明显低于其他年份,是14年入学视力低常发生的0.17倍。随年龄的增大,左眼和右眼视力异常的发生风险降低(左眼OR=0.48,右眼OR=0.96):随身高的增加,左眼和右眼视力异常的发生风险降低(左眼OR=0.96,右眼OR=0.96);性别、体重与左眼视力异常和右眼视力异常的发生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时间(p=0.00)测量的左眼视力异常差异状况和右眼视力异常差异状况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首次测量的相比末次测量的两眼视力异常发生风险更高。4.从左右两眼三次测量的视力累积变化看,末次测量相较于首次测量,视力转为正常的眼数目(左眼136只,右眼134只)远多于视力转为低常的眼数目(左眼32只,右眼40只)。连续两次测量前后比较,首次测量至第二次测量的时段比后一时段(由第二次测量至末次测量)的视力转为正常的眼的数目多。结论1.本调查数据视力均值与很多报道基本一致,但是视力异常率要高于其它报道的所调查数据。2.4-6岁的学龄前儿童视力的变化并不是匀速的,而是前期较快,后期要放缓。同时显示视力发育与基线年龄、性别无关,但与不同的园所、不同入学年份有关。3.视力异常的发生与时间有效应,4-6岁段前段发生视力异常的风险更高。4.地区、园所、入学年份可能是视力异常发生的影响因素。身高、年龄也可能影响视力异常发生率,且随着身高的增加和年龄的变大会使视力异常的发生风险降低。性别和体重可能与视力异常的发生无关。4.视力变化情况既有由视力异常逐渐转为正常的“正视化过程”,也存在视力由正常转变为异常的过程。并且4-6岁时段,视力变化情况也不是保持一致的,视力“正视化过程”主要发生在前段。很多因素诸如年龄、身高、园所等可以影响视力的发育,干扰“正视化的过程”。

黄焰[10](2019)在《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文中认为食物线索注意偏向表现为注意定向和注意脱离困难,它会触发一种无意识、冲动性的过度进食行为,是儿童食物成瘾和肥胖的风险因素。儿童产生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原因之一是注意抑制和注意分配能力较弱,面对食物线索时不能进行有效地抑制和分配注意。目前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干预手段主要是抑制控制训练,但训练具有材料限制性,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可以克服这一局限。工作记忆的注意控制理论指出,工作记忆广度与注意分配和注意抑制等注意控制能力关系密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在提高个体工作记忆广度的同时,也会使一般注意控制能力得到发展,且这种注意控制力不具有任务和材料限制性。因此通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提高儿童注意控制能力或许可以成为修正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一种新的干预方式。本研究以存在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儿童作为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象,探究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主要包含两个研究,研究一采用点探测任务对杭州市某幼儿园的232名5-7岁儿童进行筛查,最终筛查出60名存在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儿童。再利用Flanker任务和空间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测量这60名儿童的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和工作记忆广度,后根据点探测效应值(反映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Flanker效应值(反映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工作记忆广度对60名儿童进行配对分为训练组和控制组,每组各30名儿童。研究二采用美国斯坦福大学的Lumosity程序对研究一筛选出的30名训练组儿童进行30次工作记忆广度训练,训练结束后再次对30名训练组儿童和30名控制组儿童进行点探测任务、Flanker任务和工作记忆广度任务测量,探究工作记忆广度提高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和注意抑制能力的影响及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改善情况。本研究的主要发现如下:(1)5-7岁儿童的工作记忆广度可以通过训练得到提高。(2)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组儿童在后测点探测任务上比控制组儿童有更好的表现,表明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使儿童具有更好的食物线索注意分配能力。(3)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组儿童在后测Flanker任务上比控制组儿童有更好的表现,表明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使儿童具有更好的食物线索注意抑制能力。(4)训练组儿童通过工作记忆广度训练改善了对食物线索的注意脱离困难,表明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修正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总结来说,本研究表明儿童工作记忆广度能够通过训练得以提高,工作记忆广度的提高带来了注意分配和注意抑制能力的提升,从而修正了儿童对食物线索的注意偏向。

二、1838名儿童视力测查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838名儿童视力测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双语经验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
    1.2 双语经验与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
        1.2.1 双语经验的界定
        1.2.2 双语经验与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关系
    1.3 双语经验影响基于语言社会偏好的机制
        1.3.1 基于单纯暴露假设的直接作用方式
        1.3.2 基于社会分类理论的间接作用方式
第二章 问题提出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意义
        2.2.1 理论意义
        2.2.2 实践意义
    2.3 研究目的
    2.4 研究假设
第三章 实证研究
    3.1 研究一:双语经验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
        3.1.1 被试
