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种鸡铜绿假单胞菌的诊断

进口种鸡铜绿假单胞菌的诊断

一、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史晓洁,于晓妍,邹玲,刘文华,张灿,任慧英[1](2018)在《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文中研究表明为了对山东省水貂出血性肺炎病例进行微生物学诊断,采用细菌分离、PCR扩增、基因序列比对等方法对分离菌进行鉴定,并对分离率最高的铜绿假单胞菌进行药敏试验。共分离出65株菌,其中铜绿假单胞菌17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铜绿假单胞菌对哌拉西林、环丙沙星、替卡西林、头孢吡肟和氨曲南的耐药性达到80%以上;对阿米卡星、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敏感性很高。

凌明玉[2](2016)在《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I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指出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又称绿脓杆菌,广泛分布在自然界中,其感染的疾病类型多样化。致死率很高并且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给临床治疗带来很大的困难。疫苗成为预防铜绿假单胞菌多种感染的有效方法。本研究根据已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和铜绿假单胞菌OprI基因,利用融合PCR技术扩增两个片段的融合基因OprF190-342-OprI21–83进行原核表达,得到大小为25.2ku的融合蛋白,以此纯化蛋白为抗原建立了铜绿假单胞菌OprF/I蛋白间接ELISA方法。不同佐剂与纯化后OprF/I蛋白充分混合后免疫实验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根据已报道的铜绿假单胞菌OprF基因(GenBank:JX040481.1)和OprI基因(GenBank:X58714.1),利用PCR技术,分别克隆出OprF190-342、OprI21–83以及融合基因OprF190-342-OprI21–83,片段大小分别为495bp、207bp和663bp。2.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根据克隆的基因片段OprF、OprI、OprF/I,构建重组表达载体pColdⅡ-OprF、pColdⅡ-OprI、pColdⅡ-OprF/I在大肠杆菌中进行诱导表达,利用AKTA purifier蛋白纯化系统获得19ku、8.93ku、25.2ku的重组蛋白OprF、OprI、OprF/I。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纯化后的重组蛋白OprF、OprI、OprF/I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3.铜绿假单胞菌病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利用纯化后蛋白OprI、OprF/I和超声破碎的JL08菌株、DL15菌株作为抗原建立ELISA方法。比较结果可知:纯化蛋白作为抗原比起全菌抗原对感染铜绿假单胞菌病的小鼠血清灵敏性更好。4.将纯化的重组蛋白OprF/I分别与Al(OH)3佐剂、人参皂苷佐剂混合,免疫实验小鼠,检测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结果显示:免疫后一周即产生抗体,维持时间可长达56天左右;不同剂量人参皂苷添加,免疫效果不同,各组之间具有显着性差异;Al(OH)3佐剂在免疫组初期比其他免疫组有更突出优势,与其他各组之间的差异极显着。

赵宝华,窦新红,刘敏,陈卫彬[3](2015)在《死胚鸽蛋中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文中研究表明对孵化5日龄的鸽蛋照蛋发现,死胚鸽蛋的蛋清颜色发绿,从3只蛋内分离细菌,经细菌培养特性观察、染色镜检、生化鉴定等,鉴定分离菌株为绿脓杆菌。采用改良试管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后没有再发生蛋清发绿现象。

庄金秋,梅建国,沈志强[4](2013)在《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文中认为水貂出血性肺炎是由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严重威胁养貂业的重要疾病之一。文中概述了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在病原学方面,主要依靠细菌分离培养、生化试验、特异性抗原及其抗体的检查等;在分子生物学方面,主要依靠国内外相继建立起的PCR技术和LAMP技术等。介绍和比较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实用性,为临床兽医科技工作者建立快速、简便、准确、实用的诊断提供参考。

冯光照,吕永强[5](2012)在《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文中认为鸡绿脓杆菌病是由绿脓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各个年龄阶段的禽类均可发病,主要多发于1~30日龄的雏禽,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春季发病率最高,发病快、病程短,病鸡以脱水、衰竭、角膜浑浊、很快死亡为特征,危害性非常大,常给养殖户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对鸡绿脓杆菌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诊断进行概述,并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王伟利[6](2006)在《不同源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基因信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过病毒分离从鸡、鸭、鹅、鸽子和猪等咽喉、泄殖腔棉拭子和体内样品中分离到17株鸡源、鹅源、鸭源、鸽源和猪源禽流感病毒,经负染后用电子显微镜观察,可见球形,外被囊膜的病毒颗粒。经HI和NI试验和荧光RT-PCR技术鉴定为H5亚型或H9亚型禽流感病毒。对各毒株EID50、IVPI、ICPI和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分离到4株鸡源、8株鹅源、1株鸭源、1株鸽源和1株猪源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1株鸡源H5N2亚型和1株鸡源H9N2亚型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株。经过理化特性试验可知:AIV分离株均为热不稳定性,56℃30min、60℃10min和65-70℃3min即可被灭活。禽流感病毒分离株对乙醚、氯仿和酸均敏感。根据GeneBank中已知的基因序列,设计合成6对用于扩增H5N1、H5N2、H9N2亚型血凝素(HA)和神经氨酸酶(NA)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运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别扩增6株鸡源、8株鹅源、1株鸭源、1株鸽源和1株猪源病毒分离株的的两个基因片段,并分别连接到载体pMD18-T上,转化到感受态细胞,提取质粒,进行PCR和酶切鉴定及其序列测定。结果表明:分别扩增和克隆出上述各毒株的HA和NA两基因片段,该15株H5N1亚型AI毒株HA基因阅读框基因全长1707bp,编码568个氨基酸。HA1、HA2的裂解位点附近有连续6个碱性氨基酸(RRRKKR)的插入,为高致病性AIV的分子特征。在HA肽链上有6个或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受体结合位点相对应的氨基酸分别为YWIHELY,左侧壁氨基酸为SGVSS,右侧壁氨基酸为NGQSG。决定宿主特异性的受体结合位点226位和228位氨基酸具有与禽类细胞受体结合特异性。NA基因阅读框基因全长为1350bp(G7 1410bp),编码450(G7 469)个氨基酸。有3个或4个(G7)糖基化位点。H5N1亚型毒株(除G7外)在NA基因第48位氨基酸后缺失了20个氨基酸,具有当地流行株的特征。H5N2和H9N2 AIV毒株血凝素(HA)阅读框基因全长分别为1695 bp、1683bp,分别编码564个氨基酸和560个氨基酸。HA1、HA2的裂解位点附近无连续碱性氨基酸的插入,为非高致病性AIV的特征。H5N2亚型AIV株的NA基因全长1401bp,编码467个氨基酸;H9N2亚型AIV株NA基因全长1410bp,编码470个氨基酸,其受体结合位点的氨基酸分别为YWTNVLY,左侧壁氨基酸为NGQQG,右侧壁为GTSKA。利用分析软件对分离株之间的HA、NA基因,对分离株与参考毒株的之间的HA、NA基因进行同源性比较分析。分离株之间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分离株之间的H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4%~99.6%和95.2%~99.5%;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的同源性分别为95.9%~100%和95.3%~100%。分离株与参考毒株株之间的HA基因和NA基因的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分离株与参考株之间HA基因的核苷酸、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2%~99.9%和94.2%~99.6%;分离株与参考株之间的NA基因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86.0%~100%和86.6%~100%。本地区分离到的17个毒株遗传演化关系发现:同一亚型毒株同源性比较高,没有明显宿主差异。分离株的基因来源不同,因此导致毒株基因多样性。根据GeneBank中已知的AIV8个基因序列设计合成11对特异性引物,从尿囊液中提取病毒基因组总RNA,运用RT-PCR技术分别扩增2株鹅源和1株鸽源分离株的8个基因片段的cDNA,克隆、序列测定。结果表明,所克隆到的8个片段即HA、NA、NP、M、PB1、PB2、PA和NS,各基因均包含相应的病毒基因完整开放阅读框架。8个基因片段的长度分别为1730bp、1371 bp(1410bp)、1542 bp、2322 bp、2330 bp、2233 bp、1020 bp和884 bp核苷酸,并分别编码568、449(G7为469)、499、757、759、716、351和230个氨基酸。通过3株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株全基因遗传演化分析表明:本区域内毒株分两组,G7组:其NA基因、NS基因均无氨基酸缺失,与A/GS/HK/ww28/00各基因同源性为98.1%~99.6%,其中与HA、NA、NP和PB14个基因的核苷酸均高于99.1%、因此G7的4个基因可能由A/GS/HK/ww28/00提供,两毒株均来源于A/GS/GD/1/96,一同处于等位基因内;G8、P组:在NA基因第48位氨基酸后缺失了20个氨基酸,在NS基因第79-84位缺失5个氨基酸;与其它参考毒株处于同一等位基因内。用1株鹅源H5N1亚型AIV对非免疫鸡进行滴鼻点眼、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三种途径攻毒,攻毒后18-196h可以从咽喉、泄殖腔拭子分离到病毒。攻毒后24-240h可以从心、肝、脾脏、肺脏、肾脏、脑和肌肉等脏器利用荧光RT-PCR及免疫荧光检测到病原,结果表明该毒株对鸡有较强的致病性,病毒抗原在各部位定植时间不同。