        3.1.2 研究工具
        3.1.3 实验任务
        3.1.4 实验材料
        3.1.5 实验流程
        3.1.6 数据分析
        3.1.7 结果
        3.1.8 讨论
    3.2 研究二:双语经验和认知灵活性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
        3.2.1 被试
        3.2.2 实验任务
        3.2.3 实验材料
        3.2.4 实验流程
        3.2.5 数据分析
        3.2.6 结果
        3.2.7 讨论
第四章 综合讨论
    4.1 研究总结
    4.2 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行为模式
    4.3 当前语言学习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
    4.4 终身语言暴露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
    4.5 认知灵活性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5.2.1 不足之处
        5.2.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6-80岁个体执行功能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任务转换能力的概念及理论研究
        1.1.1 执行功能及其子功能
        1.1.2 任务转换能力的影响因素
    1.2 任务转换能力的研究范式
        1.2.1 Jersild任务
        1.2.2 交替任务转换范式
        1.2.3 任务线索范式
        1.2.4 指示转换范式
        1.2.5 自主任务转换范式
        1.2.6 与其他范式相结合的研究
    1.3 转换代价及其成分
    1.4 转换代价的来源及其解释
        1.4.1 任务设置重构理论
        1.4.2 联结竞争理论
        1.4.3 任务设置惯性理论
    1.5 有关任务转换的神经机制研究
    1.6 各年龄组任务转换能力发展研究现状
2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2.1 问题提出
    2.2 研究假设
    2.3 研究意义
        2.3.1 理论意义
        2.3.2 应用价值
3 预实验
    3.1 研究目的与假设
        3.1.1 研究目的
        3.1.2 研究假设
    3.2 研究方法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仪器和程序
    3.3 结果
4 实验1 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特征
    4.1 研究目的与假设
        4.1.1 研究目的
        4.1.2 研究假设
    4.2 研究方法
        4.2.1 被试
        4.2.2 实验材料
        4.2.3 实验设计
        4.2.4 实验仪器和程序
    4.3 结果
    4.4 分析讨论
    4.5 不同年龄组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发展趋势
        4.5.1 总体发展趋势
        4.5.2 代表性个案非言语转换任务反应趋势
5 实验2 言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特征
    5.1 研究目的与假设
        5.1.1 研究目的
        5.1.2 研究假设
    5.2 研究方法
        5.2.1 被试
        5.2.2 实验设计
        5.2.3 实验材料
        5.2.4 实验仪器和程序
    5.3 结果
    5.4 分析讨论
    5.5 不同年龄组言语任务转换能力发展趋势
        5.5.1 总体发展趋势
        5.5.2 代表性个案非言语转换任务反应趋势
6 总讨论
    6.1 转换代价的发展特征
        6.1.1 一般转换代价的发展特征
        6.1.2 特定转换代价的发展特征
    6.2 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和言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
        6.2.1 非言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
        6.2.2 言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
    6.3 个体与群体任务转换能力发展的一致性与差异性
    6.4 任务转换能力毕生发展的特征
7 研究结论、问题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问题与不足
    7.3 研究启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实验一 非言语转换任务
附录B 实验二 言语转换任务

(3)幼儿阅读教学中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选题的背景及相关研究
    一、选题背景
        (一)电子绘本对幼儿阅读指导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二)教师应提高设计和运用电子绘本的意识和能力
    二、已有的相关研究
        (一)相关概念的含义
        (二)电子绘本的设计研究
        (三)电子绘本对幼儿自主阅读活动的作用的研究
        (四)电子绘本对提升成人阅读指导活动效果的研究
        (五)幼儿教师设计和运用电子绘本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方案的设计
    一、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本研究的目的
        (二)本研究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二、研究对象及工具
    三、绘本的选择标准
    四、实践效果的评价方法
        (一)幼儿阅读效果的前期测查评价方法
        (二)行动研究中对幼儿阅读行为表现的评价方法
        (三)幼儿阅读效果的后期测查评价方法
    五、研究设计方案
        (一)幼儿阅读效果的前期测查
        (二)实施阶段
        (三)幼儿阅读效果的后期测查
第三章 研究过程
    一、幼儿阅读效果的前期测查
        (一)幼儿阅读兴趣与行为的前测结果
        (二)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前测结果
        (三)幼儿表达与评判能力的前测结果
    二、行动研究阶段: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运用视听效果创设情境
        (二)第二轮行动阶段:运用触控模式提供反馈
        (三)第三轮行动阶段:运用画面设计聚焦重点
        (四)第四轮行动研究:运用直观演示呈现过程
    三、幼儿阅读效果的后期测查
        (一)幼儿阅读效果后期测查结果
        (二)幼儿阅读效果后期测查结果总结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一、研究结论
        (一)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对阅读教学活动有促进作用
        (二)阅读教学中电子绘本的设计与运用的策略
    二、建议
        (一)幼儿园应为教师提供资源与技术的支持
        (二)教师应提高信息化素养并形成正确认识
    三、相关问题的思考
        (一)电子绘本是否应该代替纸质绘本成为教学的主体形式?
        (二)电子绘本增强了画面的直观性,是否会阻碍幼儿思维的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A 幼儿早期阅读兴趣行为表现教师评定问卷
附录 B 早期阅读实验研究测查表
致谢

(4)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认知损伤特点及其rTMS靶向干预的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自闭症谱系障碍概述
    1.2 自闭症特质的概述
    1.3 眼动追踪技术的概述
    1.4 经颅磁刺激
    1.5 磁共振成像技术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1.7 本论文组织结构
第二章 自闭症谱系障碍社会认知能力加工特点
    2.1.研究背景
    2.2.研究假设
    2.3.实验一 自闭症患者观察基本情绪面孔的特征
        2.3.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3.2 研究结果
    2.4.实验二 自闭症患者观察社交情景的特征
        2.4.1 研究材料与方法
        2.4.2 研究结果
    2.5.讨论
    2.6 小结及展望
第三章i TBS干预自闭症特质个体社交能力的研究
    3.1 研究背景
    3.2 材料和方法
    3.3 研究结果
    3.4 讨论
    3.5 结论
第四章 iTBS 干预对 ASD 患者的系列研究
    4.1 研究背景
    4.2 研究假设和目的
    4.3 实验一 iTBS 治疗对自闭症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
        4.3.1 材料与方法
        4.3.2 研究结果
    4.4 实验二 iTBS 治疗自闭症患者社交障碍的眼动开放标记研究
        4.4.1 材料与方法
        4.4.2 研究结果
    4.5 实验三 关于自闭症患者 iTBS 治疗的神经机制的开放标记研究
        4.5.1 材料与方法
        4.5.2 研究结果
    4.6 讨论
第五章 局限性及结论
    5.1 局限性与不足
    5.2 结论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综述 非侵入性神经调控技术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干预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5)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起
        (一)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兴起
        (二)我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法规亟待完善
        (三)美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具有借鉴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处境不利学前儿童的研究
        (二)关于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研究
        (三)关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研究
        (四)已有研究述评
    三、概念界定
        (一)学前儿童
        (二)处境不利学前儿童
        (三)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
    四、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六、创新与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突出权利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肇始与滥觞(1933-1963年)
    一、美国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嚆矢
        (一)个人慈善与公共支持:昙花一现的幼儿学校
        (二)工业化、城市化与工作母亲:短暂辉煌的日托所
        (三)社会改良与公民培养:异军突起的免费幼儿园
    二、权利公平取向的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肇始
        (一)经济危机促使国家干预理念兴起
        (二)新政立法实现联邦政府权力扩张
        (三)儿童科学蓬勃发展激发干预动力
    三、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明确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权利
        (二)厘定具体事项管理以及教师培训
        (三)组建专业指导委员会
    四、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兴建紧急保育学校,精准保障不利儿童
        (二)构建师资培训体系,有效破解供给困境
        (三)建立专人监督制度,强化政策执行体系
    五、权利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确认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政府责任
        (二)促进了社会对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的认可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聚焦机会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确立与发展(1964-1987年)
    一、社会危机与“伟大社会”改革
        (一)贫困战争奠基教育平等改革运动
        (二)民权运动下社会公众认知的转变