王伟利,肖成蕊,吴剑,梁基[7](2004)在《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文中研究说明从病死鸡雏的肝、心血等器官内分离到1株细菌,经过培养特性检查、API 20E生化鉴定以及时鸡雏 的致病力试验,确定所分离的菌株为致病性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王伟利,萧成蕊,石建平,王振国,逢奎春,梁基[8](2003)在《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绿脓杆菌(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潮湿的环境中。是条件性致病菌,它是一种能运动、革兰氏阴性、无芽胞的短杆菌、专性好氧、易在普通培养基上生长的细菌。是哺乳类、禽类和爬虫类动物的致病因子之一,在人类烧伤外科上占有重要地位,并有大量的报道。各种年龄的禽类都易感,它可引起禽类幼维和青年家禽局部性或全身性感染,细茵侵入受精卵后,可导致胚胎或刚出壳的幼雏死亡。但以幼龄禽多发。它可引起雏鸡呼吸道病、关节炎、败血病、消化道

二、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1.2 试剂
    1.3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1.4 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分析
    1.5 纸片扩散法药敏试验
2 结果与分析
    2.1 细菌的分离培养及形态学观察
    2.2 16S rRNA基因扩增及测序
    2.3 药敏试验结果
3 讨论

(2)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I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铜绿假单胞菌概述
    1.2 铜绿假单胞菌疫苗
        1.2.1 灭活疫苗
        1.2.2 减毒活疫苗
        1.2.3 DNA疫苗
        1.2.4 结合疫苗
    1.3 免疫佐剂
        1.3.1 矿物质类佐剂
        1.3.2 弗氏佐剂
        1.3.3 免疫刺激复合物及基质
        1.3.4 细胞因子佐剂
        1.3.5 多糖佐剂
        1.3.6 人参皂苷佐剂
第二章 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OprI及OprF/I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2.1 材料与方法
        2.1.1 菌种与载体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引物设计及合成
        2.1.5 基因片段OprF、OprI、OprF’、OprI’的PCR扩增
        2.1.6 基因片段OprF、OprI、OprF’、OprI’ PCR产物的回收
        2.1.7 基因片段OprF/I的PCR扩增
        2.1.8 基因片段OprF/I PCR产物的回收
        2.1.9 重组克隆质粒的构建
        2.1.10 重组克隆质粒转化E.coli TransT1
        2.1.11 重组克隆质粒的提取
        2.1.12 重组克隆质粒的PCR鉴定
        2.1.13 重组克隆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1.14 重组克隆质粒的测序鉴定
        2.1.15 重组表达质粒的构建
        2.1.16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E.coli Trans T1
        2.1.17 重组表达质粒的提取
        2.1.18 重组表达质粒的PCR鉴定
        2.1.19 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1.20 重组表达质粒的测序鉴定
        2.1.21 重组表达质粒转化BL21
        2.1.22 重组表达质粒的提取与鉴定
    2.2 结果与分析
        2.2.1 基因片段OprF、OprI、OprF/I的扩增
        2.2.2 重组克隆质粒的PCR鉴定
        2.2.3 重组克隆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2.4 重组克隆质粒的测序鉴定
        2.2.5 重组表达质粒的PCR鉴定
        2.2.6 重组表达质粒的双酶切鉴定
        2.2.7 重组表达质粒的测序鉴定
    2.3 讨论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的原核表达及纯化
    3.1 材料与方法
        3.1.1 主要试剂
        3.1.2 主要仪器
        3.1.3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最适表达条件的筛选
        3.1.4 SDS-PAGE分析
        3.1.5 OprF/I、OprF、OprI的大量表达
        3.1.6 OprF/I、OprF、OprI的分离纯化
        3.1.7 Western blot分析
    3.2 结果与分析
        3.2.1 重组原核表达质粒在大肠杆菌中最适表达条件的研究
        3.2.2 纯化产物OprF/I、OprF、OprI的SDS-PAGE分析
        3.2.3 Western blot分析
    3.3 讨论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及全菌间接ELISA方法的初步建立与比较
    4.1 材料与方法
        4.1.1 主要仪器
        4.1.2 试验试剂
        4.1.3 试验方法
    4.2 结果与分析
        4.2.1 抗原浓度测定
        4.2.2 间接ELISA最佳反应条件
    4.3 讨论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I的免疫效果评价
    5.1 材料与方法
        5.1.1 试验仪器
        5.1.2 主要试剂及实验动物
        5.1.3 抗原制备
        5.1.4 动物分组及免疫程序
        5.1.5 小鼠血清的抗体检测
        5.1.6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5.2 结果与分析
    5.3 讨论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
致谢