        (三)智力变化论和贫困文化论的指引
    二、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明确教育机会公平的核心旨趣
        (二)制定项目运行与实施具体事项
        (三)关照师资队伍培育与建设
    三、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建立提前开始中心,打破贫困代际传递
        (二)借助增量资金支持,激励增加学位供给
        (三)应对教师数量挑战,保障基本师资水平
        (四)出台绩效执行标准,推进保教规范运行
    四、机会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促使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有法可依
        (二)推进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公平进程
        (三)忽视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质量提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探寻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调整与延伸(1988-2001年)
    一、危机呼唤教育改革
        (一)质量危机催生教育优异改革运动
        (二)学前教育质量研究新进展推进干预理念转型
        (三)女性独立意识崛起促进学前教育需求再增长
    二、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确立提升质量的核心目标与纲领
        (二)明晰扩大教育机会的发展方向
        (三)扩大处境不利学前儿童年龄范围
    三、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落实投入增长机制,增加保教需求供给
        (二)低龄延伸扶助对象,科学破解贫困危局
        (三)设立专项改进资金,探寻质量突围路径
        (四)明确教师最低资格,多举提升师资质量
        (五)修订绩效执行框架,监管保教过程质量
    四、兼顾机会的质量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实现保教质量的稳步提升
        (二)形成了多样化的发展格局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追求结果公平: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深化与转型(2002-2019年)
    一、弥合差距与新世纪蓝图设计
        (一)理想现实鸿沟推动改革再出发
        (二)社会投资理论引领治理新战略
    二、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内容
        (一)强化学前教育的地位属性
        (二)明确学习结果的政策指向
        (三)推进政策间的协调与整合
    三、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实施
        (一)强化学习内容要求,制定学习结果框架
        (二)推进专项家访计划,构建良好家庭生态
        (三)应对入学准备挑战,引导师资水平提升
        (四)建立质量评级系统,助力缩小学业差距
        (五)创新联邦地方关系,强化区域治理能力
    四、结果公平期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影响
        (一)推动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走向实质公平
        (二)实现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体系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审思与启示
    一、探根究底: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影响因素
        (一)政治经济气候变化的形塑
        (二)域外国家的示范效应压力
        (三)价值理论研究推进的牵引
        (四)问题源流建构的本源诉求
    二、规律寻绎: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的历史经验
        (一)以立法完善为机制保障
        (二)以专项项目为主要载体
        (三)以综合干预为内容构成
        (四)以家庭发展为重要辅点
        (五)以效果评估为促进手段
    三、透视现实: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的现存问题
        (一)政出多门的政策法规体系
        (二)薪酬无力的师资队伍建设
        (三)后继乏力的财政投入机制
        (四)阻滞效力的府际利益博弈
    四、经验借鉴: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演进对我国的启示
        (一)秉持公平导向,建立倾斜补偿机制
        (二)加快立法推进,健全政策法规体系
        (三)借助专项行动,精准靶向弱势儿童
        (四)引入家庭视角,筑牢儿童发展根基
        (五)强化绩效评估,动态优化精准施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1章 临床研究
    1.1 对象与方法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方法
        1.1.3 评估工具和方法
        1.1.4 观察指标及判断标准
        1.1.5 统计学处理
        1.1.6 质量控制
    1.2 结果
        1.2.1 两组高危儿一般资料的比较
        1.2.2 42天时两组高危儿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3 两组高危儿3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4 两组高危儿6个月时各项检测指标比较
        1.2.5 两组高危儿干预前后自身比较
        1.2.6 两组高危儿远期并发症比较
    1.3 讨论
        1.3.1 高危儿综合干预模式优于常规干预模式
        1.3.2 高危儿采用综合管理模式的意义
    1.4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第2章 综述 高危儿的病因、评估方法及早期干预简述
    2.1 高危儿早期干预的理论基础
    2.2 临床上常见的影响高危儿生长发育和神经心理行为的高危因素
        2.2.1 母亲孕期感染
        2.2.2 孕妇接触不良因素
        2.2.3 多胎妊娠
        2.2.4 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
        2.2.5 过期产儿
        2.2.6 新生儿窒息
        2.2.7 缺血缺氧性脑病
        2.2.8 新生儿颅内出血
        2.2.9 病理性黄疸
        2.2.10 新生儿低血糖
    2.3 高危儿的神经心理行为发育评估方法
        2.3.1 神经运动发育测查
        2.3.2 心理行为发育测查
    2.4 高危儿的早期干预
        2.4.1 适合高危儿的大运动促进方法
        2.4.2 手功能训练
        2.4.3 婴幼儿科学按摩和中医药在高危儿早期干预中的应用
        2.4.4 个体化的营养喂养指导
        2.4.5 对神经系统发育异常高危儿药物治疗的探讨
    2.5 高危儿的管理
    参考文献
附录 A 0-6岁小儿神经心理行为量表
附录 B 0-1岁20项神经系统查体
致谢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7)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差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源于对执行功能研究的兴趣
        (二)源于对广西双语教育现状的关注
        (三)源于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关系的思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儿童执行功能的相关研究
        (二)双语教育与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相关研究
        (三)对已有文献的梳理
    四、概念界定
        (一)壮汉双语儿童
        (二)汉语儿童
        (三)执行功能
    五、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工具
        (四)研究程序
        (五)数据整理与分析
第1章 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现状分析
    一、4-6岁壮汉双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现状
        (一)壮汉双语儿童被试描述统计的结果
        (二)壮汉双语儿童执行功能相关分析的结果
        (三)壮汉双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比较的结果
    二、4-6岁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现状
        (一)汉语儿童被试描述统计的结果
        (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相关分析的结果
        (三)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比较的结果
第2章 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的差异分析
    一、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的差异分析
        (一)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工作记忆的差异分析
        (二)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认知灵活性的差异分析
        (三)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抑制控制的差异分析
    二、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的年龄差异
        (一)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分析
        (二)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认知灵活性的年龄差异分析
        (三)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抑制控制的年龄差异分析
    三、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的性别差异
        (一)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工作记忆的性别差异分析
        (二)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认知灵活性的性别差异分析
        (三)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抑制控制的性别差异分析
第3章 讨论与结论
    一、讨论
        (一)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现状
        (二)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的发展差异
    二、研究结论
        (一)4-6岁壮汉双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不存在性别差异,部分要素存在年龄差异
        (二)4-6岁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各要素不存在性别差异,部分要素存在年龄差异
        (三)两类儿童执行功能发展水平相比较,壮汉双语儿童未体现出认知优势
    三、启示
        (一)提高双语教育质量,促进双语儿童认知发展
        (二)培养专业的双语教师,巩固儿童的母语能力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和获奖成果
致谢

(8)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的修订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学前融合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1.1.2 学前融合教育的质量亟待提升
        1.1.3 课程本位评估工具发展的契机
        1.1.4 社会沟通能力在儿童发展中的价值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与目标
    1.4 核心概念界定
        1.4.1 特殊教育需要儿童
        1.4.2 学前融合教育
        1.4.3 课程本位评估
        1.4.4 社会沟通
2 文献综述
    2.1 儿童社会沟通评估工具评价
    2.2 评估、评价及干预计划系统
        2.2.1 发展背景
        2.2.2 AEPS的基本内容
    2.3 小结
3 研究设计
    3.1 研究整体框架
    3.2 研究方法
        3.2.1 问卷调查法