(4)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病料直接涂片镜检
2 细菌分离培养鉴定
3 生化试验鉴定
4 血清学诊断
5 分子生物学诊断
    5.1 PCR技术
    5.2 环介导等温扩增 (LAMP) 技术
6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5)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介绍
2 临床症状
3 病理剖检
4 实验室诊断
    4.1 涂片镜检采集病鸡心、肝、肺脏、皮下胶冻液及关节
    4.2 细菌分离培养无菌采集病鸡心、肝、肺脏、皮下胶冻
5 防治措施
    5.1 预防措施
        5.1.1 加强饲养管理:
        5.1.2 减少应激发生:
        5.1.3 做好消毒工作
    5.2 治疗措施
6 小结

(6)不同源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基因信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禽流感病原学研究进展
        1 禽流感的流行状况
        1.1 禽流感的世界流行状况
        1.2 禽流感的国内流行状况
        1.3 禽流感流行病学特点
        2 禽流感的危害
        2.1 禽流感对养禽业的危害
        2.2 禽流感对畜牧业的危害
        2.3 禽流感病毒对野生哺乳动物的危害
        2.4 禽流感病毒对人的危害
        3 禽流感病原
        3.1 禽流感概况
        3.2 禽流感病毒结构
        3.3 禽流感病毒的化学组成
        3.4 禽流感病毒的抵抗力
        3.5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及其功能
        4 禽流感病毒的复制
        5 禽流感病毒的致病力
        6 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
        7 禽流感病毒的传播
        8 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和主要病理组织学变化
        8.1 禽流感的主要临床症状
        8.2 禽流感主要病理解剖学变化
        8.3 禽流感病理组织学变化
        9 水禽在禽流感中的作用
        10 候鸟在禽流感中的作用
        11 禽流感诊断进展
        12 禽流感病毒疫苗的研制
        12.1 灭活疫苗
        12.2 基因工程疫苗
    综述二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编码蛋白、功能及分子致病性研究进展
        1 禽流感病毒基因组
        2 病毒的主要蛋白及功能
        2.1 血凝素
        2.2 神经氨酸酶
        2.3 核蛋白
        2.4 基质蛋白
        2.5 非结构蛋白
        2.6 聚合酶
        3 禽流感病毒的抗原性变异及其进化
        3.1 抗原漂移
        3.2 抗原转变
        3.3 缺损干扰颗粒和RNA重组
        3.4 禽流感病毒的进化
        4 禽流感病毒致病性的分子基础
        4.1 HA与细胞表面特异性病毒受体的结合是导致病毒感染的先决条件
        4.2 宿主细胞蛋白酶种类及活性对HA裂解性具有重要影响
        4.3 禽流感病毒毒力高低与HA裂解位点氨基酸的性质及组成序列有关
        4.4 裂解位点插入细胞的多肽序列会使病毒对裂解的敏感性增加
        4.5 裂解位点附近的糖链对HA的裂解有影响
        4.6 NA对禽流感病毒的致病性有一定影响
        4.7 NS基因对毒力的影响
        4.8 NP对禽流感病毒复制及感染能力的影响
    综述三 禽流感及其公共卫生意义
        1 人禽流感流行病学现状
        2 决定宿主特异性的因素
        2.1 HA的细胞受体结合位点
        2.2 HA上的受体结合位点与宿主细胞的HA受体的关系
        2.3 NA的氨基酸组成及其糖基化对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影响
        2.4 NP对禽流感病毒的宿主特异性的影响
        2.5 其他基因对流感病毒宿主特异性的影响
        3 禽流感病毒跨种属感染人的机制
        4 禽流感病毒对人呼吸道的感染机制
        4.1 禽流感病毒基因高变异率是决定其对人致病的主要因素
        4.2 禽流感病毒通过进化具备侵入人体并在人体内有效复制的能力
        5 从人流感的起源看禽流感与人流感的关系
        6 禽流感与公共卫生意义
第二部分 研究内容
    实验一 不同原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与生物学特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病毒的分离结果
        2.2 血清学鉴定结果
        2.3 血凝素亚型鉴定结果
        2.4 荧光RT-PCR检测结果
        2.5 电镜观察结果
        2.6 血凝素热稳定性实验结果
        2.7 化学特性实验结果
        2.8 EID_(50)的测定结果
        2.9 鸡静脉指数(IVPI)实验结果
        2.10 鸡脑内致病指数(ICPI)实验结果
        2.11 致病性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二 不同原性禽流感病毒株血凝素基因和神经氨酸酶基因的扩增、克隆与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RT-PCR结果
        2.2 重组质粒的PCR鉴定结果
        2.3 重组质粒的限制性内切鉴定结果
        2.4 17株不同亚型禽流感病毒毒株HA基因、NA基因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测定与特征性分析
        2.5 AI病毒分离株HA基因和NA基因的比较分析及其遗传演化分析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三 两株鹅源和1株鸽源H5N1亚型AIV分离株全基因克隆及序列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PCR扩增结果
        2.2 PCR产物纯化、克隆及PCR鉴定结果
        2.3 测序结果与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
        2.4 8个基因的遗传进化分析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实验四 试验鸡感染鹅源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后排毒规律以及鸡体内病毒抗原定位动态的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方法
        2 结果
        2.1 试验组的临床症状
        2.2 ELD_(50)和LD_(50)的测定结果
        2.3 病毒分离结果
        2.4 病毒鉴定结果
        2.5 荧光RT-PCR检测结果
        2.6 免疫荧光检测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2 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1.2.1 形态学检查
        1.2.2 培养特性
        1.2.3 运动性检查
        1.2.4 生化鉴定
    1.3 病原的回归鸡试验
        1.3.1 毒种
        1.3.2 实验动物及接种方法
2 试验结果
    2.1 临床症状
    2.2 病原微生物学检查
        2.2.1 形态学检查
        2.2.2 培养特性
        2.2.3 运动性检查
        2.2.4 生化鉴定
    2.3 病原的回归鸡试验
        2.3.1 存活情况
        2.3.2 临床症状
        2.3.3 病理变化
        2.3.4 接种物的回收
        2.3.5 试验对照组
3 讨论

四、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水貂源铜绿假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J]. 史晓洁,于晓妍,邹玲,刘文华,张灿,任慧英. 经济动物学报, 2018(03)
  • [2]水貂铜绿假单胞菌外膜蛋白OprF/I在大肠杆菌中的高效表达与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D]. 凌明玉. 吉林农业大学, 2016(02)
  • [3]死胚鸽蛋中绿脓杆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J]. 赵宝华,窦新红,刘敏,陈卫彬. 经济动物学报, 2015(01)
  • [4]水貂出血性肺炎的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庄金秋,梅建国,沈志强. 经济动物学报, 2013(04)
  • [5]鸡绿脓杆菌病的诊断及综合防治措施[J]. 冯光照,吕永强. 畜牧与饲料科学, 2012(07)
  • [6]不同源性禽流感病毒株的分离鉴定及其主要基因信息的研究[D]. 王伟利. 吉林农业大学, 2006(01)
  • [7]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J]. 王伟利,肖成蕊,吴剑,梁基.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4(06)
  • [8]进境种鸡雏绿脓杆菌病的诊断研究[A]. 王伟利,萧成蕊,石建平,王振国,逢奎春,梁基.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传染病学分会成立20周年庆典暨第十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 2003

标签:;  ;  ;  ;  ;  

进口种鸡铜绿假单胞菌的诊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