        3.2.2 自然观察法
        3.2.3 访谈法
    3.3 研究对象
        3.3.1 主试团队
        3.3.2 儿童
    3.4 研究工具
        3.4.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
        3.4.2 《社会沟通家庭评估问卷》
        3.4.3 《儿童和家庭基本信息问卷》
        3.4.4 《AEPS-3实用性的调查问卷》
        3.4.5 《AEPS-3评估人员测试问卷》
    3.5 研究过程
        3.5.1 量表修订
        3.5.2 量表应用
    3.6 数据分析
        3.6.1 经典测验分析
        3.6.2 Rasch模型分析
        3.6.3 定性资料分析
4 研究结果
    4.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心理测量学检验
        4.1.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信度
        4.1.2 “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效度
        4.1.3 “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项目检验
    4.2 “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的实用性评价
        4.2.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功能性和清晰性评价
        4.2.2 AEPS-3评分系统评价
        4.2.3 AEPS-3预期用途评价
5 研究讨论
    5.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信效度
        5.1.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
        5.1.2 “AEPS-3社会沟通领域”具有良好的效度
    5.2 “AEPS-3 社会沟通领域”的实用性
        5.2.1 “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内容具有功能性和清晰性
        5.2.2 “AEPS-3社会沟通领域”评分系统易理解
        5.2.3 “AEPS-3社会沟通领域”的优点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1“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意见汇总表
    附件2“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字词、语义表述修改说明
    附件3“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维度C的文化调整说明
    附录4 《儿童全面发展评估报名表》
    附录5 《儿童社会沟通家长问卷》
    附件6《AEPS-3 实用性的问卷调查》
    附录7 主试访谈提纲
    附件8儿童社会沟通能力的描述性统计表
致谢

(9)济南市部分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和方法
3 结果
4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10)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文献综述
    1.1 食物线索注意偏向与肥胖
        1.1.1 注意偏向的概念及研究范式
        1.1.2 食物线索注意偏向及其成因
        1.1.3 食物线索注意偏向与肥胖的关系
    1.2 工作记忆与注意偏向
        1.2.1 工作记忆概念
        1.2.2 工作记忆的注意控制模型
        1.2.3 工作记忆广度与注意控制
        1.2.4 工作记忆广度对注意偏向的影响
        1.2.5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
2 问题提出
    2.1 以往研究不足及本研究的意义
    2.2 研究思路
3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
    3.1 筛查对食物线索有注意偏向的儿童并分组
        3.1.1 目的
        3.1.2 方法
        3.1.3 结果
    3.2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
        3.2.1 目的
        3.2.2 方法
        3.2.3 研究结果
        3.2.4 讨论
4 总讨论
    4.1 儿童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的有效性
    4.2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影响的可能
    4.3 工作记忆广度训练的应用价值
    4.4 研究不足与展望
5 研究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1838名儿童视力测查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双语经验对儿童基于语言的社会偏好的影响[D]. 任乐. 山西大学, 2021(12)
  • [2]6-80岁个体执行功能中任务转换能力的发展特征[D]. 梁梦瑶.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幼儿阅读教学中电子绘本设计与运用的行动研究[D]. 郭书艺.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自闭症谱系障碍患者社会认知损伤特点及其rTMS靶向干预的机制研究[D]. 李丹丹. 安徽医科大学, 2021(01)
  • [5]美国联邦政府处境不利学前儿童教育政策历史演进研究(1933-2019)[D]. 单文顶.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6]不同管理模式对高危儿的早期干预疗效观察[D]. 张阳.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7)
  • [7]4-6岁壮汉双语儿童和汉语儿童执行功能发展差异的研究[D]. 许颖.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7)
  • [8]AEPS-3社会沟通领域中文版的修订与应用研究[D]. 李银花.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9]济南市部分幼儿园4-6岁学龄前儿童的视力动态观察[D]. 台斌. 山东大学, 2019(02)
  • [10]工作记忆广度训练对儿童食物线索注意偏向的影响[D]. 黄焰. 浙江师范大学, 2019(02)

标签:;  ;  ;  ;  

1838儿童视力测试与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